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启示及策略选择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821366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启示及策略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启示及策略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启示及策略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启示及策略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启示及策略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启示及策略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启示及策略选择(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监管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启示及策略选择的启示及策略选择摘 要美国次贷危机为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提供了反面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引起人们对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潜在风险的高度关注。这也给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以重要的启示,我国要全面提升银行监管的前瞻性和预判性;综合运用规制导向和原则导向政策;稳步推进银行业改革开放和产品创新步伐;吸取经验教训,立足国情制定监管政策;加强我国金融监管力度和市场化监管,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关键词:金融危机 启示 金融监管 毕业论文1目 录导言3一、美国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3(一)美联储政策的失 3(二)美国的超前消费

2、3(三)对自由经济的过度迷信 4二、对西方经典理论的评述及对我国监管有效性分析4三、金融危机下我国银行监管及银行业的良好表现5四、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启示6(一)监管者要善于研判经济形势以及经济金融的关联性6(二)坚持审慎监管对维护银行体系健康运行的重要意义6(三)银行监管应稳步推进金融创新和银行业改革的步伐7(四)银行监管应放眼于防范全球系统性风险产生及传导7(五)银行监管应理智对待国际通行标准7五、银行监管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选择7(一)全面提升银行监管的前瞻性和预判性8(二)综合运用规制导向和原则导向政策8(三)稳步推进银行业改革开放和产品创新步伐8(四)吸取经验教训,立足国情制定监管

3、政策9(五)加强我国金融监管力度9(六)加强市场化监管,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 10(七)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11六、总结 12参考文献 13毕业论文2导言:2007 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全球经济金融面临 1933 年美国大萧条以来最严峻的局面。在诸多不利条件下,中国长期以来所施行的审慎银行监管功不可没。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唤起广大监管同仁居安思危,正确认识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启示和警醒,同时深入思考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银行监管的策略选择。一、美国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一)美联储政策的失误在格林斯潘主持美联储期间,特别是在 2000

4、 年到 2005 年之间所采取的低利率货币政策在美国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埋下了危机的种子。长期的低利率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三大负面影响:其一是扭曲了信贷市场和房贷市场。其二是减少了居民储蓄。其三是加剧了美元的贬值。低利率促使美国民众将储蓄拿去投资房地产、银行过多发放贷款,这直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而且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还“诱使”市场形成一种预期:只要市场低迷,政府一定会救市,整个华尔街弥漫着投机气息。然而,当货币政策连续收紧时,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开始上升,由此引发的违约狂潮开始席卷一切赚钱心切、雄心勃勃的金融机构。庞大的赤字需要有大量外国资本的弥补,结果是美国的资本账户逆

5、差大幅度增长,加剧了经济失衡的风险。一旦出现经济波动,引起外资撤离,美国就难免陷入一场金融危机。其实美国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业严重缺乏监管,内部管理机制失误造成的。美国从上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推出了许多金融衍生品,这对繁荣金融市场和市场经济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衍生品太多,加大了投机风险,而与此有关的风险预警机制及防范措施都未能跟上,从而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二)美国的超前消费毕业论文3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消费太多,则会使得储蓄减少,从而影响一国的资本积累,导致投资不足,影响经

6、济的下一轮发展。而美国正是由于消费过于旺盛,挤占了投资,坐吃山空,经济迟早会出现问题的。美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主要依附于消费,使得经济基本面发生了问题。为推动经济增长,政府鼓励寅吃卯粮、疯狂消费,引诱普通百姓通过借贷消费。自上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随着利率不断走低,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不断加快,加上弥漫全社会的奢侈消费文化和对未来繁荣的盲目乐观,为普通民众的借贷超前消费提供了可能。很多人都在透支消费,而这主要是依靠借贷来实现。特别是通过房地产市场只涨不跌的神话,诱使大量不具备还款能力的消费者纷纷通过按揭手段,借钱涌入住房市场。但从 2006 年底开始,虽然美国房地产价格的涨势只是稍稍

7、缓和下降,经过金融衍生产品等创新金融工具的剧烈放大作用,美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和危机就难以遏制地爆发出来。(三)对自由经济的过度迷信美国近 30 年来推行出一种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所谓新自由主义,是一套以复兴传统自由主义思想,以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干预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的思潮。此政策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背景是上世纪 70 年代的经济滞涨危机,内容主要包括:减少政府对金融、劳动力市等市场的干预,推行促进消费、以高消费带动高增长的经济政策等。客观而言,新自由主义改革的确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通货膨胀率下降、经济增长率回升、失业形式得到一定缓解等。但任何理论都有它存在的现实基础,而现实是在不断发

8、展变化的,无休止地把这种自由主义政策推向极端,必然会给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威胁和破坏。大量金融证券机构置国家经济安全于不顾,利用宽松的环境肆意进行投机,并因此获取巨额利润,导致投机过度,尤其是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比如:互联网和房地产等,严重损害市场稳定的基础,产生严重的泡沫风险。近几届美国政府没有意识到美国已经变化了的经济状况,过于迷信自由经济理论,终于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发生。毕业论文4二、对西方经典理论的评述及对我国监管有效性分析通过上述对美国金融监管缺陷的分析,主要就是没有清晰地界定监管的有效性及监管有效性所包含的要素和评价标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金融业都是受政府监管最

9、严的经济部门之一。金融脆弱说认为由于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难以匹配、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银行业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因而需要对银行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管。公众利益说认为银行业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银行破产的社会成本明显地高于银行自身的成本,可能有损于整个社会的利益,所以需要政府监管来防止这种负外部性进一步向社会益出。金融脆弱说和公共利益说从反面论证了实行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不实行金融监管有可能导致一国经济金融的巨大损失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不论其成本多高都必须实施金融监管。制约我国金融监管有效性的原因很多。首先,从外部环境方面来看,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结构存在一定的脆弱性;法律体系存

10、在缺陷;信用环境需要改善;市场约束机制不强;金融监管体制及监管机制不协调等。其次,从内部原因来看,我国金融监管法规的科学性和操作性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手段之间结合不够;以产权制度、财政救济及最后贷款人等为主要内容的金融安全网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金融机构不完全承担因投机失败所造成的损失,却可以独享投机成功带来的丰厚利润回报,造成风险制造者与风险承担者的不对应,这种不对应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造成了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行为,产生了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转嫁激励和不稳定。三、金融危机下我国银行监管及银行业的良好表现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金融业遭受重创,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股市大幅滑落、金融机构资产急剧缩水、大量

11、银行倒闭或重组、金融从业人员失业率飙升,金融业面临极度困境。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各国实体经济持续下滑,资本市场长期低迷、银行业流动性收紧,企业融资困难、居民消费信心缺失,各国政府被动出台巨额经济刺激计划。但即使如此,受金毕业论文5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依然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复苏。而反观中国银行业,其表现令人侧目。在金融危机中,中国银行业受其影响极为有限,仅有少数银行因购买了美国投行的债券遭受损失,其损失额占其全部资产的比例较小,而相关银行已提足拨备。在近期的全球银行市值排行中,我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已经跃居前三名,在全球银行业严冬到来时独树一帜。中国银行在金融危机中的良好表现,既有现

12、阶段我国现行金融体系设计的优越性,更得益于监管当局的审慎监管。银监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四四六”的审慎监管理念,以“准确分类、提足拨备、作实利润、提高资本充足率”为监管主线,通过推动银行业深化改革、完善法人治理和内控机制建设、督促银行业不良贷款“双降” 、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加强国际监管合作等措施,不断强化银行业内外部奉献管控机制的建设,全国银行业不仅自身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在金融危机到来时有效规避了风险的侵蚀。四、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启示美国次级债危机虽然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有限,但其展现出的现代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程度、深度、波及范围大大超出了我们对传统金融风险的认知,其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的

13、银行监管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一)监管者要善于研判经济形势以及经济金融的关联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美国的次贷危机更加证明了这一论点。在现代经济中,金融业如果出现问题,势必将传导至经济领域并对其产生影响。作为监管者,必须充分认识到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两者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因此对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监管不能抛开对经济运行规律的把握,监管者制定政策时必须统筹兼顾,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方能实现科学和有效的监管。(二)坚持审慎监管对维护银行体系健康运行的重要意义美国长期奉行原则导向的监管政策,致力于放松金融管制,正是其监管规制导向的僵化和滞后纵容了日益放松的银行放贷条件。虽

14、然早在 2003 年末,美联储就已经注意到信贷门毕业论文6槛标准的下降,但不够审慎和细化的监管标准并没有认定为违规,因此错过了防范和消除危机的良机,客观上助长了次贷向危机演化的过程。(三)银行监管应稳步推进金融创新和银行业改革的步伐美国次贷危机表明,在银行信贷、债券、保险、资本等统一的金融市场中,风险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扩散性,金融创新工具的使用和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也助长了危机的扩散,而我国有限开放的资本市场、尚不发达的金融创新产品对隔离境外金融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作为新兴的市场经济体,在自身经济和金融结构存在诸多缺陷的情况下,稳步的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和银行业改革可以有效地防止相对脆弱的金融

15、体系完全暴露在国际经济环境中,降低各种外部不确定性。(四)银行监管应放眼于防范全球系统性风险产生及传导美国次贷危机表明,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全球金融风险的产生、集聚和传导速度极快且破坏力惊人,任何一个开放国家都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我国是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业的自身实力和参与国际金融竞争的实力和经验不足,因此客观上要求监管者的视野也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加以拓展,不能忽视对全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五)银行监管应理智对待国际通行标准以巴塞尔协议为框架的国际通行监管标准体现了国际银行监管的最新成果,对各国银行监管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不容置疑。但应该看到的是,即使是最先进的监管标准也难以做到万无一失,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则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即过分强调资本充足率风险,而忽视了流动性不足与市场风险的危害。同时,由于各国银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