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凸透镜成像基础训练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581721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凸透镜成像基础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9年凸透镜成像基础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09年凸透镜成像基础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09年凸透镜成像基础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09年凸透镜成像基础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凸透镜成像基础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凸透镜成像基础训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9 年凸透镜成像基础训练年凸透镜成像基础训练专题一:焦距范围的计算专题一:焦距范围的计算 1、某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像与凸透镜距离为 20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 Af 20cm D无法判断 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倒立的像,量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 24cm, 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20cm B15cm C12cm D10cm 3、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将这三个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做成像实验,在保持各透镜跟烛焰的距离相等的 条件下,得到实验记录如右表: 由此表可知:甲、乙、丙三个透镜的焦距关系是:( ) A、f 甲f 乙f丙

2、 B、f 丙f 甲f乙 C、f 甲f 丙f甲4、 当烛焰离凸透镜 40 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 距可能为 ( ) A 50 厘米 B 40 厘米 C 30 厘米 D 10 厘米 5、某同学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把一只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再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 放置在凸透镜的两侧,调整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移动蜡 烛和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实验得到的物距、像距及成像情况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物距(厘米) 像距(厘米)成像情况13015缩小的像22020等大的像31260放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

3、焦距是( ) A.小于 7.5 厘米B.等于 15 厘米 C.等于 10 厘米D.大于 12 厘米 6、物体从距凸透镜 12 cm 处移到距凸透镜 20 cm 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 cm B11 cm C12 cm D以上都不对 7、某幻灯机的镜头和幻灯片之间的距离可在 10 cm20 cm 之间调节,现因原镜头损坏,则应选用下列哪一 个元件做镜头( ) A焦距为 5 cm 的凸透镜 B焦距为 10 cm 的凹透镜 C焦距为 10 cm 的凸透镜 D焦距为 20 cm 的凸透镜 8、当物体距离凸透镜 8cm 时,在透镜另

4、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 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 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A.f2cm B.2cmf4cm C.4cmf5cm D.5cmf8cm 9、小刚同学要挑选一块焦距小于 6cm 的凸透镜。他用实验对甲、乙、丙三块凸透镜进行测量,保持烛焰与 凸透镜的距离为 12cm 不变,实验结果记录于表格中。则可判断, _凸透镜是小刚所需要的。 (选填“甲” 、 “乙”或“丙” ) 专题二:成像特点的考查专题二:成像特点的考查 一、填空题一、填空题 1、小华参观展览会,在一个小展室里可见一个女导游在介绍商 品,试着与她握手,却发现是一

5、个虚拟导游,可望不可及。后来 他发现这个女导游只是在一个玻璃屏风后倒立的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理的一个 形象而已。则这个玻璃屏风是_镜,这个虚拟导游是_像(填透镜像的性质甲放大倒立实像乙缩小倒立实像丙放大正立虚像凸透镜像的性质甲倒立放大实像乙倒立缩小实像丙正立放大虚像2“虚” 、 “实” ) ,电视机屏幕与玻璃屏风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2、在如图所示的实线框内是某物体的形状,右边 4 个虚线框内是供选择的物体的形状,在以下填空中,只 考虑像的形状,不考虑像的大小要想在银幕上看到一个大写的 F,则幻灯片应该怎样放( ) F F(1)在照相机的毛玻璃取景框上看到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 (2)在平面镜

6、中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 (3)把投影仪的反射平面镜卸掉,让物体的像成在天花板上,这时看到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 (4)用放大镜看物体,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 二、选择题二、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 A.欣赏鱼缸中的金鱼 B.用放大镜观看植物的胚芽 C.看电影 D.湖边亭子在水中的倒影 2、 “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下列“影”与物理知识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倒影平面镜成像 C.电影凸透镜成像 D.摄影光的反射 3、一凸透镜的焦距在 10 到 20cm 之间,当物体距透镜 25cm 时,所成的像一定是( ) A.缩小的像

7、 B.放大的像 C.正立的像 D.倒立的像 4、物体放在凸透镜前 12 厘米处,在透镜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 8 厘米,所 成的像 ( ) A.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5、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 a、b、c、d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 如图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 a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 b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 d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蜡烛放在 b 点成的像比它

8、放在 c 点成的像大 5、有一个点光源放在凸透镜的正前方。当点光源放在 A 点时,成像在 B 点,当点光源放在 B 点时,成像在C 点,如图所示。则 ( ) A. 凸透镜应放在 C 点右侧 B. 凸透镜应放在 B、C 点之间 C. 凸透镜应放在 A、 、B 点之间 D. 凸透镜应放在 A 点左侧6、对于物体放在一个平面镜前或一个凸透镜前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放大的像 B.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缩小的像 C.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实像 D.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虚像 7、 、二(4)班同学在拍毕业照时,照相机镜头上正停着一只苍蝇,则拍出来的照片 ( ) A.会有一只

9、正立、放大的苍蝇 B.不会出现苍蝇,但有一个大黑点 C.不会出现苍蝇,但比正常情况下暗一些 D.会有一只倒立、放大的苍蝇 8、 、如图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分),则所成的像将( ) A像的 A部分消失了 3B像的 B部分消失了 C成像的效果不受影响 D像 AB是完整的,亮度变暗 9、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烛焰经过透镜在光屏上成一缩小清晰的像。现保持透 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 ) A. 光屏上能呈现一个缩小的清晰的像 B. 光屏上能呈现一个放大的清晰的像 C. 调节光屏远离透镜时,光屏上能呈现清晰的像 D. 调节光屏移近透

10、镜时,光屏上才能呈现清晰的像 10、某物体放在距凸透镜 50 厘米处,其像在透镜另一侧 30 厘米处,由此可以判定:( ) 像是放大的实像 像是缩小的实像 透镜的焦距是 25 厘米 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20 厘米 11、物体离凸透镜 8 厘米时,能观察到一个正立的像,当物体离凸透镜 12 厘米时,能观察到一个倒立的 像则下列各种判断中正确的是:( ) 物距为 5 厘米时,成倒立、放大的像物距为 10 厘米时,成正立、缩小的像 物距为 15 厘米时,成倒立、放大的像物距为 30 厘米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为 50 cm 保持不变,某同学将一个焦距为

11、10 cm 的透镜 从光屏移向蜡烛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在屏上成一次清晰的像 B.能在屏上成二次清晰的像 C.能在屏上成三次清晰的像 D.不能在屏上成清晰的像 13、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像能用光屏收集到,虚像不能 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则相反 C实像一定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虚像都是放大的 14、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f,要想得到把物体的高放大 4 倍的实像,则物距 u 应满足的条件是( ) Au4f B2fuf Cuf。 Du=4f 15、如图右所示,发光点 A 通过

12、凸透镜成的像是 A ,其是主轴,则( )A.u2f B.uf C.fu2fD.uf 16、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f 时,像离凸透镜的距离不可能的是:( ) A10cmB.25cmC.15cmD.20cm 17、某凸透镜的焦距可能在 10cm 与 15cm 之间,当物体距凸透镜 12cm 时,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放大的B.缩小的C.正立的D.倒立的 专题三:物距、像距的调节及像的变化情况专题三:物距、像距的调节及像的变化情况 一、填空题一、填空题 1、当凸透镜焦距为 20cm 时,要在光屏上成一缩小的像,蜡烛可在距凸透镜_移动,要使像变大 些但仍是缩小的

13、,蜡烛应 (填“远离”或“靠拢” )凸透镜,同时光屏离凸透镜应_(填 “近”或“远” )些。 2、一台普通照相机已调整好拍摄人的全身照,现改拍半身照,则应当_照相机与被拍对象间的距离, 适当_照相机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填“增大”或“缩小” ) 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 a、b、c、d 和 e 点,如 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烛焰放在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4烛焰放在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把烛焰放在_点,屏上不出现像。 (4)如果把烛焰从 a 点移至 d 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_ ,像的大小_ 。 (填“变大

14、” 、 “变小”或“不变” )4、如右图所示,甲、乙是某个摄影爱好者用同一照相机对同一物体 所拍摄的两张照片,请你判断,拍摄_(选填“甲” 、 “乙” ) 相片时,距离景物较远;再拍另一张时,照相机的暗箱长度应 _(选填“拉长”或“缩短” ) 。 5、毕业班的同学在照毕业照时发现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为了使全班同学都进入镜头,应使照相 机 _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_胶片;在使用投影仪要使银幕上的像比原来大一些,应使投影 仪_银幕,并调节镜头使镜头_投影片。(“远离”或“靠近”) 6、小刚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把水排掉后,小刚仍 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_。 (选填 “前伸” 、 “后缩”或“不动” ) 7、如图所示,F 为凸透镜的焦点,P 为凸透镜的 2 倍焦距处把一物体先后放 在 a、b、c、d 各处,则:把物体放在_处,在光屏上成的像最大;把物 体放在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