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钢二把手裸官苏鉴钢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754692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钢二把手裸官苏鉴钢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马钢二把手裸官苏鉴钢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马钢二把手裸官苏鉴钢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马钢二把手裸官苏鉴钢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马钢二把手裸官苏鉴钢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钢二把手裸官苏鉴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钢二把手裸官苏鉴钢(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马钢二把手裸官苏鉴钢1.1 全线巨亏钢企陷入越产越亏“魔咒”2012 年 02 月 23日 09:16:06 来源:证券日报新华微博分享到腾讯微博分享到QQ 空间分享到新浪微博【字号:大中小】 【打印】【纠错】编者按: 2.43%、2.57%、2.55%,这是近三年来我国钢铁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我国的钢铁行业持续微利运行的尴尬,“寒冬”已经成为钢企不得不面临的现实。近期陆续公布的上市钢企2011年业绩预告或年报更是直观体现了钢铁业眼下日子之窘迫,鞍钢预计大亏21.51亿元,韶钢松山亦表示,预亏11.7亿元。此外,马钢股份、新钢股份和南钢股份等皆预计2011年净利润将下滑超过50%。钢铁主

2、业严酷的市场环境, 也让越来越多的钢企将支撑盈利的希望寄托在非钢产业上,从金融业、电子行业到服务行业,钢企都有涉足,多元化的经营能否拯救钢企?钢企的春天又何时能够来临?1.2 钢企寒冬遭遇开工悖论非钢产业支撑盈利成另类样本业内人士指出, 发展非钢业务只有围绕主业, 才能更好地增强钢企抵御市场风险的实力, 盲目进入一些不相关行业, 只会造成资源过度分散,最后反受其累龙年春天的脚步已经来临,然而,对于中国钢铁企业来说,整个行业却依然处于寒冬气候之中。而且,没人知道这个冬天有多远。日前,来自中钢协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 875.3亿元, 同比下降 4.51%; 销售

3、利润率仅为 2.42%,同比下降 0.59个百分点。近期陆续公布的上市钢企2011年业绩预告或年报更是直观体现了钢铁业眼下日子之窘迫。如鞍钢股份此前公告称,预计公司2011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大21.51亿元。韶钢松山亦表示,预计公司 2011年将亏损 11.7亿元,比上年同期大幅下滑5686%。此外,马钢股份、新钢股份和南钢股份等皆预计2011年净利润将下滑超过 50%。而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面对低迷的市场环境,自去年年底以来,钢厂大面积进行检修或减产。 有上市钢企人士亦向本报记者坦承,眼下,对于钢企来说“生产赔钱、不生产赔的更多”已是一种普遍现象。钢铁主业严酷的市场环境, 也

4、让越来越多的钢企将支撑盈利的希望寄托在非钢产业上。目前,包括河北钢铁、武钢、济钢、马钢、沙钢等在内的国内钢铁巨头纷纷加快步伐,开拓自己的“非钢版图”。1.3 开工亏不开工更亏,钢企赔本赚吆喝业内人士指出, 目前从全行业来看, 钢铁生产企业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再到售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买的是高价原料,卖的是超低价格,一买一卖两头赔钱。 ”兰格钢铁网日前的调查亦显示,有大型钢厂卖一吨钢材亏损达128 元。“(我们)情况也类似。这种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 ”昨日,马钢股份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该人士指出, 对于钢企来说,如果不开工,也得支出巨额的固定费用,赔得更多,“现在开工赔得比较少,

5、还没有亏到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的程度。 ”河南某民营钢企老总更是在去年底的一次钢铁行业论坛上诉苦:作为一家钢铁企业, 如果生产亏 1 个亿,不生产全部停掉就得亏2 个亿, “谁敢轻易停产?”“现在生产确实绝大多数钢企都不赚钱。”昨日, “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亦向本报记者如此道。他表示,目前钢企生产吨钢亏损上百元是平均水平,个别钢材品种亏损幅度更大,“像热轧板材这种会亏得厉害点,因为各家成本相差比较大, 尤其是在三项费用这块,有的会差一两百块钱吧。 ”徘徊在停工和生产之间的钢企为此也纷纷选择安排检修来削减产量。据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市场监测显示,2011 年 11 月份

6、,板带材检修钢厂共 16 家,影响产量超过97.8万吨;长型材检修钢厂共19 家,影响产量超过52.9万吨,其中建材产量48.1万吨; 12 月份,板带材检修钢厂共9 家,影响产量超过44.5万吨;长型材检修钢厂共 20 家,影响产量超过 35.3万吨,其中建材产量31.3万吨;与往年同期相比,全国各大钢厂检修力度和影响的产量均大幅上升。“我们目前的产量确实比去年底和上一年同期产量都少一些。”对此,昨日,上述马钢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华菱钢铁董秘阳向宏前日也坦承, 钢价下跌对公司生产经营确有压力, “我们的产能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今年一月份确实出现了减产。 ”1.4 加税推高矿价,供需矛盾或更

7、尖锐在今年 2 月初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党组成员、 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 2012年钢铁工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一方面需求减弱使得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另外一方面, 铁矿石等原料价格的高启将继续挤压钢铁行业的利润。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11月,我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为166.21美元/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9.81美元/吨,同比上涨 31.49%。以 111月累计进口铁矿石62201万吨计,钢铁行业因此增加支出247.62亿美元。而如无意外, 今年 7 月 1 日起,澳洲政府将向该国矿企征收30%的矿产资源税和每吨23 澳元的碳税。再加上此前印度、越南等国也已陆续上调了本国的铁矿石进口税

8、,这些举动无疑将进一步推高铁矿石价格,进而增加中国钢企的采购成本。与高企的铁矿石价格一样,产能过剩也是中国钢铁业的痼疾。2011年,中国钢铁产量近7 亿吨,但表观需求却仅为6.5 亿吨。这样的结果就是钢材价格持续下跌。而对于 2012 年的形势,马钢集团公司总经理苏鉴钢则依旧悲观。“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将持续至2012 年全年。 ”他在日前出席 “第五届中国钢铁物流论坛” 时道,“预计 2012 年全国的粗钢产量仍将上涨,但涨幅将大大下降。同时,国家相关部门不会再采取类似2009年 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政策。 ”据兰格钢铁网最新调查数据,至 2 月 17 日全国 29 个城市,钢材社会库存为为 1

9、924.74万吨, 比去年同期上升2.3%; 其中, 建材 1082.2万吨,上升 13.4%;板材 842.5 万吨,下降 9.2%;全国钢材均价 4290元/吨,已连续下跌 6 个月,跌幅达 720元。1.5 资金链压力大,信贷松口仍难获输血除了成本与价格的两头挤压,有业内专家指出, 不少钢企的资金链也正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年底钢企就通过债券、票据和融资券等方式加大资金募集力度。如河北钢铁集团去年11月15 日发行 80 亿元 5 年期无担保中期票据;山东钢铁集团于去年11月 18 日发行 10 亿元 3 年期无担保中期票据;首钢总公司于去年11月 22 日发行 50 亿

10、元 5 年期无担保中期票据等等。据悉,钢企募集资金的目地多为“优化公司债务结构”、 “降低融资成本” 、 “偿还银行借款”、 “补充流动资金”、 “补充营运资金”、 “购买矿石、动力煤、燃料等原材料”等。相比这些国有大型钢企, 民营钢企面临的资金压力无疑更大,特别是去年以来央行银根抽紧,更是加大了企业的融资成本。“融资成本提高了 36%,一千万元的贷款,一年利息,要付出100 多万元。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王学诚秘书长此前道。最新消息显示,自2011年 11月 30 日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准备金率后, 2012 年 2 月 24 日再次下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一次性释放银行体系流动性资金约

11、4000亿元人民币。对此,昨日,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侯志芸昨日向本报记者表示,虽然此举有助于增加流动性和支持经济增长,增强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实力,但具体到钢铁行业,由于是产能过剩,节能减排,结构调整的重点, 且目前市场成交持续低迷,高库存以及一些地区出现的钢材重复抵押加大银行贷款风险等问题,使贷款宽松的惠及将不会很明显。事实上,央行此前发布的2011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钢铁行业面临严峻挑战,2011年行业亏损面扩大,与此同时,产品结构档次低、 产业组织结构分散、 落后产能规模大等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行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等制约因素逐步增强。从另一角度表

12、明银行对钢铁行业的整体判断。1.6 发展非钢产业支撑盈利钢铁产业的持续低迷, 也让越来越多的钢企将赚钱的希望寄托在非钢产业上。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义芳此前就表示,在装备实现了大型化、自动化后,人员多、劳动生产率低下已成为钢企发展的新障碍,公司14 万多职工挤在钢铁主业这座独木桥上,造成人工成本过高。 1 吨钢的人均成本比国内领先水平企业要多出200多元,一年多支出人工费用近 90 亿元。因此,河北钢铁在不裁员、降薪的情况下,就要把发展非钢产业提升到与钢铁主业比肩的位置,到“十二五”末,力争集团非钢业务营业收入达到近1400亿元,利润比例占到整个集团的50%左右。据悉,目前,河北钢铁已拥有证券、

13、期货、机械制造以及电子商务多种业态。而“十二五”期间,河北钢铁集团将向物流业投资86亿元,打造华北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物流企业。为此,今年1 月,河北钢铁已与河北港口集团、 沧州港务集团正式签约开发建设黄骅港综合港区年吞吐量 5000万吨的矿石泊位和2000万吨的通用散杂泊位。除了河北钢铁,包括武钢、济钢、马钢、沙钢等在内的国内钢铁巨头也已经或正纷纷加快拓展非钢产业。如沙钢计划“十二五”期间实现年销售收入3000亿元,其中非钢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000 亿元。为此,此前沙钢刚宣布将斥资300亿元筹建玖隆物流园, 拓展下游加工业和物流领域;济钢旗下已拥有矿业、钢结构、炉料、房地产等多个非钢产业板块公司

14、,其中,房地产公司去年全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利润 1.5亿元以上;武钢的“非钢版图” 则囊括矿业、 工程设计建设、 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物流仓储、投资融资,甚至是食品领域。2011年,武钢“非钢”产业年度利润首次超过了钢铁主业,而按照武钢“十二五”规划,更将有 1100亿元产值来自非钢产业,占总产值的30%以上。1.7 钢企转型风险大2 月 10 日,马钢股份则公告称, 拟以约 4.3 亿元的价格收购集团公司所持有的财务公司42%的股权,收购完成后,马钢股份将持有财务公司 91%的股权。组建财务公司是马钢拓展非钢产业,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公开资料显示, 马钢财务公司注

15、册资金为10 亿元,于 2011年 9 月 30 日获准开业运营。前述马钢股份人士表示, 上市公司受让财务公司股权,除了能够解决与集团公司间的关联交易问题,同时这样的金融公司还能 “一方面降低财务费用,另一方面增加我们投资收益,提高资金回报率。”对于这波钢企一拥而上向非钢业务伸出触角的潮流,不少业内人士指出这同样“入市要谨慎” 。“这种业务延伸我认为还是要围绕主业,围绕钢铁这个产业链,才能更好地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实力。其他的譬如食品饮料这些跟钢铁不相关的行业, 不管是市场渠道, 还是管理,钢企都没有优势,这种非主业的发展就未必做得好。 ”徐向春道。他指出, 2000年前后,国内钢铁行业也曾经历过一轮多元化发展,从电子到服务业,很多领域都有涉及。“这个延伸的结果呢,就是造成资源过度分散。那次多元化的发展,大多数都是不成功的。譬如首钢当时就做过集成电路,现在你看,大多都退出收缩了。”而前述马钢人士亦表示:“非钢这块业务还是要做跟主业相关的,风险比较小。 把握不大的还是不能做, 因为毕竟各个行业还是有门槛的。 ”他指出,在马钢财务公司之外,2011 年底马钢物流公司及其航运公司也正式组建,“主要是储运矿石,废钢等,运输物流也与钢铁主业相关,本来人家帮我们做,我们对业务也比较熟悉, 所以可以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