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如何使学生在生活区不吵闹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837794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淡如何使学生在生活区不吵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淡如何使学生在生活区不吵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淡如何使学生在生活区不吵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淡如何使学生在生活区不吵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淡如何使学生在生活区不吵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淡如何使学生在生活区不吵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淡如何使学生浅淡如何使学生 活区不吵闹、安静下来活区不吵闹、安静下来一、前提条件:首先是必须向学生强调,不论是在哪个学校、哪个单位,不论身在何处,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条条框框来约束我们的一言一行,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的,否则就要天下大乱了,谁也别想安宁。生活区是提供给同学们体息的场所,我们在经过一天的学习和玩乐之后,身体需要作一个休整,以保证第二天生活的正常进行。如果不好好休息,不仅仅会影响到接下来的学习生活,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影响。试想一部机器如果不停地使用都容易损坏,更何况我们只是人哪,不是铁打的。这一点是我经常向学生所强调的。我还问同学们,同样两部机器,是合理使用的机器寿命长,还是不停使用的

2、机器寿命长,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是合理使用的那台机器寿命长,我说对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哦。二、告诉学生这是一个大集体,有上千个学生住在一起,如果你一句我一句的,加起来的声音一定是很吵的,所以决不允许在生活区大声喧哗、跑闹(这样容易受伤的,要知道一点点皮外伤也会让我们痛苦难受的),这有未经允许不得窜宿舍(人多凑在一起肯定会很热闹的,一热闹、兴奋就无法安静入睡了),做事要轻手轻脚,不要弄出声响以免影响别人休息。要分清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回到宿舍后一定要学会让自己按时入睡,而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太兴奋、使自己冷静下来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从教室集合出来之前我们首先要想

3、办法让孩子们冷静下来,我常做的方法是在同学们集合之后要求他们调整自己的呼吸:眼睛闭上,全身放松,作几次深呼吸,根据学生的状况要求他们默数 10 到 50(也可以让他们数自己的呼吸),然后全部安静下来之后才出发(这是有时间要求的,我一般是要求在数到五之内把队给排好,然后队长迅速整好队并作要求:两分钟之内到达宿舍,途中要保持绝对安静,有话可以说,不过是得忍着回宿舍再说。因为如果在路上说话的话,这么多班级这么多人加在一起肯定会很吵的,而回到宿舍之后,因为都分散到各个宿舍了,就不会显得那么吵了。这样从教室回到宿舍的过程当中,同学们已基本让自己情绪稳定下来了,回到宿舍后再对同学们作一个简要的提醒,解散之

4、后同学们就都会安静的回到自己的宿舍了,对于极个别回到宿舍仍有点兴奋的同学也可以让他们再默数一会儿,必要时可以在旁边轻声细语帮助孩子们放松自己的身心:眼睛闭上全身放松轻轻地呼吸数自己的呼吸三、要求同学之间互相提醒、监督,特别是宿舍长要带好头。与此同时,我也会来回在各宿舍不停地检查、提醒、督促,发现有不好的现象要立即制止,千万不可在一个宿舍内逗留时间过长了。比如有的同学脚步声重了,我会提醒小声点,如果再犯我的语气就会变得严肃一些了“嘘!小声点哪,别吵到别人了,这楼上楼下可是都住着人的,到时人家来骂我可不管了,你自己解释去。 ”刚开始时如果有吵闹的现象的,可以先温和地提醒,如果再犯,则要警告一下了:

5、不要再有声音了,不要影响其他同学休息,这个学校和宿舍可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哦,这种行为老师决不允许。或者一开始可以要求学生在自己床上站好,呈立正姿势,有时也可以双手伸直向上举好,抬头挺胸,并轻声告诉他们首先这即可以纠正他们腰挺不直的不好习惯,还可以帮助他们很快安静下来,站好之后眼睛闭上并开始轻轻地深呼吸,默数自己的呼吸,如果觉得困了可以随时躺下,这种方法对那些比较好动的孩子颇有效果。四、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搭配好组合对每个宿舍进行监督和管理。一是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二是让他们互相检查、对照自己的平时表现。而事实上那些调皮一点的学生往往在检查时很认真、负责,对同学们是严格要求,所以在别人检查到他们犯错时我们就可以趁机教育他们, “你检查的时候对别人要求这么严格,对你自己是不是也要一样呢。做事要讲究公平,要不然到时别人会不服你管的。 ”目前为止,我班在纪律方面的表现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学生回到宿舍后几乎没有吵闹的声音,进入到各自宿舍后同学们也能很快安静下来,完全能够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作息。关于这点,三(2)班的每一位同学都随时欢迎各位老师、同学们的指导和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