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691704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蒲江县天华九年制学校周丽霞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重积累,重感悟,重实践。在阅读教学中,必定会出现学生在理解上的分歧问题。所谓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心理因素。现代课堂教学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 我们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教学,我谈几点体会

2、。一、教师要积极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学生不敢提问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问题意识能否得到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求知氛围。首先,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小学生天真、单纯、幼稚、自尊心强, 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差生,总担心自己提的问题太简单。教师要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即使他们的问题幼稚可笑,有的甚至荒诞,也要加以表扬,也要认真倾听孩子们的问题, 当孩子的问题过于简单或重复,我们也要耐心地解答或请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当被孩子的问题难住时,这也无关紧要,教师可以说:“我不知道,我们一起去找找看。”其次,我们要善于激活课堂气氛。努力使每个学生带着问题进课

3、堂,围绕问题上课,留下问题下课,使课堂形成一种“七嘴八舌”的氛围。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当播放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录象后,相机质疑: 此时此刻, 你想说什么?你想问什么?学生纷纷提出了一系列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五壮士为什么不跟敌人搏斗?跳下悬崖就会粉身碎骨,难道他们不怕吗?他们不跳崖可以吗?有没有保全性命的办法?他们跳下去又怎样了?, 最后,我告诉孩子们:“五壮士跳崖后,有两位壮士幸存下来,结果怎样呢?请同学们回去查找资料解决这个问题。”二、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启迪学生用心答问。只有精心地设置一些问题,适时、适量、适度向学生提问,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总是围绕几个好学生转,以利于教学过程

4、的“顺利”实施。其余学生回答或不全便会令其坐下当观众,久而久之,他们就变得“不闻不问”了,问题意识就越发淡薄。教师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答问不可能一步到位,教师要因材施问对于学生有困难的要巧妙地给予启迪、点拨, 不但给他们答问的机会,还要给他们答对的机会。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设问:“对鲁迅先生说的话: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你读懂了什么?”这个问题大多数学生理解肤浅,有的甚至造成错觉,课堂上便冷场了,所以,我这样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逐点思考:(1)仅仅鲁迅的记性好? (2) 鲁迅在夸耀自己吗?(3)除了批评,还包含什么意思?(4)鲁迅仅仅是

5、关心爱护自己吗?这样诱答减缓坡度,缩小思考空间, 由浅入深, 步步实现思维的目标让全体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都想得通答得对。创设适宜的教学状态,让学生进入, 才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三、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多思多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引入“提出问题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当学生不敢提问时,教师要及时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当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教师要鼓励他们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当学生提出很多问题时,教师要及时鼓励他们选择关键问题;当学生选中关键问题时,教师要及时鼓励他们从课文和课外去搜集材料解答问题;

6、当学生取得解决问题成功时,教师要由衷地和他们共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探究学习 落花生 一文时, 学生围绕课文提出问题,如“为什么父亲会问我们花生有哪些好处?父亲为什么会拿花生和水果作比较?花生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父亲希望我们像花生那样?我们哪些方面应该像花生?一亲与孩子们谈花生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课文的语言难点思想内容便基本掌握了。另外在课的结尾处,我常常留下三五分钟时间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来讨论。四、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善问。教学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而且应该使教师问的问题,将来学生也可能提出。新课程强调学习过程是发现问题

7、、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发现问题并且带着这个问题去读书、去提出问题,把这个问题解决掉,才能使阅读有意义、才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很注重作好问问题的言传身教,适时点拨诱导,教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实现“从扶到放”的飞跃,让学生善问问题。1、从题目上发现问题。文章的题目是 “文章的眼睛” 题目把课文的内容和中心高度地概括进去了。从题目上可以发现许多有助于理解全文内容的问题。如教学鸟的天堂;上课开始,我就要求学生从题目入手提问题学生纷纷提出一系列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什么是天堂?” “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 “鸟怎么有天堂呢?” “鸟的天堂在哪里?” “作

8、者是怎样去观赏鸟的天堂?”“那么鸟在天堂里过得怎么样?”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就为学生理解课文,提高学生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还有类似耐人寻味的题目,如金色的鱼钩、 草船借箭 、 飞夺泸定桥等等。2、从文章句子、内容上发现问题。我要求学生读课文时要一边读一边想,围绕课文中的每句话始终问个“为什么”,在课文的每个角落发现问题。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在读到课文第一节:“一九三五年五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就是红军要夺取的泸定桥”。我引导学生紧扣课文内容逐词逐句地去发现问题,学生提出很多问题,“天险”是什么意思?“铁索“是什么意思?泸定桥是什么意思?泸定桥在什么地方?再往下读:“时间只剩下二十个小时了

9、,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二百四十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向泸定桥行进。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这时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二十个小时赶二百四十里路怎么赶?红四团能赶到吗?”当读到:“泸定桥离水面有几十丈高, 向桥下一看叫人心惊胆寒, ”学生问: 这样的天险红军能过去吗?但是又必须过去,他们会怎么过呢?这就为理解“夺”埋下伏笔。这样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发现,再接着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解决,就能很好地理解课文的意思,也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3、从文章的中心发现问题。在基本弄懂了词句的意思,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以后,还好把问题引向深入,引导学生围绕文章的中心进行思考。在理解了飞夺泸定桥的以上问题后,

10、还没有把问题全部解决掉。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想:课文的题目为什么用“飞”“夺”呢?哪一部分是写“飞”的?哪一部分是写“夺”的?如果换一个词行吗?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得出:“飞”是抢时间, “夺”是攻天险。 “飞”“夺”两个词表现了红四团战士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夺取胜利的决心。这样,学生的问题解决了,对课文的理解就很透彻了。总之,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 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用什么方式质疑,在什么时候质疑,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因人而异、因势利导。阅读全文 (83) | 回复

11、(0) |反映问题| 引用通告 (0) | 编辑上一篇:怎样让你的孩子更聪明发表评论:昵称:密码:主页:标题:首页| 教育行政| 教育动态| 教学改革| 德育时空| 学校管理| 教育科研| 招考信息| 教师之窗| 学生天地| 党团园地| 网上办事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 教育论坛 正文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初探来源 :中国教育曙光网发表日期 :2005 年 1 月 18 日作者: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李福安教育心理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正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开他们心智的大门, 使之从有疑到无疑再产

12、生新疑,与教学过程的这一特征是一致的,其主旨都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学生的问题性思维品质也即问题意识通常表现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小学语文学科极具工具性,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语文教学中, 学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应视之为正常现象。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他 (她)们有足够的动力去不断探索新的知识领域。诚如苏格拉底所言:“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在语文课中,重视并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13、,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从长远来看,也是创造发明的前奏。一进行能力训练,丰富学生的问题储备一般说来, 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都是根植于知识的理解,加强双基教学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和前提。首先,应注意观察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 我们发现小学生观察常常不分主次,马马虎虎的现象。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 使他们懂得观察要有重点。例如,可以采用提供中心句的方式,帮助学生确定重点,如“课外兴趣小组多有趣呀!”或“我校喜事多! ” ,其重点分别是“有趣”和“喜”。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有选择地围绕重点进行观察,头脑中自然而然地萌生出“怎样有趣?”或“喜在哪里?”等问题。此外,

14、还要注意进行“有次序”、 “细致”、 “抓住事物的特点”等方面的训练。其次,应加强思维方面的训练思维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的和本质的特征,它总是与问题联结在一起的。加强思维方面的训练, 对于问题意识的培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学中, 教师应抓住教材的重点字、词、句等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如司马光一课,有位老师抓住“慌”字,从字音、字形尤其是从偏旁入手,启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要用竖心旁?” “一起玩的小朋友怎么慌?” “司马光慌不慌?他怎么做?”如此等等。教师循此进行一环紧扣一环的思维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大大较强了。当然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离不开想象成分的参与。事实上

15、,想象总是与观察、思维等环节相伴相随。教师应该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引导学生就人物、情境、事件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想象 ,萌生出与理解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来。第三,引导学生学会提问的方法作为一种能力的培养,是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的。其中关键的是教师应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指导学生发现问题之所在。笔者常常有意识地让学生模仿老师,就某篇课文或某个词句进行设计问题的训练,不管所提问题与教学任务的相关程度如何,教师都给予中肯的点拨与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事实说明,只要学生个体活动时感到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 “怎么办?” ,此时的问题意识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开动。二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鼓励学生质

16、疑问难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成功教学的基础,因为学生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能使自己感到心情愉悦, 精力集中。 值得一提的是, 现在许多语文老师仍然顾着自己的教案而对学生的疑问听而不闻; 有的从头到尾不见一点笑容地讲解课文, 凡此种种,学生只能沿着老师既定的轨道前进, 个性受到了压抑。 这种被动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显然与问题意识的培养是背道而驰的。1师生双方应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课堂是师生双方活动的空间,情感因素对教与学双方都有重大的影响,我们提倡以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第三次全教会特别强调讨论法的运用,正是要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课堂上应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语文学科的答案常常不是唯一,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词义的解释或课文段落的划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等等,只要言之有理,均应视为正确。师生之间应崇尚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本着解决问题的初衷一起分析、讨论、 归纳。这一过程的本身既培养了师生的情感,也使学生感到舒畅,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也就敢于表露。 同时,当学生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进行探究,可以获得积极愉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