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口边界层控制种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726578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气口边界层控制种种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进气口边界层控制种种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进气口边界层控制种种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进气口边界层控制种种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进气口边界层控制种种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进气口边界层控制种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气口边界层控制种种(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进气口边界层控制种种喷气飞机的进气口当然就是给发动机“喂”空气的,空气应该平顺地进入发动机,或者说,在发动机的正面,每一点上空气的流速、压力应该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即使是“平顺”的所谓层流,即空气流动的方向是一致的,没有横七竖八的现象,由于空气是有粘性的(尽管很低) ,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摩擦使接近表面的流速下降,而远离表面的“自由空气”的流速相对均匀。实际空气在接近物体表面时经常不是层流状态,而是涡流状态,流速、方向都是混乱的。下图来自 NASA 网站,比较好地定义了边界层。图 1 边界层定义水平的箭头表示这一点空气的流速,箭头越长速度越快。可以看到,越接近物体表面,流速越低。层流( lamin

2、ar flow )的流向至少还是一致地从左向右,但涡流(也叫湍流, turbulent flow)就可以打转转了。在理论上,物体表面这一点上的流速是零。从流速开始下降到物体表面这一段,在流体力学里称为边界层,或者附面层,都是一个意思。显然,如果发动机进气口的半径大大超过边界层的宽度(通常确实如此),那发动机的进气效率就要受到影响, 最坏的情况就是压缩机失速, 也就是说,压缩机叶片“吃”不到空气,好像轮子打滑一样。更坏的情况是压缩机喘振,也就是压缩机“吃”不到空气,拼命“喘气”,导致大量空气涌入,然后“呛住”,再缓一口气,然后又“吃”不到空气,这样反复。这可能导致叶片损坏或者发动机熄火。在低速飞

3、行时,边界层较薄,问题不是很严重。速度越高,边界层问题越大,所以进入超音速飞行以后,边界层控制变成飞机- 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的一个大问题。除非取消进气道, 把发动机压缩机直接暴露在“干净”空气中,边界层不可能完全消除,进气道壁也会形成边界层。但这是专门设计的,比较好控制,通常不是个问题。边界层问题的最大来源是机体。机体外形是为全机气动而设计的,不能太迁就发动机的进气道边界层控制。 最简单的边界层控制就是使发动机进气口远离机体。民航客机的翼下发动机吊挂在机翼下, 就没有边界层控制问题。 早期机头进气的喷气战斗机也没有这个问题,事实上,这是早期喷气战斗机广泛采用机头进气的一个重要原因。图 2 吊挂在

4、自由空气中的翼下发动机没有边界层控制的问题图 3 吊挂在自由空气中的翼下发动机没有边界层控制的问题图 4 机头进气的喷气战斗机同样没有边界层控制问题,至少在速度较低的时候但即使在喷气战斗机的早期,边界层控制问题已经得到重视。早期喷气发动机“脾气”很大,弄不好就要失速、熄火,所以一切能够帮助发动机稳定工作的措施都不能忽视。洛克希德 F-80 是美国第一种具有实战能力的喷气战斗机,两颌进气道就采用了边界层分离板。图 5 洛克希德F-80 的进气口边界层分离板,兜进边界层分离板内侧的呆滞空气从后上方的泄气口排放出去图 6F22 也是一样当然,边界层不是光分离出去就解决问题的,这部分呆滞空气还是要有出

5、路,否则积聚在这个死区里, 分离板很快就失去作用了。 如何把呆滞气流泄放出去就成为各种边界层控制机制的特色。下面是几种典型的做法。图 7 F-22 进气口后上方的菱形阴影部分其实就是加了格栅的边界层泄气口图 8 诺思罗普F-89 就直接把进气口悬挂在机体之外,边界层呆滞气流由进气口内侧和机体之间的间隙自然泄放出去图 9 麦道F-4“鬼怪”式上更加明显图 10 中国的歼 -8II 也是同样处理图 11 歼-10 把两侧进气口转移到机腹,其他方面还是一样的图 12 F-16 进气口两侧的泄流道更加清楚一点图 13 麦道 F-18C 也用分离板图 14 但泄气道通向机翼上表面,出口在翼根扰流片的旁边

6、,利用上表面的低压提高泄气效率,但这样做带来一定的升力损失,因为这相当于机翼下表面到上表面的一个“短路”但泄气道通向机翼上表面, 出口在翼根扰流片的旁边, 利用上表面的低压提高泄气效率,但这样做带来一定的升力损失,因为这相当于机翼下表面到上表面的一个“短路”图 15 F-18E 取消了通向上机翼上表面的泄气口,而是把呆滞气流横向泄放到机翼下表面,这样泄放的效率低,但是机翼升力损失小图 16 所以 F-18E/F 的翼根上表面不再开泄气口除了用分离板分离,另一个办法就是吸气,把边界层吸除了,同样可以达到使进气口流速分布均匀的目的。 这最早是在没有办法用分离板的机头进气情况,如苏联为预研米格-25

7、 而研制的米格 E-152 研究机。诺思罗普 YF-23 也采用了吸除法分离边界层。图 17 米格E-152 的这张图片不清楚,但在圆锥底部周围,有一圈小孔,用于吸除边界层。尽管这是机头进气,但速度太快了,中心调解锥形成的边界层开始成为一个问题,一定要有所处置图 18 这张图能够看到翼根上表面泄气口(进气口上方鼓包处)。这样阻力最小,而且利用上表面形成升力的低压自然吸除边界层,速度越快,边界层问题越显著,吸除的效果也越好,构思很巧妙边界层分离的另一个办法是不分离,而是用一个鼓包把边界层“剖”开,导向进气口两侧泄放。现在很红火的 DSI 就是这个意思。但这不是现在的发明,早在喷气时代的开始,英国德哈维兰“吸血鬼”战斗机就是用的这个。图 19“吸血鬼”的设计没有现在的DSI 那么优美,但意思是一样的,把贴着机身的边界层“剖”开,导向进气口两侧。由于早期流体力学设计手段的局限,对于横向“溢出”到进气口的边界层部分没有很好的控制手段图 20 F-35 的 DSI 就要先进多了,对横向“溢出”气流也有很好的控制图 21 这个计算流体力学的示意图显示了气流分布情况,容易看到, 边界层大部分沿鼓包的两侧被分离掉了,只有很少部分进入进气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