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导学案doc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774917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情表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陈情表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情表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情表导学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陈情表陈情表导学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理解“夙、凶、薄、息、寻、除、听、卒”等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学习积累 文言词义。 2、能结合作者的身世及时代背景,能把握文章托言“乌鸟私情”、暂辞官爵的基本内 容,学习理解课文的主题和表现出来的深厚感情。 3、学习体会作者复杂深挚的感情及巧妙的语言表达方式,能体味作品措辞委婉动听的 特点。 【学习重点】 1、重点字词积累。 2、领会作者的真挚感情。 【学习难点】 1、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2、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学习课时】4 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一、知识链接1、走进作者 李密(224287),

2、名虔,字令伯, 时武阳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 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侍郎。蜀之后,晋武帝曾几次征诏,均辞命 不从。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2、了解背景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心,大力征召西蜀明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 其中之一。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 的苦衷的表文。李密是一个亡国贱俘,四次征诏,四次拒绝,这就很容易使武帝产生疑 虑,以为李密是怀念旧朝、不满新朝,才会采取这样坚决的态度。在封建社会里,违抗 君命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更何况一个“至微至陋”的蜀汉降臣。 司马氏集团为了巩固统治

3、,提出以“孝”治理天下,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 写此奏章,陈述自己吧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而相传晋武帝看了表后很 受感动,特赏赐李密奴婢两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3、解题 陈: 情: 表: 注:“表”的开头,要求先写明上奏人的姓名,同当时的书信一样,开头格式相同。它 与一般上书奏折的不同在于常含有表示陈情、诉说心曲的意思。如诸葛亮的出师表。二、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 闵凶( ) 祚薄( ) 茕茕( ) 孑立( ) 期功( ) 洗马( ) 陨首( ) 拔擢( ) 优渥( ) 险衅( ) 猥以微贱( ) 床蓐( ) 希冀( ) 逋慢( ) 2、请学生朗读,整体感知。 概括

4、各段内容:概括文章主旨:【合作探究研读第 1 段】 1、朗读第 1 段。 2、疏通文意,学习字词句知识。 通假字 祖母刘愍臣孤弱( ) 零丁孤苦 常在床蓐 ( ) 词类活用 夙遭闵凶( )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 而刘夙婴疾病( ) 古今异义古义: 不行今义:古义: 至于今义:古义: 成立今义:古义: 儿息2今义:古义: 强近今义: 请找出文段中特殊文言句式。3、概括主要内容:4、作者是怎样陈述这一事实的呢?【课堂测评】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臣以险衅( ) 2、夙遭闵凶( ) 3、行年四岁( ) 4、而刘夙婴疾病( ) 5、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 【课后作业】 1下

5、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险衅() 夙愿() 闵凶() B祚薄() 期功() 强近() C茕茕孑立() 床蓐() 洗马() D逋慢() 拔濯() 优渥() 2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少:小时候 B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鲜:少,不多 C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到了 D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迫近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祖母刘愍臣孤弱 B常在床蓐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4、朗读背诵。 第二课时 【预习导学】 1、朗读第 2 段。 2、概括第 2 段的主要内容:3、作者是怎样陈述这一处境呢? 【合作探究】 1、朗

6、读课文。 2、疏通文意,学习字词句知识。 通假字 臣具以表闻( ) 词类活用 猥以微贱( )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 则刘病日笃( ) 臣具以表闻( ) 古今异义古义: 沐浴今义:古义: 上报今义:古义: 告诉今义:古义: 奔驰今义:古义: 郎中今义:古义: 进退今义:古义: 狼狈今义: 文言句式 实为狼狈( )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急于星火( ) 【课堂测评】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臣以供养无主( )2、猥以微贱( ) 3、臣具以表闻( ) 4、急于星火( )3【课后作业】 1下列句中加的点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一致的一项是( )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臣之辛

7、苦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给皇帝的书信,如陈情表、出师表。 B“孝廉”“秀才”都是科举制选拔人才的科目名,县级考试入选者为“秀才”。 C古代丧礼中亲属们根据与死者亲疏关系要穿一定的丧服,有斩衰、齐衰、大功、小 功、缌麻等名目,通称“五服”。 D古代官职升降有一定的说法,“拜”多用于升任高官,“除”有免去旧职,任新职 之意。 3、翻译下列句子。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逮奉圣朝,沐浴清化。4、朗读背诵。第三课时 【预习导学】 1、朗读第 3 段。 2、概括第 3 段的主要内容:3、首句指出以孝治天下是治国纲领,在文中

8、有何作用?4、作者为什么会出仕蜀国呢?5、作者这样陈述的目的是什么?6、作者再次以祖母病笃强调自己的特别处境,目的是什么?【合作探究】1、朗读第 3 段。 2、疏通文意,学习字词句知识。 词类活用 凡在故老( ) 且臣少仕伪朝( )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历职郎署( ) 古今异义古义: 盘桓今义:古义: 区区今义: 文言句式 且臣少仕伪朝( )本图宦达( )今臣亡国贱( ) 【课堂测评】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2、犹蒙矜育( ) 3、本图宦达( )4、无以至今日( ) 5、无以终余年( )6、更相为命( ) 【课后作业】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9、) A凡在故老 故老:老朋友 B犹蒙矜育 矜育:抚育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区区:微薄 D有所希冀 希冀:非分企图 2、下列句子与“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忌不自信 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D臣以供养无主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于是入朝见威王 B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C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D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徐而察之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刘夙婴疾病 A臣具以表闻 B则刘病日笃4C历职郎署 D是

10、以区区不能废远 第四课时 【预习导学】 1、朗读第 4 段。 2、概括主要内容:3、作者是怎样陈述“愿乞终养”的目的?【合作探究】 一 、研读第 4 段 1、朗读第 4 段。 2、疏通文意,学习字词句知识。 通假字 四十有四( ) 词类活用 谨拜表以闻( ) 古今异义古义: 辛苦今义:古义: 犬马今义: 侥幸(古今同义): 文言句式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 二、融情于事,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 1、强烈的感情色彩,能以情动人。 作者无论是陈述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陈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 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而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武帝的忠敬之心,也是以充满情感

11、的笔调来写的。 常言道,君命不可违,更何况李密是蜀汉降臣,拒绝帝王的征诏,本身是非常危险 的,因而为了避免杀身之祸,就必须用言辞打动君王。文中反复出现祖孙相依为命的内 容,祖母对他的照顾,祖母病笃,祖母时日无多,让人看到作者对祖母深切而真挚的情 感。尽管作者没有着意抒发感情,但在简洁的笔墨之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2、虽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有骈文的整俪之工,但语言绝不雕琢,而且十分真切 自然。 3、布局巧妙 本意是辞官,奉养祖母,但文章直到第三段才道出真意,试想如果一开始便点明主 题,势必引起武帝不满。作者思及此,从回顾自己悲惨的童年开始,婉转叙述,极尽铺 陈,为后文主题思想的提出作了情感铺垫

12、,也成了辞不赴命的强而有力的依据。 【课堂测评】 1、翻译下列句子。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注释,全错的一项是( ) 夙(平素,过去)遭闵凶慈(慈爱)父见背躬(亲自)亲抚养 终(少)鲜兄弟逮(及,到了)奉圣朝行(行走)年四岁 A B C D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况臣孤苦,特为尤甚(更严重) 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提拔,提升) 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共同审察)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差不多) 【课后作业】 1 下列各句加点词语,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至于成立 B则告诉不许 C庶刘侥幸 D臣之辛苦 2、下列各句中的“以”与“但以刘日薄西山”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臣以供养无主 B皆以美于徐公 C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D臣无祖母,无以至今 日 3、下列各组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特为尤甚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良曰:“长于臣。” C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D则刘病日笃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4、一词多义行年四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