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实行“导师制”的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5549285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34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高中实行“导师制”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重点高中实行“导师制”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重点高中实行“导师制”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重点高中实行“导师制”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重点高中实行“导师制”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点高中实行“导师制”的研究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高中实行“导师制”的研究结题报告(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重点高中实行重点高中实行重点高中实行重点高中实行“ “ “ “导师制导师制导师制导师制” ” ” ”的研究结题报告的研究结题报告的研究结题报告的研究结题报告* * * * 摘要:重点高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社会正处于从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使教育的对象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班级授课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在重点高中实行分层次教学和“导师制” ,构建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分层次教学和导师制为辅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已刻不容缓。 主题词: 重点高中 导师制 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的

2、提出 我们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重点中学的主要任务是为高等教育输送合格人才,重点中学一般办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生源质量好,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呼声也不断高涨,重点中学的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我们学校的教学规模也从 94 年的 18 个班的规模,逐渐发展到现在的 50 个教学班,造成同一班级的学生之间学习水平差异很大,面对这样的学生,如何进行因材施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教育过去有重智轻德现象,因为德育和智育的矛盾在过去并不十分突出, 但由于我国社会正

3、处于从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课题负责人:程 忠 杨学才 课题组成员:章斌秋 毛庆云 邓明富 林晓波 执笔:程忠 杨学才 2 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都处于不断变革之中,使高中学生在价值观和人生观、异性交往、升学与择业等方面都面临许多困惑,使德育和智育相互脱节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学科教师难以在指导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时顾及其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而班主任面对那么多学生往往又力不从心,德育处也无法开展深层次的德育工作,将德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无法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德育工作实效性不强。虽然,学校和教师在主观上一直强调“教书育人” , 但由于在管理上缺乏相互沟通

4、的有效机制, “教书育人”通常只是一个空洞的理念,不能落到实处。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教学与德育相分离的现象,必须从制度层面去思考,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孕育出一种教学德育一体化的管理机制。重点高中实行“导师制”的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从教学组织形式来说班级授课制是最经济有效的。但是班级授课制的弱点也显而易见,班级授课制不能因材施教,不能适应个体差异,不利于学生个性特长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很难顾及学生思想、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需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在保留班级授课制的同时,避班级授课制之短,扬班级授课制之长,是我们学校近几年教学改革的重点。导师制是大学中对研究生进行培养时采用

5、的一种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在中学引入导师制,建立一种立体的教育教学体系,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二、课题实施过程二、课题实施过程二、课题实施过程二、课题实施过程 3 本课题研究以文献研究和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2004 年 2 月-2004 年 7 月,方案设计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和研究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在全面了解国内外大学和中小学有关导师制研究理论和成果的基础上, 进行分析比较,结合重点高中教育教学的特点和 21 世纪对人才培养、创新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制定研究计划,培训研究人员,确立研究对象和研

6、究范围,制定本课题研究方案,并在高三年级继续进行分层次教学和导师制的试点。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2004 年 9 月-2005 年 1 月,第一轮试验与中期总结 初期研究以高一年级部分班级学生作为导师制研究对象,根据一定的标准界定导师和被导对象,根据不同的被导对象,确定不同指导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逐步摸索出适合不同对象特点的具体指导方式,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初步构建一套导师制的具体操作模式和多元评价体系。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第三阶段:2005 年 2 月-2005 年 9 月,全面总结阶段 在第一轮试验的基础上,修改研究方案,在高一年级继续进行

7、导师制的试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适合重点高中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导师制度,形成一套完善的导师制工作多元评价体系。并结合我校分层次教学成果,建立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分层次教学和导师制为辅,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多种形式并存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 (一)对国内外(一)对国内外(一)对国内外(一)对国内外“ “ “ “导师制导师制导师制导师制” ” ” ”实施情况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实施情况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实施情况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实施情况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 4 1大学实施导师制情况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 创始人是曾任温切斯特主教和英格兰大法官的威廉威克姆。导师制最早出现于英国牛津大学的“新学

8、院” (兴建于 1379 年) ,新生被录取后学院当局就给他指定一位导师,建立起“师徒”关系。导师是学生所选科目的学者,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深入学习,促使学生对所学科目进行创造性思维。英国的一些著名高等院校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它们很早实行了导师制,使得每个学生都得到关心。牛津大学有句妙语:“导师对学生喷烟,直到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苗。” 牛津、剑桥,15 世纪开始就实行导师制,事实证明,这一制度是行之有效的,培养了许多具有创新精神、成就卓越的人才。由于导师制在人才培养中的有效性,继牛津和剑桥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培养都采用导师制,我国也不例外

9、。因此,从导师制的起源看,它最早出现在高等教育领域,并主要用于研究生和博士生培养,是作为一种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个别化学术指导的教学制度而存在的。 由于经费和人力的限制,过去导师制一般只在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养中实行,但是随着各国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导师制在本科教育中也开始实行。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浙江大学在抗战时期的本科生培养中也曾实行过导师制,当时的校长竺可桢率全国之先在 250 名新生中推行导师制。 他对大学生们说: “我们行5 导师制,是为了要每个大学生明了他的责任为的是希望诸位将来能做社会上各业的领袖。在这国难严重的时候,我们更

10、希望有百折不挠坚强刚果的大学生,来领导民众,做社会的砥柱”。2002 年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开始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试点,此后全国大部分高等院校都在本科生培养中引入了导师制,我国台湾地区也有不少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但本科生导师制与研究生的导师制相比有明显不同,比如北京大学在本科生中实行的导师制中,导师的职责有三: “一是负责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方面的指导;二是对低年级学生给予从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学习方法的帮助;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学生选择专业提出一些建议。 ”浙江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职责有: (1)关心学生的思想进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知识、

11、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2)言传身教,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 (3)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选课、专业发展方向选择、学习方法、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进行指导; (4)每学期开学初必须与学生见面,并保持一定频度的接触,每月与被指导的学生面谈或集体指导不少于一次,每学期参加学生集体活动或面向学生开设讲座不少于一次; (5)导师组长对导师组工作负总责;班导师根据学生小班和专业特点,指导开展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负责与学工、教务部门联系,配合做好相关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本科生导师制绝大多数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员导师

12、制,导师的职责大6 同小异,当然也有一些学校实行的是特长生导师制,导师的职责稍有不同。 综上所述,大学中实行的导师制主要是学术上的,过去主要是对研究生或博士生实行导师制,现在逐渐扩展到本科生层次,而且从过去主要是侧重于学术方面的个别化指导,向学术、思想品德、学习方法、专业发展以及生活等方面全方位指导发展。 2中小学实施导师制情况 中小学导师制在国外实行也比较早,不过主要是在某些特殊领域采用导师制。如英、美等国在中学职业指导过程中采用导师制,一些私立寄宿制小学尤其是进行宗教教育的学校对学生的生活指导也采用导师制,还有针对研究性学习项目或天才学生加深学习的导师制等。近几年,国内也有一些中学开始引入

13、导师制,如南京市第一中学、成都市第七中学、北京八十中、浙江省长兴中学、上海市建平中学、宜昌市第一中学、第五十中学、郑州中学等都正在实行导师制。南京一中实行的导师制,其宗旨在于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这两方面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出了导师制课堂教学的四条原则“全面引导、崇实引导、及时引导、因材引导” ,导师既对所教班级的每一个学生负责,又要直接指导若干学生,一般要 5 到 10 名,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作具体指导;成都市第七中学实行的是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中学特长生导师制,依据特长生的发展方向、发展潜力和发展需求,确定相应教师承担的指导任务,特长生指导的内容包

14、括思想指导,学习指导,方7 法指导,阶段检测,专题讨论等,在同类特长生中,实行群体互补导学制;北京八十中采用导师制,主要是为了满足有特长学生以及有特殊需要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要求,使这类学生的发展呈现出“优中更优、特长更长”的态势,充分实现其个性的长足发展;浙江省长兴中学实行的德育导师制,主要针对学校所有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或学生中比较突出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提高优秀生的抱负水平与心理素质、合作互助精神”、“心理挫折的克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科学习方法指导”、“高中学生间的异性交往”、“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激励”、“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等方面,具体实行时导师对不能处理的问题,及时进行转介

15、或“会诊”,并邀请有关专家以讲座、座谈形式进行集体辅导和沟通。 上述这些学校实施的导师制,有德育方面实行导师制的,有学业方面实行导师制的,也有对学生实行全方位的导师制的。从组织形式上看,有教师全员参与导师工作的,也有只有部分德才兼备教师参与导师工作的,有针对全部学生的导师制,也有只针对部分学生的导师制(如针对尖子生、有问题学生等) 。根据国内现行高中导师制现状,我们也不难看出其关注的对象是特优生、特长生和特殊兴趣爱好的学生,且偏重于学业和学习能力方面的指导,而对中学阶段导师制本身的研究则较少,当然导师制工作在中学发展也很快,现在已逐渐趋向于实行全方位的导师制。 (二)确立了课题研究的方向(二)

16、确立了课题研究的方向(二)确立了课题研究的方向(二)确立了课题研究的方向 通过对大量收集到的文献资料的分析和研究, 我们认为在重点高中实行“导8 师制”是切实可行的,而且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导谁?谁导?导什么?怎么导?如何评价?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导师制制度。课题组经过讨论认为,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在于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与道德教育上,因而,研究视角应该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终身发展,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身体、情感与个性化发展等方面的需要,研究重点将从导“学”走向导“育” , 使教师从学生的“学业导师”真正变为“人生导师” ,导师的指导最终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意识与能力,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努力探索导师与学生间积极有效的个别互动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 针对重点高中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高中阶段不宜对全体学生实施导师制,因为高中的师生比较低,约为 115,而且年青教师的比例很大,并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