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生工作制度(2.16)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762027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院医生工作制度(2.16)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住院医生工作制度(2.16)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住院医生工作制度(2.16)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住院医生工作制度(2.16)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住院医生工作制度(2.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院医生工作制度(2.1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住院医师工作制度住院医师工作制度一、入院处置程序一、入院处置程序1、住院医生在接到护士通报后,应在 5 分钟内到办公室诊查患者。2、初次诊查时住院医生应先向患者及其家属主动介绍自己的姓名、职责。3、诊查完毕,应向患者简要复述病史,问其有无补充内容。然后向患者简要交待病情,包括目前初步诊断,需要进行哪些检查以及其它需要配合的事项,必要时签署知情同意书。4、接诊时应问询患者医保、新农合等归属,以便按相应医保、新农合政策安排诊疗计划。5、医嘱内容要准确无误,药物名称、剂量、用法要写清楚。6、严格按照抗生素分级管理使用原则,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抗生素应分次给药。7、医嘱开具后,及时交由护士执行,有特别医嘱

2、应向主班护士说明。8、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管床医生要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操作,严防差错事故。9、管床医生应及时详细地填报疫情或院感报告。10、入院的患者病历,住院医师必须在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完成。二、值班制度二、值班制度1、科室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值班时必须坚守岗位、履行岗位职责。2、值班时应随时巡视病房,负责当日所有住院患者的临时处置、病区医疗安全,及时处理并随时做好病程记录;如自己处理有困难,及时报告上级医师。3、管床医生是患者住院期间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和监督诊疗计划的及时执行。管床医生下班休息时,应向值班医生书面交待查房要点,重点病人必须床头交班。4、值班医生应关注每天送

3、达的各种检查报告单,有明显异常结果需及时处理时,应审核该患者诊疗计划并下达相关医嘱,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解释工作。5、保持医生办公室及值班室的环境卫生,各种专业书籍或处方、表格使用后及时归位。6、在值班期间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禁止吃零食,看网络电影、网络购物或玩手机游戏等等。接诊病人或与家属沟通时,不得接听私人电话或手机。三、查房制度三、查房制度1、认真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新入院患者,第二天必须请上级医师查房;病情较重或较复杂者,须当天请上级医师查房。2、住院医生应预先查房,了解患儿病情。查房主要内容:症状和体征的变化(不要忽视饮食、精神、睡眠、二便、察舌苔、望咽喉、听胸腹等) 、辅检

4、结果追踪、治疗措施是否到位等;主动告知家长辅助检查结果及意义。3、病区内上级医师每日至少 2 次查房。上级医师查房时,住院医师应当先向家属介绍上级医师职称或职务。4、各级上级医师查房时,原则上应保证查房意见的一致性。如确因病情需要调整诊疗方案,管床医生应当完整记录上级医师查房意见,并向主管上级医师汇报。5、上级医师查房时,管床医师应当简明扼要介绍病史、辅检结果、主要诊疗措施及存在难点。上级医师应当仔细审核诊疗方案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我科常规诊疗方案;医疗文书书写是否及时、准确;医嘱和病程是否及时签名。6、医师查房后应及时对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诊断是否准确、治疗是否需要调整等。如细菌感染性

5、疾病最迟 48 小时内要对抗生素疗效进行评估。7、医师查房时要向家属耐心解释患者病情。语气要诚恳、和蔼、眼神要注视对方;对出现的症状要合理归因、病情的演变及预后转归要表达清楚;指导安排合理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规律。四、出院处置程序四、出院处置程序1、患者出院前一天或当天,必须由上级医师亲自诊查,决定是否出院,并安排好出院调理计划。调理计划应遵循“符合个性、合理负担、自愿依从、切实有效”的原则。2、入院前或住院期间异常的生理检查指标,在出院前酌情安排复查,如恢复正常方可办理痊愈出院。3、病未治愈时,因特殊原因患者坚持要求提前出院的,应在病程和出院小结中注明出院时的有关注意事项,同时必须要求患者签自动出院字样和离院时间。4、出院时,患者的门诊病历及门诊检查资料应归还给他。5、出院前管床医生应及时和主班护士对账,避免漏收费、错收费或不合理收费。6、患者拟出院前一天,管床医生应整理好相关医疗文书,当日办理出院手续。特殊情况下,应和其家属预约办理日期,一般预约在管床医生值班日下午;如家属未按时来办理,管床医生应将各项出院资料交护士站并委托到具体人。7、患者出院 1 周内,主管医生要对患儿进行病情随访。科室设置随访记录本,将家属反馈的意见及时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