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地区(汕头)黄氏各支系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655992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东地区(汕头)黄氏各支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粤东地区(汕头)黄氏各支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粤东地区(汕头)黄氏各支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粤东地区(汕头)黄氏各支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粤东地区(汕头)黄氏各支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东地区(汕头)黄氏各支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东地区(汕头)黄氏各支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粤东地区(汕头)黄氏各支系粤东地区(汕头)黄氏各支系汕头,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是中国南方重要港口城市、沿海开放城市 和著名侨乡,是粤东、赣南、闽南、闽西一带的重要交通枢纽、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 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 、 “海滨邹鲁、美食之乡”的美称。现辖:金平区、龙湖区、 澄海区、濠江区、潮阳区、潮南区、南澳县。 汕头市区的大部分直到20世纪初期仍属澄海辖境,直到1921年成立汕头市 政厅,正式与澄海分离。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又将原属潮阳的达濠和河浦两 区划入汕头市区。故老族谱中仍将迁居上述乡镇的黄姓人记载为澄海或潮阳。 估计现居住汕头市区的黄姓人口约3-4万人。其

2、中聚族而居的村落有下蓬镇的渔 洲,河浦区的河渡、广澳、珠浦等地。尤其是河浦区珠浦黄氏,乃当地一大盛 族。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荀公分派:荀公分派: 黄万塘世系:黄氏总第130世、黄荀派下第12世裔孙,名参,万塘其字,号 曰浦隐。黄万塘于元顺帝年间,因见天下大乱,托名游学,由原居地莆田入潮, 择地潮阳沙浦都创乡立籍,名其村曰“珠浦”因自号日“浦隐” 。黄万塘虽生乱 世,仍耕读不辍,元朝灭亡后,他于明太祖洪武三十七年取得贡元,官授福建 瓯宁县尹。有惠政,百姓称颂,遂升迁交趾(今越南)同知分府。黄万塘有子2人, 长子怀浦,次子悦浦。至今已传26代,其后代先后分迁普宁、潮安、惠来

3、和汕 头市区内。仅在乡人口有1万3千多人,这一世系支派在全潮汕合共有4万多人, 连同海内外在7万人以上。他们奉万塘公为始祖。 凤溪世系:凤溪世系: 属于这世系的有南墩、北墩等村,系黄凤溪12传黄裕轩之后,于清代由揭 阳黄岐山创迁此地。 化公分派:化公分派: 黄僚世系:黄皇甫,黄僚十传裔孙,为黄侗叟长子,以翰林学士致仕。宋 末自福建入潮,卜居奉恩乡南阳里(今关埠镇)皇甫有三子,长子黄松岩居南阳 里,黄松岩长子于明初自潮阳南阳里迁创今之汕头市郊区下蓬镇渔洲村,后又 分迁澄海隆都前埔村。 另外,黄侗叟次子黄经德,宋末为潮阳知县,托病不到任,居潮阳奉恩乡 麻田麓之霞霖。其四子黄东春分创下底。其后代又先

4、后创居洋心呻上巷-溪头 一灶市呻桑由一溪西寮。历经七弯八折,又于明代从潮阳迁居蛇浦(今汕头市)。澄海区澄海区 澄海地域原属海阳、揭阳。明嘉靖四十二(1563)年析海阳上外莆、中外莆、 下外莆三都,属揭阳的蛇江、鳄浦、蓬洲三都,以及原属海阳县、后割归饶平2县管辖的苏湾都,共七都之地置澄海县。1994年4月撤县建市,现全市人口80多 万,其中黄姓人口5万多,列该市人口排行榜第6位。全市17个街道(镇)均有分 布,其中人口5千以上的镇有隆都、上华、莲下、东里4个镇和风翔、澄华两个 街道。主要聚居村落有上华镇的菊池、横陇、陇尾、云乔;莲下镇的程洋岗、 管陇、潜溪、东前溪、上村、下村、竹林、永新等处;莲

5、上镇的里美、上巷、 盛洲;湾头镇的南湾、潮港;隆都镇的龙尾、吴邦、前埔等处;东里镇的北联、 新陇、东和、南社、东陇等处;盐鸿镇的盐灶;凤翔街道的东湖、信宁、港口、 外埔等地;溪南镇的南砂、海岱、银砂、埭头;莲华镇的东浦、碧砂等村。澄 华街道的城西、上窖、下窖、冠山、北门、南门、凤岗里等地;处砂竹宫(属外 砂林厝,今已部分外迁坝头,及县邑邻近乡村,仍居是乡者反倒少数);湾头镇 的南湾、北湾、海后等地。其世系及分布情况如下: 禾坪禾坪( (峭山峭山) )派:派: 福公分派黄程世系:迁潮始祖黄程。黄程家族世居福建古田县,本人曾居 福州长乐县。因敢于直言忤当时朝中权贵王钦若意,被递夺功名,黄程忿而由

6、福州回到古田。又托名游学,由古田人潮州。潮州秀丽的山川河野和纯朴的风 俗人情深深吸引了他,遂萌发了在潮州开基立籍的打算。他自己结庐潮州西湖 山上,与当时潮州名士卢侗、许申,以及也同样因得罪朝中权贵的而被贬任潮 州通判的陈尧佐意气相投,过从甚密,终日研易读经西湖葫芦山上,真是不亦 乐乎。于是就把家眷从古田接来潮州居住,安置他们于时属海阳县的上外莆都, 现在的上华镇菊池村,遂开创了潮汕黄氏禾坪派福公分派黄程世系,子孙分布 各地。 但是,关于这一派系,在族谱中也出现互相矛盾之处:该谱一方面在谱图 列黄程为迁潮始祖,黄恒德为黄程长子。而在谱序中却对黄程只字未提,今将 谱序摘录于此: 我之祖实出河南光州

7、,竹轩公游宦于闽,遂籍闽之古田,子孙世居之。后 至恒德公,遭宋靖康之变,田地施入石禅寺,兄弟移家于潮,随乡之胜以定居 焉。一居郡城之联桂坊,一居海阳之菊池,一居潮阳之酉头都,又一游宦籍于 诏安之梅岭。由来之族,断之古田。古田之谱毁于兵,故失其传次。今我恒德 公为始迁之祖,麓斋公图谱概可知矣 黄麓斋的图谱撰于元泰定三年(1326)上面所引重修家谱序撰于明万历 三十二年(1604),年代较近,而且言之确凿。另一个疑问之处是:谱中言黄恒 德迁潮原因是遭靖康(1126)之变,黄程迁潮后已于天圣五年(1027)再次投身科 举考试,并中进士,时间前后相差近百年! 可能吗? 这里仅提出疑问,在叙述 中基本仍

8、按原说法。有时两种说法均斟酌采用。 黄钺,号恒德,黄程长子;初居海阳怀德乡(今之澄海上华镇),传至四世 黄时季,号友轩,由怀德乡移居凤岭(今澄海程洋岗)。 黄钟,字庸德,黄程次子,定居菊池老乡。传至四世黄梦熊,因殁于王事, 本人无子,为了继续这一房头的香火,遂由其兄黄钺四传之裔孙黄时晦来菊池 过继黄钟为嗣。黄时晦字景明,号敬轩,宋代澄海五进士之一,官任南浙判官。 黄时晦是为菊池黄氏五世祖。其后代又分创上窖、下窖和县邑近乡东湖、外埔 和城内北门等处乙分居城内及近邑乡村的属该派之立纲祖派,著名学者黄际遇, 著名侨领黄作明即是其后裔。 黄中立,字朝爵,号微庵,黄友轩之长子。登宋淳祜己酉特奏进士,任兵

9、 部提领,累迁荆湖制置使,告老返乡创立前溪(今之莲下镇潜溪)乡。其后代又3分创潜溪、东前溪、管陇、上窖、下窖、横陇、上巷、上村等地,并分创潮阳、 揭阳、揭西、普宁、潮州、汕头市区等地。 以黄程为迁潮始祖的禾坪派福公分派,其人口;总数虽不及禾坪(峭山)派 其他分派,但其历代所出名人及影响,当首推潮汕黄氏第一。澄海历史上共出 过13位进士,除黄程本人登宋代进士外,其5世孙黄时晦,6世孙黄中立,7世孙 黄唐,8世孙黄康,也皆是进士出身。黄中立官拜荆湖制置使之职,官阶相当于 提督。还出了一位武进士黄天寅,官拜怀远将军。其移往外地的分派,也根深 叶茂。仅迁往惠来县周田镇的“周田派”黄氏,据说人口就近10

10、万以上,连同 周田派黄氏移居海外者计,其人口数远比仍居澄海本地者多。 黄全世系:据香港出版的黄氏通书云:黄全传至三世,由泉州经漳州 人潮,居苏湾都南砂寨(今澄海溪南)分派海阳、沙头(应为大砂头,现在通称银 砂)埭头、樟林。其具体分创村落是: 冽井公,由泉州经漳州人潮州,先住苏湾都南砂寨(今属澄海溪南镇),派 分海阳、沙头、埭头、樟林。 宗太公,冽井公之子,宗太公子肇元(迁饶阳)、子嗣享(迁樟林北联)子全 负(居南砂)。 肇元公,生真耀、良直。 良直公,生潜典。 潜典公,生南饶,南饶由澄海南砂迁饶城(今之三饶)西门六桂社。生子怀 实。 怀实公,生特奖、坤仪。特奖公由饶城迁居凤凰松柏下已传30代。

11、将 在饶平县部分接上介绍。 凤溪世系:黄凤溪三子黄松辉原居揭阳,至明末清初,本人及其后裔移居 澄海溪南,后又移居外砂竹宫。其地属海滨,常遭海寇骚扰,为避盗寇,各分 别迁到澄海近县邑之信宁等地(时统称五乡)居住。 按:此资料来自凤溪世系族谱。另据澄海黄氏垂裕堂世系附录之“黄 氏笃培堂柑田公世系表”则云:澄城黄氏笃培堂始祖子璇祖之四世祖柏公,迁 居外砂竹宫,至同治九年(1870)前后,因潮州总兵方耀在外砂办清乡(历史上确 有不少外砂因在清乡中离家散宅),为避乱,其中一子迁居白沙(今汕头市白沙 良种场)附近柑园逃避,搭田寮,捕鱼养禽畜为生,其后世称为“柑园公” 。居 住不久,因该处盗寇过多,而分迁到

12、附近的港口、信宁、昆美等村定居。至今 已传 13世以上。 显然,这世系属于风溪比属于黄程根据更充分。 黄僚世系:创迁始祖黄寿山,系黄僚12世黄皇甫三子黄松岩之后。黄松岩 创居潮阳南阳里,其长子于明初自潮阳南阳里迁创今之汕头市郊下蓬镇渔洲村。 黄寿山约于明万历三年(1595)左右由渔洲村分迁到澄海隆都前埔村,前埔黄氏 立黄寿山为一世祖,至今已传23世以上。 建饶世系:黄姐童,黄建饶四传至黄姐童,共有子五人,第五子黄秉信, 黄秉信之子黄紫膺由饶平迁创龙眼城都龙尾(今称龙美)村,黄秉信之侄黄明华 创居隆眼城都侯邦村(两地原均属饶平县,现均为澄海隆都镇辖属自然村,侯邦 俗称吴邦)。林大钦的启蒙老师黄石

13、庵即为该派裔孙,黄石庵及其后代世居龙美, 林大钦得中状元之后为报师启蒙训导之恩,特为黄石庵在龙美村修建一座府第, 名曰“状元先生第” 。现“状元先生第”遗址尚在,仍由黄石庵裔孙居住其间。4潮阳区、朝南区潮阳区、朝南区 潮阳置县历史悠久。东晋隆安元年(397)置潮阳县,1993年撤县建市,迄今 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全国有名的人口大县、经济大县(市);且人文荟萃,历 代人材辈出。全市现有人口240多万人。其中共有黄姓人口约17万多人,列潮阳 姓氏人口第4位。是潮阳市的盛族。在潮阳的文明发展史上,黄姓人发挥了举足 轻重的作用。黄姓人分布于全市 25个乡镇(街道)的140个管理区(居委会),其 中

14、,5000-10000人的管理区(居委会)有两英镇的河浦,关埠镇的下底、洋贝, 成田镇的西岐,胪岗镇的泗黄,古胪镇的波美。10005000人的管理区(居委会)有 两洋镇的下小坑、墙新、两英,河溪镇的中田,仙城镇的利陂,文光街道的兴 归、平和东,谷饶镇的石壁、木丹坑、新厝、案前,灶浦镇的灶市、灶内,和 玉镇的练北,金玉镇的阳美、石鼓,成田镇的宁湖,关埠镇的田东、桥头、埔 上、上巷、洋心、上底、宅美、堂后,西胪镇的乌石、兴平、竹林,沙陇镇的 北洋,胪岗镇的新庆, 司马浦镇的下桥。100-1000人的管理区(居委会)有两英镇的后洋77个村落 (居委)。100人以下的村落有27个。 按黄姓世系划分:

15、禾坪派:禾坪派: 化公分派黄镛世系:这一派系仅记载知其为黄峭后裔,究属何房派下,尚 不清楚。其始祖黄镛(一名黄全镛),字朝奉,原居福建莆田,官居礼部侍郎, 宋宝祜四年(1256)为奸臣陷害,削职为民。恰逢次子黄瑞林,字光祖,任潮州 府教授。黄镛遂同儿子携眷人潮,卜居潮阳新兴乡泅水居住。后因同周姓人家 交换居屋而迁徙泗水东面,创居莲花寨,就是今天的胪岗镇泗黄村。泗黄黄氏 尊黄镛为开基祖。其世系如下: 1世黄镛,生子黄棠; 2世黄棠,生子宣教; 3世宣教,生子应辛、应嗣; 4世应嗣,生子道简、道仁; 5世道简,生子主寿、主吉; 6世主吉,生子添佑、添元、元贞; 7世元贞,生子珙、?; 8世璃,生子

16、敦雅、纯睦,口口(迁贵屿); 9,世纯防,生子复斋、清淡; 10世复斋,生子西溪.下略。已传24世以上。后裔除住居泗黄本乡外,移居 本市各地及揭阳、汕头等处。按:与凤溪谱系两相对照,这一派系似应归于凤 溪世系。 黄僚世系:黄经德,字腾茂,号平溪,原居莆田,为黄峭七世孙黄侗叟次 子。宋末元初人。先任程乡县(今梅县)知县,后继任潮阳知县。时当宋末,京 城,临安已被元军攻陷,南宋小朝廷一路南逃,由福建入潮,小朝廷岌岌可危。 黄经德知事已不可为,故人虽已到潮阳县,却托病不赴潮阳知县任,也不回原 籍。于宋景炎二年(1277)先卜居潮阳奉思乡麻田麓之霞霖,后又迁夏林。黄经 德生有五子,长子黄东里分创堂后,次子黄东斋、三子黄东林分创埔上,四子 黄东春分创下底;其后代又先后创居洋心、上巷(今属关埠镇)、溪头、灶市(今 均属灶浦镇)、桑田(今河溪镇的中田和西田)、溪西寮(今灶浦镇新荣)蛇浦(今5汕头市)及普宁的磨石坑(今普宁南径)五子黄东江初随父侧,晨昏奉侍。宋亡后, 他于元初移揭阳塘埔,创立分派。清代云南提督黄武贤即是黄侗叟第19代裔孙。属于这一派系的还有黄皇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