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企业安全操作规程汇总(供参考)

上传人:n**** 文档编号:35772580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贸企业安全操作规程汇总(供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工贸企业安全操作规程汇总(供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工贸企业安全操作规程汇总(供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工贸企业安全操作规程汇总(供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工贸企业安全操作规程汇总(供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贸企业安全操作规程汇总(供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贸企业安全操作规程汇总(供参考)(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操作规程汇编安全操作规程汇编二二 0 0 一四年六月一四年六月(本操作规程仅供参考,各企业需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编制)(本操作规程仅供参考,各企业需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编制)目目 录录一、车床安全操作规程二、焊工安全操作规程三、行车工安全操作规程四、电工安全操作规程五、冲床安全操作规程六、钻床安全操作规程七、折弯机安全操作规程八、油漆工安全操作规程九、锯床安全操作规程十、箱式炉安全操作规程十一、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十二、钳工安全操作规程十三、铣床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十四、空压机安全操作规程十五、插床安全操作规程十六、酸洗安全操作规程十七、提升机安全操作规程十八、木工平刨床安全操作规程十九、滚齿机安全

2、操作规程二十、打磨安全操作规程车车床床安安全全操操作作规规程程一、在车削加工时,可能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滑倒致伤。滑倒致伤。1、操作者没有穿戴合适的防护服,使过分肥大的衣物卷入旋转部件中。2、操作者与旋转的工件或夹具,尤其是与不规则工件的凸出部分相撞击或者是在未停车的情况下,用手去清除切屑、测量工件、调整机床造成伤害事故。3、被抛出的崩碎切屑或带状切屑打伤、划伤或灼伤。4、工件、刀具没有夹紧,开动车床后,工件或刀具飞出伤人。5、车床局部照明不足或其灯光放置位置不利于操作者观察操作过程,而产生错误操作导致伤害事故。6、车床周围布局不合理,卫生条

3、件不好,工件、半成品堆放不合理,废铁屑未能及时清理,防碍生产人员的正常活动,造成滑倒致伤或工件(具)掉落伤人。7、车床电气部分漏电,导致触电。二、为保证车削加工的安全,操作者应做到的防护措施防护措施:1、穿紧身防护服,袖口不要敝开,长发要戴防护帽,操作时不能戴手套。2、在机床主轴上装卸卡盘应在停机后进行,不可用电动机的力量取下卡盘。3、夹持工件的卡盘、拨盘、鸡心夹的凸出部分最好使用防护罩,以免绞住衣服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如无防护罩,操作时应注意距离,不要靠近。4、用顶尖装夹工件时,顶尖与中心孔应完全一致,不能用破损或歪斜的顶尖,使用前应将顶尖和中心孔擦净。后尾座顶尖要顶牢。5、车削细长工件时,为

4、保证安全应采用中心架或跟刀架,长出车床部分应有标志。6、车削形状不规则的工件时,应装平衡块,并试转平衡后再切削。7、刀具装夹要牢靠,刀头伸出部分不要超出刀体高度 15 倍,垫片的形状尺寸应与刀体形状尺寸相一致,垫片应尽可能的少而平。8、除车床上装有运转中自动测量装置外,均应停车测量工件,并将刀架移动到安全位置。9、对切削下来的带状切屑、螺旋状长切屑,应用钩子及时清除,严禁用手拉。10、为防崩碎切屑伤人,应在合适的位置上安装透明挡板11、用砂布打磨工件表面时,应把刀具移动到安全位置,不要让衣服和手接触工件表面。加工内孔时,不可用手指支持砂布,应用木棍代替,同时速度不宜太快。12、禁止把工具、夹具

5、或工件放在车床床身上和主轴变速箱上。13、每日操作前检查车床线路情况,确保无接线松动、掉落,线路破损。三、车工操作规程:操作规程:1、工作时应穿紧身工作服,戴防护眼镜,戴袖套,袖口不要敞开,并应经常保持清洁整齐。女同志应戴工作帽,头发或辫子应塞入帽内。夏季禁止穿裙子、短裤和凉鞋上机操作。2、开车前检查车床各部分机构及防护设备是否完好,各手柄是否灵活、位置是否正确。检查各注油孔,并进行润滑。然后使主轴空运转 12 分钟,待车床运转正常后才能工作。若发现车床运转不正常,应立即停车,通知进行维修,未修复不得使用。3、主轴变速必须停车,变换进给箱手柄要在低速进行。为保持丝杠的精度、除车削螺纹外,不得使

6、用丝杠机动进给。4、刀具、量具及工具等的放置要稳妥、整齐、合理、有固定的位置,便于操作时取用,用后应放回原处。5、工具箱内应分类摆放物件。不可随意乱放,以免损坏和丢失。6、正确使用和爱护量具。经常保持清洁,用后擦净、涂油、放入盒内。禁止把工具、夹具或工件等放在车床导轨上。7、不允许在卡盘及车床导轨上敲击或校直工件,床面上不准放置工具或工件。在车床主轴上装卸卡盘应在停机后进行,不可用电动机力量取下卡盘。8、车刀磨损后,应及时刃磨,不允许用钝刃车刀继续车削,以免增加车床负荷、损坏车床,影响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9、使用切削液前,应在床身导轨上涂润滑油,若车削铸铁或气割下料的工件应擦去导轨上

7、的润滑油。10、除车床上装有自动测量可在运转中进行外,均应停车测量工件,并将刀架移到安全位置。11、工作时,必须集中精力,注意手、身体,头不应跟工件靠得太近,以防切屑飞入眼中。如果车削铸铁、黄铜等脆性材料工件时,必须戴上防护眼镜。12、车床开动时,不能测量工件,也不要用手去摸工件的表面。尤其是加工螺纹时,严禁用手抚摸螺纹面,以免伤手。严禁用棉纱擦抹转动的工件。13、应用专用的钩子清除切屑,绝对不允许用手直接清除。14、在车床上工作时不准戴手套。15、工作完毕后,将使用过的物件揩净归位,清理机床、刷去切削、擦净机床各部位的油污;按规定加注润滑油,最后把机床周围打扫干净;将床鞍摇至床尾一端,各转动

8、手柄放到空挡位置,关闭电源。焊工安全操作规程焊工安全操作规程一、本公司电焊作业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触电、高温灼伤、烟尘伤害、触电、高温灼伤、烟尘伤害、电弧灼伤。电弧灼伤。1、焊接过程中,因焊工要经常更换焊条和调节焊接电流,操作要直接接触电极和极板,而焊接电源通常是 200V380V,当电气安全保护装置存在故障、劳动保护用品不合格、操作者违章作业时,就可能引起触电事故。如果在金属容器内、管道上或潮湿的场所焊接,触电的危险性更大。 2、焊机空载时,二次绕组电压一般都在 6090V,由于电压不高,易被电焊工所忽视,但其电压超过规定安全电压 36V,仍有一定危险性。假定焊机空载电压为 70V,人在

9、高温、潮湿环境中作业,此时人体电阻 R 约 1600,若焊工手接触钳口,通过人体电流 I 为:I=V/R=70/1600=44Ma,在该电流作用下,焊工手会发生痉挛,易造成触电事故。 3、因焊接作业大多在露天,焊机、焊把线及电源线多处在高温、潮湿(建筑工地)和粉尘环境中,且焊机常常超负荷运行,易使电源线、电器线路绝缘老化,绝缘性能降低,易导致漏电事故。 4、因焊接过程中会产生电弧、金属熔渣,如果焊工焊接时没有穿戴好电焊专用的防护工作服、手套和皮鞋,尤其是在高处进行焊接时,因电焊火花飞溅,若没有采取防护隔离措施,易造成焊工自身或作业面下方施工人员皮肤灼伤。 5、由于焊接时产生强烈火的可见光和大量

10、不可见的紫外线,对人的眼睛有很强的刺激伤害作用,长时间直接照射会引起眼睛疼痛、畏光、流泪、怕风等,易导致眼睛结膜和角膜发炎(俗称电光性眼炎) 。 6、由于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电弧温度达到 4200以上,焊条芯、药皮和金属焊件融熔后要发生气化、蒸发和凝结现象,会产生大量的锰铬氧化物及有害烟尘;同时,电弧光的高温和强烈的辐射作用,还会使周围空气产生臭氧、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长时间在通风条件不良的情况下从事电焊作业,这些有毒的气体和烟尘被人体吸入,对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二、为保证电焊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者应做到的防护措施防护措施: 1、提高电焊设备及线路的绝缘性能。使用的电焊设备及电源电缆必须是

11、合格品,其电气绝缘性能与所使用的电压等级、周围环境及运行条件要相适应;焊机应安排专人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防止日晒雨淋,以免焊机电气绝缘性能降低。 2、当焊机发生故障要检修、移动工作地点、改变接头或更换保险装置时,操作前都必须要先切断电源。 3、在给焊机安装电源时不要忘记同时安装漏电保护器,以确保人一旦触电会自动断电。在潮湿或金属容器、设备、构件上焊接时,必须选用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 15mA,额定动作时间小于 0.1 秒的漏电保护器。 4、对焊机壳体和二次绕组引出线的端头应采取良好的保护接地或接零措施。当电源为三相三线制或单相制系统时应安装保护接地线,其电阻值不超过4;当电源为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

12、地系统时,应安装保护零线。 5、加强作业人员用电安全知识及自我防护意识教育,要求焊工作业时必须穿绝缘鞋、戴专用绝缘手套。禁止雨天露天施焊;在特别潮湿的场所焊接,人必须站在干燥的木板或橡胶绝缘片上。 6、禁止利用金属结构、管道、轨道和其它金属连接作导线用。在金属容器或特别潮湿的场所焊接,行灯电源必须使用 12V 以下安全电压。 7、焊工焊接时必须正确穿戴好焊工专用防护工作服、绝缘手套和绝缘鞋。使用大电流焊接时,焊钳应配有防护罩。 8、对刚焊接的部位应及时用石棉板等进行覆盖,防止脚、身体直接触及造成烫伤。 9、高空焊接时更换的焊条头应集中堆放,不要乱扔,以免烫伤、砸伤下方作业人员。 10、在清理焊

13、渣时应戴防护镜;高空进行仰焊或横焊时,由于火星飞溅严重,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11、根据焊接电流的大小,应适时选用合适的面罩护目镜滤光片,配合焊工作业的其他人员在焊接时应配戴有色防护眼睛。 12、焊接时,焊工及周围其他人员应配戴防尘毒口罩,减少烟尘吸入体内。三、焊工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规程:1、工作前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劳保鞋等,工作服口袋应盖好,并扣好纽扣,工作时用面罩;2、严格遵守一般焊工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遵守焊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3、启动焊机前检查电焊机和闸刀开关、外壳接地是否良好,检查焊接导线绝缘是否良好,在潮湿地区工作应穿胶鞋或用干燥木板垫脚;4、施焊前应选用正确的

14、焊接极性,选用与母材相符的焊丝;5、焊接中确保精加工的附件不受损伤;6、焊后目测自检焊缝的直线度、宽窄度等要求,不符要求的必须返工;7、操作过程焊枪不得落地放置;8、操作工钢号敲在指定位置,清晰可见;9、钢丝刷、钢丝轮至少每周脱脂处理一次;10、一般情况下,禁止焊接有液体压力、气体压力和带电设备,对于有残余油脂、可燃液体容器,焊接前应先用蒸汽和热碱水冲洗,并打开盖口,确定容器清洗干净方可焊接,密封的容器不准焊接;11、在锅炉或容器内工作时,应有监护人员,注意通风,及时把有害烟尘排出,以免中毒;12、禁止在储有易燃、易爆的场所或仓库附近进行焊接,在可燃物品附近进行焊接时,必须距离 5 米以外,在

15、露天焊接必须设置挡风装置,以免火星飞溅引起火灾,风力五级在以上时,不宜在露天焊接;13、在高空焊接时,必须扎好安全带,焊接下方须放遮板,以防火星落下引起火灾或灼伤他人;14、拆卸或修理电焊设备的一次线,应由电工进行,必须焊工自己修理时,在切断电源后才能进行。焊接中停电、工作完毕后应立即关电焊机,断开电源;15、氩气瓶更换时空瓶内要求保留 0.51mPa 气压;16、操作完备后,须切断电、气,确保安全方可离开厂。行车工安全操作规程行车工安全操作规程一、在行车作业时,可能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高空坠落。高空坠落。1、行车超限吊物,导致行车垮塌、钢丝

16、绳断裂。2、吊索选择不当,导致吊索断裂。3、钢丝绳、吊索短股、断丝,导致断裂。4、吊装时未按安全行走路线,导致撞人。5、吊钩未装放脱钩装置,导致滑脱。6、行车漏电。二、为保证行车作业的安全,操作者应做到的防护措施防护措施:1、行车操作人员必须经职能部门培训合格且持有效证件方可操作。2、严禁超限吊装。3、加强钢丝绳的定期检查,发现断股超过标准,立即更换。4、加强吊索管理,严禁超限使用和断股使用。5、严格按照行车吊装安全行使路线要求吊装。6、行车吊装作业时必须带安全帽。7、定期检查行车接线及电气系统,确保完好。三、行车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规程1、行车工须经专门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并持有操作证者方能独立操作,未经专门训练和通过考试不得单独操作;2、开车前应认真检查设备机械、电气部分和防护保险装置是否完好、灵敏可靠,如果控制器、制动器、限位器、电铃、紧急开关等主要附件失灵,严禁吊运;3、必须听从挂钩起重人员(一人)指挥,正常吊运时不准多人指挥,但对任何人发出的紧急停车信号,都应立即停车,若指挥人员违章指挥或信号错误,行车工有权拒绝执行;4、行车工必须在得到指挥信号后方能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理论及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