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教师、家长与心理健康教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584913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教师、家长与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十一章教师、家长与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十一章教师、家长与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十一章教师、家长与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十一章教师、家长与心理健康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教师、家长与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教师、家长与心理健康教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教师、家长与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心理健康的教师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不仅是学生人格的影响者和知 识的传播者,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因此,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的心 理健康影响和人格的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正如所罗门教授所说:“在个体人格发展方 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 身心健康教师的教诲,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不但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关 怀与爱护,而且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心理发展问题。 ”可以说,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关系到教育能否顺利发

2、展的大问题。 当前,社会运转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这将使学生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心理问 题不断增多。人们已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从 2000 年秋开始,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要从 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就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 健康教育工作,担当好学生“心理的保护者” 。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反映和指标。它既包括一般心理健康标准的 共性,同时也体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因此,应包括以下几点: (一) 对教师角色的认同教师的职业是以培养人为主的特殊职业,教

3、师的角色是多元的、复杂的。教师唯有对 自己角色先予以接受与肯定,才能热爱教育事业,不畏外来的冲击与挑战,愉快而有效地 执行教育任务,从而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如果教师不能正视和接纳自己的角色,那他就 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失去上进的信心,工作中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或自卑、气馁的心理。 美国学者杜柏伦在课堂内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强调:“作为一个心理保健工作者的任 务,也许不是一个教师的主要任务。然而如果一个教师忽视了心理的临床工作,他就收不 到应收到的教育效果,而且在关键时期和最困难的问题上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他将忽视 某些最基本的教育目标。 ”因此,要为一个健康的社会培养健康的学生,教师除具备渊博的 教

4、学知识经验,还应圈肥兼负学生心理保健的重任。 (二) 良好的人际关系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会面临领导、同事、学生、家长等多重的 压力。心理健康的教师有正确的交往态度和良好的交往技巧,并能恰当地协调好交往中的 各种关系。因此,教师要积极与领导、同事沟通,做到以诚相待,密切合作,相互尊重; 在师生相互作用中,教师要善于领导学生,尊重、宽容学生,以积极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 用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并与家长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相互协调,为学生创造良好 的育人环境。 (三) 善于调控情绪 由于教师劳动和服务的对象是人,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极易引起教师的情绪波动。心 理健康的教师善于调控

5、自己的情绪,做到心情愉快、反应适度,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而心理不健康的教师有的心情郁闷,神情沮丧;有的言行过激,迁怒于学生;也有的喜怒 无常,常使学生无所适从等。因此,教师要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不能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进课堂。 (四)健全的人格 心理健康的教师,其人格要素都能得到较好的体现。人格诸要素之间是相对统一的、 平衡发展的,教师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实,主动地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个人的行为与社 会标准相容,并与教师群体融为一体。同时,教师的人格将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 展,如教师的行为举止、品德等将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因此,教师要牢记为学生服务的 宗旨,自觉献身于教育事业,做到

6、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倾向, 主动迎接挑战,实现自身的价值,形成健全的人格。 (五) 教育的独创性 心理健康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能够根据学生身 心发展的特点独立地进行一定的创造性活动。例如:在组织课外活动时,提出创造性的主 题,选择新颖的方法、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及时吸收新的经验和方法,恰当地向学生 介绍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节奏的加快,素有“人类灵魂工程师”之称的教师的心理问题 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教师的人格、心理健康的状况,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 的、深远的。因此,这些问题应引起广泛的

7、重视。国外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高于其他行业的人群。美国统计的有关教师不良适应的研究表明,35000 名纽约教师中,4%患 有精神障碍,13%需要治疗;而根据美国教育协会的估计,大约有 30%的美国教师想改行, 同时有 40%的教师想提前退休。 国内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才开始研究教师的 心理健康问题。1996 年,许金更等人对北京 15 所学校 554 名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 有 58.64%的教师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28.57%的教师在工作中经常有苦恼;33.64%的教 师在校内很少同别人交往,有 40.15%的教师很少与外校人交往

8、。吴章兴运用 SCL-90 量表对 167 名中学教师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低于全国正常人群,心理问 题检出率为 22.56%;山区学校教师和经济发达地区学校教师心理问题尤其突出;青年教师 的心理问题比中年教师多。2000 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 14 个地区 168 所城乡中小学 2292 名教师的检测结果显示:32.18%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 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了心理疾病。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最为突出, 其次是初中、高中,城市教师心理障碍高于农村,小学女教师的心理障碍高于男教师。以 上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

9、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其他行业人士,可见教师心理健康状 况也是极不乐观的,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三、教师心理问题的分析 教师是受人尊敬、爱戴的,人们常把教师比作“春蚕” 、 “蜡烛” 、 “园丁” ;古人说: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有人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是在我们的现实 生活中却常常发生一些另人吃惊的事。 某小学 19 岁的女教师,因为孩子不听话,把全班 41 个小学生的手掌用尖刀划伤,直 弄得孩子们在教室里哭声一片,令人震惊。 一位教师因发现一名男生在晚自习时与同学打闹,将其拽到讲台上,连掴学生十二个耳光, 竟然将这名学生活活打死。 事实摆在我们面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

10、们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吗? 难道就 这样塑造灵魂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那么问题出在哪呢?追根溯源与教师的心理问题密 切相关,当前,教师虽然在地位、待遇、学历层次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心理上仍承受着许多压力,这些压力将导致教师心理问题的产生。 (一)社会期望高:永远的绳索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 时时都成为教师工作的警钟。教育主管部门看升学率,校长向教师要升学率,家长更在乎 的是孩子的成绩,来自以上三方面的压力最终要落到教师身上。一方面,教师要适应社会 的发展,管理层对教师实行淘汰制、聘任制,加上职评、奖金、分房等条例的实施,促使 教师必须不

11、断学习。如今,几乎每位教师都在不停充电: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求 学的路似乎没有尽头;另一方面,教师在得到学生和家长敬重的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 压力,为了达到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待,教师会很自然地把压力转移到学生身上,从而引 起学生的紧张,焦虑和惊恐的心理,甚至产生厌学,对立的情绪,当教师看到自己的付出 与收获出现较大反差时,就会产生急躁、困惑、悲观、悔恨等不健康的心理。 (二) 劳动强度大:待遇不公 教师的工作非常繁重,不仅在“八小时”之内,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备课、改作业、做学生 的思想工作,管理班级以及参加各种会议等。很多教师在工作中任劳任怨、日夜操劳,但 是教师的付出与回报往往是不相符的。

12、一方面,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相比之下是偏低 的,这就使不少教师产生生活的后顾之忧,由此感到心理不平衡,发牢骚,失去了对教师工 作的使命感,出现人在岗,心在家,应付了事的现象,长此下去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并 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日夜操劳,使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久而久之,就 会导致过度疲劳,产生厌烦情绪,出现头痛、健忘、失眠等症状。 (三) 社会竞争激烈:危机重重 社会竞争的加剧,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心理状态,一方面,随着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 推进,教师的“铁饭碗”今后将不复存在,一些心理脆弱的教师就会感到生存的危机,经 常处于焦虑、烦恼之中;另一方面,升学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师的

13、情绪,我们经常看到一 些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忙得疲倦不堪,再加上家长的推波助澜,教师真是度日如年,为 了分数,学校之间、班级之间、同事之间可以说是互不相让,其结果将造成教师人际关系 紧张,教师之间相互拆台、攻击,嫉妒心理严重,缺少合作与交往的意识,这样的不良行 为会给教师带来高度的紧张和持久的焦虑,长此下去,累的是老师,苦的是学生,影响最 大的是我们的社会。 (四) 教师的角色复杂:无所适从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在现实生活中要扮演多种角色,教师不仅为人师,而且 要为人父母,在学校里是知识的传授者,家长的代理者,学生的心理保健者。面对学生, 教师要以榜样的姿态,规范化的形象出现。教师容易隐

14、藏心理问题,不愿意向外人透露, 特别是不能在学生面前透露。可是教师不是神,他们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长此以往, 教师的心理会经常处于矛盾和紧张状态;另一方面,教师还会遇到来自家庭,社会的各种 矛盾和琐事,如果不能及时调节自己,协调好各种关系,就会影响教师的正常工作。多数 教师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为应付工作中的压力,常把在学校中无法完成的任务 带回家中,他们没有时间呵护亲人间的感情,忽略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对家庭产生了内 疚感,甚至激化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失去了家庭的支持,使教师产生痛苦、烦躁、抱 怨等负面的情绪。 (五) 新课程的实施: 难以适应 在实施新课程前虽然对教师进行了培训,

15、但众多的实际问题还需要教师自己去面对,在 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中,一方面,教师要放弃原来熟悉的一套操作模式,要重新获得新的技 能,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付出更多的时间是必然的;另一方面,改革能否成功,心理没有 把握,现实中可供借鉴成功的经验很少,一旦失败,责任将完全在于老师。一些老教师凭着原有的经验教学已很难适应新的形势,不少老教师在感慨“技不如人”的同时,也会产生 郁闷、焦虑、烦恼的心理。 四、教师心理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这一职业虽然神圣,但是教师也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一样有着七情六欲,也有各 种需要不能满足或遇到挫折的时候,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主动调控自己,就会 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 此时,

16、学生将成为教师心理问题的直接受害者。美国著名心理学 家吉诺特博士关于教师的作用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 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我是决定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 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 让孩子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学 生丢脸,也能使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化解, 学生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于我。 ”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 (一) 影响学生心理环境的质量 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下,学生思路开阔、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从而能更好地接受新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用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学生。在学校里,教师的言谈举止、情绪状态和人 格魅力都是构成教育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心理失调的老师往往缺少事业心和责任感,更 谈不上热爱学生,他们终日冷若冰霜,责备、训斥学生。丝毫不顾及学生的自尊,甚至滥用 体罚,严重伤害了学生的心灵,导致日后难以治愈的心理疾病。(二)影响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