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的师魂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582599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闪光的师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闪光的师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闪光的师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闪光的师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闪光的师魂(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闪光的师魂闪光的师魂宣传部,教育部,中共重庆市委联合组织的重庆开县优秀群体事迹报告会 3 月 31 日在广州举行.广州,深圳,佛山,东芜,中山等市的中小学教师代表和广州地区部分师范院校的师生代表共 1500 多人参加了报告会.广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胡泽君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持了报告会.报告团成员讲述了在 2003 年井喷和 2004 年特大洪灾两次抢险救灾中,开县教师舍生忘死,把学生安危放在第一位的感人事迹.在危急时刻,教师两次组织数千名学生大转移两次创造了在校学生零伤亡的奇迹.报告会现场气氛感人,与会师生反响强烈. 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使许多与会干部,师生热泪盈眶.师生们说,在灾难面前,重庆

2、开县教师的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在危险面前.他们身先士卒,义无返顾,让人感动,令人敬佩,他们用平凡的工作铸就了闪光的师魂. 多少年以来,人们总结了一个经验,那就是说热爱学生是教师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教师的基本任务是育人,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服务的,教师劳动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教师爱岗敬业,必须通过热爱学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来展开,所以我们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是教师最宝贵的职业情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慈母般的爱,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教育爱。教育爱不是基于亲缘关

3、系,不是出自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教育爱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所特有的一种亲近感、理解感、期望感和为学生而献身的热忱,无数优秀教师的实践和体会表明,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育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可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桥梁;可以转化为孩子学习和进步的内在动因,所以说,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当处处体现出对孩子的爱,没有爱就不会有真正成功的教育。教师对孩子的爱首先应当具有普遍性。即不应当因孩子的个别差异不同而不同,更不应当因教师与孩子,与家长的私人来往的程度不同而不同。教师对学生的爱同时又应当具育针对性,即不应当是一种不看对象的盲目、抽象的爱,而应当是一种在深入细

4、致地了解全体学生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孩子具体情况而赋予的具体的爱,只有爱,才能促发教师去行动。例如:对于一个班的孩子来说,教师是否一视同仁的问题,孩子是天真幼稚的、无辜的,只是不同的孩子生长在不同的家庭罢了,有些教师凭着跟家长的私人关系好,而抱有偏袒的思想。而其他孩子却是带着“无所谓”的思想。这些孩子心灵深处会受到严重打击,会产生自卑感, “老师不喜欢我”这个想法老是出现在脑子里。带着这样思想上岗的老师,岂不是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吗?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和孩子一方而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这两者是相互统一的。因此,不能把师生关系搞成带有封建色彩的等级关系,不能要求孩子绝对服从教师,教师既要充分尊重孩子,又要细心保护孩了,这是教育爱的突出表现。灾难是一面镜子,更是一快试金石,在两次特大灾难中,我们的党员干部和老师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在紧要关头,他们处变不惊,果断决策,在复杂的局面面前,他们周密部署,抢抓先机,在危险面前,他们身先士卒,义无返顾,当灾难降临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只要首先想着学生的生命安全,那么,我们就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