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作家作品赏析(二)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832792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点作家作品赏析(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热点作家作品赏析(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热点作家作品赏析(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热点作家作品赏析(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热点作家作品赏析(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点作家作品赏析(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点作家作品赏析(二)(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点作家作品赏析(二) 【本版主题】跳出常理的人性探索者【阅读导言】余华的小说从其叙述风格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以传统的写实手法为主,但 又不同于传统故事小说。另一类则借鉴各种现代主义表现手法,搅乱时空界限,制造神秘氛围, 还原欲望骚动,表现心理变态以及意识混乱的种种奇异感觉。但无论注重写实还是侧重还原感觉, 余华都对人性中黑暗、丑恶、残忍的一面进行无情的揭露。他写不可知的预感,写令人不寒而栗 的死亡场面,写扭曲、乖戾、怪诞的人性这一切再加上那无动于衷的冷漠的叙事态度,可以 说,余华把 80 年代中期中国文坛掀起的冷漠之潮推到了冷酷的深处。父子之战(节选) 余 华我意识到父亲的脸正在沉下来的时

2、候,我的肚子就会疼起来。我不知道自己五岁以前是如何与父亲作战的,我的记忆省略了那时候的所有战役。我记得最 早的成功例子是装病。那时候我已经上小学了,我意识到父亲和我之间的美妙关系,也就是说父 亲是我的亲人,即便我伤天害理,他也不会置我于死地。我最早装病是从一个愚蠢的想法开始的, 现在我已经忘记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我装病。我所能记得的是自己假装发烧了,而且这样去告 诉父亲,父亲听完我对自己疾病的陈述后,第一个反应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就将他的手伸过来,贴 在了我的额头上。那时我才想起来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我竟然忘记了父亲是医生,我心想 完蛋了,我不仅逃脱不了前面的惩罚,还将面对新的惩罚。幸运的是我

3、竟然蒙混过关了,当我父 亲洞察秋毫的手意识到我什么病都没有的时候,他没有去想我是否在欺骗他,而是对我整天不活 动表示了极大的不满,他怒气冲冲地训斥我,警告我不能整天在家里坐着或者躺着,应该到外面 去跑一跑,哪怕是晒一晒太阳也好。接下去他明确告诉我,我什么病都没有,我的病是我不爱活 动,然后他让我出门去,爱干什么就干什么,两个小时以后再回来。我父亲的怒气因为对我身体 的关心一下子转移了方向,使他忘记了我刚才的过错和他正在进行中的惩罚,突然给予了我一个 无罪释放的最终决定。我立刻逃之夭夭,然后在一个很远的安全之处站住脚,满头大汗地思索着 刚才的阴差阳错,思索的结果是以后不管出现什么危急的情况,我也

4、不能假装发烧了。两个护士把我的手脚绑在手术台上,当时我的心里充满了迷惘。我装病的伎俩逐渐变本加厉, 到后来不再是为了逃脱父亲的惩罚,开始为摆脱扫地或者拖地板这样的家务活而装病。有一次弄 巧成拙,当我声称自己肚子疼的时候,我父亲的手摸到了我的右下腹,他问我是不是这个地方, 我连连点头,然后父亲又问我是不是胸口先疼,我仍然点头,接下去父亲完全是按照阑尾炎的病 状询问我,而我一律点头。其实那时候我自己也弄不清是真疼还是假疼了,只是觉得父亲有力的 手压到哪里,哪里就疼。然后,在这一天的晚上,我躺到了医院的手术台上,两个护士将我的手 脚绑在了手术台上。当时我心里充满了迷惘,父亲坚定的神态使我觉得自己可能

5、是阑尾炎发作了, 可是我又想到自己最开始只是假装疼痛而已,尽管后来父亲的手压上来的时候真的有点疼痛。我 不知道如何去应付接下去将要发生的事,我记得自己十分软弱地说了一声:我现在不疼了。我希 望他们会放弃已经准备就绪的手术,可是他们谁都没有理睬我。那时候我母亲是手术室的护士长, 我记得她将一块布盖在了我的脸上,在我嘴的地方有一个口子,然后发苦的粉末倒进了我嘴里, 没多久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醒来时候,我已经睡在家里的床上了,我感到哥哥的头钻进了我的被窝,又缩了出去,连声 喊叫着:“他放屁啦,臭死啦。 ”就这样,我的阑尾被割掉了,而且当我还没有从麻醉里醒来, 就已经放屁了,这意味着手术很成功,我很快

6、就会康复。很多年以后,我曾经询问过父亲,他打开我的肚子后看到的阑尾是不是应该切掉。我父亲告 诉我应该切掉,因为我当时的阑尾有点红肿。我心想“有点红肿”是什么意思,尽管父亲承认吃 药也能够治好这“有点红肿” ,可他坚持认为手术是最为正确的方案。因为对那个时代的外科医生来说,不仅是“有点红肿”的阑尾应该切掉,就是完全健康的阑尾也不应该保留。我的看法和 父亲不一样,我认为这是自食其果。 (摘自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 )【赏析】将童年的记忆品在舌尖,先苦后甜,那也是人生独有的精彩。父亲,在我们每个人 的记忆里,是不可挑战的权威,然而,血管中奔涌着的顽皮和狡黠却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卷入和 父亲的斗智斗勇中去

7、。时光荏苒,当父亲的脊背弯若镰刀的时候,我们才真正地明白:儿时父子 之间的战争也是一门成长的功课,而父亲,就是教课的老先生。影响我的十部短篇小说 余 华青鱼 (拉克司奈斯) 、 在流放地 (卡夫卡) 、 伊豆的歌女 (川端康成) 、 南方 (博尔赫斯) 、 傻瓜吉姆佩尔 (辛格) 、 孔乙己 (鲁迅) 、 礼拜二午睡时刻 (马尔克斯) 、 河的第三条岸 (罗萨) 、 海上扁舟 (史蒂芬克莱恩) 、 鸟 (鲁诺舒尔茨) 。我经常将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名字放在一起,并不是他们应该在一起,而是出于我个人的习 惯。我难以忘记 1980 年冬天最初读到伊豆的歌女时的情景,当时我 20 岁,我是在浙江宁波

8、靠近甬江的一间昏暗的公寓里与川端康成相遇的。五年之后,也是在冬天,也是在水边,在浙江 海盐一间临河的屋子里,我读到了卡夫卡。谢天谢地,我没有同时读到他们。当时我年轻无知, 如果文学风格上的对抗过于激烈,会使我的阅读不知所措和难以承受。在我看来,川端康成是文 学里无限柔软的象征,卡夫卡是文学里极端锋利的象征;川端康成叙述中的凝视缩短了心灵抵达 事物的距离,卡夫卡叙述中的切割扩大了这样的距离;川端康成是肉体的迷宫,卡夫卡是内心的 地狱。我们的文学接受了这样两份迥然不同的遗嘱,同时也暗示了文学的广阔有时候也存在于某 些隐藏的一致性之中。川端康成曾经这样描述一位母亲凝视死去女儿时的感受:“女儿的脸生平

9、 第一次化妆,真像是一位出嫁的新娘。 ”类似起死回生的例子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同样可以找到。 乡村医生中的医生检查到患者身上溃烂的伤口时,他看到了一朵玫瑰红色的花朵。这是我最初体验到的阅读,生在死之后出现,花朵生长在溃烂的伤口上。据我所知,鲁迅和博尔赫斯是我们文学里思维清晰和思维敏捷的象征,前者犹如山脉隆出地 表,后者则像是河流陷入了进去,这两个人都指出了思维的一目了然,同时也展示了思维存在的 两个不同方式。一个是文学里令人战栗的白昼,另一个是文学里使人不安的夜晚;前者是战士, 后者是梦想家。这里选择的孔乙己和南方 ,都是叙述上惜墨如金的典范,都是文学中精 瘦如骨的形象。在孔乙己里,鲁迅省略了孔乙

10、己最初几次来到酒店的描述,当孔乙己的腿被 打断后,鲁迅才开始写他是如何走来的。这是一个伟大作家的责任,当孔乙己双腿健全时,可以 忽视他来到的方式,然而当他腿断了,就不能回避。于是,我们读到了文学叙述中的绝唱:“忽 然间听得一个声音, 温一碗酒。 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 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 ”先是声音传来,然后才见着人,这样的叙述已经不同 凡响,当“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 ,孔乙己摸出四文大钱后,令人战栗的描述出现了, 鲁迅只用了短短一句话:“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是用这手走来的。 ”这就是我为什么热爱鲁迅的理由,他的叙述在抵达现实时是如此

11、的迅猛,就像子弹穿越了身 体,而不是留在了身体里。 (摘自温暖的旅程 )【品读】作者以小说家、读者的双重身份对大师经典作品进行独特解读,精心研究它们的叙 事、技巧、激情,既痴迷、激越,又保持冷静的思索。阅读真的是一次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几乎和我们的人生旅程一样了。阅读是最好的老师,不仅在写作上,也在生活中。朴素纯净 本真深邃走近迟子建【阅读导言】迟子建的作品多以山村生活为题材,感情细腻又不乏豪爽之气,从不矫揉造作。 创作风格朴实大方,简练凝重,文笔流畅,语气舒缓平稳,不张扬,不拖泥带水。她的小说带有 散文的风格,其散文更是以细腻、清新、质朴见长,许多读者因此喜欢她独特的语言风格。她常 常借

12、物喻人,借助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怀。她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追问,对 大自然的酷爱,对人与社会的诠释,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人生启迪。一滴水可以活多久 迟子建这滴水诞生于凌晨的一场大雾。人们称它为露珠,而她只把它当做一滴水来看待,它的 的确确就是一滴水。最初发现它的人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她不是在玫瑰园中发现它的,而是 为了放一只羊去草地,在一片草茎的叶脉上发现的。那时雾已散去,阳光在透明的空气中飞舞, 她低头的一瞬发现了那滴水。它饱满充盈,比珠子还要圆润,阳光将它照得肌肤浏亮,她在敛声 屏气盯着这滴水看的时候,发现了一只黑黑的眼睛,她的眼睛被水珠吸走了,这使她很惊讶。我 有三只眼睛,

13、两只在脸上,一只在草叶上,她这样对自己说。然而就在这时她突然打了一个喷嚏, 那柔软的叶脉随之一抖,那滴水骨碌一下便滑落了,她的第三只眼睛也随之消失了。她便蹲下身 子寻找那滴水,她太难过了,因为在此之前她从未发现过如此美的事物。然而那滴水却是难以寻 觅了。它去了哪里?它死了吗?后来她发现那滴水去了泥土里,从此她便对泥土怀着深深的敬意。人们在那片草地上开了荒, 种上了稻谷,当沉甸甸的粮食蜕去了糠皮在她的指间矜持地散发出成熟的微笑时,她确信她看见 了那滴水。是那滴水滋养了金灿灿的稻谷,她在吃它们时意识里便不停地闪现出凌晨叶脉上的那 滴水,它莹莹欲动,晶莹剔透。她吃着一滴水培育出来的稻谷,一天天地长大

14、了。她开始长高,发丝变得越来越光泽柔顺,胸脯也越来越丰满,后来她嫁给了一个种地的男人。 她喜欢他的力气,而他则依恋她的柔情。她怎么会有这么浓的柔情呢?她俯在男人的肩头老有说 也说不尽的话,好在夜晚时被男人搂在怀里就总也不想再出来,后来她明白是那滴水给予她的柔 情。不久她生下了一个孩子,她的奶水真旺啊,如果不吃那滴水孕育出的稻米,她怎么会有这么 鲜浓的奶水呢?后来她又接二连三地生孩子,渐渐地她老了,她在下田时常常眼花,即使阴雨绵 绵的天气也觉得眼前阳光飞舞。她的子孙们却像椴树林一样茁壮地成长起来。她开始抱怨那滴水,你为什么不再给予我青春、力量和柔情了呢?难道你真的死去了吗?她 步履蹒跚着走向童年

15、时去过的那片草地,如今那里已经是一片良田,入夜时田边的水洼里蛙声阵 阵。再也不见碧绿的叶脉上那滴纯美至极的水滴了,她伤感地落泪了。她的一滴泪水滑落到手上, 她又看见了那滴水,莹白圆润,经久不衰。你还活着,活在我的心头!她惊喜地对着那滴水说。 她的牙齿渐渐老化,咀嚼稻米时显得吃力了。儿孙们跟她说话时要贴着她的耳朵大声地叫,即使 这样,她也只是听个一知半解。她老眼昏花,再也没有激情俯在她男人的肩头咕哝不休了。而她 的男人看上去也畏畏缩缩,终日垂头坐在门槛前的太阳底下,漠然平静地看着脚下的泥土。有一 年秋季,她的老伴终于死了,她嫌他比自己死得早,把她给丢下了,一滴眼泪也不肯给予他。然 而埋葬他后的一

16、个深秋的月夜,她不知怎的,格外想念他,想念他们的青春时光。她一个人拄着 拐杖哆哆嗦嗦地来到河边,对着河水哭她的伴侣。泪水落到河里,河水仿佛被激荡得上涨了。她 确信那滴水仍然持久地发挥着它的作用,如今那滴水幻化成泪水融入了大河。而她每天又都喝着 河水,那滴水在她的周身循环着。直到她衰老不堪即将辞世的时候,她的意识里只有一滴水的存在。当她处于弥留之际,儿孙 们手忙脚乱地为她穿寿衣,用河水为她洗脸时,她的头脑里也只有一滴水,那滴水湿润地滚动在 她的脸颊上为她敲响丧钟。她仿佛听到了叮当叮当的声音,后来她打了一个微弱的喷嚏,安详地 合上眼睑。那滴水随之滑落在地,渗透到她辛劳一世的泥土里。她不在了,而那滴水却仍然活着。她过世后又变成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有一天凌晨,大雾消散后,她来到草地上,她在碧 绿的青草叶脉上发现了一颗露珠,确切地说是一滴水,她又看见了一只黑亮的眼睛在水滴里闪闪 烁烁,她相信她与一生中所感受的最美的事物相逢了。(摘自新世纪文学选刊上半月 )【品读】 小女孩眼中的一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