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前静悟材料(超级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420906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32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考前静悟材料(超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语文考前静悟材料(超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语文考前静悟材料(超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语文考前静悟材料(超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语文考前静悟材料(超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考前静悟材料(超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考前静悟材料(超级全)(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高考语文总复习1 / 27语文考前静悟材料 科技文阅读静悟材料方法梳理“读”上下功夫,“找”上动脑筋,“比”上显能耐。 细“读”原文,勾划关键词句;细“找”要点,严防答非所问; 细“比”选项,选择最佳选项。 勾划关键词句包括:( 1)年代时间、数据及其概括语。如:多数、少量、部分、 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语。(2)重要的修饰限 制词语。如: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示程度的词语。 (3)已然未然。如: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 (4)或然必然。如: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常见错误 类型1、以偏概全 2

2、 、已然未然 3、无中生有 4、主次不分 5、答非所问 6 、因果不当 7、张冠李戴 8、歪曲事实设题的三种 情形考场信念1、形同意同 信息吻合,直接判断 2、形异意同有所转换,实质一致 3、形似意异迷惑性大,格外留意答案就在原文中 友情提示 1:读文章时注意勾画文中的中心句和关键词语,读题干时看清要求。 友情提示 2:研究以前做错的题目,重视原文信息和选项的对比 文言文静悟材料做 题 方 法梳理一、做题顺序: 阅读完文章后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此题多为选择错误的一项,往往落足在 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 , 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 二、做题方法: 带着“何人?”、 “何时何地做何

3、事?” 、 “结果怎样?”、 “为什么?”等问题 对文段用心地默读 , 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 理清文章思路。 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 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 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 认真阅读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把握文段主旨。 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 , 不必着急 , 同时必须用 “?”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此题未做, 先读下文 , 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常见 问题难以读懂全文 选择项模糊性强,在两个模糊项中犹豫不决。 翻译时关键词译不出,或译完后发现句子不通顺。考场

4、自救 联系旧知 , 根据知识储备排除模糊项。 坚持词不离句 , 句不离段的翻译原则。不会翻译的关键词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断, 理顺; 不通顺的要考虑特殊文言现象, 或反思实虚词词义是否正确. 文言文断句方法断句原则:依据文本,根据句意,结合方法,斜线断开。 1、找名词。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 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2、找虚词。文言文中,“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 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 3、据

5、顶真。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 了主语。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4、据排偶。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 一大特点。5、依总分。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2016 高考语文总复习2 / 276、对话引文。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 问答中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以确定使用的标点。7、固定句式。文言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

6、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比如: “, 者, 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为、乃、即、则”等);“不 亦, 乎”“孰与 , 乎”“其 , 乎”“安 , 哉”“何 , 为”等反问句式;“为 , 所, ”“受,于, ”“见 , 于, ”等被动句式;还有“其, 其, ”“奚以 , 为”等固定句式。8、察反复。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 孰与城北徐公美”反复多次,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古代文化常识: 天文地理、纪年、科举职官、九卿三公、礼仪习俗 内容归纳题 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

7、, 主要是: 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 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 凭空添加 , 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关系。翻译题 方法: 做好“换、留、删、补、调”.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 字字落实、忠实原文 . 赋分点: 译准词义 : 实词( 含词类活用、通假、偏义词、古今异义词、修辞语句)及 虚词和固定结构 . 译准句式(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 译准句子语气(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和句间关系(并列转折因果等复句关系) 答题步骤: 审: 看清语法现象 , 如省略、倒装、活用等。 切: 以词为单位把句子切开 , 一一解释。 连: 把解释好的词连缀成句。 誊:

8、 翻译完毕 , 带回原文 , 仔细检查 , 誊抄答案。 诗歌鉴赏静悟材料 一、友情提醒:唐诗宋词仍是首选,也要关注宋诗。 鉴赏口诀: 1. 从题目认识对象; 2. 从字面读出感觉; 3. 从注释破解难点; 4. 从作者了解背景; 5. 从原作找到根据; 6. 从题干得到启示; 7. 从首联找到特点; 8. 从尾句渗透主旨; 9. 从景物把握情感; 10. 从意境洞察心胸。 二、如何快速突破一首诗歌 1、从诗歌类别划分入手。 思乡诗对家乡、亲人思念。如韦应物的闻雁 送别诗别时的依依不舍或别后思念。如李白的劳劳亭 怀古诗凭吊古人古事,对人缅怀之情;对事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边塞诗英勇作战,保家卫国

9、;但大多写对战争的厌恶。如柳中庸的征人怨 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厌恶。如王昌龄“悔教夫婿觅封侯” 羁旅诗对家乡亲人思念,离情别绪,忧愁伤感。 2、从题目入手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 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如杜甫的倦夜: 3、从诗人入手:知人论世,联系作者身世、生平、年代及人生经历突破。 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负、人生观等,往往决定了诗作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风格基本是相对稳定的。如李白:豪迈飘逸,杜甫:沉郁顿挫,2016 高考语文总复习3 / 27李清照:前期、后期,陆游:悲壮爱国。 4、从诗词选取的意象、写景的“冷”“暖”色调入手。

10、高考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歌诀: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5、从抓关键句(诗眼)入手。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如果能捕捉到那些能显现诗 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比如,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凭谁问,廉 颇老矣,尚能饭否?”表现了作者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抱负 6、关注诗后注释、题目中的题干要求的答题方向。 7、总体思路 读懂诗词是关键,先分析结构,理清全诗写了什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全 诗的层次怎样;表面上写了什么,实质上写了什么,抒发了什么;这首诗通过什么手

11、法写出了 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情感,起到了什么作用。 按题目要求条理清晰准确表达, 熟记各种类型的答题套路, 结合内容用简洁条理的语言作答, 记得分条。 三、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模式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 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 即意象 ) 综合起 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回顾答题步骤: 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意境术语:孤寂冷清、恬 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 送来

12、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 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 心境(步骤三 )。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近 7 年重点考查手法:情景关系、对比、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对偶、视听角度、借 代、动静结合、比喻、拟人。 回顾答题步骤: (1)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是什么) (2) 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为什么) (3)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怎么样) 答案示例 这首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 步骤一 )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 暗;“草虫鸣”反衬出环

13、境的寂静( 步骤二 )。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 引起的孤独寂寞 (步骤三 ) 。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型 模式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 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 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回顾答题步骤: (1)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是什么) (2)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为什么) (3)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怎么样) 答案示例 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 真娇憨。“啼时惊妾梦, 不

14、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 夫的美梦 (步骤二 )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步骤三 )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2016 高考语文总复习4 / 27模式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 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回顾答题步骤: (1)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示例 “隐”字在诗中是“隐没(于)”之意(步骤1),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 的明月(步骤 2);“没”字在诗中是

15、“淹没(于)”之意(步骤1),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 晓的曙光中(步骤2),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步骤3)。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诗眼型) 模式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 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 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你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诗眼”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一首诗内容的凝聚点,表现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二 是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或增强诗歌的形象性, 使诗歌充满情趣, 给人以丰富的想 像;或使诗意更精确;或使诗句翻出新意。这是局部的诗眼。 回顾答题步骤: (1) 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 从该词

16、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 步骤一 )。 这种思乡 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 ) 。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六种模式:鉴赏思想内容型 鉴赏思想内容 , 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 把握其情感基调 , 分析其社会意义 , 评判其深 层内涵 ; 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 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鉴赏思想感情应多注意以下几点: (1) 情感类别 : 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离愁别绪。生活杂感。 (2) 情感载体 : 杨柳离别 , 菊花傲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