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路站监测方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390821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34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济路站监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广济路站监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广济路站监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广济路站监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广济路站监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济路站监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济路站监测方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济路站监测方案1、工程概况 . 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2.1 地形地貌 . 12.2 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 2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32.4 地下水 . 42.4.1 潜水. 42.4.2 微承压水 . 42.4.3承压水 . 43、监测设计的原则及依据 . 53.1 监测设计原则 . 53.2 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 64、施工监测目的 . 65、监测内容 . 76、施工监测方法 . 86.1 监测控制网的布置 . 86.2 测量精度 . 96.3 技术措施 . 96.4 监测点的埋设及施工监测方法. 10 6.5 监测方法 . 12 6.6 监测注意事项 . 20 7、

2、监测频率及报警值 . 20 8、提交监测成果 . 21 9、监测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 22 10、紧急预案 . 23 11、附图 . 24 1 1、工程概况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简称M1 线)工程西起木渎站,东至钟南街站, ,自西向东经过苏州市吴中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新区)、苏州城区和苏州工业园区 (简称园区),全长约 25.945km,设置 24 座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广济路站位于广济路与干将路丁字型交叉路口地下,为 1 号线和 2 号线的换乘车站。其中 1 号线车站主体沿干将路方向布置;2 号线车站主体沿广济路方向布置,并略有倾斜;两线间联络线设于西北角,采用明挖法施工;联

3、络线上方为控制中心大楼。车站周边建筑较多, 均为多层居民楼, 距离基坑较近: 西北侧 6 层和 7 层楼距离基坑约为 78m,基础均为条形基础,埋深约为9m;南侧 6 层楼距离基坑约 3m,基础均条形基础,埋深约为5m;其余位于基坑两侧的楼房,基础均为条形基础,埋深 5m、9m,距离基坑约 1020m。1 号线车站主体为地下两层,采用双层双跨或多跨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2号线车站主体为地下三层, 采用双柱三跨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本站与控制中心及物业开发合建,车站平面形状不规则。车站结合 1、2 号线的联络线设置,平面形状多变,1 号线底板座落在层粉质粘土层上,车站一般段基坑深度在16m 左右,

4、盾构井段深约 17.7m;2 号线底板座落在 1 层粉质粘土层上,一般段基坑深度在22m 左右, 盾构井段深约23.7m。基坑宽度从 15.25m至 41.2m不等。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的围护方案,其中 1 号线采用 800mm 厚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 2 号线采用 1000mm厚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内支撑体系采用混凝土支撑(局部采用钢支撑 )。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为广阔的太湖冲湖积平原,水系发育,地势平坦,系典型的水网化平原。未见历史文物古迹,地面标高一般在2.53.3m之间。2 2.2土体工程地质特征本站所在场地为广阔的冲湖积平原,水系发育, 地势

5、平坦, 系典型的水网化平原。车站站址处地势较为平坦, 。根据地质资料,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依次为:1 杂填土:褐灰灰色, 松散。该层填料较复杂, 由粉质粘土混大量碎砖、碎石填积,局部夹有块石,填料不均匀。层厚0.72.9m。2 素填土: 褐灰灰色,局部褐黄色,呈软可塑状,由粉质粘土混少量碎砖石填积,仅局部分布。层顶埋深1.33.2m,层厚 0.72.9m。1 粉质粘土层:灰黄色,可塑,局部硬塑,夹粘土,切面较光滑,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高。层顶埋深 1.33.2m,层厚 0.42.5m。承载力特征值 fak=190kPa。2 粉质粘土层:灰黄色,下部渐变为灰色,可软塑。切面较光滑,无摇振

6、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层顶埋深3.16.2m,层厚 1.46.3m。承载力特征值 fak=150kPa。1 粉土层:灰黄灰色,稍密为主,局部中密,部分为软流塑粉质粘土,含云母片,偶见贝壳碎片。光泽反应弱,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韧性低。层顶埋深 6.07.6m,层厚 1.04.0m。承载力特征值 fak=120kPa。2 粉砂层:灰色,稍密 中密为主,夹细砂、粉土和薄层粉质粘土,含少量云母片和贝壳碎片。层顶埋深6.010.0m,层厚4.18.0m。承载力特征值fak=140kPa。粉质粘土:灰色,软塑流塑,夹稍密状态粉土,局部为粉土与粉质粘土交互层,均质性差, 夹有软塑可塑状态粉质粘土和淤泥质

7、粉质粘土,稍有光泽反应,摇震反应不明显,韧性较低,干强度中等。层顶埋深13.816.1m,层厚5.59.8m。承载力特征值fak=100kPa。1 粉质粘土:绿灰色 灰色,可塑 硬塑,夹粘土。切面较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 高。层顶埋深 22.925.6m,层厚 1.44.0m。承载力特征值 fak=240kPa。2 粉质粘土:绿灰褐黄 灰色,可软塑,呈上硬下软,均质性较差,局部无规律性地分布有薄层流塑粉质粘土和粉土。稍有光泽反应, 摇震反应不明显,干强度、韧性中等。层顶埋深26.329.0m,层厚 4.09.6m。承载力特征值3 fak=140kPa。粉土、粉砂:灰色,中密密实,偶夹薄层粉质粘土,无光泽反应,摇震反应较迅速,韧性、干强度较低。层顶埋深32.236.8m,层厚 1.45.1m。承载力特征值 fak=170kPa。粉质粘土:灰色,软塑流塑,部分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夹薄层粉土。稍有光泽反应,无摇震反应,韧性较低,干强度中等。层顶埋深32.240.9m,层厚15.726.3m。承载力特征值 fak=95kPa。粉质粘土:灰绿青灰色,可塑软塑,夹粉土、粉砂,水平层理较发育。稍有光泽反应, 摇震反应不明显, 韧性较低,干强度中等。层顶埋深 56.259.0m,层厚 4.39.2m。承载力特征值 fak=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