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镇江高三生物期末试卷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839112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镇江高三生物期末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届镇江高三生物期末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届镇江高三生物期末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届镇江高三生物期末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届镇江高三生物期末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镇江高三生物期末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镇江高三生物期末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镇江市镇江市 20122012 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生生 物物 (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第第卷卷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5555 分分) )一、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激素、维生素 D、抗体都属于脂质BDNA 存在于细胞核中而不存于细胞质中 C淀粉、半乳糖、糖原的元素组成种类相同 D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是由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和蛋白质

2、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B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都能直接承担生命活动 C液泡内有糖类、无机盐、色素等物质,对细胞内的环境起调节作用 D溶酶体中富含水解酶,能分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3关于右图图示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活性随 pH 值升高逐渐降低B温度从 0P 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C随 pH 值从 5 升高到 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D该酶的最适 pH 值是 5 4将水稻培养在含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 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这是因为水稻根的细胞 膜 A吸附硅的能力强,吸附钙的能力弱 B运载硅的载体多,运载钙的载体少 C吸收硅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吸收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吸收硅不需要

3、能量,吸收钙需要能量 5ATP 是细胞内直接的能源物质,可通过多种细胞途径产生(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 确的是Aa 过程和 b 过程都有H的生成 Ba 过程和 b 过程都要在细胞器中进行 CO2由红细胞进入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使肝脏细胞内的 ADP 含量明显下降 D在物质和能量上都可成为互逆反应26右图为基因型 AaBB 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此细胞中基因 A 是基因 a 经突变产生B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两种卵细胞 C此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D此细胞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7不同的基因携带不同遗传信息的原因是A不同基因的碱基种类不同 B不同基因的碱

4、基对排列顺序不同 C不同基因的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不同 D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方式不同 8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A转录时 RNA 聚合酶能识别 DNA 中特定碱基序列B转录形成的 mRNA 从核孔中出来结合到核糖体上C翻译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D翻译时每种 tRNA 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9. 在缺碘与不缺碘的两类人群的血浆中,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的含量状况 如下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缺碘人群激素含量分泌腺体激素名称不缺碘人群激素含量补碘前补碘后甲状腺甲状腺激素正常降低正常垂体M正常N正常A.表中 M 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N 为升高 B.表中 M 为促甲状腺激素

5、,N 为升高 C.表中 M 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N 为降低 D.表中 M 为促甲状腺激素,N 为降低 10.某地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调查该疾病是否由遗传因素引 起的方法错误的是A.对正常个体与患病个体进行基因组比较研究 B. 对患者的血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C. 对出生的双胞胎进行相关的调查统计分析 D.对患者家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11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隔离不会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不同的物种之间不一定存在着生殖隔离 1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赤霉素

6、处理植物,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 B.细胞分裂素可以延长蔬菜的贮藏时间 C.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D.乙烯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313 从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生长素(IAA)能促进胚芽鞘下端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IAA)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IAA)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14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 B结核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D接种卡介苗后,T 细胞受刺激成

7、为记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15下图有关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其叙述正确的是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过程均可以发生 B.胰岛 B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 C.胰岛 A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 D.胰岛素促进等过程的实现 16.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 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17至 2007 年底,我国国内人工圈养的大熊猫种群数量已达 239 只,而以长期合作研

8、 究方式圈养在国外的大熊猫有 27 只。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工圈养能为即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B大熊猫种群数量锐减的原因之一是其栖息地被破坏 C人工圈养属于就地保护,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D可以将胚胎工程技术应用于大熊猫人工繁殖的研究418某研究小组以动物肝细胞为材料,将数量相等的甲细胞和乙细胞分别置于相同培养 液中培养,甲细胞为肝肿瘤细胞,乙细胞为肝正常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培养应在含 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 pH B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 C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甲细胞数量比乙细胞数量

9、多 D两种细胞频繁传代,乙细胞比甲细胞可以传代的次数多 19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 B 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D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20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 “加环”,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 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C用蛆蛹排泄物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

10、生原理 D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不可以正常运转二、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 3 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21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两大规律,下列属于孟德尔取得成功的原因是 A合理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正确地判断出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C恰当地运用了统计学方法 D巧妙地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22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表 示物质或途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可以表示抗体、淋巴因子等 B可以表示激素、神经递质等 C人体在寒冷环境下只能通过途径来调节机 体 D内

11、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和体液调节等玉米芯饲料残渣残渣人排泄物玉米食用菌农作物木糖醇蛆 蛹禽 畜523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时间单位、单位叶面积吸收 C02 的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 9:3011:00 之间,花生净光合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减缓 B.在 11:0012:30 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得多 C.在 17:00 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 02速率相同 D.在 18:30 时,玉米能进行暗反应,不能进行光反应 24.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添加的蔗糖是植物组织重要的能源物质 B培养基中添加的生

12、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影响细胞分裂、分化的重要激素 C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 D取自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相同 25下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AB 过程中一般用 4 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并加入一种引物 BAB 过程利用了 DNA 复制原理,需要使用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 CBC 为转基因绵羊的培育过程,常选用的受体细胞是卵母细胞 DBD 为转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其中过程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第第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共共 6565 分)分)6半透膜半透膜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13、 9 9 题,共计题,共计 6565 分。分。 26. (7 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 CO2时, 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实验如下:先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 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 ,然后分别按下图甲、乙装置所示进行实验。当测定甲、 乙装置中 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 酵母菌,得到滤液 1 和滤液 2。请分析回答:(1)甲、乙两组的实验自变量是 ,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 (至少答出三 个) 。 (2)酵母菌产生 CO2的场所有 。 (3)利用提供的 U 型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

14、能通过 U 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 能通过)、滤液 1 和滤液 2 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将等量的滤液 1 和滤液 2 分别倒入 U 型管的 A、B 两侧并标记; 一段时间后观察 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 ; 。 27. (6 分)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 亡。人白细胞介素 18(IL-18)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某科 研小组开展了“IL-18 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如下: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三组:组无辐射损伤;组辐射损伤(60Co 照射, 下同) ;组先辐射损伤,1

15、 天后注射 IL-18。14 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 养,在培养了 Oh、12h、24h、48h 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得到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如下 表:组别处理方法0 h12 h24 h48 h无辐射损伤0.0460.0560.0480.038辐射损伤0.4600.4200.5300.520辐射损伤+“IL0.2390.2650.2790.269718”(1)选择脾细胞作为本实验材料,是因为脾脏是机体重要的_ _器官。 (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_ _死亡。从_ (组别)两组数据可知, IL-18 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 (3)科研小组还设置了第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 IL-18,3 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 天 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第组相比,设置第组的目的是_ _。 (4)在作物育种中,可用60Co 放出的 射线使作物发生基因突变,从中筛选出优良的变异类型,这种育种方法叫做_ 育种,其特点是_ (至少答出两点) 。28(9 分)某生物学习小组对当地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根据表中资料分析回答:有甲病、无乙病无甲病、有乙病有甲病、有乙病无甲病、无乙病男(人数)27925064465女(人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