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试剑我自运筹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843843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45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蓝天试剑我自运筹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蓝天试剑我自运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天试剑我自运筹(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3编辑尧版式院赵路校对院么辰圆园11年3月10日星期四 栽藻造押渊园员园冤82614583 82614597 耘原皂葬蚤造押news岳泽贼蚤皂藻泽援糟灶人物林伟东 1962年 1月生, 1982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 获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 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九五九七二部队工作, 历任基地靶标试验站助理工程师, 总体室副主 任、 主任, 站副总工程师, 副站长, 基地副参谋长、 参谋长等职务。 现任空军某基地第一试验训练区司令员兼高级工程师, 空军大校军衔。 目前为基地 总体专业学科带头人, 负责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科学研究和各项试验试飞技术勤务保障 的组织指挥及技术协调管理。1988 年评

2、定为工程师, 1990年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2000 年被任命为空军某基地总工程师, 2001 年首批入选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 2003年担任空军某基地装备部部长, 2008担任空军某基地第一试验训练区司令员。 曾经发表空军评审通过的 100余万字的 空军 995二期 “杀手锏” 装备靶场保障条 件补充建设方案及分系统方案 等多篇技术文章, 并荣立二等功 1次, 三等功 3次, 参加 的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 三等奖 1项; 获军队科学技术 进步奖一等奖2 项, 二等奖 2项, 领导一区参与完成的预警指挥机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 进步奖特等奖。林伟东等人在基地子女

3、学校开学典礼上阴胡卫娜 李吉亮千里大漠, 茫茫戈壁。空中, 战机呼 啸、 导弹如箭; 地面, 雷达、 经纬仪跟踪保 障, 有条不紊; 实验室, 电磁对抗, 雷达干 扰, 轨道计算 在中国西北的巴丹吉林沙漠, 驻扎着 我国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 这是一支特殊 的新型现代化部队, 担负着科研、 试验、 训 练多重任务; 这是我国唯一的航空武器大 型综合试验训练基地, 是空军航空兵部队 基地化训练专设机构和空军战斗精神强 训基地。中国第一枚空空导弹在这里试 射, 中国第一架无人机 “长空一号” 无人靶 机从这里升空, 中国第一个电子战训练场 在这里落成 一个个蓝天奇迹的缔造, 是共和国空 军现代化、

4、信息化的真实写照。这一切都 离不开航空科技的攻关和试验尖兵的自 主创新与无私奉献。 1982 年夏,林伟东怀着满腔报国热 情和立志献身国防的信念来到这里。 从一 个国防大学生到科研工作者, 从高级工程 师到总工程师,从基层站长到一区司令 员, 从军队科技进步奖到国家科技进步奖 28年来,他是基地科学发展的亲历 者、 探索者、 实践者, 在其工作的一区也是 管理者、 领导者、 起航者。 28年,这片大漠留下林伟东青春的 足迹, 也将铭记 “林伟东们” 身上的共和国 军人特有的时代印记: 使命、 责任和大爱。嘉峪关在哪儿你就在哪儿林伟东出生在军人家庭, 父母都是军 人。 “小时候, 我最爱穿父母的

5、军装。 后来 自己立志当了兵, 就一直穿到现在, 这辈 子是离不开了。 ” 在南方长大的林伟东, 骨 子里却流淌着一股军人的坚韧和桀骜。 林伟东是基地 “文革” 后第一批大学 毕业生。他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 1978年 第一次全国统考后, 在填报志愿时他填的 几乎都是军队院校, 之后以第一志愿被国 防科技大学录取。 “当时唯一的目标就是 部队、 军装。结果有点遗憾, 那时因为 文 革 的影响, 军校的学生有一段没有穿军 装, 我们正好赶上了。” 林伟东微笑着说, “我是死心不改, 毕业分配时, 我坚决地选 择了现在的基地, 那是天生的很自然的感 觉。 ” 当时虽然还不知道具体的分配单位, 但方

6、向却板上钉钉了,老师已经告诉他: “嘉峪关在哪儿你就在哪儿。” 1982 年 8 月, 20 岁的林伟东来到巴 丹吉林沙漠的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 碧空 烈日, 白杨莎草, 在数百里外祁连山雪峰 的映照下, 戈壁肆意展示着塞外独有的朴 实与粗犷。那时的空军某基地, 条件异常 艰苦,吃的只有土豆白菜萝卜老三样, 穿 的好些, 有军装, 沙尘暴是家常便饭, 记忆 中, 真正的路只有一条, 剩下的全是人走 出来的沙子路。 艰苦的条件让很多人望而生畏, 然 而, 在林伟东人生的字典中并没有 “放弃” 二字。“我自己主动要求来基地, 早就作足 了思想准备,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 既来之 则安之。 ” 就这样

7、, 林伟东把根深深地扎入 了戈壁的土壤, 仿佛那生长在荒漠中的胡 杨树, 向上, 向上, 再向上。搞靶机崭露头角“我是学天造地, 学了航天搞航空。” 谁能想象, 周身被各种飞机模型所环绕的 林伟东在来基地之前, 从未见过飞机。在 国防科技大学时他主修固体力学, 专业不 对口让这个初到基地的大学生遭遇了职 业生涯中的第一次尴尬。 “我搞运载火箭结构设计、搞强度计 算, 分配来基地之后, 领导不知道把我安 排在哪儿, 也没有科室能接收, 所以就安 排去下大队。 ” 忆起当时的经历, 林伟东唇 角泛起一丝苦笑,“当时已经准备上车了, 又被人叫了回来。” 这个把林伟东叫回来的人, 就是后来 被人称为

8、“无人机之父” 的赵煦院士。 谈起 当年的情景,林伟东仍历历在目:“当时, 赵院士是基地二站一室主任, 他把我叫到 办公室, 问我:小林, 你会玩计算机吗? 我说:会啊, 有兴趣。 他又说:将来干工 作有信心吗? 我说:有信心。 ” 就这样, 林伟东和赵煦之间的师生情缘在这段对 白后开始了。过往如烟, 多少细节已然风 干, 唯有情谊与日俱增。 对恩师, 林伟东多 次感慨:“我有一个好老师, 他肯教, 我肯 学。” 来基地不久, 林伟东就遇到了人生中 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那一年, 基地接下一 个课题, 要把一架在朝鲜战场上立过战功 的退役飞机改成靶机, 这是我国第一个靶场引进项目, 代号八号工程。

9、由谁来参与 这一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项目呢? 考虑到林 伟东学过程序、 算法语言, 作为课题组负 责人的赵煦把相关资料交到了林伟东手 中: 负责方案设计中的飞行轨道计算。 “林伟东, 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 能行 吗?” 此时, 疑虑声此起彼伏。 “好多时候都是自己去钻,不愿意服 输, 技不如人就关起门来恶补。别人越说 不行, 我越要证明能行。我从骨子里就是 不干则已, 要干就非争第一的人。 ” 面对质 疑, 林伟东的倔强劲上来了。林伟东买来 了飞行力学 、空气动力学 、滚体力 学 、飞行原理 、飞行构造 、无人驾驶 飞行器 以及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书, 日夜 钻研。 很快, 就成了这个领域的技术骨干。

10、高空高速无人机的攻关高空高速无人机的改造是把我国退 役的歼7 飞机改成超音速飞机。 “这个项 目当时看来非常困难, 包括美国、 苏联等 各方面的资料都很少,况且在那个年代, 我们基地学历最高的也就是本科毕业。 所 以很多人泼冷水, 说是我们国家当时的经 济实力、 技术水平20年也搞不出来, 因为 我们没有数字式的飞控系统。 ” 林伟东说, “赵院士和我们都不信这个邪,就算是太 平洋里捞针也要把这组参数捞出来。 后来 决定用模拟式的创造把它实现。” 攻关之路异常艰辛。 “我们那时算飞 行轨道用的是老机器8088 芯片,假设飞 机在空中飞一分钟的轨道, 在计算机上要 算接近一小时, 我们反复优化程

11、序, 最少 也要算三四十分钟, 如果飞机飞一个小时 就得算一天一夜了。 ” 说起当时的艰苦, 林 伟东难掩激动,“我们在计算机上算害怕 出问题,就坐在计算机跟前轮流换班, 睡 觉也不敢睡实了, 睡一会起来看一会。后 来换了 286, 基本上是飞机飞一分钟我们 在计算机上要算 5到 10分钟。现在就好 了, 飞一个小时, 几分钟就算完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赵煦的带领下, 林伟东和他的战友们研制的我国第一架 利用退役歼击机改装的高空高速无人机 试飞成功,顺利通过了专家组的鉴定, 并 至少攻克了十多项技术难题。 “10次大型 的实验, 我都有幸全程参与。这次的项目 解决了三大理论问题, 最典型的

12、是模拟式 不可变参的飞行控制系统如何控制大速 度域与大空域的无人驾驶飞机, 在当时的 经典控制理论中这个是不可能实现的, 最 后我们突破了。” 林伟东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项 目研究中, 为了迎接上级专家组对改装无人机的鉴定,他将预产期仅剩 12天的妻 子送回上海老家, 自己在办公室工作 3个 多月, 整理出近 6万字的 某型无人机技 术说明书 ,其中手工绘制原理图 60 余 幅。谈及于此, 林伟东满怀深情地说:“我 想, 这就是一种精神, 不只我骨子里有这 种劲头, 当时一基地整个团体都有这种劲 头。”高工今年二十八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超音速无人 靶机方案论证会上,不满 30岁的林伟东

13、担任主讲, 引起当时国防科工委及地方科 研部门 20多位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和关 注。 凭借在科研方面的成果, 28 岁的林 伟东成为了空军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 “高工今年二十八” 一时成为美谈。 “林伟东28岁成为最年轻的高工, 这 是一个时代对知识的肯定,对青年的激 励。” 赵煦这样评价林伟东,“当年办公室 有一台计算机,有时候交给他一个任务, 他能搞一个通宵,第二天早上过来一看, 他正在地毯上睡着。 军队建设需要不畏艰 难、 勇于奉献的精神, 现代科技更需要善 于思考、 勇于攻关的年轻人。” 对于这样的奖励,林伟东谦逊地说: “这是一个晚到的惊喜,当时我们答辩半 年之后才正式公布结果。 在

14、基础理论方面 我比较扎实, 但是一线的很多东西, 我跟 老同志一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执著、 倔强、 果敢、 谦虚, 在林伟东的 身上集成了一名军人、 一名科研工作者的 优秀品质。也因为如此, 这棵扎根在戈壁 的胡杨才能直冲蓝天。担纲无人坦克研制“搞科研永远都处于创新挑战的阶 段, 跟着人家后面学, 可以发展进步, 但永 远无法超越, 要接受挑战必须要有创新。 ” 本着这样的理念, 林伟东经历着一次次砥 砺与升华。 参加了我国第一代无人机研制试验 项目, 林伟东亲历了技术与心理的双重历 练。1995年的改装无人驾驶坦克, 成为摆 在林伟东面前的又一个挑战。 在这个项目 中, 林伟东被任命为课

15、题组组长。 他坦言, 坦克对他而言是一个很陌生的领域, 况且 都是报废的老旧坦克, 将其恢复成有人控 制尚且相当困难, 更不用说改装成无人驾 驶。 “我们没学过坦克,当时就从坦克部 队请了两个士兵教我们, 从最基本的坦克驾驶教起。 ” 就这样, 林伟东带着六七个人 组成了课题组, 而他们大都是刚毕业不久 的大学生, 工作难度可想而之。 “因为这方面的技术不懂,还出了洋 相, 闹了不少笑话。” 林伟东笑着说,“比 如, 在一次试验过程中, 有首长过来视察, 结果发指令启动就是启动不起来。 还有一 次, 在跑车的过程中, 指令控制不够, 结果 把电线杆子撞断。因为指挥操作不当, 坦 克撞坦克的事情

16、也发生过。” 为了拿下这个高点, 林伟东和他的团 队铆足了劲, 拼命地钻研。“当时有人开玩 笑说, 这个团职干部怎么看起来比包工头 还脏。 ” 这样的谈笑时有发生, 林伟东总是 报之一笑。 坦克空间很小, 里面都是油, 出 去跑一圈, 尘土飞扬, 除了牙是白的, 眼球 是黑的, 剩下全是沙土色, 当时别人有那 样的感叹也不足为奇。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 林伟东带 领着这批年轻大学生刻苦钻研坦克装备 原理和技术, 找出飞机和坦克无人控制的 相同和不同之处, 不知不觉中, 他们由坦 克外行成为坦克内行、 专家。仅仅不到半 年时间, 报废坦克已能在林伟东和战友们 的遥控指挥下行动自如。 1996 年10月中旬, 时任中央军委副 主席的张震将军来基地视察, 当时林伟东 他们改装了 8 辆坦克,最后在展示中, 6 辆坦克编队, 2辆备份。 6辆坦克在戈壁滩 上依次纵队排开, 转弯、 后退, 一切与有人 驾驶无明显差别。83岁高龄的张震走到 坦克跟前仔细查看, 又兴致勃勃地登上坦 克, 林伟东为他讲解坦克结构布局。张震 拍手称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