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g 03白血病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691002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tg 03白血病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dtg 03白血病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dtg 03白血病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dtg 03白血病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dtg 03白血病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tg 03白血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tg 03白血病(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液科 3文件编号DTG 06.3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血液科诊疗常规文件批准实施日期20061027修订者李峻,李璘文件分发部门审定者孙雪梅、季建敏血液科医生办公室,科技处,医务处版 本04版本日期20100418复 审本规程 1 年复审 1 次白血病诊疗常规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是一种克隆性起源,多能干细胞或很早期的祖细胞(髓系或淋系)突变而引起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俗称血癌。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任何一系列白细胞广泛的异常增生,并向全身各组织、脏器浸润、破坏。在周围血液中,白细胞有质与量的改变,白细胞数增多或减少,并伴有原始细胞与幼稚细胞增多。由于异常白血病细胞增

2、生而影响造血组织的正常造血。临床常有贫血、发热、出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急性白血病属于中医学“急劳”、 “血证”、 “癥积”、 “痰核”、 “温病”、 “内伤发热”等病证范畴。本病发病急,热象偏盛,临床主要症状有发热,出血,脏腑气血亏虚,及皮下、胁下积块等。一、西医诊断(一)西医诊断:诊断:国内诊断标准根据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1)临床表现:a病史 急性白血病大多数患者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快;慢性白血病起病相对较慢,由起病到就诊通常为数天或 12 个月。b症状 约 50%以上的患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齿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点或瘀斑均为常见症状。

3、贫血症状(如头昏、乏力、活动后心慌等)随病情发展而进行性加重。c. 体征 常见贫血貌及出血倾向。各组织器官浸润的表现可见淋巴结和肝脾肿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常见巨脾。胸骨中下端常有局部压痛点。偶尔骨膜上出现无痛性包块,多发生于眼眶周围,也可出现于颅骨、胸骨、肋骨或四肢骨,称为绿色瘤。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L)以脑膜浸润最多见。症状多出现在缓解期,也可发生于活动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颈项强直。齿龈肿胀多见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皮肤浸润表现为皮疹或皮下结节;睾丸浸润多见于急淋;心肺、消化道等处也可有相应浸润症状。d. 检验与检查(1)血象: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极常见。白细胞计数

4、高低很不一致。白细胞增多性白血病患者血片中易找到原始和幼稚细胞,数量不等。(2)骨髓象:是确诊白血病的依据。骨髓有核细胞显著增生,原始及幼稚细胞增多,急性白血病原始细胞在 20%以上。正常造血细胞严重受抑制,正常幼红细胞及巨核细胞减少。(3)细胞化学染色:各种细胞类型白血病的幼稚细胞,在形态学上有时易于混淆,细血液科 3胞化学染色有助于白血病的分型鉴别。(二)西医分期分型1. 分型:(1) 按病程缓急和细胞分化程度分类:急性白血病(简称 AL) 病程急,自然病程一般仅几个月。骨髓及周围血中以异常原始幼稚细胞为主。慢性白血病(简称 CL) 病程较缓慢,自然病程一般为数年。骨髓及周围血中以异常的成

5、熟细胞为主,伴有幼稚细胞。(2) 按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和生化特征分类:急性白血病 FAB(法、美、英)协作组将 AL 分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淋,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非淋,ANLL)两类。ALL 按原始淋巴细胞的形态学分成 L1(第一型) 、L2(第二型)和 L3(第三型)三型。ANLL 可分成 7 个亚型: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4(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6(急性红白血病)和 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 分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 。特殊类型 如嗜酸细胞白血病、嗜碱细胞白血病、浆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等。(3) 按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和原幼细胞的多少分类:白细胞增多性 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伴有大量异常原幼细胞。白细胞不增多性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血片中较难找到原幼细胞。(4)成人 ALL 分型及危险分层分型1B 细胞 ALLTdTHLA-DRCD34CD19CD22CD79aCD10cy cy/slgH/L频率Precursor-B-cell ALL Pro-B ALL+-5-10cALL +-+-+-40-50Pre-B ALL +-+-+-10过渡类型

7、Precursor- B-cell ALL +-+-+1Mature-B-cell ALL -+-+-+52T 细胞 ALLcyCD3CD7CD1aCD2CD5sCD3频率频率Pro-T ALL+-5Pre-T ALL+-+-Cortical-T ALL +-10-15血液科 3Mature-T ALL +-+5-1015-50%伴髓系表达WHO 分型(分型(2008)B lymphoblastic leukaemia/lymphomaB lymphoblastic leukaemia/lymphoma, NOSB lymphoblastic leukaemia/lymphoma with r

8、ecurrent genetic abnormalitiesB lymphoblastic leukaemia/lymphoma with t(9;22)(q34;q11.2); BCR-ABL1B lymphoblastic leukaemia/lymphoma with t(v;11q23); MLL rearrangedB lymphoblastic leukaemia/lymphoma with 1(12;21 ) (p13 ;q22); TEL-AML1(ETV6-RUNX1)B lymphoblastic leukaemiailymphoma with hyperdiploidyB

9、 lymphoblastic leukaemia/lymphoma with hypodiploidy (hypodiploid ALL)B lymphoblastic leukaemia/lymphoma with t(5;14)(q31;q32); IL3-IGHB lymphoblastic leukaemia/lymphoma with t(1 ;19)(q23;pl 3.3); E2A-PBX1(TCF3-PBX1)T lymphoblastic leukaemia/lymphoma分层(高危因素)年龄大于 50 岁发病时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30x109/L (B 细胞系)100x10

10、9/L(T 细胞系)对治疗反应延迟:获得 CR 的时间大于 4 周;治疗第 7 天外周血中, 第 14 天骨髓中原始细胞持续存在者为高危特异的染色体异常:t(9;22), t(4;11)某些免疫表型:早期和成熟 T 细胞型,前前 B 型(裸型)MRD细胞遗传学危险度分层危险度分层5年OS核型1级(标危组)50%high hyperdiploidy2级(中危组)40%50%正常核型,11q异常(非MLL),del(6q),del(17p),del(9p),del(12p),-13/del(13q),t(14q32),t(10;14),low hyperdiploidy,TCR易位,四倍体(80)

11、或其他 3级(高危组)30%40%-7,del(7p),+8,11q23/MLL易位,t(1;19)或t(17;19),T细胞ALL中t(5;14)/TLX3或CALM-AF10 血液科 34级(极高危组)10%。M2占 AML 的 30%。4.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 骨髓以颗粒增多的异常的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在NEC 中30%;以细颗粒为主、形态似单核细胞者为变异型 M3(M3V),细胞化学染色有鉴别意义,染色体或分子生物学检查可明确诊断。早幼粒细胞可见特征性的柴捆状的 Auer 小体。M3占 AML 的 5%10%。5.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骨髓原始细胞在 NEC 中30%

12、,各阶段粒细胞占30%80%,各阶段单核细胞20%。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伴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增多(M4Eo):除骨髓象符合 M4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 NEC 占 5%30%,嗜酸性颗粒粗大而圆并有着色较深的嗜碱性颗粒。M4占 AML 的 15%20%。6.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分两个亚型。其中 M5a(未分化型):骨髓中原始单核细胞在 NEC 中80%;M5b(部分分化型):骨髓中原始和幼稚单核细胞在 NEC 中30%,但原始单核细胞30时,即进入白血病阶段,由 MDS 演化而来的白血病常为难治性白血病且预后不好。在 RA 中,有些红细胞明显增生伴形态异常,有些以后可发展成为红白血病(

13、M6)、Di Guglielmos综合征(红血病一红白血病一白血病),经过缓慢,需不断观察。若出现原幼粒细胞明显增多,非红计数后若30,可诊断为 AL,有核红细胞巨幼变明显,PAS 染色常显示强阳性、试用叶酸、维生素 B12治疗后无变化。2类白血病反应 常并发于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疾病,白细胞超过正常数值,但很少50109/L,类白血病反应有各自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原发病控制后,类白血病反应亦随之消失,此外其周围血和骨髓中粒细胞较为成熟,胞浆中常有中毒性颗粒和空泡,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不增多,NAP 反应强阳性,血小板和血红蛋白量大多正常。3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 此时骨髓象中原粒及早幼粒细胞

14、增高,似红系及巨核细胞血小板等并无特殊改变,病前感染史及药物史有助于鉴别。4巨幼细胞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因叶酸或维生素 B12缺乏常伴有外周血三系减少,骨髓象中红系增高伴巨幼样变。有时亦可波及粒系及巨核细胞系统。幼红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出现双核或多核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巨血小板等。与 M6的早期红血病阶段易混淆。巨幼细胞贫血者红系 PAS 染色常阴性,血清叶酸成维生素 B12浓度明显低于正常,经维生素 B12或维生素即合并叶酸治疗后 24 小时,骨髓中巨红或粒系的巨幼变情况可明显改观。此与 AL 可以区别。分列与本病有关主要疾病鉴别的相同点及不同点。慢粒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其他原因引

15、起的脾肿大 血吸虫病肝病、慢性疟疾、黑热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均有脾大。但各病均有原发病的临床特点,血象及骨髓象无慢粒的改变。Ph 染色体阴性等。2类白血病反应 常并发于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疾病。白细胞数超过正常数值,但很少50109L。类白血病反应有各自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原发病控制后,类白血病反应亦随之消失。此外,脾大常不如慢粒显著。其周围血和骨髓小粒细胞较为成熟,脑浆中常有中毒性颗粒和空泡。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不增多,NAP 反应强阳性。细胞中 Ph 染色体阴性。血小板和血红蛋出量大多正常。3.骨髓纤维化 本病脾大显著,血象中白细胞增多,并出现幼粒细胞可与慢粒混淆。重要鉴别是骨髓活检病

16、理切片中骨髓纤维化可见大量网状胶元纤维增多。另外,血片易见泪滴状红细胞。Ph 染色体阴性,可有助于鉴别。(二)中医疾病的鉴别1.风疹:紫癜是隐没在皮肤内,抚之不碍手,压之亦不褪色;而风疹是突出于皮肤表面,抚之碍手,且压之褪色,两者可以区别。2.紫癜:发病前有发热、咽痛、乏力,但神志清楚,且有时有明显的诱因,如食物、药物等,发病不似温病发斑急骤,舌质无红绛。 3石瘕:下腹部的积聚,应注意和石瘕相鉴别,虽然两者都有腹部积块的共同表现,但石瘕则为妇科疾病,常伴有月经过多,经期紊乱,白带增多等妇科的表现。血液科 3四、治疗(一)急救处理1. 西医措施(1)抗感染 原则上应选择广谱抗生素且相互间具有肯定的协同作用,并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2)止血 血小板低于 20109L 者,可输注血小板悬液,每次 10U 根据病情可重复使用。(3)纠正贫血 血红蛋白低于 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