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447035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师要处理好四个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数学教师要处理好四个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数学教师要处理好四个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数学教师要处理好四个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数学教师要处理好四个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教师要处理好四个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师要处理好四个关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数学教师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数学教师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小学数学教学加强从儿童的生活现实中取材,注重学生主体性探索,注重儿童对知识的发现过程,要在儿童“做”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求知方法,学会思考问题,懂得交流经验,获得情感体验,解决实际问题。小学数学要凸现上述理念,必须正确处理如下四个关系。一、正确处理教材内容的设置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关系数学知识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知识就在学生生活中。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教本为本”作为处理教材的基本原则,由此产生的数学课堂常把知识与生活实际分离开来。学生为学数学而学数学,掌握的数学知识的生活性不强。我们认为学习数学应遵循如下

2、原则:学生生活经验获取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数学学习应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教材是极其宏观性的蓝本,一套教材覆盖着广阔的时空,但教材只起一个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指向作用。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模仿生活情景,由生活实际导人数学知识学习,并将学得的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问题。对此,我们可作以下努力。1课题出示生活口语化为简单易懂,符合学生语言特点,同时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和“无味感” ,可把教材中的一些课题生活口语化,让学生感到亲切、浅显和活泼。如教学“通分、约分”时,出示课题“通分、约分两兄弟” ;教学“倍数、约数”时,出示课题“倍数、约数两父子” ;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出示课题

3、“我认识了乘法” ;教学“长度单位”时,出示课题“长长短短” ;教学“周长与面积的比较”时,出示课题“线与面的不同”等等。2知识形成生活情景化知识形成生活情景化,就是运用“模拟教材”创设生活情景,把宏观的具有广阔时空的教材内容作微观的具有强烈生活气息的生活情景刨设,让学生在研究身边的人与事时学到应学的知识。这方面的内容,教材各单元都能将知识放在一定的生活情景中,这里不再赘述。3知识运用生活实践化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落脚点就是运用。学生通过对知识的运用、问题的解决,亲身体验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作用,从而培养学习的自觉性与应用意识。知识运用的过程也就是生活实践的过程,所以教学中同样要挖掘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

4、实际相关联的因素,真正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二、正确处理教师“教案思维”与学生“学习思维”的关系教师要上好课,必须作好课前准备,这种准备称为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是教学全过程的基础,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备课的书面表达方式就是撰写教案。教案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学生的实际及教师教学经验设计而成的。正因为如此,教案具有一定的教师主观性。在课堂施教过程中,往往许多事情的发生是教师课前始料不及的,学生学习思维不一定准确顺应教师的教案思维。这就要求救师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教育机智,正确处理好教师“教案思维”与学生“学习思维”的关系。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第二册口算“

5、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内容时,由于教材给出的口算方法是单一的,编排意图突出“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的算理,所以课前教师备课涉及的也只有一种口算方法。在教学中,教师提问:“对 54+5 和 78-5两个题你怎样想出它的结果来?”教师这一不经意的问,学生思维便远离了教师的教案思维,得到众多的思考方法。此节课教案成了“无用教案” ,我认为此教案的有用更有价值。教师的教案应有效扼制学生的过繁、不着边际的学习思维,有效把握教学进程,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三、正确处理“完成既定教学任务”与“培养学生发散、创新思维”的关系“教材”均分课编写, “教师用书”规定某单元某章节分几课时教学完成,更有甚者的是

6、“教学参考书”明确规定每一课时的所教内容,这无形之中束缚了教师手脚。一学期一个大任务,一周一个中任务,一节一个小任务。我们说教师要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本应无可厚非,但是一些教师为片面追求完成形式上的教学任务,常常出现教学“走过场”的现象。课中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师不敢多花时间。课堂上也时有小组讨论、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争辩,但总是给人“走走过场” 、 “摆摆形式”的感觉。学生讨论、探究、发言不充分,学生活动不深透,教师过早地下了结论和评判。怎样才叫完成了教学任务?我们说一节课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思路掌握了、问题解决了、学生得到锻炼了、基本技能得到发展了、创新精神培养了、发散思维训练了,这样即便教师设

7、计的教学内容或书上习题没有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也算圆满完成了。反之,教师设计的教案内容全部完成,但学生该会的不会,该培养的能力没有培养,这节课实在不能说完成了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第十一册“分数、小数应用题”时,借例题“两地相距 13 千米,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 1 小时相遇,甲每小时行 5 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发散思维训练,课堂教学达到了相当好的效果。学生在主动探究、分析讨论、互相合作、个体知识的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培养了创新精神,得出了十多种不同思路的解法。同时,由于学生在上述过程中花时间太多,致使教师没有把自己所设计的内容教学完,下课铃响的同时,

8、教师面露遗憾和尴尬。我们认为该教师已经圆满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如果教师过多地追求一节课形式上的圆满,而忽视实质性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不创新。四、正确处理“课内集中学习”与“课外生活学习”的关系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学生的社会性活动,陶行知说得好:“生活即教育” 。学生仅有课堂上的集中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堂学习带有浓厚的理论脱离实际、纸上谈兵的色彩。即使教师努力创设生活情景,也仅仅是模仿创设而已,不是真正的生活情景。学习应是学生自己真正的生活实践活动,小学数学教育应真正回归到学生生活中去,关注学生在生活大舞台中关心什么?感兴趣的是什么?经历什么?发现什么等等。将数学学习与学生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发现、探究、认识,从而掌握数学。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自觉处理好上述四个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是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精神实质的具体体现。愿我们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能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积极投身于新一轮课程改革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