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的病情观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859777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护理的病情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医护理的病情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医护理的病情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医护理的病情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医护理的病情观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护理的病情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的病情观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情观察内容和方法: 1、一般状况 包括神色、精神、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睡眠、 饮食等。这些内容虽比较简单易取的项目,但却十分重要。例如神色的改变,常是反 映机体正气的盛衰,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上有较大的意义。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被称为生命体征,也说明在病情观察中的重要性。 2、围绕主要症状进行观察 病证 在其发展的一定时期,常会出现一个或一组主要的、令病人最痛苦的症状。而这些症 状的好转与恶化,常反映病情的她转与恶化。主要症状的转移,又常提示病证在质上 的变化。所以,围绕主症的观察,应成为病情观察的重点。例如腹泻病人的主症为大 便次数多而稀溏,观察重点应是大便的次数、性状,以及围绕腹泻

2、而出现的腹痛、发 热、里急后重等证。这些症状一般可随大便次数减少而减轻。但如出现腹泻突然中止, 而主症转为高热、四肢厥冷、出冷汗、面色发灰等证,则是病证转为湿阻热遏、阴阳 离绝的危症。 3、舌象和脉象 (1)舌象:舌象是病情观察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外感热 病的辩证施护中尤为重要。它能迅速客观地反映正气盛衰、病邪的深浅、邪气的性质、 病情的进展,是判断病情转归和预后的重要依据。 判断正气盛衰:观察舌质可知 正气盛衰,观察舌苔可知邪之出入。如舌质红润为气血旺盛,舌质淡白为气血虚衰; 舌苔薄白而润,是胃气旺盛,舌光无苔为胃气衰败或胃阴枯竭。 辨别病位深浅: 如舌苔薄白多为疾病初期,病邪较浅,病位在表:

3、苔厚则病邪入里,病位较深;舌质红 绛为热入营血,病情危重。 区别病邪性质:如黄苔多主热邪;白滑苔多主寒邪;腐 腻苔多是食积痰浊,黄腻苔则是湿热。舌偏歪多为风邪,舌有瘀斑或瘀点则为瘀血等。可推断病情的进展:舌苔与舌质,往往随正邪的消长和病情的进展有动态的变化, 尤其是外感热病中更为显著。如舌苔由薄白转黄,进而变灰黑,说明病邪由表入里, 由轻转重,由寒化热;舌苔由润转燥,多为热盛伤津。反之,舌苔由厚转薄,由燥转润, 往往是病邪渐退,津液复生,病情好转之象。所以,护理人员在病情观察中,一定要 仔细而认真的观察和记录舌象的变化。 (2)脉象:通过脉象的诊察,也可作为判断疾 病的病位、病性和推断疾病预后

4、的重要依据。 了解病例位的深浅:如浮脉主表, 沉脉主里。 推断疾病的性质:如迟脉多主寒证,数脉多主热证;洪脉多为邪实,脉 细数多主正虚;芤脉见于失血,脉微欲色为阳气衰微等。 推断疾病的进展和转归: 如久病脉见缓和,是胃气渐复、病退向愈之兆,久病虚损,亡血失精而反见洪脉,则 多属于阴竭阳脱之危象。外感热病,热退脉见缓和,是病向愈之候,若脉急而数,烦 躁者,则病进。战汗时,若汗出脉静身凉,为病情好转,若见脉象急疾,病人又烦躁不 安,汗出热不退,为正不胜邪之危候。但在脉象观察中,要注意病、脉、证合参。在一 般情况下,病、脉、证是相符的,但也可出现不相符的特殊情况。因此,在临床运用时 需通过四诊合参后

5、再决定是“舍证从脉”还是“舍脉从证。”病情观察是指对病人的病 史和现状进行全面系统了解,对病情作出综合判断的过程 病史方面,包括病人患病 后的精神体质状况、环境及可能引起疾病的有关因素等情况;现状是指病人对当前 病状的诉述。护理人员运用望、闻、问切四 诊法,对病人的精神、音容、举止、言谈 等情况进行细致观察, 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病情观察目的1、 为疾 病的诊断和施护提供依据 疾病对机体的损害达到 定程度后,机体便会产生一定的 反应, 些反应以一定形式表现于外,即是症状、体征和证候。由于病性、病位和病因 的不同,表现证候亦不一样。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表现及其发展过程的观察、综合分析

6、,判断为何病何证及其病因、病位和病性,医生诊断和拖护提供依据。2、 判断 疾病的发展趋向和转归,做到心中有病情的轻重与病人的表现有一定关系,藉助于 病情观察,可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向和转归。(1) 原有症状减轻说明病情好转,反之为 加重。(2) 在原有症状基础上又出现新的症状,常说明病情恶化。如神昏病人出现高 热、抽搐、呕血、便血等。(3) 病情变化幅度 ,如体温骤降、血压忽高忽低、呼吸时 快时慢,常为正气虚衰、病情恶化之兆。(4) 舌象及脉象变化显著,常表示病情轻重。 如正常淡红舌转为红色,表示有热,病邪由表入里,苦由红色转为红绛舌,说明邪入 营血,病情危重。脉象由浮数转洪数,表示病邪由卫分入气

7、分。反之为病情好转。(5) 一般情况,特别是病人的精神状态、食欲,常是病情变化的重要标志。精神充沛,常 是正气未衰,有抗邪能力;精神萎靡,正气已衰,病情重。食欲是表示“胃气”的强弱、 有无的重要指征。食欲佳,说明“胃气”和顺,病情不重;食欲不佳,表示“胃气”已伤, 病虽轻痊愈也较慢。重病后渐知饥能食, 表示“胃气”来复,病将向愈。3、 了解治疗 效果和用药反应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病情的好转常表示治疗护理有效,反之,为无 效。用药后常出现各种反应,有些是正常的,如服解表药后的周身汗出,表示为表解 之象;服攻下剂后的腹泻,表示已达釜底抽薪之良效。但如果超过一定限度,便会损 害人体的正气,成为不良反

8、应。如大汗淋漓会使病人气随汗脱;泻下不止会伤津耗气 等。尤其是药物的毒性反应, 应仔细观察。4、 及时发现危重症或发症,防止病情恶 化 疾症治疗中常可能出现突变或并发症,应严密观察随时捕捉其先兆。例如高热病 人突然出现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的亡阳证候;胃脘痛病人出现 呕血、便血等症。如观察细致,发现及时,抢救护理得当,可使病人转危为安。否则, 后果严重。病情观察要求1、 既有重点,又要全面 病情观察应根据不同的病证有不 同的重点。如体温变化是外感温热病的重点内容,而对高血压病人来说,一般并不重 要。 所谓全面,是指对观察重点的各 方面及其全过程的了解。如对腹泻病人要观察 腹泻出

9、现的时间,大便的次数、性状、颜色、量及其伴随症状等。在治疗过程中还应 观察效果和用药反应,病情是好转还是恶化等。2、 细致而准确 对观察项目要细致 准确,能用计量表示的一定要启示具体数量,如体温、尿量等。对不能量化的,要表 达准确。如对疼痛病人以谈笑如常、踡卧不动、转侧不安、呻吟呼号等表达疼痛的轻 重程度。3、 排除干扰,获取正确结果病情观察常可受多种因素干扰影响。(1) 病人 的禀性不同,可影响观察结果。有人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有人善于言词,把病情 表达得有条有理;有神经质病人,诉述症状多而又互相矛盾。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 不同禀性,因人而异地取得正确的结果。(2) 病人对疼痛耐受程度不同

10、及某些病人 的特殊思想情况造成病情诉说中的差异等,也可影响病情观察的正确性。护理人员 者需要经过去伪存真、详加分析、反复印证,以获得正确观察的结果。4、 认真记录 观察重点扼要进行交班,发现异常和危证要及时通知有关人员。病情观察内容和方 法1、 一般状况 包括神色、精神、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睡眠、饮食等。这些内容 虽比较简单易取的项目,但却十分重要。例如神色的改变,常是反映机体正气的盛衰, 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上有较大的意义。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被称为生命体征, 也 说明在病情观察中的重要性。2、 围绕主要症状进行观察 病证在其发展的一定时期, 常会出现一个或一组主要的、令病人最痛苦的症状

11、。而这些症状的好转与恶化,常反映病情的她转与恶化。主要症状的转移,又常提示病证在质上的变化。所以,围绕主 症的观察,应成为病情观察的重点。例如腹泻病人的主症为大便次数多而稀溏, 观 察重点应是大便的次数、性状,以及围绕腹泻而出现的腹痛、发热、里急后重等证。 这些症状一般可随大便次数减少而减轻。但如出现腹泻突然中止,而主症转为高热、 四肢厥冷、出冷汗、面色发灰等证,则是病证转为湿阻热遏、阴阳离绝的危症。3、 舌 象和脉象(1) 舌象:舌象是病情观察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外感热病的辩证施护中尤 为重要。它能迅速客观地反映正气盛衰、病邪的深浅捌 男灾省榈慕 梗 桥 卸喜樽 楹驮蟮闹匾 谰荨?判断正气盛衰

12、:观察舌质可知正气盛衰,观察舌苔 可知邪之出入。如舌质红润为气血旺盛,舌质淡白为气血虚衰;舌苔薄白而润,是胃 气旺盛,舌光无苔为胃气衰败或胃阴枯竭。 辨别病位深浅:如舌苔薄白多为疾病 初期,病邪较浅,病位在表:苔厚则病邪入里,病位较深;舌质红绛为热入营血,病情 危重。 区别病邪性质:如黄苔多主热邪;白滑苔多主寒邪;腐腻苔多是食积痰浊, 黄腻苔则是湿热。舌偏歪多为风邪,舌有瘀斑或瘀点则为瘀血等。 可推断病情的 进展:舌苔与舌质,往往随正邪的消长和病情的进展有动态的变化,尤其是外感热病 中更为显著。如舌苔由薄白转黄,进而变灰黑,说明病邪由表入里,由轻转重,由寒 化热;舌苔由润转燥,多为热盛伤津。反

13、之,舌苔由厚转薄,由燥转润,往往是病邪渐 退,津液复生,病情好转之象。所以,护理人员在病情观察中,一定要仔细而认真的 观察和记录舌象的变化。(2) 脉象:通过脉象的诊察,也可作为判断疾病的病位、病 性和推断疾病预后的重要依据。 了解病例位的深浅:如浮脉主表,沉脉主里。 推断疾病的性质:如迟脉多主寒证,数脉多主热证;洪脉多为邪实,脉细数多主正虚; 芤脉见于失血,脉微欲色为阳气衰微等。 推断疾病的进展和转归:如久病脉见缓 和,是胃气渐复、病退向愈之兆,久病虚损,亡血失精而反见洪脉, 则多属于阴竭阳 脱之危象。外感热病,热退脉见缓和,是病向愈之候,若脉急而数,烦躁者,则病进。 战汗时,若汗出脉静身凉

14、,为病情好转,若见脉象急疾,病人又烦躁不安,汗出热不 退,为正不胜邪之危候。 但在脉象观察中,要注意病、脉、证合参。在一般情况下, 病、脉、证是相符的,但也可出现不相符的特殊情况。因此,在临床运用时需通过四 诊合参后再决定是“舍证从脉”还是“舍脉从证。” 总之,病情观察是护理人员必须掌 握的基本功,是中医望、闻、切四诊方法在护理上的具体运用,一定要认真做好。中 医病情观察的方法与要求 病情观察是指对病人的病史和现状进行全面系统了解 对病情作出综合判断的过程。是辨证施护的前提和依据。病史方面 包括病人患病 前后的精神体质状况、环境及可能引起疾病的有关因素等情况 现状是指病人对当 前病状的诉述。

15、护理人员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 对病人的精神、音容、举止、 言谈等情况进行细致观察 为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望诊 望诊是 运用自己的视觉 观察患者全身和局部情况 以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资料 作为分析 内脏病变的依据。 包括精神、气色、形态的望诊、舌的望诊及排出物的望诊。 一 望精神 包括精神意识活动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通过神志状况、面目表情、 语言气息等观察病人精神状况 意识是否清楚 反应是否灵敏、动作是否协调等 以 判断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和疾病的轻重。 1.病人神志不乱 两眼灵活 明亮有神 语言清楚 声音洪亮 为“有神”或“得神” 表示正气未伤 脏腑功能未衰 疾病轻浅 预

16、后好 多属实证、热证、阳证。 2.病人精神萎靡 目光晦暗 反应迟钝 语言无力 声音低微 表示正气已伤 病势较重 多属虚证、寒证、阴证。见于重病及慢性病。 3.神志昏迷、谵语、手足躁动 虽表现为阳证、热证、实证 但正气已伤 邪气过盛 病邪深入 预后不良。 二 望气色 观察病人皮肤的颜色光泽 它是脏腑气血的外 荣。颜色的变化可反映不同脏腑的病证和疾病的不同性质 光泽的变化即肤色的荣 润或枯槁 可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十二经脉 三百六十五络 其气皆上注于面” 面部气血充盛 且皮肤薄嫩 色泽变化易于显露 故望气色主要指面部的色泽。 通 过面部色泽的变化 可以帮助了解气血的盛衰和疾病的发展变化。 1.正常人面色微 黄 红润而有光泽。 2.面色红 为热证。血液充盈皮肤脉络则显红色。血得热则行 脉络充盈 所以热证多见红色。如满面通红 多是实热 若两颧绯红 多为阴虚火旺 之虚热。 3.面色白 为虚寒证或失血。 血脉空虚 则面色多白。寒则凝 寒凝经脉 气血不荣或失则脉空虚。 若面色苍白而虚浮多气虚 面色苍白而枯槁多为血虚。 4. 面色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