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一名儿科护士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699075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好一名儿科护士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做好一名儿科护士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做好一名儿科护士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做好一名儿科护士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做好一名儿科护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好一名儿科护士(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如何做好一名儿科护士如何做好一名儿科护士【摘要摘要】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住院病人对医疗的需求不断提高,患儿家属希望得到医护人员更多更好的医疗救治和关爱,而来自四面八方的病人,其年龄、学历、社会经济地位,都各不相同。本文阐述根据儿科注射室工作特点,在现在的医疗大环境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非常重要,为保障沟通技巧的实施,从护理道德上要有同情心,责任心。从护理技能上要有熟练并过硬的护理技术和多学科护理经验,在护理操作中要有清晰的语言,平和的语调、适宜的语速、微笑的表情,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沟通要素。 【关键词关键词】 患儿 静滴室护士 沟通一护士应有严谨的职业态度,良好的职业素质在无人监督的时候也

2、能自觉维护职业准则,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 护患沟通需要高尚的医德做保证。当孩子有病了,全家人都焦急,都有一种企盼解除病痛的迫切心理,他们非常渴望在每个治疗环节上,都能得到医护人员的安慰和理解。责任感是决定护患沟通质量的关键,患儿在静脉输液护理的全过程中,需要得到护士的关爱和帮助。只有具备了道德责任感,才能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将掌握的高超护理技能有效地运用到护理实践中。如: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等患儿常伴有发热,静脉输液时常是 2 瓶或 3 瓶液体,我们经常巡视病房,与患儿及家长交谈,并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更换续点。使患儿处于接受护理的最佳生理和心理状态。同时也消除了病人及家长对陌生环境产生

3、的恐惧感,并对我们的工作满意。二护士要有娴熟,精湛的护理技术护患的沟通需要娴熟的护理技能做保证。信任是人类交流过程中的又一个沟通的因素,信任也增加了患儿与护理人员的关系。如:支气管肺炎的患儿,精神不振,经了解才知道患儿前两天就开始咳嗽并伴有气喘,本来想在患儿所在的乡卫生院治疗,结果扎了五六针也扎不上。就抱来了我们医院,我一开始就与患儿及其家长交谈沟通,态度诚恳、和蔼、耐心,解除患儿及家长的恐惧心理,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使其配合治疗,一针就扎上,患儿家长连声感谢。3 天后,病情明显好转,体温正常。他们依赖于医护人员的高超技术,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能够减轻他们的恐惧和不安心理。一名儿科静滴室护士,要想取

4、得患儿的信任,达到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不仅要业务水平过硬,知识面广,同时要有良好的语言修养。为了增加患者及家长的信任,要不断地努力学习,掌握多学科疾病的特点及应急抢救措施,能使患者有一种安全感、信赖感,从而有利于护患的沟通。三选择正确的语言和非语言表达方式 护患沟通使用规范的语言是基础,可是患儿往往不能配合语言的说服。所以作为护士在对待患儿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语调要平和。在儿科静滴室工作,接触的都是新生儿或幼儿患者。对于独生子女的他们来说,语调非常重要,或强或弱、或高或低,均可以影响信息的传递。如声调太低患者家长可能误认为工作态度不积极;声调太高,可能被误认为没有同情心;声调太强,可能被误认为有

5、厌烦情绪,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护患的沟通。如 1个 3 岁男孩上呼吸道感染,体温 38.1。第 1 天进病房们就开始哭闹,怎么哄也不行,我就采取了心理护理,手摸手与他交谈,用平和的语调问他,“你几岁了?叫什么名字?是男生还是女生?男子汉应勇敢”等,尽量分散他的注意力。同时,扎止血带,消毒并快速扎针,胶布固定,等他想起来时针已扎完了。问他疼不疼,“不疼”,“以后不哭行不行?”“行”,真的以后就再也没有哭过。有些患儿只是在扎针前害怕恐惧,扎针后,就什么事也没有了,吃、喝都不受影响。所以,平和的语调容易被患儿接受,这一点在沟通中显得格外重要。表情要亲切:一位护士自身修养如何,表情就是真实的写照,病

6、人及家长往往通过察言观色来评价护士的素质及涵养。在护理操作时,护士一定要掩饰住自己的情绪变化,因为护士的情绪变化,尤其是面部表情对患者家长都有直接感染作用。当患者及家长回答时要注意倾听,对患者及家长回答慢或出尔反尔时不能产生厌烦或急躁情绪,因此,注意控制那些容易引起误会的表情。在护患沟通中要想塑造自己热情有礼,优雅得体的形象,就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四注意良好的外在形象利用化妆与衣着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以改变或美化在患儿心目中的形象,引发心理上的被悦纳效应,但应防止包装过度,应考虑及自身条件、医院环境、气候而得体地进行包装。否则会大大降低与患儿及家属接触中的亲和力。工作服应整洁,特别在首次接

7、触中,良好的衣着形象会给病人留下“三秒钟美好印象”,为以后更好开展护理工作奠定基。姿态反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端庄得体的姿态可给患者及家属第一好印象。相反,懒散的行为举止可让患儿家属产生“你是否负责任”的疑问。这要求护士在站姿、坐姿、走姿、持治疗盘、持病历卡等一系列动作中都表现出其护理艺术的独特美。并在实践操作中长期培养、接受教育逐步形成。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护士应自信,具有健康的心理,乐观、稳定的情绪,宽容、豁达的胸怀和较强的自控力。儿科护士刚入临床时面临比成人科更大的工作压力。如操作中的静脉穿刺、护患沟通等。但护士应依靠自己、相信自己,而不能逃避操作。即使第一次、第二次操作失败,也不能气馁,

8、应总结经验,在失败中取经。儿科病区噪音大,家属对护理期望值高,都要求第一时间为其服务,对护理人员催促声较多,但护士应情绪稳定,忙而不乱,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精确计算用药量,以免造成医疗后患。不将生活逆境所致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面对情绪不稳的病儿和家属,应有较强的自控力,并妥善化解纠纷矛头。六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知识。只有具备较全面的基础知识才能更有效地与形形色色的病人进行一系列的交流。在交谈中以更充分地评估病人的身心状态,同时不至于在交流中出现张口结舌,这要求护士博览群书。儿科护士还应加强心算能力。病儿用药剂量小,或许十分之一、或许百分之一,护士必须快而准确地算出剂

9、量,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护士一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财富,它灌穿于护士的临床实践操作和与病人的信息交流。系统、全面、准确的理论知识不仅能完成对病人的一系列最优化的护理操作,而且能增加病人对护士能力的信任度。儿科病种多,病情复杂且变化快,需要护士理论联系实际,预见和发现患儿可能或存在的护理问题并及时做出准确的反应。护患沟通技巧与我们儿科静滴室的护理质量紧密相关,护患沟通技巧渗透于整个护理过程之中制约着护理质量和效果。所以,只有提高护患沟通技巧,才有利于提高静滴室护理工作质量,并适应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的转变,提高护患沟通技巧对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培养,塑造白衣天使的形象也起到不可估量的促

10、进作用,并且能够在现在医患护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减少纠纷的发生。让患者和家属深深体会“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服务,并满意和支持我们的护理工作。高芬芳2010-5-9众所周知,婴幼儿因其年龄小,不会或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加上儿科平常护理工作 量大且繁琐,家属不易理解等原因,使得众多护士不愿意或根本不安心儿科护理工作。儿 科护士真的这么难当吗?本人已在儿科工作了整整 8 年,根据经验所得,谈以下 4 点体会: 热爱儿童事业,全心全意为患儿着想 由于是儿科,液体量少而组数多,许多药计量难 算;婴幼儿好动,液体渗漏多,工作量大而繁琐,往往是这边刚加药,那边又肿了,不滴了, 到处都在喊你,且又是一样的

11、着急往往从上班忙到下班,一刻钟也没停过,甚至到下 班时所有护理记录都没来得及写。久而久之,容易使护士产生厌倦、不满情绪,觉得儿科 护士太累了,跑断了腿,有时还要受家属的气。如果把情绪带到工作中,就会产生消极应 付的想法,觉得工作永远也没可能干完、干好,只要当班时没出问题就算了。针对这种情 况,我认为护士首先必须要有热爱儿童护理事业的思想,要有坚定的敬业和献身精神,坚 信自己所做的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因为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而热爱, 关心儿童是热爱祖国的表现,要一切都以患儿为中心,处处为患儿着想。只要从内心热爱 儿童护理事业,才不会因工作繁琐而厌倦;才能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才能有利

12、于患儿的治 疗和护理;才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 许多护士不愿在儿科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家属难缠,易受气,因为现在都是独生 子女,是“小宝贝” 、 “小皇帝” ,一但生病,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等一 大群人前呼后拥,就怕宝贝遭罪。一针没扎到血管,就骂你,认为你是在练手艺,不负责 任,不当一回事,把你气得难受、憋闷,还不能发火,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首先要保持平 和心态,多从患儿父母角度来看待,考虑他们,理解他们的心情,要采取宽容与忍耐的态 度,毕竟“可怜天下父母心”嘛!其次,要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要多说“对不起” ,使家 属也理解儿科护士的工作,减少不

13、必要的误会或过激行为的发生。 勤学苦 练,有过硬的穿刺技术 我认为,这一点是特别重要,有了这一点,上面的第二点也就 迎刃而解了。在儿科,没有过硬的穿刺技术是不行的, “一针见血”在儿科更显突出,尤为 重要,因为患儿都是爸妈的心头肉,打在儿身上,痛在爸妈心上嘛!而许多护患纠纷也是因 为这个原因。所以我们要勤学苦练,多总结多摸索, “熟能生巧”的道理也在这里得以体现。 只要我们肯下苦工夫,多学多看多练,头皮穿刺也是容易一次成功的,而能做到“一针见 血”在儿科干护理工作也容易多了,轻松多了。 努力学习,能及时、准确观察病 情并发现病情变化 前面已讲了由于是儿科,许多患儿是有口难言,一切的病情都有待 于护士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勤于、善于观察,才能及时地掌握患儿的病情变化,作出准确判 断,并及时向医生汇报,使病儿能转危为安,从而有利于治疗和护理。而要做到善于观察, 就要求护士必须有扎实的医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根据患儿的疾病有的放矢地进行观察,减 少不必要的疏忽。因此护士在工作的同时必须不断认真学习和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工作, 更好地为患儿服务。综上所述,要把儿科的护理工作做好,护士必须要有热爱儿童护理事 业的思想,能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有过硬的穿刺技术和善于观察病情变化的本领。只有 这样,才能做好本职工作,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科护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