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222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655985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2222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2222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2222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2222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2222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22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222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 文 题 目 秦诏版与峄山刻石对比研究 研 究 生 姓 名 赵远方 学 号 导 师 姓 名 曾翔 系 所 美术学 专 业 书法篆刻 研 究 方 向 书法篆刻 入 学 时 间 2012.9 毕 业 时 间 2014.7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2013 年 11 月 20 日一、立论依据(可加页)一、立论依据(可加页)1选题背景及论文的研究意义选题背景及论文的研究意义篆书的发展是与古文字发展紧密相联的。它作为篆、隶、草、行、楷五体书之首,是书 法艺术中具有独立意义并独具特色的书体。今天,篆书在文字应用方面虽不占主导地位, 但由于这种

2、书体处在前书法的文字起源与应用时期,直接关系到研究我国古代文明,追溯 历史的重大课题,再加上这种书体在两千余年的发展史中,经历了多次演变,又以它在书 法上的独有特征和美的表现贯穿于整个书法史中。因此,它是文化传承的命脉,在考古、 文字研究、哲学、美学以及人类社会学诸方面,具有任何书体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研究 价值。 秦诏版与峄山刻石都属于小篆范畴。秦诏版是无论在史学还是书法上都具有非 常重要的价值。 峄山刻石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 年)东巡时所刻,是秦刻石中 最早的一块。诏版为自由体,主要是为了实用,写法草率,笔划圆相间,行款错落。空间 开合疏密有致。 峄山刻石内容为四言韵文,字体横

3、平竖直,布白整齐,笔画挺匀,结构 上紧下松,垂脚拉长,有居高临下的俨然之态,在章法上行列整齐,规矩和谐,整齐化一 与当时秦王朝的时代精神是相统一的。前者则是“金字招牌”古老遗风的延续,借此把皇 帝的诏令宣示社会,推动度量衡统一,二者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妙,在宣传舆论上 作用是相同的,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唐张怀懽在书断中将李斯的小篆定为“神品” ,赞曰:“画如铁石,字若飞动” , 称其用笔“骨气丰匀,方圆绝妙” ,由此可知李斯的书法结体稳健匀称,法度谨严,故书界 有“学篆必先宗二李 (秦,李斯;唐,李阳冰) ”之说。 峄山碑线条圆润流畅。结果 对称均衡。形体清

4、瘦修长,风格精致典雅,可谓一派贵族风范。加之该碑笔法严谨,端庄 工稳,临写尤其能强化手腕“提”的功能,增强“中锋”意识,因而不失为学书入门的最 佳范本。 “学书之要,惟取神、气为佳。若模(摹)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 所为耳” (蔡襄蔡中惠公文集 ) 。 过去许多人学习峄山碑 ,多重结构而不究用笔,多重形而不求质,甚至把它当成 板滞僵硬的美术体对待。其原因是未能“透过刀锋看笔锋” ,或者只重视用笔不懂用锋和笔 势,另外对空间章法的理解运用也偏于打格和界栏。不能真正意义的解放和激活秦篆。 秦诏版的文字线条瘦硬果断,大小参差错落,显得纵横自如,洒脱随意,加之 章法疏密有变,布局黑白差异颇

5、大,令其展现出活泼动人的独特意趣。尤其那细挺而略带 稚拙的刀刻之意,与甲骨文之清爽神韵有异曲同工之妙,显示出高古的艺术格调。在秦代 小篆那匀整、对称、刻板的主体风格之中,诏版这种自由跌宕、稚拙可爱,就显得格外地 突出和诱人。版的书写是纵有行而横无列,章法布局是前紧而后松。此种章法用笔开启后 代碑额和墓志以及民间残纸,手札尺牍的空间形式。但后人学习秦诏版往往只重视用 笔,在其节奏空间章法的取法启悟上远远不够。 秦诏版文字与秦峄山刻石相比:一 是随意,一是庄重;一是字形大小略无一定,一是字形整齐划一。因此,虽是同一时期书 写的文字,但差异很大。从用笔上讲, 秦诏版化圆转为方折,变规范婉转而为率意直

6、截,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篆书的隶书化前奏或曰篆法的草体,甚至堪称那个时期的“流行书风” 。本文试图通过秦诏版与峄山刻石的对比研究进一步理清小篆在用笔与造型空 间章法间的诸多关系。探究在当下如何进一步从用笔和空间章法等方面激活篆书并赋予时 代审美,展望篆书前景并就如何结合新形式进行篆书创作进行探讨。2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 国内外对秦诏版的研究大多倾向于历史文化价值的挖掘,对峄山刻石的研究也 多侧重于形体、风格流变和真伪的考证。而对书法本体的立场研究还不够细致。 秦诏版 与峄山刻石都属于小篆范畴。秦诏版是无论在史学还是书法上都

7、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峄山刻石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 年)东巡时所刻,是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块。 诏版为自由体,主要是为了实用,写法草率,笔划圆相间,行款错落。空间开合疏密有致。 峄山刻石内容为四言韵文,字体横平竖直,布白整齐,笔画挺匀,结构上紧下松,垂 脚拉长,有居高临下的俨然之态,在章法上行列整齐,规矩和谐,整齐化一与当时秦王朝 的时代精神是相统一的。前者则是“金字招牌”古老遗风的延续,借此把皇帝的诏令宣示 社会,推动度量衡统一,二者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妙,在宣传舆论上作用是相同的, 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过去许多人学习峄山碑 ,多重结构而不究用笔,

8、多重形而不求质,甚至把它当成 板滞僵硬的美术体对待。其原因是未能“透过刀锋看笔锋” ,或者只重视用笔不懂用锋和笔 势,另外对空间章法的理解运用也偏于打格和界栏。不能真正意义的解放和激活秦篆。 秦诏版的文字线条瘦硬果断,大小参差错落,显得纵横自如,洒脱随意,加之 章法疏密有变,布局黑白差异颇大,令其展现出活泼动人的独特意趣。尤其那细挺而略带 稚拙的刀刻之意,与甲骨文之清爽神韵有异曲同工之妙,显示出高古的艺术格调。在秦代 小篆那匀整、对称、刻板的主体风格之中,诏版这种自由跌宕、稚拙可爱,就显得格外地 突出和诱人。版的书写是纵有行而横无列,章法布局是前紧而后松。此种章法用笔开启后 代碑额和墓志以及民

9、间残纸,手札尺牍的空间形式。但后人学习秦诏版往往只重视用 笔,在其节奏空间章法的取法启悟上远远不够。 秦诏版文字与秦峄山刻石相比:一 是随意,一是庄重;一是字形大小略无一定,一是字形整齐划一。因此,虽是同一时期书 写的文字,但差异很大。从用笔上讲, 秦诏版化圆转为方折,变规范婉转而为率意直截,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篆书的隶书化前奏或曰篆法的草体,甚至堪称那个时期的“流行书风” 。秦诏版和峄山刻石作为秦代篆书的两个风格典型。虽是同一时期书写的文字, 但差异很大。本文试图从时代背景,风格形成原因,形制材质书写内容,版本,笔法,结 构,空间章法以及不同时代对两作品的解读品评和取法借鉴等分别进行梳理。分

10、析作品背 后的历史文化原因,历代学习取法的得失不足,提出在当下书法创作中可借鉴的角度和意 义。附主要参考文献附主要参考文献 1 孟宪斌著.秦始皇出巡记M. 三秦出版社, 2006 2 安作璋,孟祥才著.秦始皇帝大传M. 中华书局, 2005 3 李文放. 秦始皇巡游纪功七刻石浅解J. 汉字文化. 2008(01) 4 公木. 李斯秦刻石铭文解说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78(01) 5 徐自强,吴梦麟著.古代石刻通论M. 紫禁城出版社, 2003 6 田彩中. 篆书的演变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9 年 01 期 7 邹帮平. 秦系正体文字发展性研究D. 西南大学 2012

11、8 黄中业著.秦始皇嬴政传M.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9 赵超著.中国古代石刻概论M. 文物出版社, 1997 10 崔尔平选编点校.明清书法论文选M. 上海书店, 1994 1 1 裘锡圭;关于石鼓文的时代问题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 年 01 期 12 单晓伟;秦文字出土与研究综述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 03 期 13 方建军;秦子镈的器主和时代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 年 03 期 14 容庚;秦公钟簋之时代J;考古;1937 年 01 期 15 于省吾;读金文札记五则J;考古;1966 年 02 期 16 王辉,萧春源;新见铜器铭文考跋二则

12、J;考古与文物;2003 年 02 期 17 王兴国. 试论当代书法中的篆书创作D. 首都师范大学 2009 18 李迎春;秦始皇的古代标准化建设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 年 04 期 19 朱活;论秦始皇统一货币J;文物;1974 年 08 期 20 侯学书. 秦权量诏版文字结体笔画方折成因考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4(06)21 赵瑞云,赵晓荣. 秦诏版研究J. 文博. 2005(03) 22 琦枫. 秦刻石及其拓本的流传J. 紫禁城. 1982(04) 23 韩崇岚. 稀见本峄山志J. 文献. 1989(03)24 付志红. 李斯刻石文的文学观照J. 北方论丛.

13、2006(03) 25 陈宁. 秦刻石新论J. 黑龙江史志. 2009(05)26 姚淦铭. 秦代刻石书艺之研究J. 铁道师院学报. 1994(03)27 雒长安. 秦“峄山刻石”J. 文博. 1984(02) 28 曹之,霍艳芳. 从峄山碑看拓本的起源J. 图书馆论坛. 2010(06) 29 商承祚. 秦權使用及辨伪J. 学术研究. 1965(03) 30 时瑞宝,邓霞编著.咸阳文物志M.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2 31 王云 编著.中国度量衡漫谈M. 计量出版社, 1985 二、研究方案和工作计划二、研究方案和工作计划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

14、键问题 秦诏版和峄山刻石作为秦代篆书的两个风格典型。虽是同一时期书写的文字, 但差异很大。本文试图从时代背景,风格形成原因,形制材质书写内容,版本,笔法,结 构,空间章法以及不同时代对两作品的解读品评和取法借鉴等分别进行梳理。分析作品背 后的历史文化原因,历代学习取法的得失不足,提出在当下书法创作中可借鉴的角度和意 义。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以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去研究两种碑刻风格的起源、发展变迁的过程,通过比较研究 得出差异,从而探索小篆演变规律和各自的文化艺术价值从而挖掘出对今天的参照意义。 主要采取三种研究方法: 1.1、整体观。

15、从社会文化和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和层次研究社会的文化元素和行为, 把社会或文化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 1.2、文化相对论。客观地看待被研究的对象。一般采用文化主位研究法,从被研究者 的角度来看待被研究者的文化。 1.3、跨文化比较。对不同的文化进行广泛的比较研究。 2、材料的收集:首先利用好图书馆和各类资料室,掌握图书分类法,善用书目和索引, 使用各种工具书。其次在实践中调查研究,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最后用网络搜集最新 资料,在各大期刊网中寻找有价值的文献参考资料。 思维方法:结合资料,通过归纳推理和分析综合,趋同求异,顺向逆向发散思维等多向 思维方式对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鉴定和整理。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秦诏版与 峄山刻石的技法比较,总结分析两碑技法特征,风格特征以及今天仍待学习借鉴的地 方。 实证分析法: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