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孩子“学困”背后秘密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542975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叙事:孩子“学困”背后秘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叙事:孩子“学困”背后秘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叙事:孩子“学困”背后秘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叙事:孩子“学困”背后秘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叙事:孩子“学困”背后秘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叙事:孩子“学困”背后秘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叙事:孩子教育叙事:孩子“学困学困”背后秘密背后秘密教育叙事:孩子“学困”背后秘密期中考试结束了,按照惯例我们学校要组织一次家长会,应班主任的邀请,我在家长会上就家长困惑得孩子阅读、书写、习惯培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如下。苏霍姆林斯基说:“初中和高中的学生在学业上落伍,这主要是他们不会学习、不会掌握知识的结果。 ”我的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读书也很多,一年下上百本不成问题。可我却发现了隐藏着的制约孩子未学习的隐患:那就是学习的效率问题。我发现孩子写作业时写字慢、错字多、调动旧知识的速度慢。孩子读这么多书,知识面这么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思考了很久,一直在寻找答案,终于在一次与家

2、长的交流中悟出了其中的奥妙,那就是孩子学习的基本功不扎实,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弱。针对孩子写字慢、错别字多、调动旧知识的差的问题,我进行了一一分析。首先从家长的教育方式分析,很多家长习惯了用找茬的方式规整孩子的学习问题,其不然这是个教育的误区。如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我们从没有因为孩子不会说话或者说不好话而去批评和责备孩子,总是很开心很真诚的鼓励孩子再说一遍 ,就这样我们的孩子在一次次的鼓励中快乐的学习和成长。而随着孩子渐渐地长大,我们做家长就开始对孩子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甚至过高的要求超越了孩子正常发育水平。如三、四岁就要求孩子写汉字,其实孩子精细动作还没有发育完善,指尖的力量和控制力还达不到

3、写字的水平,于是鼓励渐渐地变成了批评、指责和打骂。升入小学后,家长和老师的双重高要求让孩子无可奈何的被动接受。人的天性是逃避痛苦的,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中渐渐地体验到成长是痛苦的,学习是痛苦的,孩子就不愿接纳学习,从而出现不认真、应付、磨蹭、偷懒等低效率的学习态度,都是在逃避痛苦。再分析写字慢、错别字的原因,孩子写字慢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不认真;二是不想写;三是不熟练。不认真、不想写就是上面讲的态度问题,不熟练就是写的太少,没有把图像记忆转化为动作记忆。如写字,很多家长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特点,就盲目的随大流要求孩子少写,会写就可以了。可是就没有了解了解孩子有没有把图像记忆转化为动作记忆,转化为动

4、作记忆达到了什么程度,是终生记忆还是暂时记忆,这都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孩子四、五遍就可以达到终生记忆,有的孩子则需要十几遍。那对于写十几遍才能解决问题的孩子,您却要求他和四、五遍的孩子一样,那么这个孩子的记忆就是暂时的,在后期的学习中就会出现错别字多等现象。如同写字一样,记忆的质量和学习技能不够娴熟,导致调动和运用旧知识的能力减弱。所以,无知的爱就是害。家长必须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才能培养优秀的孩子。介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将导致孩子随着学龄的增长,因学习能力的不足而学业受阻,到中高年级的时候,就会越显明显。那么怎样避免这一隐患呢?具体做法是:根据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行循序渐进地辅导。寒假作业中

5、要求背诵的古诗词有三十首,原则是孩子一天背一首的,背诵对孩子说太简单了,我就指导孩子如何拓展这首诗。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背诵。背诵是培养孩子记忆力的最好的训练方法,一个孩子记忆力如何直接决定了学习的能力,而小学期间是培养孩子记忆习惯的最好阶段。二、看视频讲解。现在的学习手段很丰富,录音机、VD、P3、电脑等都是拓展孩子学习视野的有效途径。我在网上搜集动画片形式的、诗朗诵形式的、教师讲形式等丰富孩子对古诗的理解和增强记忆。效果很好,孩子很开心很乐学。三、默写。默写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多写字,快写字、写好字、写正确字。同时增加了学习了方法,增强了记忆力。这一步非常有必要,在考试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孩

6、子会背诵却把字写错了,是很遗憾的。四、注音。注音的目的是复习旧知识,我儿子的拼音经常出错,说明熟练程度不够,通过注音复习一年级的拼音。五、编故事。编故事的目的是锻炼孩子的写作能力,同时提升写字的速度,加强孩子的思考能力,想象能力,也丰富孩子的词汇量。每天一次这样的训练,坚持一个学期孩子不仅学会了学习的方法,还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同时一些隐藏的问题就随之解决了。最初的阶段需要家长陪伴激发和鼓励孩子,毕竟改变孩子的习惯的最初是很痛苦的,所以这个时候家长要多鼓励,等几个月之后,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就掌握了,家长就可以安心了。这是我自己的一点体会拿和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