重温人与天地共鸣的古典时光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860564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温人与天地共鸣的古典时光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温人与天地共鸣的古典时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温人与天地共鸣的古典时光(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8.14 星期一 主编杨道版式陈海冰悦读B13知和行书局荐阅书单海航日月旗舰店 海航大厦店 国秀城店 江南城店 万绿园店 远大店 国兴店 突围集 头版 深入北方的小路 理查德弗兰纳根生于塔 斯马尼亚岛, 是当今澳大利亚 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2014年凭 深入北方的小路 获得布克 奖, 成为西方媒体追崇的宠儿。 这本历时12年完成的爱与 战争的史诗, 根据其父亲身经历 改编。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 在 二战中被日军俘虏, 进入修建泰 缅铁路的日军战俘营。作为医 生, 他每天的工作除了治疗生 病、 残疾的战俘, 还要负责从战 俘中挑选出日军规定的人数, 去 修建泰缅铁路。他要想办法营 救那

2、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战友, 同时也在盼望着人生中的爱情。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 分别 用日本俳句大师松尾芭蕉和小 林一茶的俳句为题, 书中文字 也如俳句般细腻而充满诗意, 读来让人一唱三叹。作者:周其仁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时间:2017年6月这是著名经济学家周其 仁最新的文集, 名曰 “突围” , 作为对中国经济政策有重大 影响力的经济学家, 周其仁认 为, 改革是全球潮流, 大国改 革更有其特殊性, 那就是大国 层次多、 发展不平衡, 形成改 革共识不易, 贯彻改革决定也 更困难。但一旦改革决定得 到落实, 改革红利亦极为可 观。他在书中, 从产权的改 革、 城市化的下一步发展、 体 制成本的

3、变化影响经济的前 景、 创新如何助力未来等不同 角度, 探寻了中国经济突围的 方向和路径。作者:戴维福尔肯弗里克 版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时间:2017年7月纽约时报 曾被美国新 新闻主义之父盖伊特立斯 誉 为 “ 地 球 存 在 的 必 要 见 证” , 那是美国报纸风起云涌 的上世纪 60 年代。半世纪后 的今天, 纽约时报 依然是 世界新闻行业的标杆, 即便 纸媒被普遍唱衰, 它的一举 一动依然吸引着全球目光。 几年前, 电影制片人安德 鲁罗西获得极大特权, 深入 纽约时报 内部, 目睹了这份 杰出的报纸与经济大背景、 自 身财务问题和新闻本身的搏 斗, 并拍下影片 头版:纽约时 报

4、生命中的一年 。这部著作 便以该影片为出发点, 揭秘了 纽约时报 的新闻生产方式、 采访背后的运作、 媒体资金的 获取渠道、 与其他新媒体的合 作模式。作者:理查德弗兰纳根 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时间:2017年7月余世存先生是一位熟谙中国文化 的学者。尽管他不像历代的文人雅士 在节气里吟诗作赋, 但这位博学多识 的学者, 依旧以他深入浅出的文字, 诠 释了节气的深厚底蕴和现实意义; 也 以博大精深的汉语, 印证了天地节气 的客观存在和神乎其神。 在 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 四节气 一书中, 余世存将二十四节气 内所具有的历史意义与自己所处时间 段的文化价值, 既保持一个相对安全 的距离, 又拉

5、近了彼此之间的联系。 这种无缝对接或者实时切换的写作模 式, 令阅读愈加畅快淋漓。 就古典解释学看来, 时间间距是 一个为了达到正确理解而必须克服的 障碍。对此, 余世存深信不疑。正是 因为将时间视为一样极为美妙的事 物, 所以作者由衷地认为, 理解和解释 既然不可能完全恢复节气的原意, 那 么时间间距必须具有理解的积极性和 建设的可能性。众所周知, 节气是中 国人生存的时间和背景, 生产和生活 的指南。作者能够真正说透这二十四 个节气, 关键也就在于把时间间距视 为理解之积极和创造之可能的一种承 载。正因如此, 二十四节气意义发现 的无穷过程才能真正实现。在本书 297页的篇幅中, 二十四节

6、气的时间间 距并不是一个空荡荡的深渊, 其间充 满着习俗和传统的连续性。毕竟, 一 切流传物都是在习俗和传统中向世人呈现出来的。 时间有得时、 顺时、 逆时、 失时之 别, 人需要顺时、 得时, 也可以逆时而 动, 但一定不能失时。正如二十四节 气时至今日依旧存在, 并不是对某个 杳无生气的存在无意义的延续, 而是 以共时性形态展现在当今时代的认识 实践当中。显然, 节气具备了这种精 神保存和流传的功能。当节气和余世 存不期而遇, 那看似消失的历史产物 便再一次回到了普罗大众的视线。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特定的人格面 具, 但人格面具的风险就在于人们和他 的人格面具合二为一了教授与其 课本, 歌唱

7、家与其声音, 农民与其节 气。实际上人格面具并非指戴面具者 本人, 可无奈的是绝大多数人皆认为该 面具就是其自己。二十四节气仿佛就 是中国人的人格面具, 节气的产生一方 面是顺应这个世界发展的产物, 但更是 一种对抗世界的体系。“古人把五天称 为微, 把十五天称为著, 五天又称为一 候, 十五天则是一节气” , 余世存先生从 “见微知著” 出发, 在回顾先民立身处世 的生活事实中, 悄无声息地脱下了节气 的人格面具, 也在潜移默化中阐明了中 国人安身立命的参照原则。 只不过, 我们必须客观且辩证地 看待这种 “风险” , 因为人格面具亦有 它的好处所在。因为它可以让人过上 一种更为自由自在、

8、更少受人打扰的生 活。这也使得在现代社会中为数众多的人过着双重生活, 其中一重生活由人 格面具占据主导地位, 另一重生活则满 足其他方面的心理需求。如果人能够 诚实地面对自己, 那么我们不得不承 认, 我们与天地、 自然、 万物隔绝了, 我 们失去先人那样的精神, 更不不必谈气 节了。余世存正是发现了节气这一中 国人的人格面具还未被充分开发, 于是 潜心研究, 将节气的人格要素实现最大 化的价值体现。 海德格尔曾引过荷尔德林的名 言:“生命充满了劳绩, 但还要诗意地 栖居在这块土地上。 ” 在对时间的感受 方面, 我们应该感谢中国古人, 他们在 传统中国文化中留下了天人相印、 自 然与人心相合

9、的完美经验。在对节气 的体悟方面, 我们应该感谢今人余世 存, 他在今时今日带我们重温人与天 地感应共鸣的古典时光, 解读中国人 千百年来证实的存在与时间。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 : 重温人与天地共鸣的古典时光文郑从彦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 作者:余世存 绘图:老树 版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时间:2017年1月李佩甫长篇新作 平原客 ( 花 城 2017 年第 3 期) 系其平原系列之 一。小说既有回望自己的人生历程的 书写, 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更有对 养育他的那片土地深沉的爱的表达。 小说成功塑造了李德林和赫连东 山两位 “失败者” 形象。李德林的失败 包括婚姻的失败和信仰的丢

10、失理想的 溃败。李德林的一生有过三次婚恋, 却均以失败告终, 而且, 随着婚恋的失 败, 他的人生也一步步走向了不归 路。婚姻的失败隐喻了城乡二元对 立, 城乡对立衍生出新的城愁与乡 愁。虽然离乡多年, 甚至在美国取得 了博士学位, 但是在骨子里, 李德林仍 是一个农民。婚姻悲剧的原因是城乡 之间生活习惯乃至价值观念的差异。 每一次婚姻的失败, 都与他自己骨子 里的农民情结有关, 这既是一种不可 割舍的乡愁, 同时也是一种愚昧落后 的象征。李佩甫对乡土表达了一种比 较矛盾、 复杂的态度。是乡土成就了 李德林, 同时又是乡土毁了李德林。 在婚姻失败的同时, 他的人生也彻底 走向毁灭, 一度以服务

11、农民为己任的 博士, 在当上副省长以后, 却沿着人生 的歧途越走越远, 这种转变也与城市 化的进程有关, 直到李德林被执行死 刑, 彻底完成了信仰的颠覆。 除了李德林, 小说对赫连东山的 塑造也十分成功。在整篇小说中, 赫连东山一共处理了四个案件, 并成功 破获, 但是, 他所收获的却都是 “失 败” 。赫连东山脑出血之后蹒跚的脚 步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也是对现实最 有力的叩问。 李佩甫延续 “双板块结构” 的写作 模式, 小说分别以李德林和赫连东山 为中心交叉叙述,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但同时又指向同一个主题。李佩甫一 直坚持现实书写, 生命册 羊的门 城的灯 李氏家族 城市白皮书 金屋 等

12、都是对现实的深刻描摹。“特 定环境中的至高无上者”“年轻一代的 叛逆者” 和 “社会底层的逆来顺受者” 等形象的塑造, 笔触都指向现实, 平 原客 对 “花世界” 集团、“梅庄” 的描摹 着力点也在现实批判。 当然, 对现实批判之后, 李佩甫写 的依然是他心中的 “平原” , 是 “人与土 地” 的对话。小说的题记 “麦子黄的时 候是没有声音的” 在正文中出现了三 次, 来自于 圣经 的题记传达出一种 宗教感和哲理性, 是一种独特生命的 体验。李佩甫说过, 平原是生他养他 的地方, 是他的精神家园, 也是他的写 作领地。我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 都 是我的亲人, 当我写他、 她们的时候, 我是有

13、疼感的。在 平原客 这篇小说 中, 这种疼痛感表现最为明显。李德 林一步步走向毁灭, 既是现实批判的 需要, 也是对人们失去对土地热爱的失望与痛心。 李佩甫一直在探询城乡文明的关 系。乡土文明的溃败的惋惜与痛心, 对都市文明带来的人性异化进行了批 判, 但其立足点并不仅仅是批判, 而是 超越批判的思考, 是一种哲人式的叩 问, 人该如何生存, 如何栖息这片深爱 的土地, 如何安放躁动的灵魂。李佩 甫爱土地、 写土地、 思索这片土地, 小 说中李德林不断追求婚姻, 一次次失 败, 坚持理想, 一路打拼, 但最后走向 毁灭; 赫连东山用心办案, 却一次次以 失败告终, 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错, 仅 仅将其归结为城市文明的冲击是远远 不够的。小说关于人与土地关系的思 索, 既有简单的城乡文明的对立书写, 也有都市文明的批判, 更有对人如何 诗意栖居的思索。平原客 : 如何栖息这片深爱的土地文刘小波(花城2017年第3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