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实验效应提高初中科学课堂的复习质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839070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用实验效应提高初中科学课堂的复习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巧用实验效应提高初中科学课堂的复习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巧用实验效应提高初中科学课堂的复习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巧用实验效应提高初中科学课堂的复习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巧用实验效应提高初中科学课堂的复习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巧用实验效应提高初中科学课堂的复习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用实验效应提高初中科学课堂的复习质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巧用实验效应提高初中科学课堂的复习质量巧用实验效应提高初中科学课堂的复习质量一、问题的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复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复习,能够让学生对旧知识有更深刻、更完全的理解,从而能更好的获得新知识。然而,在初中科学学科教学中如何高效上好复习课,是许多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传统的由前向后“渐进”式的复习方法,很容易造成虎头蛇尾和边复习边遗忘的现象,而且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死记硬背,机械重复训练的成份相当多。现在,在新课程的理念和新时代的要求下,那种复习方法已不能适应。只有目标明确、形式灵活、气氛活跃、高效率的创新复习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巩固已经学到的知识,并逐步深化理解和记忆,从而

2、对所学知识能够全面系统的掌握和运用。根据近几年中考分析,实验教学仍然是科学教学中比较薄弱的一环,许多学生对实验原理理解不透彻,对实验现象观察不仔细,分析不清楚,数据处理能力较弱,不能很好的运用列表法、图像法等,因此在解答实验题时失分较多。随着中考改革的不断推进,试题已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 ,靠各种试题多做多练的“题海战术”已经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故而应该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上多下功夫,要正确理解规律,总结方法,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融会贯通各部分知识,形成有机的知识网络,并从典型范例中找关键、找联系、找重点,始终把对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二、初中科学复习课中巧设实验引发的相关效应中考更重要

3、的是实验做到了“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 ,注重了对学生的操作、处理数据、分析故障、设计实验等能力的全面考察,并且融合了不少科学方法和创新思想。从命题上,突出了设计性、开放性、综合性和探究性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纸上谈兵”的做法。所有这些变化趋势,都反映了“以发展为目的、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对科学实验教学的进一步开展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笔者选取实验考查的几个典型类型为例加以阐述其效应。1.通过综合考查型实验可以显示学生对前后知识的融会能力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流表的连接方式是 联,电压表的连接方式是 联;此电路图可完成的初中的电学实验有。该题目并不是单一考察某个重点实验的实验步骤,也没有

4、采用以往考查电学实验的“按图连电路”等“照猫画虎”的方式,而是以初中电学中最基本的电路为基础,考查了两种常用电表的连接方式以及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前后联系、构成完整知识结构的能力。2.通过故障判断型实验可以看出学生对实验的错误和故障的判断能力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c、d 为四个接线柱,闭合开关后灯不亮,已经确定是由于灯泡开路或短路引起的。在不允拆开电路的情况下,请你用一个电压表或一个电流表分别对故障进行判断,把方法和判断结果填入下表中(每种电表各填写一种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故障的能力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现阶段教学中的弱点。此例既是故障判断型实验题,又是开放性试题。电压表、电流表

5、可以接在两个不同的接线柱之间,开关可以断开也可以闭合,有许多方案。但无论用哪种方法,都能检验出学生对两电表的使用技能和对电路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一类的实验试题的出现,要求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对学生分析错误和判断故障能力的培养。3.通过科学方法考察型实验可以得出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把握能力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做“研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下表给出了实验中所用到的导体的情况。选择 C、F 两根导体进行对比,是为了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是否有关;选择 C 和两根导体进行对比,是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择的两根导体是。(填写导体的代号)本例主

6、要考察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这是近年来中考实验题的一个导向。这类题目注重的不是实验结论,而是实验过程和实验手段。4.通过思维归纳型实验可以判断学生对实验结论的处理归纳能力某同学在做“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时,得到下面表 1 和表 2 的实验数据。表 1表 2从表 1 数据中可得出结论:;从表 2 数据中可得出结论:。此例立意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单单要求学生记住某一实验的结论来填空,而是创设一定的实验情景(如实验为了研究什么,实验得出了什么数据或现象等) ,给予学生合适的信息,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分析归纳出一定的结论。三、复习课中巧设科学实验的实践策略1.

7、借用实验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对科学复习的兴趣在初中科学学科的复习课中,如果通过简短的实验导入复习课,则可以较大地提高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复习兴趣。复习能量的转换与守恒时,我事先用薯片罐做了一个“魔筒” ,把它沿讲台面滚出去,看一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演示后学生奇怪,滚出去的圆筒还会滚回来,而且还反复地滚来滚去。原来筒里面有橡皮筋,橡皮筋中间拴着一个铜块。为什么这样的结构就会产生这种奇特的运动?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起。在运动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换的?引入能量的转换与守恒的复习。2.巧设实验回顾知识,引发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在浮力复习中将一木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木块静止后让学生对它进行受力分析,学生得出结

8、论:漂浮时,F 浮=G 物,教师追问:那么现在能否求出木块所受浮力大小?有学生马上说:能,只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教师当堂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弹簧测力计让该生测量。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充分调动了积极性,改变了复习知识的呈现方式和手段,避免了以往习题直接呈现给学生的枯燥感。3.依托实验重现规律,启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在复习电学内容时,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电压、电流的改变而改变,但一部分学生仍然不能很好掌握。因此我特意在复习课上安排了这样的实验:如图所示:取一个 5 欧姆的定值电阻(电阻大小并不告诉学生) ,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接在电源为两节干电池的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

9、压,用电流表测出此时流经电阻的电流,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求出电阻值;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记录此时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经电阻的电流,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求出电阻值;将电源改为三节干电池,重做上述过程,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求出电阻值。学生发现忽略误差后电阻不变。然后从本质上加以阐述:导体的电阻大小决定于导体本身,即决定于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和温度。那么它呈现给大家时这些条件已经定了,与是否连到电路中,以及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大小无关,因为不管电压、电流大小怎么变,只要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和温度不变,其电阻阻值就不变。通过实验,强化了学生对科学规律的得出和理解。4.活用实验强化拓展,开

10、发学生图文综合应用的能力在浮力复习中要求:(1)测出圆柱体铜块的重力;(2)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 ,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测出圆柱体铜块下表面到水面不同距离 h 和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 F,将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然后根据数据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F 与圆柱体铜块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 h 的图像。分析:如图所示,开始时,物体没有浸入水中,h=0cm,F=G,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大;随着浸入深度的增大,浮力也逐渐增大,由 F=G-F 浮得,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也逐渐减少;当物体完全浸没以后,随着 h 的增大,浮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发生变化。该实验可以很好

11、地培养同学间的合作互助品质,也训练了测量技能,应用了表格设计能力,用图像反映科学规律的综合应用能力。四、强化实验正效应,提高初中科学复习质量的结论与反思在复习中穿插实验,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记得特别牢固,印象深刻,而且课后还会和同学时常聊起,成为谈论的话题,提高科学学习的兴致。在复习中借用实验,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融洽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而且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几年科学教学成绩稳步上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在复习中穿插实验,有利于教学相长。教师在做实验时,有时受实验能见度影响而苦恼,学生就会想出各种方案加以改进;有时实验器材并不很合适,同学们就会讨论、

12、实验。各校复习教学的时间相对较紧,复习内容都有大致的框算时间,不可能有很多的弹性时间供师生支配。因此每节课教师事先都有计划和复习进度,有明确的复习任务要完成。因此教师应准备充分,明确目的,估算好时间分配。依托实验复习时课前教师需要设计好实验,然后到实验室领器材,有时还要自制或自己准备器材,课前还要试做,所花的时间和精力较多,不如准备几个试题省力和省时些。做实验时学生很兴奋,有时很多学生注意力其实不在学习上,教师此时不得不维持课堂纪律,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实验本身,而且要学生注意思考。因为很多学生有时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现象观察不仔细,不注意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思维力度不够,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只有长期这样做实验,学生习惯了,才会养成良好的习惯,课堂秩序才会井然,才会积极思考。教师需要有较高的实验能力和良好的实验意识。由于教师自身因素,可能实验设计、实验的器材选择、药品的选择、实验的能见度、实验操作的方式方法有问题,使得实验不成功或不理想,从而影响教学质量或效果。而且实验的许多其他不可预见性的因素可能导致实验失败,而教师又一时无法解决而面临尴尬处境。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加强实验能力,应对各种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