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电阻应变片传感器灵敏度的测量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706582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5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七电阻应变片传感器灵敏度的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实验七电阻应变片传感器灵敏度的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实验七电阻应变片传感器灵敏度的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实验七电阻应变片传感器灵敏度的测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实验七电阻应变片传感器灵敏度的测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七电阻应变片传感器灵敏度的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七电阻应变片传感器灵敏度的测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48 实验七 电阻应变片传感器灵敏度的测量 在众多的传感器中,有一大类是通过电阻参数的变化来实现电测非电量目的的,它们 统称为电阻式传感器由于各种电阻材料受被测量(如位移、应变、压力、温度、加速度等) 作用转换成电阻参数变化的机理各不相同,因而电阻式传感器的种类多且应用范围广其 中常用的就是利用某些金属或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应变片传感器, 它是一种力敏传感器 【实验目的】 1了解电阻应变片传感器的转换原理; 2掌握电阻应变片直流电桥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3利用电阻应变片直流电桥测量传感器的电压输出灵敏度 【实验原理】 1应变片的转换原理 电阻应变片传感器由粘贴了电阻应变敏感元件的弹性元件和变换

2、测量电路组成被测 力学量作用在一定形状的弹性元件上(如悬臂梁等)使之产生变形这时,粘贴在其上的 电阻应变敏感元件将力学量引起的形变转化为自身电阻值的变化,再由变换测量电路将电 阻的变化转化为电压变化后输出 工程中使用最多的电阻应变敏感元件是金属箔或半导体电阻应变片 考查一段园截面的导体(金属丝) ,图 1,设其长为 L,截面积为 A(直径为 D) ,原始 电阻为 R ALR= (1) 式中, 为金属丝的电阻率 当金属丝受到轴向力 F 而被拉伸(或压缩)产生形变,其电阻值会随之变化通过对 (1)式两边取对数后再取全微分得: DLLDD-FF图 1 金属丝拉伸后的电阻变化 图 2 直流电桥原理 4

3、9 d AdA LdL RdR+= (2) 式中=LdL为材料轴向线应变, 且DdD AdA2= 根据材料力学, 在金属丝单向受力状态下,有 LdL DdD= (3) 式中为导体材料的泊松比因此,有 d LdL RdR+=)21 ( (4) 实验发现,金属材料电阻率的相对变化与其体积的相对变化间的关系为 VdVcd=(5) 式中,c 为常数(由一定的材料和加工方式决定) ,)21 ( =+=AdA LdL VdV将式(5)代入(4) ,且当RR 时,可得 ()()KcRR=+=2121 (6) 式中,)21 ()21 (+=cK为金属丝材料的应变灵敏系数 上式表明,金属材料电阻的相对变化与其线

4、应变成正比这就是金属材料的应变电阻 效应 2电桥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1)电桥的工作原理 图 2 是一个直流电桥A、C 端接直流电源,称供桥端,Uo称供桥电压;B、D 端接测 量仪器,称输出端 + +=+=212433 0RRR RRRUUUUCDBCBD(7) 由式(7)可知,当电桥输出电压为零时电桥处于平衡状态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在实测 之前应使电桥平衡(称为预调平衡) 50 (2)电桥的加减特性 电桥的四个桥臂都由应变片组成,则工作时各桥臂的电阻状态都将发生变化(电阻拉伸 时,阻值增加;电阻压缩时,阻值减小),电桥也将有电压输出 当供桥电压一定且RiRi 时, 4 4332211dRRUd

5、RRUdRRUdRRUdU+= (8) 其中BDUU = 对于全等臂电桥,R1=R2=R3=R4=R,各桥臂应变片灵敏系数相同,上式可简化为 +=443322110 4RdR RdR RdR RdRUdU (9) 当RiR 时,此时可用电压输出增量式表示 )(4443210443322110+= +=KU RR RR RR RRUU (10) 式(10)为电桥转换原理的一般形式,现讨论如下: (a)当只有一个桥臂接应变片时(称为单臂电桥) ,桥臂 R1为工作臂,且工作时电阻 由 R 变为 R+R,其余各臂为固定电阻 R(R2=R3=R4=0) ,则式(10)变为 KU RRUU4400= =

6、(11) (b)若两个相邻臂接应变片时(称为双臂电桥,即半桥) , (见图 3)即桥臂 R1、R2 为工作臂, 且工作时有电阻增量R1、R2, 而 R3和 R4臂为固定电阻 R (R3=R4=0) 当 两桥臂电阻同时拉伸或同时压缩时,则有R1=R2=R,由式(10)可得U=0当一桥 臂电阻拉伸一桥臂压缩时,则有R1=R,R2=R,由式(10)可得 = =KU RRUU424200(12) (c)当四个桥臂全接应变片时(称为全桥) , (见图 4) ,R1=R2=R3=R4=R,都是工作臂, R1=R3=R,R2=R4=R,则式(10)变为 51 = =KU RRUU444400(13) 此时电

7、桥的输出比单臂工作时提高了四倍,比双臂工作时提高了二倍 (3)电桥的灵敏度 电桥的灵敏度 Su是单位电阻变化率所对应的输出电压的大小 RR RR RR RR RRU RRUSu += =443322110 4(14) 令 +=RR RR RR RR RRn44332211(15) 则 40UnSu= (16) 式中,n 为电桥的工作臂系数 由上式可知,电桥的工作臂系数愈大,则电桥的灵敏度愈高,因此,测量时可利用电 桥的加减特性来合理组桥,以增加 n 及测量灵敏度 【实验仪器】 直流稳压电源4V,金属箔式电阻应变片(两片、两片) 、直流平衡电位器 WD,平行式单臂悬臂梁、测微头、差动放大器直流电

8、源开关、差动放大器和数字电压表 【实验内容】 1金属箔电阻应变片传感器单臂电桥灵敏度测量 URRRoR2+RR1+U图 3 两个相邻臂工作的电桥 URRRoRR1+R3+R2+R4+U图 4 全臂工作的电桥 52 (1)熟悉各部件配置、功能、使用方法、操作注意事项和附录等; (2)开启仪器及放大器电源,放大器输出调零(输入端对地短路,输出端接电压表, 增益旋钮顺时针方向轻旋到底,旋转调零旋钮使输出为零 ) ; (3)调零后电位器位置不要变化,并关闭仪器电源; (4)按图 5 将实验部件用实验线连接成测试单臂桥路桥路中 R2,R3,R4为电桥中 固定电阻,WD为直流平衡调节电位器,R1为 工作臂

9、应变片 (受力符号) , 直流激励电源为 4V将测微头装于悬臂梁前端的永久磁钢 上,并调节使应变梁处于基本水平状态; (5)确认接线无误后开启仪器及放大器 电源, 同时预热数分钟 调整电桥 WD电位器, 使测试系统输出为零; (6) 旋动测微头, 带动悬臂梁分别作向上和向下的运动, 以水平状态下输出电压为零, 向上和向下移动各 5 mm,测微头每移动 0.5 mm记录一个放大器输出电压值,并列表: 位移 x(mm) 电压(V) (7)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单臂电桥电压输出灵敏度 S,S = V/x,并做出 Vx 关系 曲线 (8)改变应变桥,接成半桥、全桥,照(4) 、 (5) 、 (6)和(7)

10、的方法分别测量; (9)比较三种应变桥的灵敏度,并做出定性的结论 【注意事项】 1实验前应检查实验接插线是否完好,连接电路时应尽量使用较短的接插线,以避免 引入干扰 2接插线插入插孔时轻轻地做一小角度的转动,以保证接触良好,拔出时也轻轻地转 动一下拔出,切记用力拉扯接插线尾部,以免造成内部导线断裂 3稳压电源不能对地短路 4应变片接入电桥时注意其受力方向要接成差动形式 5直流激励电压不能过大,以免造成应变片自然损坏 【思考题】 拟在等截面的单臂悬臂梁上粘贴四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应变片组成的全桥电路,试问: (1)四个应变片怎样粘贴在悬臂梁上? (2)画出相应的电桥电路? R4R1R3R2+ -VW

11、D-4V+4V图 5 53 2右图为一应变片直流电桥,其中 U0 = 4V,R1 = R2 = R3 = R4 = 120 ,试求: (1)R1为金属应变片,其余为固定电阻,当 R1增量为R1 = 1.2 时,电桥输出电压 U = ? (2)R1、R2为应变片,且批号相同,感受应变的极性和大小都相同,R3、R4为固定 电阻,问能否进行应变测量? (3)在题(2)中,如 R2 和 R1感受应变的极性相反,且=2 . 121RR.问输出电压? (4)由题(1)题(3)能否得出什么结论或推论? 【附录】 应变梁位置和结构(如右图)应变梁位于仪器工作台部 分的左边,是一副平行式悬臂梁平行梁上梁的上表面和下 梁的下表面对应地贴有八片应变片, 受力工作片分别用符号和表示其中六片为金属箔式应变片(BHF- 350) 横向所贴的两片为温度补偿片,用符号和表示片上标 有“BY”字样的为半导体式应变片,灵敏系数为 130 悬臂梁正视图 俯视图 R1R2R4R3UoU应变梁箔式工作片箔式工作片半导体片补偿片永久磁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