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操作规程安 全 措 施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802857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浆操作规程安 全 措 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注浆操作规程安 全 措 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注浆操作规程安 全 措 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注浆操作规程安 全 措 施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注浆操作规程安 全 措 施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浆操作规程安 全 措 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浆操作规程安 全 措 施(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注浆安全技术措施注浆安全技术措施1 1、施工工具:、施工工具:锚杆钻机:MQT-130/3.2 型气动锚杆(索)钻机钻头直径:32mm注浆器具:ZBQ5/12 液压双液体注浆泵2 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使用前检查:检查泵放置、吸浆管长度、出浆管长度,注意管路要顺畅;连接螺栓、各接头要拧紧(2)施工前对工作地点进行详细检查,找出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好,方可作业。作业地点应保持清洁、无杂物,巷道内畅通无阻。(3)机电区负责设置压风管路及三通,通风区在此地点设置清水管路及三通,各管路三通的安设间距不得大于 20m,并保证压风管路畅通无阻,水管无漏滴水处。(4)保证气源无污物

2、,气源管应先接通风管,吹净杂物,然后与注浆泵连接可靠。(5)先将泵的进浆口浸到清水中,慢慢打开进气球阀,保证注浆管通畅,密封处无泄漏。3 3、注浆工艺流程、注浆工艺流程2设备材料下井施工现场准备注浆设备、系统准备打眼机具检查运转打眼并安装孔口管注浆设备、系统检查运转系统转接调试注浆系统与孔口管连接注浆换孔注浆清洗注浆系统设备归整、清理现场4 4、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打眼时的安全措施(1)打眼人员要系好工作服领口和袖口,围好毛巾,打眼时施工人员禁止戴手套。(2)打眼前,必须将巷道帮、顶悬浮的碹块处理掉,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3)打眼时,按规程要求调整好方向后,按一个

3、方向推进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操作,打眼时,必须选择巷帮破碎处进行打孔注浆。(4)打钻、注浆人员在施工期间必须佩戴防护用品。(二)注浆安全技术措施:为保证注浆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特制定本措施,任何参与注浆施工人员,3必须熟知本措施,并保证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注波雷因安全技术措施:注波雷因安全技术措施:(1)注浆泵一定要水平放置。倾斜放置注浆泵将会影响注浆泵的工作性能;(2)注浆泵采用压风作动力,风压在 0.40.6Mpa 为宜。注浆泵管路连接应按系统原理图布置。连接管路系统时,应配“O”型圈及“U”型销,严禁使用铁丝代替“U”型销;(3)打开波雷因 A 组分料桶(蓝桶)及 B 组分料桶(黄桶)

4、,确保吸浆管的过滤龙头始终处于料桶内浆液液面以下;(4)在注浆过程中(或注浆泵排出浆液过程中) ,不能更换料桶,绝对不允许将两组份料混用。(5)将 A、B 组份的两根排浆管放入刚打开的相应颜色的料桶内,开泵首先将管路内的机油或杂物排净,然后进行循环排放两种组份的浆液,直到注浆泵排出的两种组份浆液平稳、连续,没有气蚀及气泡现象。同时注意观察注浆泵的排浆速度,并在确认 A、B 两组份浆液的体积排量相同时。(6)按要求,将排浆管连接到“T”型注液枪,为了可随时对系统进行卸压,在注浆泵底部的两根排浆管上安设一对卸载阀,压力表安设于 A、B 料排浆管上。注液枪与内部装有混合装置的混合器相连,混合器与装有

5、逆止阀的专用封孔器连接。(7)开泵注浆过程中应观察压力表的变化情况,注浆正常压力保持在15Mpa 为宜。也应密切观察料桶内的浆液液面下降情况,应保持两桶液面的下降速度相同。如果下降速度差别超过 10%,则应查出原因并及时纠正后才能工作。在观察料桶液面下降速度的同时,也应注意观察注浆系统管路的工作状况,当发4现注浆管路系统出现漏浆时(甚至是微小渗漏) ,也应立即停泵进行检修,注浆泵或注浆系统的维修应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来完成;(8) 在特别破碎岩层中注浆时,浆液可能会从岩层表面的裂隙中有少量渗漏,这属正常现象。此时可降低注浆的排浆速度,不必停泵停止注浆,待岩层表面的渗出浆液凝固硬化并停止渗出时,可

6、恢复到正常注浆速度。如果岩层表面的漏浆速度过快,此时应停止注浆,待岩层表面的渗出浆液凝固硬化形成泡沫后,再开始注浆;(9)由于波雷因材料为发热材料,A、B 组分充分混合后在发生固化反应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为有效避免注浆材料在反应热的作用下发生自燃,当使用波雷因材料在煤矿井下注浆时,单孔注浆量不应超过 150Kg,当单孔注浆量超过150Kg 时,尽管注浆压力没有超过设计限定值,此时应停止本孔注浆,应换孔继续进行注浆;(10)严禁向波雷因料桶内加水、机油及其它添加剂;(11)在注浆过程中应备好注水设施及防灭火设备;(12)与打钻、注浆无关人员及注浆前方观察人员,必须站在注浆区域 5 米以外安全地

7、点,远距离观察,并佩戴好相应防护用品,随时与注浆泵司机取得联系。注浆泵司机要密切注意泵的压力和吸浆量的变化,并随时与前方观察人员联系。当波雷因材料注浆工作完成后,注浆人员对注浆区域进行巡视,并观察注浆区域内的煤壁温度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13)注浆结束a.当完成岩层本孔注浆,需要换孔注浆时,关闭设于注浆泵底部的 A 组份泵的进风控制阀,只注 B 组份单液 35 个排浆循环,估计单组份 B 料经过“T”型注液枪后,停泵,首先关闭“T”型注液枪混合器前端的总截止阀,打开安设在5注浆泵处的两个卸载阀,对注浆管路系统进行卸载,拆下注液枪及混合器,将其接到下一注浆孔的封孔器上,可开始新注浆孔的

8、注浆工序;b.当要停止注浆时,按以上相同工序操作,从注浆管上拆下注液枪,关闭注浆泵上的两个卸载阀,然后开泵排 B 组份单液浆,直到混合器中只有 B 料排出为止,停泵。c.开泵用清水冲洗 A、B 两组份排浆系统 5 分钟后,停泵并完成冲洗工作。d.在波雷因材料使用过程中,必须佩带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e.采用波雷因材料注浆,进行直接操作的人员,在每次下井前应使用专用防护油脂均匀涂抹双手,然后再戴上防护手套。注水泥浆安全技术措施:注水泥浆安全技术措施:(1)注浆管使用 4 分长度不得小于 1.8m 铁管。(2)注浆管用麻线缠绕砸入注浆孔内。(3)注浆期间,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时处理

9、掉帮顶悬浮的煤块,防止掉块伤人。(4)打钻、注浆人员在施工期间必须佩戴防护用品。(5)卸注浆管封孔时,不能面对注浆孔,必须在注浆管及注浆孔内的压力释放后,方可卸掉注浆管,再进行封孔工作。(6)与打钻、注浆无关人员及注浆前方观察人员,必须站在注浆区域 5 米以外,远距离观察,并佩戴好相应防护用品,随时与司机人员取得联系。(7)泵司机密切注意泵的压力和吸浆量的变化,并随时与前方观察人员联系。(8)配浆人员应保持浆液不吸空,随时观察泵的吸浆情况,保持浆液的配6比适中。(9)进行打眼、下管、封孔、连管等作业时,应预先检查周围安全状况,尤其检查工作地点顶板维护情况,不可违章作业。(10)注浆时必须 2

10、人作业,其中 1 人观察周围安全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作业人员停止注浆作业,撤到安全地点。(11)注浆管连接时必须使用专用的 U 型销,严禁用铁丝代替。(12)一旦发现有巷帮松动、跑(漏)浆、注浆压力突然骤降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注浆,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才准恢复注浆。若出现顶板掉渣、顶板压力增大、铁棚出现变形等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注浆,可更换新的钻孔进行注浆。(13)系统清洗:每次注浆完毕后应立即将两路吸浆管放入清水桶内改吸清水,对泵腔和管路进行清洗,清洗时间一般不少于 10 分钟,清洗完毕后注浆泵、管路等整理码放整齐。(14)注浆系统保养:制浆机、注浆泵等主要设备应每班维修并加油,每压注水

11、泥 15 吨进行一次大修,更换柱塞、胶圈、钢球、阀座等零部件。5 5、搭设工作台、搭设工作台 (1)施工需搭设工作台时,工作台必须搭实、搭牢、垫平,满足强度要求,工作台的高度、宽度必须满足行车、运输、行人的要求。(2)工作台的每个捆绑点必须采用两股以上 8#铁线交叉捆绑牢固。(3)人员通过工作台时必须与台上工作人员联系好,待工作台上停止作业后方可通过。(4)工作台上有人作业时,严禁台下无关人员作业或逗留。(5)在工作台上操作钻机时,用力要均匀。7(6)需要在皮带一侧打注浆孔、更换注浆孔时,必须在皮带上搭设工作台,工作台距离皮带纵梁高度不得小于 500mm,工作台必须搭实、搭牢、垫平,满足强度要

12、求。皮带运行时严禁在皮带一侧打孔。(7)需要在皮带侧打注浆孔时,必须提前与皮带司机联系好,将皮带开关打零位,并挂警示牌。(8)注浆管必须吊挂好,防止车辆及设备刮卡注浆管路,损坏注浆设备及碰伤人员。(9)打眼及注浆时,严禁横跨或站在皮带上作业。(10)皮带运行时应有专人观察皮带运行及货物情况,若发现皮带跑偏或拉出大块及长的物体时应及时通知注浆人员躲避到安全地点。6 6、其他安全措施、其他安全措施(1)当工作地点需要通车时,必须通知工作地点的其它人员,待人员躲至安全地点后,方可通车。(2)注浆设备等要放在离铁道 400mm 以上安全地点,并放平垫稳。(3)要保护好施工地点的缆线及管路,施工完毕后及时清理工作地点,搞好文明生产。(4)在运输波雷因及水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人连锁放车”制度,严禁超挂车,做到“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