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近期发展情况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584822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货币政策近期发展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货币政策近期发展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货币政策近期发展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国货币政策近期发展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国货币政策近期发展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货币政策近期发展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货币政策近期发展情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答:货币政策是国家为实现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方针政策 的总称。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运用的调控手段一般包括: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公 开市场业务、直接信用控制等。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中国再也无法以出口拉动经济,保持每 年 20%的出口增长,而只能靠增加政府投资来应对经济失速之急,靠扩大内需吸纳过剩的 产能。为了应对经济失速,预计我国明年将扩大国债发行规模,以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改 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增长。为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拉动消费,政府将增加保障性住 房的供应并改善医疗保健服务,这样将解决中低收入阶层消费的后顾之忧。中国经济将处 于漫长

2、的经济转型阶段,从投资与出口拉动,转向投资与内需拉动,这说明,政府与市场 不会鼓励资产价格的大幅上升,资产价格将处于漫长的盘整期。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为应对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实 施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注入的流动性在未来经济好转后可能转化为通货膨胀压力。 因此,货币政策在近期要防止通货紧缩,在长期要防止通货膨胀。报告认为,国内经济增 长放缓趋势明显,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中的先行指数、消费者预期指数、企业景气指数等均 呈现下行,通货膨胀预期也出现回落。这为中国结构调整提供了空间和时间窗口,可择机 推进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为长期内保

3、持价格总水 平的基本稳定奠定基础。 从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前景来看,降息将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各国货币政策的主要 方向。目前,国际金融市场进一步动荡、世界经济下滑态势加剧,在全球出现利率走低的 大环境下,进一步考虑到中国经济减速的风险,我国继续不对称地调低贷款基准利率或同 步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以刺激内需的货币政策正在逐步加大实施力度。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为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出现的新形势,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 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近一个多月来决策层对我国未来调控政策走向作出的最 新部署。这些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进行重大的调整,实属形势所迫。此番将“稳健的财政 政策”重新调整为“积

4、极的财政政策”,将“从紧的货币政策”重新调整为“宽松的货币 政策”,不仅仅是一个提法上的转向,它同时表明在当前特殊政经环境下,决策层为防止 经济萎缩,提振市场信心,依然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组合拳”寄予着厚望。对于全 球金融危机威胁下的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央行而言,在决策者越来越青睐财政政策时,应当 坚信货币政策仍是不可或缺的主要政策工具。 首先,宽松的财政政策必须搭配宽松的货币政策才能发挥最大效果。单纯使用积极财政政 策,在扩大产出的同时,将导致利率上升,从而实质上“挤出”居民消费和私人投资;若 辅之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则可消除挤出效应,使产出最大化。此外,像中国这样庞大的财 政政策刺激方案,如

5、果没有货币政策配合,很难得到足够的资金保证。市场预计,最近一 次降息加上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将至少为商业银行增加 6600 亿元资金流动性。 其次,宽松货币政策有助于抵消即将到来的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比通货膨胀更危险,因 为它使实际利率上升,推动经济趋向于长期萧条。随着国际原油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大 幅回落,特别是出口和消费的萎缩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各国物价指数目前都在快速下滑。 预计 2009 年全球范围内有可能出现持续通货紧缩局面,国内经济学界也普遍认为,2009 年年中或年底,中国的 CPI 可能呈现负增长。 第三,利率空间逐步收窄并不代表央行货币政策就失去用武之地了。中国人民银行三季度 货

6、币政策报告已表示,未来将推出多项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以缓解国内金融机构的短期 流动性不足。最近央行大幅降低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 108 个基点,即表明它同样不认为 利率工具就代表货币政策的全部。 第四,增值税全面转型,全国企业至少减负 1200 亿。这意味着,试点多时的增值税转型方案将正式进入起跑的轨道。增值税全面执行后,对于国家财政来说将出现减税效应。在眼下 这个“最佳时机”全面推开增值税改革,不仅有利于降低改革成本,而且也是宏观调控任 务从“防通胀”转向“保增长”以来的形势必然。我国目前执行的增值税率为 17%,如果 按照该税率计算,此番减税规模可达千亿以上。国务院常务会议则审慎预计,此举

7、将有望 为全国企业减轻 1200 亿元税负。很显然,在增值税全面铺开后,将对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 进行税前扣除,因而可以减轻企业困难、提高企业设备投资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因此有 望刺激更多的企业增加固定投资的热情,此外,增值税转型有利于广大企业从生产密集型 向资本密集型转变。 第五,财税、货币政策双实施,4 万亿投资激荡内需。对于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财政政 策、货币政策进行重新定位“是一个重大的调整”。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 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国务院还初步匡算,为了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 建,实现内需活跃的目标,到 2010 年底约需投资 4 万亿元。单靠积极财政还无

8、法支撑经济 的平稳较快增长,未来还要更倚重于增强广大居民的消费能力,提振居民的消费信心,从 而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第六,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实施,继续适时改革。国家主席胡锦涛近日表示,全球金融危机 正在削弱中国在外贸方面的竞争优势,一些国家可能会因经济问题加深而兴起贸易保护主 义,从而对中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美国财政部部长保尔森也 在其任上最后一次强调了继续汇率改革的必要性,据称中方承诺会继续调整汇率。实际上, 汇率改革与汇率工具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最近推 出“金九条”明确表示,有可能使用包括银行准备金率、利率和汇率在内的多种手段,保 证银

9、行体系流动性的充分供应。虽然前几天人民币汇率连续四天下跌,但人民币贬值的幅 度是很有限的,人民币有效汇率的贬值幅度将会低于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我们应该 推进和推行人民币汇率的双边走势,预期汇率应该是双边的。人民币不会就此进入贬值通 道,中国经济基本面显示,人民币仍面临升值的结构性压力。资本项目流入的外商直接投 资有可能已经放慢,其他资本项目可能有一定量的流出,但整体经济趋势意味着外汇储备 仍在增长,因而也意味着人民币还会升值。汇率的变化和调整只是更加适应当下的金融市 场的大环境。我国货币政策近期发展情况由关静发表于 2009-06-2 星期二 16:23狭义货币政策:指 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

10、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 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 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 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 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货币政策是通过政府对国家的货币、信贷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 的。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以及货币、产出和通 货膨胀三者之间联系的方式)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 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一国政府拥有多种政策工具可用来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其中主要包括: (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

11、的主要用途 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 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 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指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出发点和 归宿,它反映了社会经济对货币政策的客观要求。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 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

12、具,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和金融市场传导至企业和居民,对其生 产、投资和消费等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传 导是通过信贷、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渠道进行的。 从我国的实践看,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是形成货币政策传导机 制的起始点,其政策调整主要集中在对基础货币、利率和信贷政策导 向等方面。面对中央银行的政策调整,商业银行按照“四自”(自主决 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 “三性”(盈利性、安全性、 流动性)的经营原则,对企业和居民的贷款总量、投向及其利率浮动 幅度作出调整,以期影响企业和居民的生产、投资和消费行为,最终 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

13、步建立,货币政策在传导过 程中会受到商业银行运行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的影响,这使货币政策 传导效应有所削弱,甚至出现阻滞。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和疏通货币 政策传导机制。主要体现在:一是商业银行应按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 要求加快改革步伐,逐步完善商业银行运行机制,使中央银行的货币 政策信号能够通过商业银行机制有效地运行而逐级顺畅传导;二是要 加快企业制度改革,完善经营机制,强化信用观念,使企业和居民对 存贷款利率信号的反应更加灵敏有效;三是要完善资本市场、外汇市 场和货币市场操作机制,疏通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货 币政策的实施效率。 我国货币政策近期发展情况. 2009 年 09 月 07

14、日 星期一 12:25! P) L“ s# a“ d) W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1 r/ m+ r0 K! j$ o 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理论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观点。$ O I5 u/ d* j; W第一为单一目标论:认为我国中央银行只应选择稳定通货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其理由是:中央银行是独占货币发行权的银行,控制货币、信贷的增长,防止通货膨胀,是中央银行的首要职责。如果赋予中央银行多重目标的使命,就可能在目标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忽视稳定通货的目标,难以保证币值的稳定。5 P4 i* c P: E R, P0 n% x 第二是双重目标论:认为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应是稳定

15、币值和促进经济发展。这是因为,发展经济是最根本、最中心的问题,不能把发展经济排除在最终目标之外,但同时稳定币值是发展经济的前提,一国如果用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发展,可能在短期产生经济超常增长的效应,但由于物价上涨所导致的种种问题,最终要制约经济的发展。反过来,经济发展是稳定货币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有效供给增加了,货币才能真正持久地保持稳定。两大政策目标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_5 z4 Q“ L/ q# B# X8 s) i 第三是多重目标论:认为货币、信贷活动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货币政策及货币流通的状况,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民经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全部过程。因

16、此,制定货币政策,不能仅仅着眼于稳定货币,发展经济等目标,而应当考虑社会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目标。$ a) T8 v( B) g8 Q“ k6 E, i1 K0 V 二、我国独特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8 g+ J- W) Z , m! j# s: n货币政策手段虽然在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但关于其有效性在理论上却备受争议。从考察中国货币政策手段的有效性来看,不仅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内在矛盾和关联,更要放到中国现实的运行环境中加以分析。当前较突出的制约货币政策手段有效性发挥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手段的目标冲突。2.银行体系的传导机制有待完善。3.国有企业预算约束硬化尚未形成。4.汇率政策和外汇占款的干扰作用。3 E, c2 m- z* p6 ! q四、近期货币政策效果的评价 1 q* k% _/ c9 M2 B7 _* S2007 年经济运行中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需要货币政策调控加以缓解。但与此同时,货币政策面临的制约因素也进一步突出,货币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