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学案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374412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学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学案复习学案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学案考虑从“和平”的视角展开本。因为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程核心就是“和平”,讲“战争”也是为了“和平”。具体到教材方面,教材开篇讲一战,对“和平”的叙述集中于两次大战之间和二战之后,一战之前人类对和平的认识是空缺的。因而,需要补充该方面的若干内容。在阅读了加亚尔等 14 位欧洲史学家联合撰写的欧洲史以及高颖撰写的两次海牙和平会议及其历史遗产之后,我补充了1907 年第二次海牙和平大会的知识,使授体系完整起。考虑到“诺贝尔和平奖”与“和平”联系密切,于是用它作为叙述线索。这样,教学目标设置为: 借助诺贝尔和平奖这

2、一线索,在研读事实性史料的基础上,用历史的、辩证的思维认识人类在一战前、两次大战之间、二战后三个时期的和平努力,对本段历史进行“同情的理解”,认同“人类和平渐行渐近”。 (一)导入 (展示“诺贝尔和平奖”图片) 师:这是一枚奖的正、反面。奖直径 66 厘米,用约 200 克23(当时的最高纯度)黄金制成。奖正面是奖设立者的浮雕像,反面是“友好联结”的三人团体,反面边缘的题词翻译过就是“为着和睦与手足情谊的人士”。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奖吗?(学生应该不知道)这枚奖每年颁发一次,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后也包括“组织”。

3、在引导学生回答出“诺贝尔和平奖奖”后,教师继续介绍。 师:189 年,瑞典发明家诺贝尔(18331896)立下遗嘱,成立包括和平奖在内的五个奖项。今天我们这节,就从诺贝尔和平奖说起,认识 20 世纪的和平。 (出示名“世界和平:渐行渐近从诺贝尔和平奖说起”) 意图:诺贝尔和平奖奖与本内容契合度高,学生听说过但不熟悉。该知识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用它作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起到激趣、凝神的作用,并顺带普及诺贝尔和平奖的知识。师:诺贝尔为什么要设立和平奖呢?当时,一定有人比他“土豪”呀!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回到他的生活时代。 (二)一战前夕的战争阴影与和平努力 (展示 1897 年一份报纸

4、刊登的时事漫画。 ) 师:该漫画与诺贝尔恰好处于同时代,名为“欧洲和平的棕榈树”请说出漫画上的枝叶、果实、树干分别是什么?军刀、炸弹(子弹) 、炮筒。这幅漫画是怎样认识当时欧洲的和平的?哪些史实可以支持你的观点? 意图:利用漫画材料继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认识当时的和平是“武装的和平”,即各国力图通过扩充军备保证国家利益、维护和平,并联系、巩固已学知识。教师扼要补充三国同盟条约“一旦缔约国一方遭受侵略,其他缔约国保证以全部力量予以援助”的内容,提醒注意“一旦”的含义(意在强调其主观上不是为了发动战争而签订);以及年的有效期,分别于 1887、1891、1902 和1912 年曾 4

5、次续订(意在说明其对国家关系的影响) 。 师:各国签订的协约是什么形式的?(“密约”)请思考:国际密约对国际关系有怎样的消极影响? 意图:一战后的人们在检讨一战时,认为各国签订秘密协约导致其他国家的不安和猜忌从而使国际关系紧张是一战爆发原因之一。这里补充此内容既是介绍史实,也有利于从历史中讲历史,并为后面的“十四点原则”张目。 师:虽然没有哪国倡导战争,但当时欧洲战争的乌云已在聚集。各国在怎么做呢?它们一方面扩充军备,另一方面又在谋求和平。1899 年,第一次国际和平大会在海牙召开。由于各国分歧严重,会议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1901 年,第一次诺贝尔和平奖颁发。(出示获奖人及其获奖理由)虽然二

6、人贡献突出,但由于他们当时还人微言轻,未能对维护和平遏制战争产生大的作用。欧洲战争的乌云,越越低沉。哪些史实可以说明呢?(学生回答后出示幻灯片)意图:逐步完成大事年表,回顾知识。请学生回答三国协约签署的国际影响,渲染战争的紧迫感,抓住学生的学习欲望。 师:此时,欧洲和平的出路在哪里呢?1907 年,40 多个国家在海牙召开了第二次和平会议。这次会议除了重申第一次会议的协议外,又签署了 10 个协议。 (出示其中的 8 个并设问) 意图:锻炼阅读、概括原典的能力,并培养以此及彼、由浅入深的分析能力。让学生知道: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力争和平,但也制定了若干陆战、海战的规则,承认了战争的合法性;当时的

7、人们力避战争,追求和平;各国亦认为战争权是一个国家的天然权力需要尊重,虽然它导致战争;在各国利益冲突加剧、军备竞赛激烈而一时难以找到有效化解矛盾冲突的情况下,需要采取措施规避、减少战争对人类的伤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奔着和平而去的世界大会实质上却认可了战争,这一矛盾现象的出现是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历史进程中观察的话它是历史的进步,但战争不可避免、会议主题落空。 师: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未能阻止战争,但接下的战争大出人们所料。 (出示体现一战剧烈破坏性的图片材料及战后和平人士对一战的评价:“The ar t end all ars”,并请学生推荐一人翻译此句) 意图:前述内容思维含量高,用图

8、片和简单英作材料短暂放松学生的神经,也让部分同学有时间消化新学知识。这一环节承上启下,引出一战后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与实践。 (三)两次大战之间的和平畅想与努力 师:接下的学习,与两个人物直接相关。 (出示如下材料,然后介绍他们的共同点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主要介绍其人生简历。 ) 意图:以人物教学开始,继续吸引学生注意力。介绍威尔逊是“唯一一名拥有历史与政治科学的哲学博士头衔的美国总统”,意在为后面其政策主张的政治性(“美国总统”) 、理想化(“历史与政治科学的哲学博士”)作铺垫;引用其名言“理解绝对是养育一切友谊之果的土壤”意在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并加深对其学术造诣的认识。介绍白里安的从政

9、经历意在勾勒其资深政治家的形象,为后续他能实现从对德强硬到对德和解的转变作铺垫,也为非战公约中的法国“保留条”的处理埋下伏笔。 师:大家认为威尔逊获奖的理由是什么?(学生都认为是“十四点原则”。在追问“为什么”后,出示“十四点原则”的节选材料) 。我们回顾一下 20 世纪 20 年代世界各国为协调战后关系而进行的努力(出示时间进行提醒和限制)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大家比照、思考:它们与“十四点原则”有何关系?(“十四点原则”是其理论纲领) 意图:设置本环节主要为回顾知识,并初步认识威尔逊的贡献。 师:事实上,威尔逊获诺贝尔和平奖的主要依据是他倡导成立了国际联盟。 (出示国际联盟的机构设置、表决

10、机制材料)我们应如何辩证认识“全体赞成才可通过”这一规定? 意图:介绍国联的主要机构设置是为展现其维护世界和平、公平正义的设想和努力,暗含与后面联合国的比较。就其表决机制的设问则是让学生明确其宗旨的公平性与现实的复杂性,为其未能阻止二战爆发作注解。 师:客观地说,当时世界的和平取决于欧洲,欧洲的和平取决于法德关系。 凡尔赛和约签署后,法德关系是怎样的呢? 意图:“德国人针对凡尔赛条约的漫画”说明德国人认为条约是囚禁德国人的枷锁,福煦的话表明法国的部分人士认为和约对德处置不够严厉仍主张对德敌视。出示“法国寻求的安全保障”地图(后附) ,请学生分析其目的(对德防范、遏制) ,为鲁尔危机的爆发作铺垫

11、。 有人将福煦的话理解为“凡尔赛和约对德处置过于苛刻,埋下德国复仇种子”。事实上,福煦是对德强硬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法国参加和会的代表之一,对德强硬是其一贯主张。法国人认为,德国 0 年内两次侵略法国,是法国的大敌。法国的发达地区在一战中化为焦土,而德国的鲁尔区却丝毫未损;德国人口比法国多,资也丰富,所以它会很快站起。最可靠的办法,是彻底削弱德国,让它奄奄一息。 师:鲁尔危机将法国人拖入泥潭。一些法国人认识到,对德强硬不是赢得安全、和平的好办法,需要转换思路,白里安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在他的积极努力下,最终欧洲各国签署了一揽子和平协议,史称洛迦诺公约 。 (出示材料,如下)白里安也凭借在促成公约

12、签署中的出色表现,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和平终于到,我国的安全比任何时候都有保障了”。 “战争年代与和平年代的真正分界线”。 师:洛迦诺公约为何能获此赞誉?(学生回答后)事实上,法国人仍未感到心安,他们希望给这份和平再加上一份期限:不是一万年,而是永远。1927 年,法国向美国提出两国缔结一份永世和平的条约,但美国提出邀请其他国家共同缔结这份和约。1928年,这份和约问世了。我们了解这份和约的核心内容。 出示如下材料,并依次设问 1:依据材料,指出非战公约的核心成果。设问 2:有人说非战公约是理想的和平,有人说它是虚假的和平。请结合公约内容及其实践,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意图:鲁尔危机不展开讲,

13、只作引出洛迦诺公约用。洛迦诺公约是白里安获诺贝尔和平奖的主要贡献和依据,略述其意义,作为欧洲追求的当世和平,从而引出对永世和平的追求。非战公约的最大意义在第 1、2 两条,故摘录。按照学生实际能力,需要设置铺垫问题,引导学生对“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的规定作分析。对于法国的“保留条”,可以请学生复述教材对它的评价,然后也指出另一种观点:有人认为, “保留条”是在各国利益未能完全达成一致情况下的一种妥协。它的意思是说,除了我的核心利益我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其他方面都承诺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和分歧。之所以将这一观点呈现给学生,既是高考应试需要,也为体现学术味,为有历史学科特长的同学加餐。 (四)二战

14、后的和平设计与努力 师:非战公约在人类追求和平的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历史证明,和平仍较遥远,战争仍在眼前。在动荡的 30年代即将过去的时候,人类迎了更大的浩劫二战。二战加深了人类对和平与战争的反思,它们成立一个新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请阅读材料,1:指出联合国宪与国联盟约、 非战公约的共同主旨。为此,联合国采取了怎样的“有效集体办法”?2:请概述其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 意图:选用“联合国宗旨”材料,是为与前述第二次海牙和平大会、 非战公约选用材料性质保持一致,均为原典性材料,不易失真。设问 1 是想提示学生,国联盟约、 非战公约 、联合国宪三者一脉相承,联合国是在前面基础上的继承

15、和创新。设问 2 意在用史实证明这种创新的效用。 师:不得不承认,联合国较之前面的努力,有成效得多。但是人们对取得成效的主要依据安理会,特别是其中的“五大国一致原则”,还是有不同意见的。其实,在这一原则制定之初,就有分歧。 (出示材料,请学生分别说说对词句“几个大国”“国际警察”“否决权”“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放弃自己的独立或者使自己屈从于一个有暴力的权威的国际组织之下,但是当时人们的确普遍希望甚至相信联合国的权威和威望将会与时剧增”的理解)罗斯福深信,在联合国的框架之内,只要几个大国合作,起到国际警察的作用,便能够维护日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尽管受到广泛批评,否决权还是被认为不可缺少。在发生重大危

16、机时,大国之间的协议对维护世界和平是必要的。无论大小,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放弃自己的独立或者使自己屈从于一个有暴力的权威的国际组织之下,但是当时人们的确普遍希望甚至相信联合国的权威和威望将会与时剧增。 RR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意图:联合国的“五大国一致原则”自于历史的深刻教训,当然实践也说明它有缺陷。引用规则制定者(罗斯福)的思考和说明,意在让学生认识到:它确有不足,但这是人类在权衡之后作出的真诚选择,是人类智慧在当时和现阶段所能找到的维护和平、遏制战争的最好办法。同时,也让学生理解,人类追求和平的步伐不可停止,还需努力。 师:今年联合国刚好经历了 70 年的风雨,它有过挫折,但更多的是成功。正因为如此, (出示材料,如下)它颇受赞誉。 意图:展示联合国会徽,深化对会徽中“橄榄枝”的理解。以雕塑打结的枪支结尾,呼应和平。出示联合国或诺贝尔和平奖的资料,呼应开篇。 (五)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主要了解了三个时段内世界对和平、战争的认识。一战之前的内容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