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浅谈调气以治心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419907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论文-浅谈调气以治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医学论文-浅谈调气以治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医学论文-浅谈调气以治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医学论文-浅谈调气以治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论文-浅谈调气以治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论文-浅谈调气以治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浅谈调气以治心浅谈调气以治心【 【摘要摘要】 】 阐述了从“气”的角度调气以防治心之疾。心系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其 很高的死亡率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心居君主之位,心和则五脏安,心不和则 十二官危。因此积极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为防治心疾不断取得突破便成了医学 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 【关关键词键词】 】 气;心系疾病气的思想源远流长,对中医学影响颇深。心血管系统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 多发病,对人类健康有很大的威胁,可谓是百病之首。防治心系病也成为众多医 学人员工作的研究方向。综观近些年来中医在理论上的贡献可谓百花齐放,不过 多数人还是认为本病是以虚为本,由于人

2、本身年老体虚,再加之外邪入侵,导致 实邪阻滞经络,这些实邪多是痰、淤之类。本文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为基 础,结合其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浅谈从气来防治心系疾病。1 气乱以惑心气乱以惑心气的思想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气论哲学作为中国古代朴 素唯物主义哲学影响了中医几千年来的发展,即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正是这个 思想支配中医理论从古朴、分散走向成熟、缜密。如前贤所言“通天下一气耳”,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可见人做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同时 也是自然的产物,因此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的变化也必然受到气的影响也即自 然环境的影响。如:“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大

3、到自然界,小到人体本身都是在气的连续变化中而达到动态平衡。而病理状 态的形成也责之于气动态平衡的紊乱,“百病生于气也”。中医学认为人是以五脏 为中心的整体,药物也多有明确的五脏归属,历代医家均重视从五脏用药来治疗 疾病和摄生保养。五脏和则身安。而心又为五脏之首, “心者君主之官”,五脏以心为中心,各司其职,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主不明则 十二官危”,可见心之疾可以导致最为严重的后果,而作为构成人体又为人体提 供能量的气在心疾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虽然肺主气、肝主疏泄 。但是心为五脏主,气的变化最终必然会影响到心,发为心疾。心主血脉,谈到血 必定会说到气,因为血赖气以生、以动。其名虽

4、不同,实则不能区分,气血的病变 可谓心系疾病的根本。如情志的变化可谓是引起气变化最常见的因素了,而现代 医学也认为情绪的剧烈变化可引起心脏病的急性发作。可见心疾是可由气的变 化而引起。当心疾到最后阶段淤血堵塞难开,也必须用气药去开塞,做到气通则 血行。可以看出气乱可引起心疾的急剧发作,也可能会是它脏之气乱在先后又泱 及于心,不管怎样气乱最终会导致心疾。尽管气乱可以引起多脏发生病变,但是 唯心之最重,影响最为深刻,如灵枢厥病篇所言“真心痛,夕发旦死,旦发夕 死”。所以从气论心,从气治心便成为可能,成为必然。2 调调气以安心气以安心治气之法在于调气,定其根基,畅其通路。不足者补之,郁者开之,逆者降

5、之。2.1 行气以舒心“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行气之要在于疏肝,这为从肝治 心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肝主疏泄,条达一身之气,肝气一旦产生郁滞则“诸病 生焉”。气滞则血运无力,血失濡润。气郁久则化火,火热之邪伤津灼液成痰,壅 滞心脉,加重气滞,血行更涩。气不能上下,阳气亦不得通行,寒从内生,气不能 鼓动脉道,外加寒气收引,心之络脉拘急,更加重气滞,恶性循环形成,气滞、痰 浊、血淤难以尽除,使心病难以治愈而反复发作。临床表现多以胸闷不舒,刺痛 或胀痛、气急、心胸烦热、舌赤口苦、脉涩等为主。行气药能通行经脉、调畅气血, 可以纠正人体因气滞血阻导致的经络不畅,并同时消除由气滞所产生的痰和淤

6、, 使上述症状得到缓解。正如金匮要略所言“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同样在传统 医学中占有很大地位的针灸在心系疾病的治疗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经络是 针灸治疗理论的核心,众所周知,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重要通路,心主血脉,因此 从调理经络来治心疾的作用更为突出。在内经时代就有相应的记录灵枢五邪 说:“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调之其输也。”这说明人们对 针灸的重视,更重要的是人们认识到针灸的作用机理正如灵枢刺节真邪所云“ 用针之要,在于调气”,灵枢九针十二原有“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不难看出调 气在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气调则血调,气调则病安。最终调气则心安。2.2 补气以养心“正气存内

7、,邪不可干”,因此气虚可以看成是心系疾病的根本病机变 化。无虚不成痹。气属阳,心居胸中阳位,为阳中之阳,五行归火,通于夏气。心 气虚导致心阳虚而致外寒内侵,寒易伤阳,导致阳气更虚。寒性收引致心脉挛急 ,不通则痛。 “血主濡之”身体其它脏腑因得不到心的血以养而“不荣则痛”,这与寒冷的气候可 以使人的皮肤毛细胞血管收缩以及交感神经兴奋,心脏跳动加快,回心血量增加 ,心脏负荷加大,心肌耗氧增多心肌缺氧而引起心绞痛相似。阳虚则阴胜,阴阳 失衡,阴寒之痰浊、水饮之邪上居阳位,内寒由生。 “阳微阴弦”发为胸疾。临床表现如畏寒蜷卧、面白唇青、心胸痛剧、脉沉等一派阴 寒之象。此时应抓紧时机以救,急投益气温阳散

8、寒之品。并佐以祛痰降水之药。 灵枢邪客有云“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 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心居胸中,心气虚,宗气则不足。“宗气不足,脉 中之血,凝而留止”。宗气不足,肺气宣肃失常,脾胃的运化亦失常。痰浊内生。随 气升降出入。易于阻滞于血脉,发为心疾。久之病及于肾,肾中元阳不足,肾阴阳 失调。可见最终心气虚导致其它脏之虚。这样气虚、痰浊、淤血相互影响,侧重不 同,表现了不同的临床症状,但是心气虚为其根本。所以应补心之气以养心。心主神志,七情所伤虽分属五脏,但均由心所统领,最后必影响到心。人之神宅于 心,心为神之宅,神为心之用。情志疾病也多与心有关,如灵

9、枢大惑论黄帝曰“ 人之善忘者,何气使然?岐伯曰: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可见心虚可致人之善忘。血脉归于心,血与心密不可分。灵枢营卫生会篇有云“血者, 神气也”。心血不足,不能养神可见精神恍惚,记忆力下降、善忘、失眠多梦。景 岳全书不寐中说“无邪而不寐者心营气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 虚则神不守舍”,可知血与神关系亦密切。然血不离气,血不能独虚,盖气虚也。 随着情志疾病越来越多,失眠被人们普遍关注,不过先哲们也早有论述。灵枢 营卫生会篇“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 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可见气血虚是导致神志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

10、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益剧烈,人们多思虑过度而暗伤气血, 这样气血易虚而不易治。所以情志疾病便更加普遍。在治疗上景岳全书不寐论 治中指出“无邪不寐者, 宜以养营,养气为主”,因此气血足则神安,而养血之法在于养气。补养心气 以益心血,以安心神。2.3 降气以利心中风作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以其极高的致残、致死率严重威胁着人 们的生命安全。内经时代便对此病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如灵枢五纪说“气乱 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素问生气通天论也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 ,使人薄厥”。可以看出内经中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气血上逆,并走于上,则 为大厥,厥则暴死。临床多见颜面潮红、头胀、头

11、痛、眩晕、咳嗽、呕吐等气冲上 逆之症。脑为精明之府,心主神志,又主血脉。心之血随气上逆于头而发病,这与 现代医学所讲的高血压病所致的脑出血等脑病是一致的。因此中风病位在头,由 心所主,旁及五脏肢体官窍。如灵枢阅五使“心病者,舌卷短”,素问脉要精 微论也说“心脉博坚长,当病舌卷不能言”,至于中风后半身不遂,在 素问集注中说“如汗出半身且湿者,是阳气虚而不能充身偏泽”。临床治疗时当 以降气为主,气降则血降。气血复常则可活命。即所谓“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当然降气之法在此也包含了滋阴潜阳,化痰顺气开泄等法。不但心之气血可以上逆于头,下焦之气亦可上逆于心而扰动心神,导致人自觉心 中跳动不安,难以自

12、止,发为惊悸。伤寒论第82条有述“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 ,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真武汤主之”讲述了肾阳受损,水寒之气上泛 凌心所致的心动悸。第365条“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当服茯苓甘草”说出了胃 阳不足胃中水气上逆犯心而致心悸。不仅水气上逆可上凌于心,痰火之邪也可上 扰以动心神。丹溪心法惊悸怔忡谈到惊悸时说“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火从 何来?肝肾阴虚可致虚火上炎,肝郁气滞也可化火。气有余便是火,下部之痰随火 上动才可扰于心神。因此证治汇补惊悸怔忡论心悸时有言“惊结者降下之”。气 降则水降,气降则火降,气降则痰降,气降则心安。3 结语结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调气在心系疾病的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气在中医学中 的作用可能在它被引入的第一天就对中医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但生成了 人体,它的运动变化也产生了人的生老病死。因此从气来论治疾病成为诸多方法中较为根本的一种。气无处不在,因此气病则皆病。心又为五脏之大主,诸病及 心的时候多已很重。所以从调气以防心疾,以治心疾便成了急切应该引起注意的 问题。百病由气而生,百病由气而终。同时应该利用中医经典理论来不断发现治 气之法,应用现代科研手段不断挖掘气药新的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