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双关认知语用解读机制福大学报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81600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双关认知语用解读机制福大学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汉语双关认知语用解读机制福大学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汉语双关认知语用解读机制福大学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汉语双关认知语用解读机制福大学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汉语双关认知语用解读机制福大学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双关认知语用解读机制福大学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双关认知语用解读机制福大学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认知语用视角下的汉语双关解读机制认知语用视角下的汉语双关解读机制摘要:摘要:文章结合关联理论,对汉语双关的认知语用解读机制展开讨论。讨论指出,汉语双 关的理解由第一(显性)解读和第二(隐性)解读共同完成。释话人的语境假设引导和制 约了汉语双关的话语理解。而语境可及直接决定了释话人语境假设的调用,从而引发了汉 语双关的序列解读。汉语双关解读所获取的认知效果既包含命题性质的认知效果,也包括 非命题性质的认知效果。汉语双关最佳关联期待的满足并非通过单一解读完成,而是来自 双重解读所取得的不同性质认知效果的叠加。 关键词:关键词:汉语双关;认知语用解读;语境可及;认知效果;最佳关联On Interp

2、retation Mechanism for Chinese Shuangguan from a Cognitive-pragmatic PerspectiveAbstract: Drawing on relevance theory, this paper aims to probe into the cognitive-pragmatic interpretation mechanism for Chinese shuanggua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a first (overt) interpretation and a second (covert) in

3、terpretation are expected to coexist for successful interpretations of Chinese shuangguan. Interpreters contextual assumptions place guidance and constraints on the interpretations of Chinese shuangguan, while context accessibility is a decisive factor for interpreters selection of contextual assump

4、tions, which contributes to its sequential interpretations. Cognitive effects achieved from interpretations of Chinese shuangguan consist of propositional effects and non-propositional effects. The optimal relevance for Chinese shuangguan is not identified with a single interpretation. Instead, it s

5、hould be achieved from the joint cognitive effects from dual interpretations. Key words: Chinese shuangguan; cognitive-pragmatic interpretation; context accessibility; cognitive effects; optimal relevance1. 引言引言 汉语双关是一种双重意义修辞。汉语双关发话人随情应景地利用语言文字的音、形、 义条件,使一个话语表达式同时关涉“显” “隐”双重意义,从而有效传递其交际意图。鉴 于关联理论作为解

6、释言语交际的一种强有力的理论体系,研究者使用关联理论解释双关话 语现象的努力也始终没有终止。Tanaka(1992)结合关联理论讨论英语双关在广告中的语 用功能。1Yus(2003)根据双关话语解读认知效果和认知努力之间的关系,对英语双关进 行分类。2李连涛(2004)通过关联理论解释汉语双关的理解。3 林元龙(2009)结合层 级突显假设和关联理论,讨论英语双关的认知语义加工模式。4 上述讨论都指出了认知语境和关联原则对双关话语理解的制约作用。但是我们认为有 两个关键问题在以往的汉语双关话语认知语用解读的研究中尚未得到具体的阐释:既然汉 语双关意义的获取依赖于不同的语境假设,那么是什么因素直

7、接决定了语境假设的调用顺 序,从而导致汉语双关两种不同意义的先后解读?汉语双关理解需要双重解读的共存,那 么汉语双关最佳关联如何得以确定?如果这两个问题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就意味着汉语 双关认知语用解读讨论的笼统性和不充分性。文章结合关联理论,在对上述两个问题讨论 的基础上,对汉语双关的认知语用解读进程进行精细化阐释和拓展性分析,以期更为深入 地揭示汉语双关的认知语用解读机制。 2.2. 关联理论概述关联理论概述 关联理论认为,话语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过程。话语的理解过程是确立关联性,2寻找最佳关联的推理过程。Wilson(2001)提出,关联理论以关联性的定义和两条关联原 则作为基础。5

8、所谓关联性就是产生认知效果的命题和认知语境之间的关系。关联受认知 效果和认知努力这两个因素的影响。认知效果是话语所提供的信息与语境之间的一种关系。 话语是否具有认知效果是关联的充要条件。6 认知效果与话语的关联性成正比。认知效果 通过三种方式产生:加强现有语境假设;与现有语境假设相矛盾,进而取消现有语境假设; 与现有语境假设结合生成新的语境暗含。认知努力是加工处理话语的努力,它与话语关联 性成反比关系。而两条关联原则是:认知关联与交际关联原则。前者认为“人类认知倾向 于同最大关联相吻合” ,后者认为“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 。7260 最大关联就是人们在话语理解时付

9、出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认知效果;而最佳 关联就是人们在话语理解付出有效地努力之后所获得的充足认知效果。人类认知往往与最 大关联相吻合,但在交际中人们只期待一个最佳关联。 关联是一个依赖认知语境的概念。认知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是一系列存在于人们 大脑中的假设。所以认知语境也称为语境假设。它是与语言使用有关的,已经概念化或图 式化了的知识结构状态。熊学亮(1999a)将之归纳为语言使用所涉及的具体场合、语言上 下文和知识结构。8 认知语境具有动态的特征,在话语理解过程会不断得到扩展和补充。 在关联理论的后续发展中,Wilson & Sperber(2004)明确提出了关联话语理解程序: 沿最

10、小努力路径推算认知效果。按可及性顺序检验解读假设(即检验解歧、指称确定、隐 义推导等的结果) ;当关联期待满足时就停止推理。9 熊学亮 扬子(2007)认为,所谓的关联期待就是对最佳关联的假定。101183.3. 关联理论与汉语双关认知语用解读关联理论与汉语双关认知语用解读根据关联话语解读机制,话语解读的过程是释话人沿最小努力的方向,按语境可及度 调用语境假设来对话语进行解读,寻找满足最佳关联期待的认知效果的过程,当通过语境 假设检验的认知效果足够满足最佳关联期待时,话语推理结束。关联理论认为,释话人的认知语境很大,对同一话语的解读以不同的语境假设作为推 理前提会得到不同的话语理解结果。而且在

11、话语理解的某一点上,并不是所有从认知语境 中可获得的假设都具有相同的可及性。释话人受认知经济原则驱使,在选择语境假设时总 是以关联为指向,从耗费最小努力的最具可及性的语境假设开始的。因此,受关联期待影 响的语境可及度就成了直接决定释话人语境假设调用的最主要因素。 3.13.1 语境可及与汉语双关序列解读语境可及与汉语双关序列解读 可及度(accessibility)是一个认知心理学概念。通常与长期记忆或短期记忆中的 信息激活程度有关。可及度决定了信息提取的难易。11 Carston(2002)从关联理论角度 将语境可及度定义为:(从记忆中)对假设提取或(在当前被处理刺激所提供线索的基础 上)对

12、假设建构的难易;可及度是程度概念,受某些因素影响处在持续的变化之中,其中 在某特定时刻被注意的对象就是影响因素之一。12 Carston 的论述表明,在话语解读过程 中,释话人语境假设的提取或建构具有动态性。语境假设是一个从高可及语境假设到低可 及语境假设的连续体(continuum)和渐变群(cline) 。但语境可及的动态性并不意味着语 境调用的杂乱无章。在其它条件均等的情况下,不同性质的语境假设调用的难易程度还是 有一定的规律。熊学亮(1999b)认为,具体场合中情景信息最易调用,其次是工作记忆中 的上下文信息,而长期记忆中的百科信息的可及性最低。13 但是,这种规律并不绝对。 扬子(2

13、008)提出,语境可及度还会受到语境假设的调用频率、信息处理的时间间隔、释 话人的个人经历、情感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基本上对语境假设可及度的影响力成增强 趋势。14 在汉语双关理解过程,释话人受关联原则支配,根据发话人所提供的明示刺激信号,3首先启动最可及的语境假设,对双关话语进行演绎推理。而以最可及的语境假设为推理前 提的第一解读总是无法满足最佳关联期待。于是释话人就需要搜寻次可及的语境假设对话 语进行第二解读。双关话语发话人正是预测到了释话人的这一认知倾向和推理规律,有意 通过特定话语明示信息的选择和编排,迫使释话人经历双重意义的先后解读。 3.23.2 认知效果与汉语双关最佳关联解读认

14、知效果与汉语双关最佳关联解读 关联受认知效果和认知努力的影响,但是熊学亮(2006)认为,认知努力并不是影响 最佳关联期待的决定性因素。因为更高层次的其它因素可以导致对认知效果和认知努力折 算关系的相对性调整,如额外的认知努力往往有额外的认知效果予以补偿。15 所谓的最 佳关联期待,主要是对认知效果的期待,这才是语用推理全过程的主导要素。Wilson 也指 出,最佳关联不是认知效果与认知努力的比值,这种以公式计算最佳关联的做法不成立。10119赵艳芳(1998)指出,认知效果是一个概括性词语。它包括信息效果、人际效果、幽 默效果和诗性效果(poetic effects)等。16 这就意味着,尽

15、管命题性质的认知效果, 如信息效果,往往由命题因素引发,但话语命题还会引发反映发话人态度、情感、语用等 非命题性质的认知效果。 汉语双关内涵丰富,或委婉含蓄、或语含讥刺、或新巧幽默。因此,汉语双关充足认 知效果既包含命题性质的认知效果,同时往往也具有非命题性质的认知效果。双关话语最 佳关联期待的满足也是以话语充足认知效果的获取为充要条件。但汉语双关的理解需要经 历一个“显” “隐”双重解读的过程。其第一解读一般只获得命题性质的认知效果,只有结 合第二解读命题性质的认知效果以及以第一解读认知效果为铺垫而产生的非命题性质的认 知效果,才能获得汉语双关最佳关联解读所需要的充足认知效果。也就是说汉语双

16、关充足 认知效果的获取必须是话语二次解读所产生的不同性质认知效果的叠加。 Sperber & Wilson(2001)指出,关联是一个由最大关联、强关联、弱关联和不关联 构成的连续体。强关联和弱关联都属于不完全关联。7132 我们认为,汉语双关最佳关联不 是通过单一解读获取的,而必须是由二次解读所获取的不完全关联联合完成的。这种解读 结果才符合汉语双关“一语二义”共存的特性。道理很简单,释话人如果在汉语双关第一 解读就取得充足的认知效果,就没有必要扩大和调整语境假设,进入第二解读阶段。同时 汉语双关充足认知效果的获取也不可能由第二解读独立完成,否则双关双重意义和发话人 意图也就无法实现。话语就成了一语一关。 下面我们通过实例从整体上分析三类汉语双关的认知语用解读进程。4.4. 汉语双关认知语用解读机制实例阐析汉语双关认知语用解读机制实例阐析陈望道(2006)根据发话人的意图和语义重心将汉语双关归总为“表里双关”和“彼 此双关”两种。1791-93“表里双关”是用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