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高处防坠落施工安全措施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393557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脚手架、高处防坠落施工安全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脚手架、高处防坠落施工安全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脚手架、高处防坠落施工安全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脚手架、高处防坠落施工安全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脚手架、高处防坠落施工安全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脚手架、高处防坠落施工安全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手架、高处防坠落施工安全措施(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脚手架、高处防坠落施工安全措施1、高处作业职员要身穿紧口工作服,脚穿防滑鞋,头戴安全帽,腰系安全带。碰到大雾、 大雨和六级以上的大风时, 禁止高处作业。 脚手架搭设或拆除职员必须经考核合格,领取特种作业职员操纵证的专业架子工进行,操纵时必须戴好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从事高空作业职员要定期体检,禁止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及其他不适合高空作业的职员进行高空作业。2、架子工必须学习、把握并严格遵守有关的安全技术操纵规程;严格做好施工料具的检查, 检验和选用; 把好施工技术关, 认真按技术规定和要求进行搭设。应做好搭设前的技术研究、交底和组织工作;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必须按规定设置

2、安全网、安全护栏、安全档板以及吊盘的安全装置。3、登高作业前,应先检查所用的登高工具和安全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梯子、跳板、爬杆脚板、脚手板、安全网等,若有违符合要求的应禁止使用或拒尽登高作业。高处作业暂时不用的工具,装进工具袋,随用随拿。常用的工具应系带在身上,用不着的工具和拆下的材料应用系绳溜放在地面,不得向下抛掷,以免掉落伤人。4、作业职员在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作业。下层作业位置必须处于上层作业物体可能坠落范围之外;当不能满足时, 上下之间应设隔离防护层。当高层建筑高处超过24 米以上的交叉作业,应设双层保护设施。禁止下层作业职员在防护栏杆、平台等的下方休息。登

3、高作业地点,应划出安全区,并设置明显标志,禁止无关职员进进。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钩子应挂在牢固的物体上,若无固定物体挂钩时,应采取临时装置。5、攀登作业作业职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在阳台之间等非规定的通道攀登、翻跃。上、下梯子时,必须面对梯子,双手扶牢,不得手持物体攀登。禁止在阳台栏杆、 钢筋和管架、 模板及其支撑杆上作业。 职员上下脚手架应走专用通道,禁止攀爬脚手架杆件上下。在脚手架上作业或行走要留意脚下探头板。使用梯子登高,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上端支靠在固定墙体上。梯脚要有防滑措施, 登到工作高度后, 应用一腿钩住横档站稳后才能操纵,单面梯与地面夹角以 6070 度为宜,禁止二

4、人同时在梯上作业。 使用人字梯底脚必须拉住。6、上下作业时,手中不应拿物件。工具应放进工具袋里,传递物件应用吊绳,严禁上下抛掷工具或器材。高空作业时,不应把工具、器材等放在脚手架或建筑边沿, 防止坠落伤人。 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理运送到指定的地点,防止遗留在作业现场而掉落伤人。雨、雪天后作业,必须采取安全防滑措施。高空作业要衣着灵便,必须穿防滑鞋和紧身衣裤。7、站立在脚板上工作时,不应站在脚板两端,避免脚板跷起使人从高空坠落。操纵时严禁说笑打闹, 必须服从地面指挥职员的指挥。必须清理高空作业下方场地,禁止堆放杂物。 进行高空焊接或气割, 必须先移开下方的易燃易爆物品8、工作结束后,必须盘点所带工

5、具和安全用具,不要遗留在作业点上。现场监护职员不得随便离开工作岗位,果断制止违章、冒险作业。9、首层高度超过 2 米、二层楼面周边,必须设置固定安全平网一道;建筑物高度在 4 米以上必须设置一层固定安全网,每升高4 米,设一层移动安全网,每四层楼再设一层固定安全网。高处作业平台四周要有11.2 米的防护栏杆,栏杆外挂密目网封闭。底部四周展18CM 高档脚板,平台板为5CM厚木脚手板。平台设梯子, 供工作职员上下, 梯子要与平台骨架固定牢固, 踏板间距为 30CM 。10、阳台、楼板、屋面、基坑周边等临边应搭设防护栏杆,外挂密目网封闭。使用里脚手架砌墙时, 脚手架外侧用密目网封闭; 内侧与墙体之

6、间也应将空隙封闭,防止落人落物。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必须安装临时护栏;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 无外架防护的层面周边, 框架楼层周边, 跑道两边和卸料台的外侧边,都必须设置1 米1.2 米高的双层围栏或搭设安全网。11、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小于25CM 但大于 2.5CM 的孔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盖没;楼板面等处边长为2550CM 的洞口,应用木板盖住;边长在 150CM 以上的洞口, 四周应设置防护栏杆, 洞口下展设安全平网, 还应明显标志。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孔洞,有从孔洞坠落的危险。根据孔洞大小位置的不同,应按施工方案的要求封闭牢固、严密,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如要拆除,

7、须经工地负责人批准。12、运物用的吊笼,应有可靠的安全装置,除指派的专业职员外,禁止攀登起重臂、绳索和随同运料的吊篮、吊装物上下。在没有安全防护设施时,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高空作业与地面应设通讯装置。13、钢管脚手架的高度超过四周建筑物时,应安装防雷装置, 其接地电阻不大于 10 欧姆;并定期进行其沉降观察。14、脚手架搭设完毕后, 必须进行验收并封闭, 未经验收或验收分歧格的脚手架不得使用。严格控制使用荷载,确保有较大的安全储备;脚手板应满展,不得有探头板。15、拆除脚手架应设置警戒线,同时挂上醒目的警示标志,并派专人指挥;严禁非操纵职员进内。拆除的各种配件必须及时分段集中运至地面,严禁抛

8、扔;同时按规定要求进行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 规格随时堆码存放, 置于干燥透风处,防止锈蚀。16、“三宝、四口、五临边”安全施工措施1)、 “三宝”的使用及防护、进进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高空作业职员必须拴好安全带, 安全带应高挂低用, 不准将绳打结使用。、从二层楼面起开始设置水平安全网,往上每隔一层设置一道, 同时再设置一道随施工高度提升的安全网。设置的安全网网绳不得破损, 并必须与架体连接牢固、绷紧、拴牢,连接紧密。里口离墙不得大于150MM ,外高内低,每隔2米进行支撑,角度不得小于45 度。立网随施工层提升,网高出施工层1M以上,网间的空隙不得大于100MM 。2)、“四口”安全

9、防护措施、边长和直径在2550CM 的洞口,利用混凝土板内的钢筋和固定盖板防护;50150CM 的洞口,利用混凝土板内钢筋贯串洞径,构成防护网;150CM 以上的洞口,四周应设置防护栏,护栏高度不得小于1M ,设置两道水平杆,洞口下边展设水平安全网,并绑扎牢固。、各层楼梯口和梯段边采用直径为48MM 的钢管搭设临时防护栏杆。、底层通道口应搭设防护棚,棚宽大于通道口,并设置安全通道的标志,作好牢固防范的措施。3)、“五边”的安全防护措施、基坑周边和未安装栏杆的阳台、楼梯、进料台的周边、无外脚手架的楼层、屋面边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与地面的高度应在1.0 1.2M,下杆离地面的高度应在0.

10、2 0.4M,必须同时加挂密目式安全网,横杆的长度大于2M时应加设立柱,并设置不低于 40MM 的挡脚笆。17、水平防护和垂直防护的搭设1)、主体结构施工采用整体外架,外架用钢管围绕楼层进行搭设双排钢管脚手架,高度应超出楼面高度1M ,并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下设水平网。2)、主体结构上升期间,分别在第一层搭设安全防护棚(采用钢管架和竹胶合板、安全网),保障作业职员的安全,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18、高处作业安全操纵规范1)、高处作业职员要身穿紧口工作服,脚穿防滑鞋,头戴安全帽,腰系安全带。2)、碰到大雾、大雨和六级以上的大风时,禁止高处作业。3)、高处作业暂时不用的工具,装进工具袋,随用随拿。

11、常用的工具应系带在身上,用不着的工具和拆下的材料应用系绳溜放在地面,不得向下抛掷, 以免掉落伤人。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理运送到指定的地点,防止遗留在作业现场而掉落伤人。19、交叉作业的安全操纵规范1)、作业职员在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作业。下层作业位置必须处于上层作业物体可能坠落范围之外;当不能满足时, 上下之间应设隔离防护层。2)、禁止下层作业职员在防护栏杆、平台等的下方休息。20、攀登作业安全操纵规范1)、作业职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在阳台之间等非规定的通道攀登、翻跃。2)、上、下梯子时,必须面对梯子,双手扶牢,不得手持物体攀登。3)、禁止在阳台栏杆、钢筋和管架、模

12、板及其支撑杆上作业。4)、禁止沿屋架上弦、檩条及及未固定的物件上行走和作业。5)、职员上下脚手架应走专用通道,禁止攀爬脚手架杆件上下。在脚手架上作业或行走要留意脚下探头板。21、高处作业的防护措施1)、高处作业平台的防护高处作业平台四周要有11.2 米的防护栏杆,栏杆外挂密目网封闭。底部四周展 18CM 高档脚板,平台板为5CM 厚木脚手板。平台设梯子,供工作职员上下,梯子要与平台骨架固定牢固,踏板间距为30CM 。2)、临边作业防护、在高处作业时,工作面边沿没有围护设施,或虽有围护设施,但高度低于0.8M时,此高处作业为林边作业。阳台、楼板、屋面、基坑周边等临边应搭设防护栏杆,外挂密目网封闭。使用里脚手架砌墙时,脚手架外侧用密目网封闭; 内侧与墙体之间也应将空隙封闭,防止落人落物。3)、洞口防护在施工过程中, 存在着各种孔洞, 有从孔洞坠落的危险。 根据孔洞大小位置的不同,应按施工方案的要求封闭牢固、 严密,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 如要拆除,须经工地负责人批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