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夜市监管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580252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加强夜市监管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加强夜市监管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加强夜市监管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加强夜市监管的几点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加强夜市监管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加强夜市监管的几点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加强夜市监管的几点思考对加强夜市监管的几点思考来源:工商分局 发布者:陈协斌 2010 年 6 月 24 日 点击率:52 夜间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座城市经济繁荣的“晴雨表”。而作为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夜市更是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夜市的繁荣,不仅能够为市民群众和中外游客提供丰富的夜生活,还可以促进餐饮与商业互动、商业与旅游互动,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另外,由于夜市经营成本相对较底,也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底收入人群的收入。也正是出于这些方面的优势,政府部门在夜市的培育与监管方面就显得政策优惠,监管宽松,从而使夜市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呈现出突飞猛进

2、的势头。一、夜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肯定夜市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当前夜市发展中普遍存在以下共性的问题:(一)主体资格合法性方面的问题。根据浙江省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八条的规定,市场举办者应当具有企业法人资格。根据该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市场举办者具有符合市、县人民政府规定标准的商业用房和基础配套设施的,可以凭相关证明文件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市场名称登记。条例还规定,市场名称经核准登记后,市场举办者方可从事市场招商、市场广告宣传等经营活动。但是由于夜市以露天场地为经营场所,不需要商业用房和基础配套设施等等,加上夜市的举办者多为村委会(社区居委会)、老年协会等组织,因此不具

3、备市场名称核准登记的一些要件,形成了市场登记上的一个空白与难点。也因此,目前夜市上从事经营活动的主体基本上是无照经营的。(二)交易秩序方面的问题。夜市中经营的商品由于主要针对中、低收入的群体,所以经销的商品在品质等方面很难得到保障,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商品质量上难以保障。由于客观原因的存在,加上夜市经营者自身素质与财力方面的问题,进货时不会过多地考虑质地优良、经久耐用的商品,也很少会有人依法去履行进货查验的义务,而是看中价格低廉、美观适销的商品。这样一来消费者从夜市购买的商品就得不到质量上的保障,而且由于夜市中经营户的流动性强,一旦发生质量问题有可能就找不到商家处理,给消费者带来了

4、不必要的损失。二是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夜市中侵权商品品种多可以说是一个共性问题,不仅侵犯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较多,而且侵犯版权、著作权的也不少,有的较大夜市由于还存在一些客商(包括外商)通过下订单的形式从夜市采购侵权商品的情况,这就为侵权商品的流通创造了一条新的途径,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三是食品安全方面的隐患。夜市中存在大量的的食品小商贩,这些小商贩不仅没有合法的主体资格,卫生状况也不乐观,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四是交易风险方面的问题。在个别较大的夜市,有些经营户就会碰到一些客商会通过下订单的方式采购商品,但是由于夜市上的经营户流动性非常强,诚信度不高,所以就难免会发生客商付了少量定金后就会找

5、不到这个经营户的问题。(三)社会治安问题。在交通安全方面,由于夜市的开市时间大多是在下午下班期间,非常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影响正常交通秩序并留下交通隐患;在公共安全方面,由于夜市人流量大,通道较小,高峰时期部分路段可以说是寸步难行,一旦发生问题,人员疏散就较困难;在人身与财物安全方面,由于外来人口较多,人员密集,在人流拥剂的情况下随身携带的财物容易受损,也容易发生口角与打架等问题。(四)市容环境问题。夜市中两头及周边乱设摊点、占道经营等问题较为普遍,也存在,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等情况,卫生状况堪忧。有些商位为了广告宣传,把音响开的较大,影响了两侧店面经营及楼上住户的生活休息。(五)执法监管难的问

6、题。由于夜市人流密集,人员素质复杂,在执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监管难和执法安全问题。一方面是时间差上的问题,夜市由于是晚上开市,对夜市缺乏有效的常规化监管,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的方式进行监管收效甚微;另一方面是执法安全上的问题,由于夜市人流密集,人员构成复杂,在执法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大批人员的围观,并发展成为抗拒执法等问题,对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二、对夜市监管的意见与建议夜市是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加强对夜市的科学、有效监管,从而使夜市的发展更为健康、有序,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笔者认为需要做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由于大部分夜市缺少

7、科学规划,区域布局欠合理等原因,普遍存在集聚性弱、档次底、规模小、收益差、秩序乱等问题。为此建议夜市的举办由当地镇街牵头,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统一格局,把夜市培育成为集散性强、有档次、有规模、有秩序的市场,使夜市在方便群众、美化夜间购物环境的同时,真正成为健康、有序的市场,成为城市的夜间风景线。二是要明确责任,引导自律。一方面,要明确夜市举办者的责任,通过要求市场举办者建立并落实相关制度、与市场举办者签订相关的责任书、开展法律法规培训活动等引导市场举办者主动自律;另一方面要明确进场经营者的责任,由市场举办者与经营户签订诚信守法经营协议,明确经营者不诚信守法经营应承担的各种责任,实现事先预防;通过落实进场经营保证金制度、消费维权先行赔付制度、积分管理制度等来约束经营者守法经营,加强事中自律;通过明确退出条件,严格执行退出制度等来达到净化市场的目的。三是要健全机构,强化管理。从长远监管来看,为了使对夜市的监管实现常态化,应该专门设立夜市管理办公室,由镇、街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人员与市场举办者共同参与对大型夜市的驻场管理,并对辖区内的其他小夜市也进行巡查;也可以由市(县)政府指定某一部门,全权进行监管,从而实现对夜市的市场秩序、环境卫生等实行全时段有效监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