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用于初一到初三)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513397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用于初一到初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用于初一到初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用于初一到初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用于初一到初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用于初一到初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用于初一到初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用于初一到初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句子的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 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句子成分由词或词组充当。 汉语: 现代汉语里一般的句子成分有六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和补语。 英语: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 表语七种第一部分: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第一部分:现代汉语句子成分:主语主语 Subject 谓语谓语 Predicate 宾语宾语 Object 定语定语 Attribute 状语状语 Adverbial modifier 补语补语 Complement一、主语一、主语 Su

2、bject1、定义: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表示句子说的是“什 么人“或“什么事” 。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 “什么” 。 3、符号:双行线 。 例如: 中国人民志气高。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二、谓语二、谓语 Predicate1、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 3、符号:单行线 _ 例如: 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树叶黄了。 小王今年十六岁。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3、 明天星期日。 什么书他都看。 4、谓语(predicate),是句子中的必不可少的成分.谓语是由简单动词或动词短 语(助动词或情态动词+主要动词)构成.谓语分为简单谓语和复合谓语2三、宾语三、宾语 Object1、定义: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 “是什么” 。 3、符号:波浪线 。 4、凡能愿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 宾语处 理。例如:(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关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四、定语四、定语 Attribut

4、e1、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 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 3、符号:小括号( ) 。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 (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五、状语五、状语 Adverbial modifier1、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 词充当。 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

5、字连接。 3、符号:中括号 。 例如: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六、补语六、补语 Complement31、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 、 “多久” 、 “多少” (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 B、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 3、符号:单书名号 。 例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 ,而是好得多 。 (3)他生于 1918 年 。 (4)他坐在桌子旁 。 (5

6、)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的 。 七、独立成分七、独立成分 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 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 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 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 例如: (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 (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 句空话。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 (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 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 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 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八、复指成分八、复指成分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

7、短语指同一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 例如: (1)先生自己也要书。 (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 成为。挡不住的 历史潮流。 (3)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骨峰战斗。第二部分: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第二部分: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 1、定语(修饰主语)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修饰宾语)宾语 2、句子成分符号: 主语 = 谓语 宾语 定语 ( ) 状语 补语 4第三部分:句子成分顺口溜第三部分:句子成分顺口溜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基本成

8、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六者关系难分辨,心中有数析正误。 什么谁称主,做是怎样才充谓; 宾语动支配,回答谓语什么谁。 前置状语目(的)时(间)地(点) , 意义不变能复位。补语从后说前谓, 定语才和后宾配。介宾短语多状补, 不能充当宾主谓。 的定地状与得补,语言标志定是非。第四部分:练习题第四部分:练习题一、找出下列句子的 主语和谓语: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 陈述主语的。在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1) 大伙都散了。(分马) (2) 满树浅黄色的小花 , 并不出众。(荔枝蜜) (3)我最不能忘记的 是他的背影 。(背影) (4)利用

9、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 ,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大 自然的语言) (5)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 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 把中心词看成是主语和谓语也是可以的。如: (6)一张简陋的大 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 驿路梨花) (7)其实这种缩微 技术,早在十九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 使用过了。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 ) 可以认为“竹床“技术“是主语,可以认为 “铺“使用“是谓语。 二、找出下列句子的 宾语和补语: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 处在动词的后头。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 (1)桥脚上站在一个人,却是我们母亲。(鲁迅

10、 社戏) (2)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背影) (3)萧队长说过:先进的要带落后的。( 分马) (4)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 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 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 纪念白求恩 ) 还有一种宾语叫做 “双宾语“,如: (5)现在人们叫它 故宫。(故宫博物院 ) 5(6)我给她 一本书。 “ 它“她“是近宾语(间接宾语), “故宫“一本书“是远宾语(直接宾语) 。 (7)说起来可笑,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 痛得我差点儿跌 。( 荔枝蜜) (8)我独自一人游荡 。(挖荠菜) (

11、9)从化的荔枝树多得 ,开花时节,那蜜蜂 满野嘤嘤嗡嗡,忙得 ,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 ( 荔枝蜜) (10)我那时真是聪明 。( 背影) (11)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 了(从百 草园到三味书屋 ) 尖尖括括号号里里的的全全是是补补语语,都都补补充充说说明明了了前前面面的的动动词词、形形容容词词。 三、找出下列句子的 定语和状语:定语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 状语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 (1)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背影) (2)可我,总还是怀念那(长在野地里)的荠菜,就像怀念(那些与 自己共过患难的老朋友)一样。( 挖荠菜) (3)老

12、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雄伟 的人民大会堂 ) (4)李四光这一生中还从来没有过一次 这样舒畅和快乐的谈话。 (地质之光) (5)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 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 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朱自清 背影) (6)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 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 沿着草坪旁用卵 石铺成的小径 走到“北海“跟前。(萧乾 枣核) 圆圆括括号号里里的的是是定定语语,方方括括号号里里的的是是状状语语。规规则则:可可以以遵遵循循谓谓前前为为状状,谓谓后后为为补补的的规规则则;注注意意 “的的”,“得得”,“地地” 三三字字。“的的”前前为为定定,“地地”前前为为状状,“得得”后后为为补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