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同步练习答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366522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结构抗震同步练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建筑结构抗震同步练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建筑结构抗震同步练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建筑结构抗震同步练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建筑结构抗震同步练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抗震同步练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抗震同步练习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震结构设计同步练习答案第第 1 1 章章 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一、填空题 1. 地壳 地幔 地核 2. 构造 构造 3. 浅源 中源 深源 4 面波 纵波 横波 5 1 6 5 7. 10% 8 抗震设防烈度 9 不坏 可修 不倒 10 63.2% 小震 11 四 丙 二、解释名词 1. 震中距是建筑物到震中之间的距离 2.震级表示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也是表示地震强度大小的指标,目前,国际上比较 通用的是里氏震级。 3.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是衡量地 震引起的后果的一种度量。 4.抗震设防烈度是指按国家批准权限审定作为

2、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 况下可采用地震基本烈度,或与抗震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对应的烈度值。 5.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是 50 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为 10%的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取值。 6当建筑物所在地区遭受的地震影响来自设防烈度区或比该地区设防烈度大一度的地区的 地震时,为设计近震。 7当建筑物所在地区遭受的地震影响可能来自设防烈度或比该地区设防烈度大二度或二度 以上地区的地震时,为设计远震。 8罕遇地震就是大震,它所产生的烈度在 50 年内超越概率约为 2%,这个烈度又可称为罕 遇烈度,作为第三水准的烈度。三、简答题 1. 答:建筑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如下: 第一水准,当遭受

3、多遇的,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 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第二水准,当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有一定损坏,经一般修 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 生命的严重破坏。2答:第一阶段设计是要做到“小震不坏”,即多遇地震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用线弹 性理论的方法求出结构构件地震作用效应,再和其他荷载效应组合,计算出结构内力组合 设计值进行验算,以达到“小震不坏”的要求。 第二阶段设计是要做到“大震不倒”,即按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罕遇烈度(相当于大震) 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层间变形是否满足规

4、范要求(不发生倒塌),如果有变形过大的薄弱层(或 部位),则应修改设计或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 3. 答:规范规定,对各类建筑地震作用的计算,应按下列要求考虑: 甲类建筑,按专门研究的地震动参数考虑;其它各类建筑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考虑, 但设防烈度为 6 度时,除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可不进行地震作用的计算。 对各类建筑的抗震措施应按下列要求考虑: 甲类建筑应采取特殊的抗震措施;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考虑;丙 类建筑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考虑;丁类建筑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降低一度考虑(设防烈度为 6 度时不降低)。第第 2 2 章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地基和基础一、填空题 1. 不利地段

5、 2. 长 大 长 3. 加重 4. 中硬 中软 软弱 5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场地覆盖层厚度 4 6 高 7. 4 8. 初步判别 标准贯入试验 9 液化指数 严重 二、解释名词 1. 按我国抗震规范规定,覆盖层厚度是从地面至坚硬场地土顶面的距离。通常坚硬场 地土是指剪切波速为 Vse500 m /s。 2地震时,饱和砂土和粉土的颗粒在强烈震动下发生相对位移,颗粒结构有压密趋势,如 其本身渗透系数较小,短时间内孔隙水来不及排泄而受到挤压,孔隙水压力将急剧增加, 使原先的土颗粒通过其接触点传递的压力(亦称有效压力)减少。当有效压力完全消失时, 则砂土和粉土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土体的抗剪强度等于零

6、,形成有如液体的现象,即称 为“液化”。 3.标准贯入数:标准贯入试验设备由标准贯入器,触探杆和重 63.5kg 的穿心锤 3 部分组成。 操作时,先用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以上 20m 处,然后将贯入器打至标高位置,最后在锤 的落距为 76cm 的条件下,打入土层 30cm 记录锤击数为 N63.5。三、简答题 1.答: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小于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faE;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力小于地基 土的抗震承载力faE的 1.2 倍。2答:根据我国多次强地震中建筑遭受破坏的资料的分析,下列在天然地基上的各类建筑 极少产生由于地基破坏而引起的结构破坏,故可不进行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1)

7、 砌体房屋; (2) 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的一般单层厂房、单层空旷房屋和 8 层、高度 25m 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与其基础荷载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其中软弱粘性 土层主要是指地震烈度为 7 度、8 度和 9 度时,地基土静承载力特征值分别小于 80kPa,100kPa 和 120kPa 的土层; (3) 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3.答:影响地基土液化的因素有: 1. 土层的地质年代 2. 土的组成 3. 相对密度 4. 土层的埋深 5. 地下水位 6. 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 4.答:抗液化措施: 1. 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 当要求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时,可采用

8、桩基、深基础、土层加密法或挖除全部液化 土层等措施。 2. 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 3. 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为减轻液化对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影响,可综合考虑采用以下措施: (1) 选择合理的基础埋置深度,调整基础底面积以减小基础的偏心; (2) 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性,如采用箱基、筏基或钢筋混凝土十字(交叉)条形基础, 加设基圈梁等; (3) 减轻荷载,增加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合理设置沉降缝,避免采用 对不均匀沉降敏感的结构形式等; (4) 管道穿过建筑处应预留足够尺寸或采用柔性接头等。第第 3 3 章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一、填空题 1. 惯性力

9、 弹性恢复力 阻尼力 2. 固有 3. 越长 越短 4. 衰减 减少 衰减越快 6. 持续时间 频谱特性 7 一倍 8. 最大反应加速度 地面最大加速度 9 自振周期 10. 较长 较短 11. 场地类别 结构自振周期 12. 刚体 相等 0.45max 13. 自由度 主振型 固有特性 14. 正交 15. 平方和开方 16. 2-3 17. 扭转 18. 65 19. 主轴 20. 1.3 二、解释名词 1.无阻尼单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方程为周期函数,每隔一个 T 时间,振动质点回到原点, T 为自振周期。 2.结构的阻尼比是结构的阻尼系数与临界阻尼系数之比。 3.地震系数是地面运动的最大加

10、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 4.根据大量的强震记录算出每一条强震记录的反应谱曲线,然后统计求出最有代表性平均 曲线作为设计依据,这种曲线称为标准反应谱曲线。 5.对于高度不超过 40 m,以剪切变性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可先 计算出作用于结构的总水平地震作用,即作用于结构底部的剪力,然后将此总水平地震作 用按一定的规律再分配给各个质点,该方法称为底部剪力法。 6.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和按罕遇 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对排架柱,指按实际配筋面积、材料强 度标准值和轴向力计算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与罕遇地震作用标准值计

11、算的弹性地震弯矩的 比值。 7.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物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为结构和构件自重标准 值和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 8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通常用RE表示,它是用来反映不同材料和受力状态的结构构件具 有不同的抗震可靠指标。 9.当建筑物有突出屋面的小建筑如屋顶间、女儿墙和烟囱等时,由于该部分的重量和刚度 突然变小,地震反应特别强烈,称为鞭端效应.其程度取决于突出物与主体建筑物的质量比 与刚度比以及场地条件等三、简答题 1.答:通过大量的计算分析,发现当结构层数较多时,用公式计算得到的作用在结构上质 点的水平地震作用往往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计算结果,特别是基本周期较长的多、高

12、层建筑相差较大,因为高振型对结构反应的影响在结构上部。震害经验表明:某些基本周 期较长的建筑物上部震害较为严重。抗震规范规定:对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大于 1.4Tg 的建筑,取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Fn 作为集中的水平力加在结构的顶部来加以 修正。 2答:抗震规范采用(Sa/g)与体系自振周期 T 之间的关系作为设计用反应谱,并将 (Sa/g)用表示,称为地震影响系数。 特点:反应谱曲线由四部分组成: (1) 在 T0.1 s 范围内,曲线为一线性上升段;(2) 在范围内,曲线为一水平线,即取的最大值max;0.1gsTT(3) 在范围内,曲线为下降段,衰减指数取 0.9;5ggTTT(4) 在

13、范围内,曲线采用直线下降段,下降段斜率调整系数为56.0gTTs0.02,阻尼调整系数为 1.0。 影响因素:阻尼比、设防烈度、场地类别、特征周期分区和结构自振周期 3.答:在结构振动过程中的任意时刻,各质点的位移比值始终保持不变。这种振动形式通 常称为主振型,简称振型。当体系按1振动时称为第一振型或基本振型,按2振动时称为 第二振型。一般地,体系有多少个自由度就有多少个频率,相应的就有多少个主振型,它 们就是体系的固有特性。只有当各质点初始位置的比值和初速度的比值与该主振型的这些 比值相同时,也就是在这个初始条件下,才能出现这种振动的振动形式。 4.答:从理论上讲,多自由度体系的频率可通过解

14、频率方程得到。但质点数多于三个时, 就很难。因此在方程计算中,常采用近似法。有下列方法可以计算多自由度体系的频率: (1)能量法(瑞利 Rayleigh 法)。 (2)折算质量法(等效质量法)。 (3)顶点位移法。 (4)矩阵迭代法。 5.答:底部剪力法的适用范围为:高度不超过 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 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以用底部剪力法来确定结构的地 震作用。 底部剪力法的方法步骤为: (1) 确定结构的底部剪力 Fek1EkeqFG其中 ,而1为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10.85neqi iGG(2) 确定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

15、或 6.答:(1) 先根据第三节的方法求出多自由度体系的各个自振周期和相应的振型;(2) 再根据基本公式求出各个振型中各个质点上的水平地震作用;jijjjiiFX G (3) 再求出各个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如剪力、弯矩等;(4) 再用“平方和开方“的方法来确定总的地震作用效应,即 21nj iSS一般地,频率最低的几个振型往往控制着结构的最大地震反应。因此在实际的计算中, 一般采用 23 个振型即可。 7.答: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 8 度和 9 度的大跨和长悬臂结构,烟囱和类似的高 耸结构以及 9 度时的高层建筑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8. 答:在对建筑结构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时,通常假定地基是刚性的。实际上,一般地基并 非刚性,故当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通过基础而反馈给地基时,地基将产生一定的局部变形, 从而引起结构的移动或摆动。这种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