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先生遗著《三易略义》跋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595791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一浮先生遗著《三易略义》跋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马一浮先生遗著《三易略义》跋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马一浮先生遗著《三易略义》跋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马一浮先生遗著《三易略义》跋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马一浮先生遗著《三易略义》跋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一浮先生遗著《三易略义》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一浮先生遗著《三易略义》跋(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馬一浮先生遺著馬一浮先生遺著三易略義三易略義跋跋馬一浮先生說易,嘗舉三易教學者。變易、不易、從變易中見不易,是名簡易。此是易學精義,自鄭康成提出,先儒多隱而未發。今略義又融會華梵,舉其綱領,言約而義精,可以見先生易學,博大圓通。明乎此,不但能解西方哲學常變二宗偏執之蔽,而中土中庸與佛教華嚴之要旨以及宋儒周濂溪太極圖說 、張橫渠心統性情之理,無不觸類貫通。學者果能切己體會,洞澈本源,則知略義所舉,句句都可以函蓋乾坤。言豈在多哉。義理無窮,廣說難盡。引伸發揚,唯在當人。學者慎勿以其簡略而忽之。西曆一九七年元月弟子烏以風謹跋於潛山谷口忘筌草堂。馬一浮先生詩集遺編序夫詩有本有跡。學與思為詩之本,文與詞

2、乃詩之跡。跡因本轉,本由跡彰。學有精駁,故詞有高下;思有正邪,故言有得失。本跡二者原不可分,但不可本跡顛倒,輕重錯置耳。詩言志,詩,心聲也。有是心必有是聲,有是志必有是言,存乎中必形與外。心有好惡,故聲有抑揚;志有大小,故言有偏全,亦自然之理,不可強也。記曰:溫柔敦厚,詩教也。溫者不冷,柔者不酷,敦者不刻,厚著不薄,正是形容詩人用心。詩人心中應是滿腔熱誠,靈活易感,而不是冷感殘忍,麻痹刻薄。故詩教主仁。唯仁者可以成為詩人,未有麻痹冷酷之人而可以成為詩人者。蓋言學詩必先重本,不可專以詞藻章句為學。仁是詩之本,詩為仁之用。必先識得仁體,然後發之于用,方不致流入偏邪曲小。更須知,詩以感為體。自感為誠

3、,方能感人也深。詩人胸中必存有一片惻怛敦篤之情,純正無邪之思,而又善詞藻,精篇章,一旦觸緣感物,發為詩歌,使人聞其聲、會其意,不禁有所興起奮發潛移默化而不自知。此詩教之用之所以大也。近代論詩者多偏重詞章之跡,而忽視學思之本。只在語言文字上求詩,而不知會心於語言文字之外。是以詩學本全而人自偏之,詩教本大而人自小之。因此,千百年來,孔子論三百篇之本,只是一個思無邪及詩教以仁為主之旨,不能發揚光大。而詩學僅限於詞章,流為小技。以致世人誤認為學詩不過玩弄風雅,乃閒人餘事。既無補於政教興衰,更無益于人心向背。此後世詩學之通弊也。歷代詩人,多如牛毛,所留篇章,幾至充棟。但求其真能通詩學之本,全詩學之用,可

4、以垂諸百世永為典則者,一代不過數人,一人不過數篇而已。後世詩學,競尚詞藻,而不知返求詩之大本大源。相沿成風,積習難除。遂使詩學愈衰,詩味愈薄。所謂詞客詩賢,存於中者,既無溫柔敦厚之情,複少純正精深之思。立志不宏,見聞不廣。而形於外者,又不過章節湊合,辭句排比。自感不誠,感人必不深,又何以動天地,泣鬼神,存美刺,正得失,使人有所興起奮發潛移默化而不自知耶?會稽馬一浮先生身通六藝,學融百家。為民國以來一代大儒。而其平生於詩學,用力最深,造詣最遠。嘗謂先生有後學所不能及者三:一曰人不可及,二曰學不可及,三曰詩不可及。所以詩不可及,正因其學不可及,人不可及。複由於其人不可及,學不可及,故詩不可及也。先

5、生生於滿清末葉,目睹國事艱難,兵戈頻仍。推求其根源,皆由於異說氾濫,正學不明。欲挽狂瀾,轉移風氣,非自拔流俗,窮究玄微,不足以破邪顯正,起敝扶衰。於是立志為學,絕意仕進,遠謝時賢,閉戶讀書。居陋巷,服布衣,憤勉向上,不求人知。雖遭貧困零丁,人不能堪,而先生處之泰然,不改其樂。先生天性篤厚,存心仁慈。奉親交友,處事接物,一本愛敬之誠而不敢存纖毫惡慢之私。其一生行履出處進退辭受之間,皆以義理為準繩,唯恐不能盡其心。不以窮達生死移其志,不以困苦憂患動其心。大行不加,窮居不損。一心向道,七十年如一日。故終其身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其心惻怛,其思精深,其志宏大,其操卓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6、。乃當代之賢哲,為士林所共仰。故曰其人不可及。先生讀書,重在窮理。早年悟道,力學不懈。心專慮精,思深養厚。朝夕於斯,不敢苟且。先生博覽群籍,旁求兼通。九流百家之學,中西文哲之論,莫不通其文義,明其源流,並為之別異同,辨得失。歲月既久,工力純熟,一旦豁然,了無餘蘊。故能融會華梵,折衷百家,而以六藝判教,標六藝統攝一切學術之說。蓋先生之學,體用兼備,博約有方。既能直抉根源,又能旁通廣喻。文字以外,見諸躬行,咳睡之間,莫非道義,然皆由自悟,不從他得。或謂先生之學,博大精深。所講六經大義,直接孔孟心傳,雖濂、洛、關、閩諸儒複生不能易。故曰其學不可及。先生平時,涵養既深,學力純厚。而對於詩,上自三百篇,

7、下至漢魏唐宋之作,無不深入鑽討體會而知其得失長短。存於中者既與眾不同,故發於外者亦非世俗所能及。古體律詩、長篇短句,無不從性德中自然流露出來,精通卓越。六十以後諸什,造境益高,學思益純。含英咀華,吐辭宮商,信手拈來,都成絕唱。一篇之中,真是句句圓融,字字等量。而以玄言說理,引禪入詩,又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圓珠走盤,金聲玉振。先生詩不苟作,言必有義。而詩中無俗語,無怪語,無邪語,無險語,雅順平正,非一般詩家所可比擬。若乃以詩說法,存微言大義於語言之外,詠古諷今,揚善抑惡,存美刺,正得失,則又深得詩三百思無邪之旨而無悖于孔門說詩之教矣。先生詩,讀之愈久,愈覺其意味厚而義理醇,詞句工而比興遠。其一

8、片惻怛敦篤之情,純正精湛之思,充實燦爛於字裡行間。故感人也深,教人也遠。學者果能領悟先生說詩之教於語言文字之外,則一言片語可以終身受用不盡,必然有所興起奮發潛移默化而不自知焉。正由於先生心術仁厚、胸懷宏偉,學思深博,品格高逸,誠有不可及者,故發為詩歌亦不可及。此是中國詩學正法眼藏,千古詩學正宗。從先生之詩,可以見中國詩學之大,詩教之宏,而不同於雕蟲小技也。後世學者,如欲學先生之詩,先須學先生之學與人,從大本大源上做工夫。迨涵養深厚,學力到家,然後可以通先生之詩學與詩教。否則不知從本源上下功夫,僅在枝節上增知解,則先生之詩,恐將成為絕響而不能為世人所知矣。予從先生學有年,素仰其人欽其學而愛其詩。

9、今纂輯先生詩集遺編,不禁有所感發。因而自忘淺陋,葛藤一上。是非當否,唯有質諸百世而下通先生之學尊先生之教者。一九七年庚戌重陽前烏以風謹序。問問 學學 補補 記記予從馬一浮先生學近三十年。每次拜謁,見先生莊穆和藹,使予肅然起敬。及聞議論,時悅我心。歸後省思,輒將有悟入處筆之於書。年久成帙,未敢示人。晚歲始加修訂,於一九五五年乙未攜呈西湖座 前請正。先生欣然親為修刪批改,定名問學私記授予。攜歸天柱後,即請舊交江植庭君抄一副本寄呈湖上。此外傳抄者僅有蔣蘇庵、蔡禹澤二本。 “文化大革命”時,予家被劫,予婦懼,乃將先生手訂本付之一炬。迨予下放返潛,悔恨莫及。後聞先生所藏及蘇庵抄本亦被“紅衛兵”掃去,是否

10、尚存人間不可知。一九七年庚戌,山中閒居,偶有追憶,更得數十條,錄存於學贊之後,以示不敢忘先生教誨之德,作先生平日言行之鱗爪補記可也。西曆一九八一年十月以風于安慶師範學院智海樓。時年八十。予早年在北京大學,專治西方哲學,得聞康得、黑格爾之說,自以為有所領會。海內名師宿儒,親近頗多。但不知有先生。一九二八年戊辰,應單不庵先生約來西湖,任文瀾閣編纂。次年,接鄧伯誠先生(鄧為楊仁山弟子,在北大講中論 )由京來書,囑予在杭一謁先生,並附書相介。是年秋八月,予持鄧先生介紹函謁先生于延定巷。先生居陋室,服布衣,道榮美鬢,神情莊穆,令予肅然起敬。入座,先生問予治何學,予答,治哲學。先生又問,曾否涉獵中國學術,

11、予答,從學校業師學,略之門徑。先生乃為闡述中國學術源流大概,著重指出,為學須先識仁,此是學術大頭腦,不可放過。本源即明,然後隨分用力,方有受用,切不可以知解為能事,專在語言文字一邊談天說地,與自己身心了無干涉。予聞之,恍然若失。頓覺過去所學,業師所教,未有義理圓融如先生所論者。中心悅服,別後彌堅。因願盡棄所學而以先生之教為師。從此問學請益,在杭數年,未嘗間斷,先生隨機指點,亦未嘗有倦意。領會先生之學,因得日積月累,漸有進益。常思予今生若不遇先生提撕教誨,將枉過一生,孤負了自己。一九二九年己巳秋,杭州居士林舉行法會,請肇安法師講經,先生被邀參加觀禮,予亦隨侍聽講。僧侶、居士及佛教信徒約數百人聚集

12、一堂。坐定,先由法會主持人親迎法師。及法師蒞臨,在一別室稍息,再由大比丘和主持居士趨法師座前頂禮參拜,獻香花,然後請法師升座上堂。靜息片刻,再由比丘、比丘尼、僧徒、居士、善男信女依次禮拜,最後由法會主持人獻香恭請法師开示。自法師蒞臨至開講,歷時約數十分鐘,其禮儀隆重如此。先生因歎禮儀三百,威儀三千,釋氏講會,猶存規模。儒家禮樂,衰廢已久,像這樣威儀,亦不可得而見矣。一九三年庚午秋間,予隨先生去清河坊,因問出世入世之說。先生曰:無世可出,亦無世可入。出世入世,都是一種計較。予未從先生學以前,專治哲學,尚知解,自以為有得。及從先生學,受先生教,方悟以前所學,只是在知解一邊層層增上。學是學,我是我,

13、學用打成兩橛,和我的身心了不相干。從學以後,始知向已返求,從自己的氣質偏處克治。所以我從先生學,是我重新做人為學的轉捩點。先生屢教學者要自拔流俗,不為流俗所轉,方可入道進德。正是他舉出自己為學得力處教人,非同泛論。先生曾舉唐詩“一日看除目,三年損道心”兩句,說明學者要自拔流俗,並不容易。必須立志堅定,經得起名利引誘,不為所惑,才能不致退轉,有真實受用。予平時奉侍先生,常聞高論多年。每次歸後反復體思,略有領悟,恒欲筆之於冊,以備省察。但因先生所論,或由於微言奧義,一時難解,或由於所舉禪宗公案,不明來歷,或由於學歷淺陋,湊泊不上,以致再三斟酌,不能下筆。親炙既久,用力稍進,體會自己身心亦略有端倪,

14、始悟先生平日教人語言,真是親切簡要,皆從其胸懷流出,如理而說,確切不可易。將先生言語幾經反復咀嚼,無疑惑之後,始敢筆錄一二則,為進德修業之指南。自一九二九年己巳至一九五四年甲午,前後凡二十餘年,日積月累,蔚然成書。又惟恐當時所記,限於學力,領會有偏差,致語意有出入。一字之誤,乖于義理,則不但孤負先生教誨之誠,亦將遺誤自己,遺誤讀者,轉成過咎矣。因於講習之暇,點閱再三,認為無疑,然後編訂成冊,藏於篋中,未敢示人。至一九五五年乙未六月赴杭拜謁時攜去。因念先生之學,博大精深,先生之言,義理圓融,不但關係中土聖學命脈,實關係世界人群安樂升平。如不趁此時機求正于先生,則世變無常,聚晤難期,緣會一過,悔恨

15、莫及。至湖上,乃將所記面呈座前,請先生為之修刪訂正而藏之。先生欣然,不辭勞憊,為正其疵謬,通其文理,刪其無關學術大義或與當時所說語氣不合者若干條,定名問學私記授予。予頂禮拜受,如獲至寶。後世學者如不得親承先生之教,果能得讀昰書,亦可以有助於理解先生之學與人。因於歸山之後,轉抄一本寄呈湖上。至先生手訂原稿則由予謹密珍藏,期將來能付諸剞劂,以廣流傳。先生與人講論,每不欲學者記其語言。蓋恐人只執著語言一邊作知解理會而忽視了向己一著。蓋先生平時所說,皆藉有言以顯無言,教人吃緊處要在自己的無言處返求自悟,不可泛泛只作語言去理會也。先生記憶力最強,晚年不衰。平時與學者談論,引證典籍,皆能舉出原文,一字不差

16、。古人語言出先生口,親切如同己出。學者每歎,善學書者,莫如先生。先生治學,于中外學術源流,無所不窺,重要典籍,無所不讀。平日談論,博引旁證,無論顯學通論或雜說稗史,其中凡有合于義理者,先生從不擯棄;凡不合于義理者,先生未嘗盲從,均為學者提出辯其得失異同,必求恰如其分而後已。所以先生議論,其言博,其理簡,其語緩,其義精,最後指示學者必須返求自悟於語言文字之外,不可一知半解,便為己得。凡是接近過先生的學者,聞先生之教,莫不心悅誠服。先生不但對中國典籍無不精通,即新學書刊不分派別,亦無不擇要流覽知其旨趣而明其得失。予嘗謂先生之學,如瀚海之納眾流,太空之容萬象。中西學術名相雖繁,學派雖多,但一入先生胸中,自然溶化分解,棄其糟粕而存其精華,成為自己的東西。故能泯畛域之見,絕門戶之爭,圓融貫徹,無入而不自得也。先生教人言語,常本末兼賅,體用並舉。或直抉根源,鞭辟入裡。初學根淺,一是難喻。但領悟之後,方知先生所說道理,千真萬確。先生教學者因事見理,藉有形之事顯無形之理。這個無形的理實潛藏在人的自性之中,人人所固有,他人不能取而予之。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