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就改--主题班会方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81766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错就改--主题班会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知错就改--主题班会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知错就改--主题班会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知错就改--主题班会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知错就改--主题班会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错就改--主题班会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错就改--主题班会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错就改知错就改-主题班会方案主题班会方案教学目标1懂得知错要及时改正。2知道知错就改才能不断进步。教学过程一、打比方,喻明道理。1引言。同学们在认识错误也就是知错以后,往往有这样三种不同的表现;第一种是及时改正;第二种是准备慢慢地改;第三种是不改。下面,我们就打几个比方,看看这三种不同的做法可能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2 小虫和大船的启示。(1)边讲故事边演示投影片。第一组:木板上有一些小虫眼。钉在木船底。木板上的虫眼变大,变多。虫眼连成一片。形成大洞。第二组:木船在海上航行。木船沉入大海。(2)讨论:大木船为什么沉了?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虫眼比做我们身上的缺点、错误,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3)小结要点:开始时船上的虫眼很小、也很少,后发展到很多,连起就变成大洞。海水涌进船就沉没了。这说明小问题不解决,会酿成大祸。我们身上的错误、缺点也是这样,如果不及时改正,也会由小变大、由少变多, “小错不改,酿成大错”,像船沉没一样,还可能毁掉自己的一生。有错不改多么危险!3 小树苗的启示。(1)讲小树苗的故事,同时演示图片。故事内容略。图一棵弯的小树,一棵弯的大树。图一棵直的小树,一棵直的大树。(2)讨论:小树苗长弯了,老爷爷是怎样做的?(扶直、捆好。 )老爷爷为什么把小树苗扶直捆好?(演示图)不这样做会怎样?过几年再捆行不行?(演示图)从小树苗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3)小结要点:

3、小树苗树干细、软,变弯了容易矫正过。树越长大,树干越粗,弯曲的部分越不容易矫正。这和我们身上的缺点、错误一样,错误小容易改,错误少容易改,初犯时容易改。所以我们改错越及时越好。4 “铅笔道”的启示。(1)让学生在纸上画一条比较轻的铅笔道,然后用橡皮擦。再让学生在纸上同一地方反复画铅笔道,然后用橡皮擦。(2)谈一谈体会,受到什么启示。引导:只画一次的铅笔道留下的痕迹和反复画铅笔道留下的痕迹有什么不同?擦起有什么不同?擦后结果有什么不同?如果把这些铅笔道比做我们身上的缺点、错误,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3)小结要点:初犯错误,由于留下的“痕迹”浅,最容易改正,这样才容易进步。如果不及时改,反复犯错

4、误,犯得越多,留下的“痕迹”就越深,就越不容易改正。学生小结。(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通过比较,你知道知错以后,怎样做最好?为什么?二、听故事。 四块糖果的故事 。老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个“四块糖果”的故事。当时陶先生任育才小学校长。一天,他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了王友,并令王友放学时到校长办公室。放学后陶先生到校长室,见王友已等在门口。陶先生当即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我却迟到了。 ”当王友怀疑地接过糖果后,陶先生又掏出一颗糖果放到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 ”说完,

5、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哭了:“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陶先生满意地笑了,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 ” 想一想:听了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三、深化认识。议一议,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小宝和大伟在陈阿姨窗前踢球,不小心打碎了玻璃,他俩立即向陈阿姨认了错,还给陈阿姨送了玻璃。从此以后,大伟再也不在别人家的窗前踢球了。小宝仍在那儿踢球。四、联系实际。1联系自己知错就改的事情,说一说这样做的好处。2联系自己或别人的事例,说一说知错不改的危害。五、引导实践。1读读下面的名言和谚语,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1)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2)聪明人知错就改,糊涂人有错就瞒。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3你知道自己还有什么缺点、错误没改吗?你准备什么时候改,怎样改?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