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748927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教案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A结合语境理解个别字词。B在反复朗读中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过程与方法:体会文章通过一系列比喻进行生动形象的说理的写作手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欣赏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仰先生博大磊落之英雄气概。教时安排:教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一导入: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进了崭新的 21 世纪,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黄河之滨写下了一首荡气回肠的壮丽史诗,中国人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和骄傲。正因为

2、是这样,有一些人,我们应该永远怀念:屈原,苏武,岳飞,文天祥,鲁迅;有一些话,我们应该永远铭记:“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的作者李大钊先生,正是值得我们尊敬和仰慕的一位,对于他,你了解吗?二简要介绍作者李大钊。二简要介绍作者李大钊。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是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他还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是“革命史上的丰碑”著有守常文集 ,李大钊选集 李大钊诗注选等。1927 年 4 月 28 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三新课学习:三新课学习:李大钊先生在 1927 年不幸被反动军阀杀害,他的身影离我们已经很远,

3、但是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当我们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仍然能够听到他超越时空的激情澎湃的声音。1大声朗读课文,并且勾画出生难字。逼狭 xi 崎岖 q q 阻抑 z y 丛山叠岭 di 险峻 jn2.初步把握文章的语言特点:气势磅礴,铿锵有力。3理解什么是“艰难的国运”?(即:你可以从课文的标题里获得什么样的信息?)Aa.别人要你向他们介绍我国的困难处境,我国的国民雄健的两种情况时,那么你会怎么读标题?(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都重读) b.要鼓励你的同胞挺起胸膛来战胜困难,那么你又怎么读标题呢?哪个词语该重读?(“雄健的国民”重读)B.文章里是如何比喻 20 年代的国家命运的?你了解当时的历史吗?(

4、简介写作背景)本文写于 20 世纪 20 年代。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四感知文意,归纳出每一段的要点:四感知文意,归纳出每一段的要点: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

5、过去。民族生命的进程就象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坎坷,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乐趣。中华民族国运艰难,需要我们发挥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课文。一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课文。二品味文章:二品味文章:A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 ”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经历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挑战艰难,征服旅

6、途,无限风光在险峰;是困难当头,挺身而出,是一种“战斗的欢乐” 。B在全文中提倡一种“雄健的精神” ,文章里也一再提到这一词语,这种“雄健的精神” ,究竟是指什么精神?试用一句话概括。 (联系第五节的内容)这雄健精神是: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勇往直前。C赏析意味隽永的比喻句。 (说说表达效果,表达的情怀)比喻 长江大河民族生命进程 扬子江、黄河中华民族历史进程 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平原无际,一泻万里中华民族历史顺利发展 曲折回徊,崎岖险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浊流滚滚,一泻万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D总的来说,你从这些句子里感

7、受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格风范?忠诚,追求,勇气,执著,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三写作手法:本文的语言不是那种三写作手法:本文的语言不是那种“小桥流水人家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格,与我们以往学的很多文章都不的风格,与我们以往学的很多文章都不太一样,你认为有没有它独特的魅力呢?你喜欢吗?请你说说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太一样,你认为有没有它独特的魅力呢?你喜欢吗?请你说说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1通篇使用比喻,增强了说理的透彻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本文中的比喻随处可见,用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用“浩浩荡荡”比喻中华民族历史前进的脚步势不可挡,一往无前。2一些语言具有多重含义,如“道路” ,

8、 “境界” “旅途” “征人” “崎岖险阻”等,既有本意也有引申义,值得反复品味。四拓展:四拓展:1李大钊先生对人生乐趣表述,实际上也是对人生意义的一次庄严的思考。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趣味、最有意义的呢?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引用李大钊先生的名言,学生朗读并背诵李大钊先生的名言: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远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2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

9、出文章澎湃激越的感情。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文章澎湃激越的感情。中考链接:阅读理解中考链接:阅读理解(一)(一)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A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B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

10、两岸C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D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1画线部分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是 ,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2这首诗通篇都以第 人称的口吻,这样的好处是什么?3写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理由。4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你认为是一种什么精神?(二)(二)忽然教堂的钟敲了 12 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 ”他说_“我一我一”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

11、力量,写了两个大字_ “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_“放学了,一你们走吧。 ”1在_里填上恰当的标点。2选段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3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 ,加点词“忽然”表明了什么?4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说不下去了,是因为()A时间太少了,满肚的话一时无从说起 B他要离开他教的学生,心情难过C想到课一结束,他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 D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5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

12、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6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7常见的破折号的用法有以下几种: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音延长 C表示意思的递进 D表示语意的转折。判断下列两句中的破折号是哪种用法。(1) “我的朋友们啊, ”他说, “我我” () (2) “散学了,你们走吧。 ” ()答案答案 :(一)(一)1ABC D2一 便于更直接更浓烈的抒发感情3略4坚韧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二)(二)1 ,:2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预示着德语要代替法语;号声、钟声的相继传来,使韩麦尔先生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楚和悲愤,为下文起了烘托和铺垫作用。3 “忽然”有来得迅速而出乎意料的意思,说明这钟声是在韩麦尔先生争分夺秒地教,学生们正在全神贯注汲取法语知识的情况下敲响了,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强加于人的钟声,不容人选择地宣布最后一课的结束。增强了悲怆的气氛。4D5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6表现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无比崇敬。7 (l) B(2)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