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要有好的逻辑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840343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课要有好的逻辑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好课要有好的逻辑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好课要有好的逻辑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好课要有好的逻辑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好课要有好的逻辑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好课要有好的逻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课要有好的逻辑(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课要有好的逻辑上课、听课、评课看起来是很平常的事,但如果用“有效”两个字来衡量,都有着很高的专业要求和技术含量。而符合逻辑、建构好的逻辑,是其中的基本和关键要素,好课一定要有好的逻辑。下面以“辛亥革命”为例,分析教学中的逻辑魅力。一切皆有逻辑,学习和“反思”辛亥革命的任务就是要认识、解释、建构“辛亥革命”发生、发展的逻辑以及在它的影响之下产生的、新的逻辑发展趋势,也就是要从逻辑的角度理解“辛亥革命”这一概念。如此,就必须思考三个基本问题:(一)谁领导了这场革命首先,为什么在革命主要领导人没有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革命已然发生并取得成功?在围绕“百年辛亥”的新一轮研究中, “谁领导了辛亥革命”是其

2、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不是资产阶级,而是“平民知识分子” (杨天石) ,因而把辛亥革命“定性为资本主义革命并不准确” (姜义华) 。但是,没有人否认孙中山、黄兴、蒋翊武、詹大悲、于右任、杨笃生等人的领导人身份,尽管武昌起义时,孙中山、黄兴并没有直接参与领导。这是为什么呢?当时正在美国的孙中山是在阅读报纸时意外得知“武昌为革命党占领”的,武昌起义也不是同盟会直接领导的,而是湖北两个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的,这场震撼世界的革命的爆发似出乎孙中山和同盟会领导层的意料。然而,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同盟会与武昌首义有着密切的关系:联合发动武昌起义的文学社和共进会,与同盟会有深厚的渊源

3、和实际上的联络关系。共进会以同盟会之宗旨为宗旨,以同盟会之总理为总理,仅将入会誓词中的“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 。文学社和共进会在 1911 年 9 月实现联合时,各自取消了原来团体的名称,撤销了原来负责人的名义,而共同拥戴同盟会领袖,并派人赴沪请黄兴、宋教仁、谭人凤来鄂主持。湖北革命党人由于在组织上和思想上与同盟会的密切联系,把武昌起义看做是同盟会革命行动的组成部分,发难后立即通过各种渠道邀请同盟会领导人主持大计。同盟会也把这场起义看做是自己革命事业的一部分,主要领导人黄兴、宋教仁、谭人凤等在起义爆发后联翩来到武汉,各展所长,为武昌首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武昌起义表面看起来是由文学社和

4、共进会联合发动,实际上与同盟会之前在南方各地发动的一系列武装斗争一脉相承,可视为孙中山和同盟会十次革命失败后的一次伟大成功。其次,哪些力量在革命中发挥了作用?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历史沿着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着:从中央来看,清政府在社会剧变和矛盾积累的推动下,被动缓慢地启动社会改革,终因落后于发展大势而显得更加腐朽反动;从民众的角度看,人民群众正在逐步觉醒,新的社会阶层诞生,力量在不断增强。甲午战争的惨败让中国人对世界、对清政府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多的人坚定了非革命不能救中国的信念,在其后的拒法、拒俄和拒美运动中,革命的力量获得快速发展。尤其是拒美运动“不仅有知识分子并且有许多民族工商业者,还有下

5、层的工人、手工业者和农民,几乎触动了社会的各个角落” 。爱国民众尝试以各种方式拯救没落的中华帝国,这时的爱国运动已具备了全民的性质,革命的条件正逐步走向成熟。除了“维新派”和“革命派” ,对社会舆论推动和革命形势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是“新型知识分子” 。其中,海外归国人员起了重要作用。如黄花岗 72 烈士多是些华侨、受过新式教育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他们在黄兴等人的率领下,以必死之心向两广总督府攻去。海外留学生的回国和活动促使人民意识的觉醒,迫使清政府改革。以容闳为例,他留美归国后认识到留学的重要性,积极促使清政府派遣幼童留美。被派往美国的留学幼童大多虽然未完成规定年限的学习即回国,但是他们归国后的影

6、响仍然是巨大的,留美幼童之一的詹天佑就独自设计了高难度的京张铁路。数十年后,这批留学生大都成为政界、军界和商业界的重要人物。类似的情况同样出现在留欧和留日归国的学生中。这些留学生不但以实际行动建设和保卫着祖国,还以自身的模范效应启迪着民族意识的觉醒,使沉睡的人民一点点向革命靠拢。据杨天石的说法,至 1905 年,仅当时在校的留日学生就有八九千人之多,而至1910 年,国内新式学堂的学生已达 150 多万人,成为一支很大的社会力量。这批人接受了西方 17 世纪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民主主义乃至社会主义思想。他们在校或者离开学校后就成了职业革命家,或者投笔从戎,成为职业军人,或“拿起笔,作刀枪” ,成

7、为投身新兴文化事业的“号手”。第三,如何理解革命派?要讲清楚什么是“革命派” ,先要讲清楚什么是“革命” 。有一种非常流行的“常识”革命是暴力的,改良是和平的;暴力的“革命”经常被拿来与和平的“改良”作比较,然后得出结论,革命在物质与道德两个层面的破坏性都很大。这种看法的主要错误在于,想当然地把“革命”等同于“暴力革命” ,用手段而不是用目的来划分“革命”与“改良” 。但凡诉诸暴力的政治运动,必属革命;但凡坚守和平的政治运动,必属改良。笔者认为,真正能够区分“革命”和“改良”的,只能是政治诉求,而暴力的政治运动,也不一定是“革命” ,如历代的农民战争,只是对原有制度的重建。具体到晚清,革命党自

8、然属于革命派无疑,但长期被标签为改良派的立宪派,其实也属于革命派,他们的政治诉求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兴民权革专制” 。这个问题,梁启超当年在与革命党论战的时候,就表述得非常清楚:“政治革命者,革专制而成立宪之谓也。无论为君主立宪,为共和立宪,皆谓之政治革命。苟不能得立宪,无论其朝廷及政府之基础生若何变动,而或因仍君主专制,或变为共和专制,皆不得谓之政治革命。 ”革命党的政治诉求是共和立宪,立宪派的政治诉求是君主立宪,二者都倡导民权反对传统君主专制,故而都是革命的。梁启超反复申言自己绝不反对“革命” ,但主张“有秩序的革命” ,而不是“暴动革命” 。所谓“暴动革命” ,显然是指革命党要推翻清

9、朝皇室而言;所谓“有秩序的革命” ,则是立宪派的和平立宪。拿辛亥革命来说,主张暴力的革命党在武昌打响了第一枪,主张和平的立宪派则促成了各省的易帜响应。因而,革命党与立宪派都属于革命派。 一种政治运动“革命”与否,取决于它的诉求当中,有没有变更政体、重造政治游戏规则的选项。以目的(政治诉求)划分了“革命”与“改良”之后,方才轮到用手段(暴力或者和平)来划分“有秩序的革命”与“无秩序的革命” 。(二) “革”的是谁的“命”传统的说法是,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专制的清政府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它更大的进步意义,是在解决政治上的专制制度的同时,追求民主,保障公民的自由、平等,即宪政、共和、民主。这是近代革

10、命的核心内容,也是辛亥革命的基本诉求。孙中山认为,革命不是为了革谁的命,也不是为了非让谁当大总统,而是为了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建立三民主义的国家和制度。因此,袁伟时认为辛亥革命革的是前现代的专制主义的命。张宪文教授认为革命派建立的中华民国,在亚洲地区建立了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并为弱小的国家民族建设现代国家树立了典范。废除了王权世袭制度,第一次由地方各省代表采用投票方式选举国家最高领导人:大总统和副总统。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民主共和性质的国家大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提出并确立了人民至高无上、领土主权、民族团结等建设现代国家的基本理念与原则。这些成就的取得正说明辛亥革命从制度上对专制制度的否定。

11、在实现了国家新旧政权的转移后,更加深刻、复杂而漫长的社会改革也得以启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初步制定和颁行了改造中国社会的政策和措施。首先从移风易俗、改善人们精神面貌方面入手。譬如,禁止刑讯,革除前清官厅恶称;颁行禁烟令,消除鸦片流毒;发布禁赌令,杜绝赌风,以清社会风气;还实施剪辫令,明令禁止摧残妇女肢体的缠足习俗。这些改旧迎新的社会变革政策,体现了南京临时政府向全面的、深刻的社会变革,迈出了艰难的、也是值得充分肯定的第一步。这可以看做是辛亥革命后对专制社会的深刻改造。(三)革命何以发生洋务运动时期,只有朝廷,不存在立宪派和革命党;戊戌维新时期,革命党极其零散,可以忽略不计,立宪派也尚未成型,

12、能将议会制度与民主、民权结合起来讨论的知识分子虽有,却并不多,影响力很有限,此一时期,大多数国民仍然选择与朝廷一起“摸着石头过河” ;1900 年 8月,随着八国联军进北京,政治危机日趋严重,中国知识界一批精英在上海成立“中国国会” 。章炳麟在会议期间愤然剪掉标志着清朝顺民的发辫,脱去了长衫,改穿西装,并专门写了一篇解辫发说 ,宣布与大清国彻底告别。反满革命思想从此逐渐成为中国思想界一个重要力量。随着革命党的急骤发展,立宪派也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1906 年日本战胜俄国,立宪派由此得出立宪可以强国的结论;1908 年的钦定宪法大纲第一次明确宣示朝廷要走开明专制的改革路线,立宪派从此与朝廷成为不

13、可调和的对立面;1910 年四次大请愿失败之后,整个 1911 年,从年初直到武昌枪声响起,立宪派再也没有发动任何请愿活动,已经对朝廷彻底失望。另一方面,为消弭反满革命思想,清廷化危为机,开启政治改革,重回几年前维新变法轨道。应该承认“新政”的效果是明显的。几年时间里,中国的面貌有了很大改观:随着地方自治的推广,绅商和新兴的中产阶级产生并得以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特别是新教育发展,先前争论激烈的科举制度竟然波澜不惊地废除了;司法也从行政体制中抽离出来,分权制衡也建构起来了,这都是新政时期的重大进步。但是,清政府这些努力与当时社会的需要,尤其是应对当时的社会危机来说还是不够的,特别是它纠缠于

14、君主立宪的时间表和细节,不顾民意以及可能给下层革命造成的机会。在失望和绝望中,更多人走向激进,革命者的声势越来越大,而康、梁等温和派的声音越来越小。与此同时,清政府的众多失误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袁伟时先生把清政府的主要失误概括为五个方面:首先是没有及时彻底解决民族不平等带来的矛盾,给革命派帮了大忙;其次是一再丧失政治制度改革的机遇,从 1906 年宣示预备立宪开始,走文明国家共同的议会民主之路,已是无可抗拒的趋势,但清政府坚持到 1913 年才开国会,1911 年 5 月说是组织责任内阁,却换汤不换药,弄出一个不伦不类的皇族内阁;第三是无力制止贪污;第四是 1911 年强制推行铁路国有政策,

15、直接侵犯广大民众的权益;第五是没有妥善对待群众的请愿,错误地出动武力镇压。辛亥革命一课通常的教学逻辑是:革命的原因革命的准备(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理论准备、武装准备)革命的经过(武昌起义和结果)革命结果(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评价革命。这是把历史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作为教学实施的逻辑,不是学生学习的推进逻辑。好课必须要在历史发展的逻辑中探寻、建构学生学习的逻辑。第一,要科学分析、大胆取舍教学内容。辛亥革命一课的课标要求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新课程认为教师对教学结构进行设计时,要充分领会课标精神,根据模块、单元

16、的整体要求,突出主干知识和核心价值,将教学结构设计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起来。本课从高中历史课程结构看属于改变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从模块看属于政治文明发展中的重大事件,从单元看属于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的重大事件,辛亥革命突出了中国近代人民在反封建反侵略中追求民主潮流这一核心价值。教学中要着力突出辛亥革命的民主价值,革命的成果及影响就成为教学的重点,而革命的成果与革命的准备又是内在联系的,革命的准备自然就成为理解革命成果和影响的必要,它们不仅共同构成教学内容的主体,而且也内在地决定着教学过程的逻辑,具体讲就要围绕理解革命的成果和影响来讲解革命的背景。这就是教学结构设计的统一性。同时,依据学生的学情即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来进一步大胆取舍重点,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重点要清楚辛亥革命取得了哪些成果,如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等;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应该在此基础上重点理解革命前思想、组织、理论准备和临时约法 ,重点理解革命是如何准备的,如理论准备为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思想准备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同盟会为革命提供了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