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概括文章内容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817648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阅读概括文章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现代文阅读概括文章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现代文阅读概括文章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现代文阅读概括文章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现代文阅读概括文章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概括文章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阅读概括文章内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考点一:复述故事或概括内容。答题技巧:可按以下方式组织语言:谁(在何时何常见考点一:复述故事或概括内容。答题技巧:可按以下方式组织语言:谁(在何时何地)地)+ +干什么干什么+ +结果怎么样,或:什么(事物)结果怎么样,或:什么(事物)+ +怎么样。注意表达的准确和简洁。怎么样。注意表达的准确和简洁。常见考点二:概括层意(段意)。常见考点二:概括层意(段意)。常见考点三: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答题技巧:常见考点三: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答题技巧:(1 1)情节的划分。划分情节要看过渡。时间的变换、地点的转移、人物感情的变化、)情节的划分。划分情节要看过渡。时间的变换、地点的转移、人物感情的变化

2、、人物的转换等,往往是划分的依据。划分时要看这些过渡的句子。人物的转换等,往往是划分的依据。划分时要看这些过渡的句子。(2 2)情节的概括。一般是概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各部分内容。)情节的概括。一般是概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各部分内容。概括方法一:小标题式概括。(适用于篇幅较长的小说)概括方法一:小标题式概括。(适用于篇幅较长的小说)围绕小说中的某一线索进行围绕小说中的某一线索进行概括。如鲁迅的小说概括。如鲁迅的小说故乡故乡,按地点线索概括,可以分为:回故乡,按地点线索概括,可以分为:回故乡在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离故乡。按故事发展过程进行概括。如孙犁的小说按故事发展过程进行概括。如孙犁

3、的小说芦花荡芦花荡,按故事发展可分为:背景(引子),按故事发展可分为:背景(引子)护送(开端)护送(开端)受伤(发展)受伤(发展)报仇(高潮和结局)。报仇(高潮和结局)。概括方法二:表述式概括。(适用于较短篇幅或试题)针对情节各部分内容,用具体的概括方法二:表述式概括。(适用于较短篇幅或试题)针对情节各部分内容,用具体的语言进行概括。特别是对高潮、结局内容概括的考查较为常见。概括时,一般要求用简洁、语言进行概括。特别是对高潮、结局内容概括的考查较为常见。概括时,一般要求用简洁、完整的句子。完整的句子。概括方法三:根据中心句或过渡句来概括。(一般结构思路清晰的文章采用)概括方法三:根据中心句或过

4、渡句来概括。(一般结构思路清晰的文章采用)熟练阅熟练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可以找段落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对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可以找段落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对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根据已有的故事情节的提示概括主要的故事情节。根据已有的故事情节的提示概括主要的故事情节。站牌下的约定西湖往南。一路景区。有一个公交车站,叫九溪。每天一早,这个公交站牌下,就会站满了人,赶着上班的,背着书包去上学的,转车去景区看风景的。一辆公交车来了,一辆公交车开走了。早晨的阳光,淡淡地将树梢点亮。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站牌下,出现了一对母女。女孩手里捧着一本书,妈妈弯下腰,手指着书,一

5、行行教女孩读。偶尔会抬起头,看看公交车来的方向。春寒料峭,女孩的双手和小脸,都冻得红红的。女孩的读书声,清脆,响亮,细听听,还有一点点颤音。候车的人纷纷侧目,好奇地注视着这对母女。连等车的时间,都不放过,教孩子拼音识字呢。这个母亲,可真够操劳,真够费心的。一辆开往郊区的公交车驶来了。妈妈匆匆交代女孩几句,跑向公交车。妈妈跳上了车,女孩捧着书,看着车门关上,目送公交车开远,才捧着书,走开。每天早晨都是这样。奇怪的是,有时候是妈妈先到公交车站,有时候却是女孩先到。遇到天气不好,妈妈就会领着孩子到车站边的一家单位的门廊下,教孩子读书。一天也没有间断过。有一天,终于有位乘客忍不住,走过去问妈妈:“你女

6、儿学习真用功,几岁了?”妈妈抬起头,摇摇头,她不是我女儿。那你们是“妈妈”说,我也是等公交车的。她是附近一个清洁工的女儿,我见她没学上,经常一个人在车站附近孤单地游荡,我就想,能帮她一点儿,是一点儿。所以,我就和她约定,每天我早一点来等车,教她十几分钟。原来是这样。说完,“妈妈”走到一边,继续教孩子。那天,教的是课文春天来了:“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那位乘客,偷偷地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寄给了报社。报社进行了跟踪报道。记者很快了解到,女孩叫花花。花花在老家已经读过一年级了,今

7、年春节之后,在杭州做环卫工的父母,将花花从老家接了过来,却一直没联系上学校。花花每天孤单地跟着父母去扫马路,遇到了等公交车的“妈妈”,于是,便有了这个公交站牌下的约定。花花和公交站牌下“妈妈”的故事,感动了杭州。热心的人们四处奔波,为花花联系学校。很快,花花的学校落实了下来。花花可以像别的孩子一样,每天背着书包,去宽敞亮堂的学校读书去了。而那位公交车站的“妈妈”,记者根据其本人意愿,没有透露,人们只知道,她是一位普通的职员,也是一位普通的母亲,她的孩子,正在读中学。她给记者发了一条短信:“不要把笔墨放在我这里,好心人很多,谁都会去做的。”文意把握。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故事内容。思路提示:抓

8、住全文情节的核心概括故事内容。常见考点一:复述故事或概括内容。答题技巧:可按以下方式组织语言:谁(在何时何地)常见考点一:复述故事或概括内容。答题技巧:可按以下方式组织语言:谁(在何时何地)+ +干什么干什么+ +结果怎么样,或:什么(事物)结果怎么样,或:什么(事物)+ +怎么样。注意表达的准确和简洁。怎么样。注意表达的准确和简洁。命运随时可以拐弯孙道荣他是个出了名的问题孩子。逃学、捣蛋、捉弄老师、欺负同学,可谓“无恶不作”。同学怕他,讨厌他,避之唯恐不及;老师也对他渐渐失去了耐心,放任自流;他的父母,一个重病缠身,一个苦于生计,想管也管不了。除了偶尔被老师拿着花名册点到名字外,他已经差不多

9、被人遗忘了。这是个偏僻的山区学校,贫穷是笼罩在很多孩子身上的共同特征,每年,学校都会拟定一份名单报给当地教育局,以方便那些好心的捐助者选择资助对象。很显然,并非每个孩子都能上这份名单,有幸被选上名单的,都是品学兼优的孩子。学校会在每个名字的后面,附一份该同学学习和表现情况的材料,这是关键的一张纸,很多捐助者就是据此选择他们要帮助的孩子。因此,能上名单,就意味着不但可能得到一份资助,而且,也是一份“荣誉”,它说明了学校和老师对自己的肯定。又一批名单报上去了。一天早晨,还没有上课,他早早地来到了学校。这是他第一次这么早走进学校。在班主任的办公室外徘徊了许久,他下定决心,走了进去。他从书包里,小心翼

10、翼地摸出一张纸片,递到老师面前,“老师,这是我昨天收到的汇款单,是一位上海的叔叔捐给我的学费。谢谢老师!”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也受到了捐助?而老师清楚地记得,报上去的名单里,根本没有他的名字啊!老师接过汇款单细看,收款人果然写着他的名字。虽然心存疑惑,老师还是决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全班同学。当老师在班级上宣布这一消息时,教室里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所有的眼睛都齐刷刷投向他。疑惑,羡慕,感叹,什么表情都有。而第一次被这么关注,他激动得满脸通红,腰板挺得笔直。他从来就没有坐得这么正过。这天,他第一次没有在课堂上捣乱,每一堂课,他听得都非常认真。放学了,他才收拾书包,跟在同学们之后,走出学校

11、。这是他难得一次没有早退,按时放学。他惊人地变化着,不再迟到,不再早退,不再恶作剧,不再四处捣蛋。上课时,他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听老师讲课。老师提问时,他第一次举手发言。月考时,他的试卷上,第一次没有出现刺眼的红色班主任对他做了一次家访。他拿出了一沓信。“这都是资助我的叔叔寄来的。”他忽然有点不好意思,“叔叔在信中说,是老师推荐我的,老师在推荐信里说我是努力、上进、优秀的孩子。我没想到老师会这么夸我。”他偷偷瞄了一眼老师,黑黑的脸,泛出红晕,“叔叔还说,他会一直支持我上学,直到我上大学。我不会让老师和叔叔失望的。”他紧紧地咬着嘴唇。老师一脸迷茫,这份推荐信显然不是他写的。怎么会这样呢?老师

12、也想不明白。但是,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彻底改变了。老师坚定地拍拍他的肩膀。谜底直到几年后才揭开。他考取了一所重点大学,资助人也赶来庆贺。班主任老师私下里问资助人,当初为什么会选择他这样一个问题学生?资助人一脸不解,你们的推荐表上写的是优秀学生啊!资助人正好带来了最初的那张推荐表。班主任一看,上面潦草地写着许光军,那是另一名学生。而他的名字叫许辉。(选自北京晚报2010 年 11 月 17 日)认真阅读本文,梳理出文章的故事情节。他是一个问题孩子_谜底揭开概括方法一:小标题式概括。(适用于篇幅较长的小说)概括方法一:小标题式概括。(适用于篇幅较长的小说)围绕小说中的某一线索进行围绕小说中

13、的某一线索进行概括。如鲁迅的小说概括。如鲁迅的小说故乡故乡,按地点线索概括,可以分为:回故乡,按地点线索概括,可以分为:回故乡在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离故乡。按故事发展过程进行概括。如孙犁的小说按故事发展过程进行概括。如孙犁的小说芦花荡芦花荡,按故事发展可分为:背景(引子),按故事发展可分为:背景(引子)护送(开端)护送(开端)受伤(发展)受伤(发展)报仇(高潮和结局)。报仇(高潮和结局)。不给自己任何借口她是个不幸的孩子,19 岁那年,正当步入人生花季和芭蕾舞台生涯巅峰之际,却意外地发觉自己双眼模糊,后被诊断为视网膜脱落。经过家人的劝说,她接受了手术,可结果是她仍然无法恢复正常视力。医生建议她卧

14、床一年,叮嘱她不能练习抬腿绷脚尖,不能扭头,同时需要控制脸部表情,才能达到调养效果。她心急如焚,跳芭蕾舞的人都知道:芭蕾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晓,三天不练观众明白,她明白一年不练在芭蕾艺术里等待她的是一条死亡之路。她苦苦哀求,丈夫只得辞去工作,陪伴在她身边。每天,她让丈夫的手指替代脚尖,在自己胳膊上表演古典芭蕾剧目。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虽然不曾舞蹈,但她内心那份感觉却真实地存在。一年以后,她重新登上舞台,一下子就找到了久违的自己。她手持纱巾,翩翩起舞,尽情地出演了吉赛尔天鹅湖胡桃夹子海盗卡门等经典芭蕾舞剧。凭着精湛的舞技,她获得了鲜花和掌声,受到人们的好评。表演事业蒸蒸日上,可视

15、力却一天天衰弱。不久,她仅有的一只眼睛视力也模糊了,丈夫劝说她放弃芭蕾舞,可倔犟的她又选择了双人舞,因为在双人舞舞段中,一般规则是由男演员来引导女演员。在舞台上,她的舞伴都是精确定位,引导着她婀娜多姿的舞步,而台下的观众根本不会觉察到舞台上的她视力有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用自己的坚持和激情燃烧了半个世纪,她呕心沥血打造出的古巴国家芭蕾舞团,成为了世界十大顶尖芭蕾舞团之一,她就是赫赫有名的阿隆索。2010年 7 月 9 日,这位著名古典芭蕾舞演员摘取了西班牙巴勃罗艺术大奖。当媒体曝光她“双目失明”的事实时,她再度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奇人。每当记者好奇地追问“为什么双目失明还能取得如此佳绩?”阿隆索

16、总会淡淡一笑:“不给自己任何借口,将借口踩在脚下,翩翩起舞,也就一路走到了今天”不给自己任何借口!一个人如果能秉持这种信念,就能斩断后路,不断超越自己,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请你简要地概括故事情节。(请你简要地概括故事情节。(5050 字以内。)字以内。)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概括全文的故事情节时,考生要在通读全文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概括全文的故事情节时,考生要在通读全文 的基础上,先确立主人公,再按照何人在何时何地何境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不能丢失了的基础上,先确立主人公,再按照何人在何时何地何境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不能丢失了 本该有的要素;另外还要在概括完后,调整字数,删去无关紧要的字词。本该有的要素;另外还要在概括完后,调整字数,删去无关紧要的字词。专题训练专题训练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对孩子说人话吴 霜去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