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836916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小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结题报告一年级语文组一年级语文组一、课题研究的原由1、新课标对小学生提出的倾听要求:低年级能听别人说的一段话或简单的事,养成认真听话习惯;中年级学生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高年级学生能认真耐心地听别人的讲话,能理解主要内容,养成边听边想象,能从听话中吸收营养的习惯。该教育理念认为: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过程。在相互倾听中,学生明白了对于同一个问题别人也可以有其他不同的解释,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

2、自的认识,激发彼此的灵感,从而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与互助。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培养起认真倾听的能力。曾经有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就充分显示了,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与人交往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 ”倾听不仅是要听,而且要细心的听,集中精力的去听,参与到讲话者的思想里去。可以说倾听是人际关系沟通中最赋予挑战性的

3、技巧,也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修养。孩子倾听能力的强弱,影响着其学习和语言发展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为孩子终身学习语言交流奠定基础。而作为低年级的学生来讲,正是良好学习习惯、能力养成的最基础的时期。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旨在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为使自己的课更具活力与新意,设计时总着力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上更多地关注有多少孩子发言了,往往却忽视了提示学生注意倾听,忽视了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有些学生上课时不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课堂上,老师提了个问题,教室里顿时像是炸开了锅,举手如林,学生表现得十分踊跃,而教师往往只能指名一位

4、学生作答,想不到的是,其余同学会异口同声地叹起来,根本顾不了听讲。发言的学生讲得绘声绘色,别的学生却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这样的情形在我们课堂中比比皆是,凡此种种,不由得使人深思。长此以往,他们就不会倾听老师、同学的发言,更不能对别人的发言作出思考、判断、整理了,学生的倾听能力就得不到培养。倾听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素质。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 ,它不但要求学生“听见“,还要求学生对所听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批判等处理。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有一种前瞻性从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而且对学生以后走入社会将是一种财富。相信,学会倾听的孩子会更有智慧,更有修

5、养。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照顾差异,针对学生倾听差异探索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方法途径,以求达到新课标对小学生提出的倾听要求:低年级能听别人说的一段话或简单的事,养成认真听话习惯;中年级学生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高年级学生能认真耐心地听别人的讲话,能理解主要内容,养成边听边想象,能从听话中吸收营养的习惯。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养成专注的倾听习惯,提高学生在各种倾听环境中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能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并且具有较强的倾听品评力和组合力。课题研究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6、和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改变的,学生之间存在个别差异,倾听能力是存在差异的,只要合理利用小班独特的资源优势进行改善,就可以缩小学生之间的倾听的差异,最终善于倾听,提高倾听能力。课题研究的关键:在行之有效的提醒中培养倾听习惯持久性和自控性差是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不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 的活动,还要注重提醒,除教师提醒外,学生间也可相互提醒。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也是一种意志的锻炼,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教学中,只要教师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善于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

7、同学发言的良好习惯。四、课题研究的方法榜样示范法: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我自己首先做到认真倾听,不管是对还是错,不管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偶尔提示一下,从不打断。教师是学生的表率,教师认真倾听不打断学生的发言,其他学生也就会跟着教师做,长期这样形成习惯,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就会认真倾听,从而养成学生上课时认真倾听的习惯。评价法。一个学生讲完后,请其他同学来评价,这时学生往往会认真倾听,因为学生都会担心如果没有认真倾听,叫自己来发言评价时回答不上来就很尴尬。教学中充分运用评价法,可以使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因为学生很在意其他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这时往往他们会认真倾听。发散法。对于一些开放题,在学生说出一

8、种方法后,教师提出:谁还有不同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学生就会认真听课,因为如果学生不认真听,就不知道自己的方法是否和别人一样。语言暗示法。 “瞧,某某今天听得多认真呀!” “大家看,某某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啊!”采用语言暗示法,其他学生就会认真听讲,因为学生都喜欢得到教师的赏识和表扬。同时,这样既表扬了认真听的学生,又给其他学生指导了倾听的方法。明理法。使学生明白,听和说是同等重要的。说是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让学生明白倾听别人发言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而且还能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发,会使自己变得更聪明。五、课题研究的过程(一) 、规

9、范要求,懂得倾听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刚入学,还不懂怎样去倾听,教师有必要跟学生约法三章让他们懂的怎样去尊重他人、去倾听他人的的发言.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的要求.指导学生倾听,数学课上我要求学生当老师讲课时,要停下手上所有的事,带着自己的眼睛、大脑、耳朵“专注”听讲.老师在讲解时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应集中在教师身上;听的时候眼睛注视着老师;要听请老师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当同学发言时,注意力要指向发言者,静静地听完发言后再发言,不随便打断,不嘲笑、不起哄。听时要做到: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听同学回答问题时,起码要做到理解,弄清同学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对同

10、学的观点进行归纳,想想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不随便给予否定,即使持有不同的观点或看法,也要尝试在对发言者提出的意见或补充之前,先对发言者观点作出简要评价;“我同意他的某些观点,但我还有补充”如故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一致,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认可或赞许.倾听中切忌高高在上或对立,要明之以理形成自觉,从而形成倾听的优良品质.例如一次上“5的分合时”石玉娇同学站起来回答可能她的声音很小,底下的学生就举手嚷:“老师,我来,我来,”我没有理他们而是耐心地让她说完.才对大家说:“在有人发言时,不等别人说完就举手打断别人是不礼貌的行为,应该等别人说完,有了不同意见再举手, 。如果你正在发言时,别人也这样打岔,

11、你有什么感觉,想体验一下吗?”我故意请刚才嚷地最凶的晓鹏同学回答,他刚回答半句,底下就有很多同学学着刚才的样子说:“老师我来、我来”弄的他无法讲下去。我要求大家静下让他在体会,教室安静极了,他的声音洪亮,同学听的投入,情不自禁的鼓掌起来,尝到甜头的同学们从此以后都很注意倾听。(二) 、优化方法,高效倾听 1、复述为了促进学生认真倾听发言的内容,复述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经常让学生站起来复述同学的发言。如:“你再说一下刚才那位同学说什么吗?你有什么想法?”长期下去学生将会更加重视同学的发言。 2、多种感官参与单一的听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用眼观察,用手操作,用口说理,用脑思考,多种感官参与学

12、习,防止听觉疲劳,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学找规律这一课中,我先用切合实际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每年六一儿童节,学校搞游园活动,会把学校布置得很漂亮。大家看这是学校布置的情况,你说说有什么规律?”教师贴出挂图。经过眼睛观察,大脑思考,一双双小手举了起来,这个说:“气球是按红、黄的顺序排列的。 ”那个说:“花是按紫、蓝顺序排列, ”另一个说:“小旗是按黄、红顺序排列。 ”一会儿,学校布置的规律就找的清清楚楚。在练习使我又利用拍手、踏脚游戏来找规律。加深练习时我让学生学两声猫叫,一声狗叫。让学生在活动中找规律。充分利用多感官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知知识,体验倾听的魅力。同时还可以通过让学

13、生边听边记的办法提高听的效率,只有让学生手和耳朵协同学习.倾听才会高效。(三) 、创设情境使学生想听 小学生具有好奇的天性,最容易受情感因素的感染。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注意力肯定容易分散,那么倾听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教师要顺应儿童的心理,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儿童的这分天性,善于创设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倾听的欲望。譬如,我在讲“比较数的大小”时,我跟据儿童爱听故事的天性,创设了故事情景,我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给同学们讲“猴妈妈分桃子”的故事,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有趣的故事中,学生怎能不被吸引,又怎能不倾听呢?很快就掌握了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又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我创设了一个“逛超市”购买

14、货物的生活情景。课前准备大量的标上价格的物品(用空盒等代替) ,同时准备一些零币,同学也按老师的要求准备一定数额的钱,在教室内办一个小超市,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开展活动。活动中,同学们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大家边选物边算帐同学们都瞪大眼睛认真听着,算着。当一个同学发言时,其他学生都能做到认真倾听时时以微笑、点头表示认可,或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同学们很快学会了元、角、分的计算方法。可见通过创设情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情境中培养倾听。 (四) 、教给学生“听”的方法使学生会听 要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除了让学生想听外,还要让学生知道从何而听,这就要老师适时地诱导点拨,教给学生方法,使

15、学生会听。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想法一致时,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要让学生明白听别人讲话,不是只听“热闹” ,而是带着问题去听。.听明白 .有无不认同的意见 .带来了启发。在大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在教学“平移”时学生在掌握了平移的特点后,我让同学们说出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有的同学说出“荡秋千”是平移,有的同学立刻反对,这时老师让其他同学都带着“荡秋千为什么不是平移现象”这个问题来倾听这个同学的解释。 “荡秋千时是半圆,它不是直线移动”又一个同学做了补充“荡秋千时方向总在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都认真听取同学的看法, 。老师还要教

16、给学生以找“病”为目的来听,当听同学讲话时,要让学生听一听他说的对不对,有道理吗?“你比他说说得更好。 ”来激励学生倾听,会听。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时,我给同学们出示一幅图,先让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上的内容后,再让同学们自编应用题,先在小组内说给其他组员听,然后再在班上说出自己编的应用题,比一比。这一活动调动了学生倾听的欲望,当一个学生说完后,立刻就有同学说出前面同学说的“毛病” ,自己再说一说。其他同学同样认真地听,而后发表自己的想法。(五)、“听“与” “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听的目的不只是听,倾听能力更多是通过说话表现出来,有了专注的听,才会有准确的说。而“说”不是只給自己听,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将听与说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例如我在教“6的乘法口诀”时,因为有的学生在课前已经会背了,所以课上我先让个别同学背一背,其他同学感到好奇(没学就会了)都认真地听着,然后我让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来验证这几个同学背的口诀对不对,摆完后,我让学生说一说你验证的是哪句口诀,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