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526024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一、法则复习: 姓名: (1)加法加法:同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绝对值 。 乘法乘法:两数相乘,同号 ,并把绝对值 。 练习 1:计算15= 1+5= -1+(-5)= -1(-5)= -2+(-3)= -3(-7)= -2-7= -2(-3)= (2)加法加法: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 加数的符号,并用 的绝对值 较小的绝对值 。乘法乘法:两数相乘,异号 ,并把绝对值 。练习 2:计算 1+(-5)= 1(-5)= (-5)3 = 5+(-3)= -3+3= -33= 2.5+(-2.5)= 6(-6)= (3)加法加法:一个数同 0 相加 。乘法

2、乘法:任何数同 0 相乘 。练习 3:0+3= 0(-3)= (-5)+0= (-5)0= (4)减法: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 这个数的 。除法:除法:除以一个 的数,等于 这个数的 。练习 4:(-1)-(-5)= (-1)(-5)= 3(-6)= 3-(-6)=0 - (-3)= (-3)- 0= 0(-3)= (-3) 0= 二、混合运算(一)加减混合运算(1) (-5)-(-8)-(-4) (2) 3-(-3)-10(3) (4))215()517(212 21575. 24135 . 0(二)乘除混合运算(1) (0.1)(+)(6) (2) 6(2)611()3(3) (0.1)(

3、100) (4)1 234)43(43(三)运算律的应用(1)9 15 (2)9(11)+12(9)11 18(3) ( (4) (-125)()121()21 61 41)73(1877362)73(四)混合运算(1)0.25( )(1 ) (2) +( )1+( )( )【远古先秦音乐】 我们的祖先和世界上的许多民族一样,经历了几十万年原始氏族公社的生活。氏族公社分为母系和父系两个阶段。我国地域广大,各地都发现有远古人们活动的遗迹,但其历史发展是不平衡的。各种类型的文化在每个历史阶段存在和延续的时间,有先有3 71 52 33 52 33 5后,有长有短,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大致说来属于较

4、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距今约六千年左右的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它们的音乐遗物证明,黄河、长江流域是中(蟹)华民族音乐文化的最早发祥地。约五千年前,各个氏族部落先后进入氏族社会晚期,音乐文化有了显著的发展。属于这个时期的龙山文化、青(蟹)龙泉三期文化、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原始乐器皆可为证。先民们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创(蟹)造了原始音乐。从现存远古传说,可以看出音乐起源于劳动,并与巫术、原始舞蹈、诗歌溶为一体,为劳动实践和氏族集体的利益服务。我国古书所载“百兽率舞”与“奋五谷”等传说均说明它们与先民们的祭祀、狩猎、畜牧、耕种生活有关。各个文化遗存

5、地区出土有原始乐器,如陶埙、用禽兽肢骨制成的“骨笛” 、陶角、鼍鼓及陶铎等。从公元前二十世纪的夏朝起,我国历史进入奴隶社会。 关于夏文化仍在探索中。夏以后的商(约前 17前 11 世纪)和西周(约前 11 世纪前 770 年) ,已是文明灿烂的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音乐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出现了桑林 、 濩 (h 音户) 、 裓 (ji 音节) 、 大武等乐舞,并有更多的乐器品种出现。此外还产生了多种音阶调式,创 立了十二律,已经有了绝对音高、半音观念,对旋宫转调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兴办了一些音乐教育事业。 春秋战国(前 770前 221 年)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和封建社会初步形成的时期。当

6、时列国纵横,战争频繁,几百个小国逐渐归并为几个大国,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个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各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地区、各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也推动了音乐文化的发展。首先在郑、卫、宋、齐、 (今河南、山东)各国,商周旧乐“雅颂”开始失去往昔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民间新乐“郑声”日益受到重视。 诗经所载十五国“风”和二“南” 、 “小雅” ,很多都是各地优秀的民歌或贵族的吟唱。城市中的音乐生活也很丰富,产生了不少杰出的民间歌手和器乐演奏家。以编钟为主的钟鼓乐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南(蟹)方楚、越、滇等地的音乐文化相当发达。大诗人

7、屈原填词、楚国女巫祀神时唱的“楚声”“九歌” ,越国裸体女巫跪唱祭祀的铜雕,滇人祭祀时敲击的铜鼓、羊角编钟,似乎使我们看到了南国艺术特有的神韵和丰采。 春秋战国时期,音乐理论空前活跃。见于曾侯钟的乐律铭文和管子地员篇 、 吕氏春秋音律的三分损益法, 记述了我国最早的乐律计算方法。音乐美学方面,儒家孔丘、荀卿、公孙尼重功利、重情理;道家老聘、庄周重艺术、重精神。他们的见解,对日后中国音乐的发展育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 “百兽率舞”与奋五谷 先秦典籍尚书中记有“击石挝石,百兽率舞”的传说故事。大约在几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开始进入以渔猎为生的母系氏族社会。他们在劳动之余需要抒发和表达生活和劳动中的

8、感受,用艺术的形式再现狩猎时手持武器与野兽搏斗的情景,于是产生了用于祭祀以狩猎为内容的原始歌舞音乐。所谓“击石挝石,百兽率舞” ,就是远古人们敲击着石头化装成各种野兽歌舞祭祀的生动写照。 近年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寨出上的新石器时代舞蹈纹彩陶盆,其内壁上有五人一列,共三列舞人,环绕盆沿形成圆圈。下面有四道平行带纹,代表水面。盆中盛水以后,这些舞人好像在河边,摆动着身上装饰的兽尾,欢快地歌舞。从画面来看,舞者神态逼真,作育节奏的跳跃动作。它是我们了解原始社会歌舞的生动的形象资料。 至于敲击的石头,最早可能是原始的石制生产工具,后来逐渐演变成祭祀时伴奏歌舞的礼乐器。近年在山西夏县东下冯夏代文化遗址,发

9、现了至今年代较早的“石磬” (图 2) 。它的斜上方,有一个悬桂用的圆孔,并有长 期使用的磨损痕迹,整体打制得非常粗糙,有的棱角还十分锐利,形状像耕田用的石犁。我们曾将它悬挂起来敲击,仍能发出清脆嘹亮的声音。测音结如表明,其音高为 大约从六、七千年前起,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我们祖先的经济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变。他们除狩猎以外,已经开始种植谷物和饲养家畜。社会生活的变化,也在音乐上得到相应的反映。传说在一个叫做葛天氏的氏族里,流行着一种集体歌舞。表演时,由三个人手里拿着牛尾,踏足而歌。殷商时代甲骨文中的“舞”字,写作“”或“” ,像一个人两手各执一根牛尾在舞蹈,就是表现了当时人们跳舞的形象。 吕氏

10、春秋记载,跳这种舞蹈时所唱的歌有载民 、 玄鸟 、 遂草木 、 奋五谷 、 敬天常 、 达帝功 、 依地德 、 总禽兽之极等八阕(qu 音缺) 。其中, 奋五谷是祝愿五谷更快地成长;遂草木是祈求牧草长得更加茂盛, 总禽兽之极是希望牲畜繁殖得很多;敬天常和依地德是颂扬天和地的功德,反映先民们为了耕种的需要,对气候和土壤的重视;达帝德 、 载民 、 玄鸟 (燕子)等,则是歌颂祖先与图腾(氏族的标志)的。在原始社会,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如生死、风雨、雷电等,都不能理解。为了更好地生存,他们常常在一定 的季节举行种种宗教的仪式,唱歌跳舞,祈求祖先、天(蟹)地、图腾保佑他们,希望风调雨顺,免除灾难

11、,更能够五谷丰稔,牲畜兴旺。这八首歌就是在宗教仪式上唱的。它的内容说明,农耕和畜牧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已占有重要地位。 奋五谷等乐舞在音乐上有何特点,由于年代久远,已难以查考。看来它与原始舞蹈结合紧密,可以推知节奏应是它的基本因素。曲调可能较为简单朴实,古人记载说原始歌曲“乐而无转” (盐铁论 ) ,其旋律性不强,是可信的。 二、治水之歌一大夏 大夏传说是我国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产生的著名的歌舞。 大约四千年前,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农田无法耕种,人民颠沛流寓。传说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舜(shn 音顺)任用鲸(gn 音滚)来治水。鲸用筑堤堵水的办法,始终不能制服洪水。后来,舜又让鲧的儿子禹来治

12、水。禹用了十年时间,日夜操劳,不敢稍懈,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终于疏通三江五湖,凿开龙门,让洪水通畅地东流入海。洪水平息后,禹又亲自拉犁开荒,发展农业生产。人民为了欢庆治水的胜利,歌颂禹的功绩,举行盛大的歌舞祭把活动,人们表演的乐舞,后来就叫做大夏 。 春秋时期,南(蟹)方的吴国(今江苏苏州一带)有一个贵族,名叫季札,非常喜爱音 乐。有一次,他充当吴国使臣,到鲁国(今山东曲阜一带)去访问。他听说鲁国保存了很多西周宫廷中的著名乐舞,就请求参观学习。鲁国很热情地为他演出了大夏 、 韶等古乐和“大雅” 、 “小雅” 、 “周南” 、 “召南” ,以及郑、卫(今河南) 、豳(bin 音宾) 、秦(今陕西

13、) 、齐(今山东临淄) 、魏(今山西) 、陈(今河南、安徽一带)等国的民间歌曲“国风” 。 据说大夏演出时,舞者每八个人站成一行,称为一“佾” (y 音义) 。舞者头上戴着毛皮帽子,袒露上半身,下身穿着白色短裙。右手持羽毛,左手持乐器“籥” (yu 音月) ,边唱边舞,颇为质朴、粗旷。季札看后,深深地被它的内容和表演所感动,说:“真美啊!像这样勤劳而又有道德的人,除了禹,谁能比得上呢?”季札的话,虽然带有过分赞誉的成分,但也说明大夏的内容确与大禹治水有关。所以商周以来,它一直被奴隶主贵族用来作为祭祀山川的乐舞。 大夏已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它共分“九成” (九段) ,用“籥”伴奏,又称“夏籥九成”

14、 。 “籥”在甲骨文里写作“”像是用数根苇竹制成的管子,周围用绳子捆扎在一起,管子上端有一个吹孔,可以吹奏发声。一个籥,可吹出数个不同的乐音。这种乐器,就是后来“萧” (排萧)的前身。 大夏用这种乐器伴奏, 比起“击石拊石”的原始乐舞来,要进步多了。不过,因其乐音较少,推想其曲调可能比较简单。 除大夏以外,这个时期还流传一首与禹有关的南(蟹)方民歌。据吕氏春秋记载,禹在治水的过程中,遇到一个“涂山氏”氏族的女子。后来禹又到其他地方巡行,那个女子便派人站在涂山(今浙江会嵇)南麓,唱着她所作的“候人兮猗”这首情歌,等待禹的到来。这首歌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一首南(蟹)方民歌。 这首歌的歌词,实际上只有“候人”两个字,即等待她的情人的意思。它可能反映了父系氏族社会里,人们的爱情生活。结尾的“兮猗!”两字,是感叹词。 “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