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试题分析物理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5603699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试题分析物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3高考试题分析物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3高考试题分析物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3高考试题分析物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高考试题分析物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试题分析物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 2013 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试卷及答题分析一、试卷整体情况(甘肃省 2013 年高考采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新课标卷 ,同时采用该套试卷的省份还有贵州、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宁夏、内蒙、新 疆、云南,共十个省或自治区)1 1题型、布分及知识点题型、布分及知识点 表一表一 题型题型题号题号考查的知识点考查的知识点能力要求能力要求 14牛顿第二定律、图象理解15物体的平衡分析、综合、推理16电磁感应、力与运动理解、分析、综合17带电粒子在磁场运动分析、综合、数学处理物理问题单 选 题18点电荷电场、电场叠加分析、推理19电磁部分物理学史记忆、分析20万有引力、卫星运动、能量分析

2、、综合、推理选择题 48 分 (占 27.3%)多 选 题21向心力来源火车转弯模型分析、推理22 (8 分)平抛物体运动、弹性势能、功能关系、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分析、推理、综合、数学处理物理问题实验题 15 分 (占 13.6%)23 (7 分)电表的改装理解、分析、综合24 (14 分)圆周运动、向心力分析、电场力做功、动能定理分析、综合、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计算题 32 分 (占 29.1%)25 (18 分)速度图象、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运动的描述形成清晰的物理情景、分析、判断、综合运用(1)气体的体积、压强、温度、内能、热力学第二定律理解33(2)气态方程的应用分析、综合(1)弹簧振子

3、的周期和能量理解、分析34(2)光的反射和折射、全反射分析、综合、数学工具(1)原子的结合能理解选考题(3 选 1) 15 分 (占 13.6%) 35(2)弹性和非弹性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和能量关系形成清晰的物理情景、分析、判断、综合运用2 2试卷整体特点试卷整体特点(1)2013 年高考是甘肃省第一次采用新课标卷,从新课标卷物理部分在理综卷中 的占分来看,由原来大纲卷的 120 分变为 110 分。既体现了新课标要求各学科均衡发 展的理念,又适当突出了以物理思想和物理能力作为选拔性考查的学科地位。 (2)从题型结构上看,客观题占分为:48 分(必考)+5 分(选考)=53 分;主观 题占分为:

4、47 分(必考)+10 分(选考)=57 分。与大纲卷相比,主观题比例略有增 加。 特别是新课标卷明确了单选题目和多选题目,降低了选择难度。 (3)从考查的知识点看,试题覆盖面较大,且重点围绕力与平衡、直线和曲线运 动、牛顿运动定律、能量、电场与磁场以及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力学主要考查牛顿运功定律和圆周运动较多,从物理学科而言,力学的确是物理 学习的基础和出发点,所以出题者紧紧抓住这点主要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和曲线运动, 考查的方向都基本是用牛顿运动定律去分析力和运动的关系,包括学生比较难掌握得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以及最大静摩擦的考查。 电学部分知识点着重考查力电综合问题,利用力学分析电学问题是

5、高考的热点和重 点,考查了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没有过分强调技巧题目本身的难度,重点考查学 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 力学实验体现了新课标最突出的特点探究性实验的重要性,主要考查学生对探 究性实验的目的、原理设计和实验结果的处理方法以及对实验误差的分析能力。 电学实验又真切地回到课本,考查学生对最基本的物理规律的掌握情况万用表 的原理和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提醒中学教学和高考备考一定要以“本”为本,脱离题海 战术,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4)从试题的能力要求上看,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 查放在首位,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全面考查考生的记忆能 力、形成清晰的物理

6、情景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 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及形成清晰的物理情景的能力等。 (5)从往年新课标卷的模块分布来看,今年试卷对必修、选修 3-1 模块中内容的 考查所占分值相对较多,而选修 3-2 模块中的内容考查与往年相比有所减少。 总之,2013 年新课标全国卷物理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题型更趋平稳,难度控制得 当。常规型题占总题数的多半,考生感到亲切而不陌生。试题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 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既对中学物理教学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又具有 可信的选拔性功能。二、考生答卷情况1各题难度、平均分、标准差 表二表二 题型题型题号题号( (布分布

7、分) )平均分平均分难度难度标准差标准差区分度区分度样本量样本量 物理整卷(110 分)59.8159.810.540.54 14 (6 分)4.450.742.630.34 15 (6 分)4.080.682.800.25 16 (6 分)3.540.592.950.39 17 (6 分)3.060.513.000.40单 选 题 18 (6 分)3.370.562.980.31 19 (6 分)2.700.451.400.33 20 (6 分)3.220.542.520.49选 择 题多 选 题21 (6 分)1.970.332.280.13 22 (8 分)4.870.612.330.5

8、9实验题23 (7 分)3.560.511.580.47 24 (14 分)5.870.424.130.73计算题25 (18 分)3.680.203.070.5414309033 (15 分)4.950.334.0436602 34 (15 分)5.760.382.8547458选考题 35 (15 分)4.730.322.470.55 598912第第卷试题得分段人数统计(卷试题得分段人数统计(%) 表三表三3数据说明与分析数据说明与分析 (1)平均分与难度:本表中难度的公式为:难度=平均分/试题(卷)总分。即难度值 越大,表示该试题卷平均得分率越高,试题越容易。反之,难度值越小,试题越难

9、。(2)标准差:标准差反映的是一组数据或一组测量值的离散程度,它是各数据偏离平 均数的距离(离均差)的平均数,定义为离差平方和平均后的平方根。 即 =sqrt(x1-x)2+(x2-x)2+.(xn-x)2/n) 对于一道试题而言,难度适中且标准差较大的试题是区分不同能力层次考生的好题。(3) 对今年的甘肃考生来说,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第 25 题难度最大,第 24 题区分度 最高。第 24 题和第 33 题虽然难度值不是最小,但由于这两题知识点(即得分点)较 多,考生得分比较分散,标准差最大;且从表三可以看出,这两题得 0 分比例最大, 也是标准差增大的一个原因。而第 25 题(常称为压轴题)

10、由于过程比较抽象,考生不 容易形成清晰的物理情景,表现为难度最大,得 03 分的考生比例高达 60%,即得分 集中在低分段,造成标准差最小,区分度最小。选则题由于是学生常见常做的题型,且单选和多选明确分开,得分离散程度和区 分度都比较接近、适中,可知得分呈正态分布。难度值依次减小,即题目难度依次增 大,说明出题者在考题排列顺序上非常重视,最大限度的减小考生的心理障碍。三、教学建议和备考策略 根据今年高考试题重基础、重能力、重探究、灵活多变等特点和今年我省考生的 答卷情况,现提出一些本人的建议和意见,仅供参考。 1教学中要强调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物理规律的理解。如摩擦力的方向 (14、15、16

11、、25 题)、牛顿定律(16、24、25 题)、平抛运动(22 题) 、圆周运动 (17、21、24 题)、卫星速度(20 题)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17 题) 、电场的叠加题号题号0 0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 1616 1717181822- 230.60.41.33.4 6.39.0 10.510.4 10.3 9.7 9.69.16.6 5.94.0 2.824 14.53.56.48.1 9.27.0 10.4 6.16.4 5.7 5.68.01.4 1.16.425 10.510.5 22.0 16

12、.6 13.7 7.0 3.5 3.92.7 1.3 2.02.62.9 0.40.1 0.1 000.23315.210.28.67.7 10.4 9.7 6.3 6.34.8 6.3 2.03.82.8 3.20.6 2.1344.91.76.89.0 9.7 13.9 14.411.1 10.9 8.2 4.52.81.2 0.60.1 0.1355.56.26.013.6 8.2 26.1 15.8 8.32.7 4.4 1.6i.00.3 0.10.2 0.1(18 题) 、电路计算(23 题)等。并熟练掌握分析这些问题的基本方法。 2充分挖掘课本资源,重视物理模型。如 21 题汽车

13、转弯源自与圆周运动的典例 火车转弯模型。教学中要真正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中学物理中还有许多这 样的可供挖掘的模型,如汽车以恒定功率行进、雨滴下落、带电球在复合场中运动等 收尾速度模型;如等离子体发电机、速度选择器、霍尔效应等动态平衡模型;水流星、 过山车、拱形桥等圆运动模型;超重和失重模型;发电机、电动机模型;复合场中的 等效重力模型。等等。3要重视实验课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功能。尽量避免教师说实验、黑板上做实 验的现象。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中努力让学生体会乐趣、增长知识、形成能力。特别 是探究性实验要真正起到探究的作用。 4不能忽视物理学史的教学。一张图片、一个小故事都可能使学生对某一物理

14、史 事刻骨铭心。同时物理学史也是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形成的重要途径。如第 19 题虽然 不难,但考生得分在选择题中较低(倒数第二) ,说明我省考生不重视常见科学家的重 要贡献的知识积累。5新教材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丰富的资源,教学中教师可不拘一格,灵活驾驭。 一是“做一做” 、 “思考与讨论” 、 “思考与练习” 、 “科学漫步”等栏目中的此料和问题 都是高考试题的原本。二是教材中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而用文字叙述的规律,根据学生 的实际,可提供帮助记忆的公式。如弹性势能的公式、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电流的 微观表达式、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等。今年的 22 题,如果知道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后 面几问可直接解答

15、。6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清晰的物理情景”的能力。如今年第 25 题,木 板瞬时速度变为 1m/s 的时刻,就是木块由加速变为减速的时刻,之后木块继续滑动减 速。没有这样清晰的情景,此题就无法正确解答,只能胡编乱造。 7新课标卷的考题比较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的深度和透度,经常把物理知识 和生活常识结合起来考,而且如果考生按生活常识来判断一般是错的,所以在学习物 理的过程中,我们要结合生活实际,透彻地理解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定理。 8作为应试训练,在高三备考中,要加强学生解题规范性的训练和体现物理思想 的训练。因为物理考试主要通过关系式体现着考生的物理思路,所以在解答题中,特 别注意:一是方程式尽量写定理、定律的原式,然后写导出式。二是题目给出的关系 要用数学式体现在解答中。三是纯数学的关系要简要指明,但不必详尽证明。四是减 少冗长的文字说明。也就是说,考生先要在草稿纸上作出大概的解题规划,然后再写 到答题卡上。五是要加强用数学语言表达物理过程和物理结果的能力培养。2013-7-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