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333661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4年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4年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4年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4年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年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年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4 气候与季节 教学目的:1、能够长期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2、能够对动植物前后发生的变化进行比较。3、能够观察并记录自己的发现。4、能够比较出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2、知道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3、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4、知道一些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自然界四季的变化,欣赏四季的美丽景色。2、持之以恒地观察动植物的变化。3、养成记录观察现象的习惯。教学重点:1 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2、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教学准

2、备:1有秋季特征景致的图片或录象资料。2有关春夏秋冬气候特征的图片、录象等视听资料和设备。3关于动植物的季节性生活规律变化的图片、录象等视听资料和设备4确定观察的对象,准备好观察记录的工具。教学时数:一时教学过程:一、集中话题1、提问: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2、说得真棒!你能再说一说秋季是什么样的吗?引起学生对气候与季节的兴趣。二、探索和调查1小组讨论汇报:你眼里的秋季是什么样的? 认识秋季的气候特征。2谁能再说一说其他季节的气候是什么样的?认识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气候特征。3小组讨论。4全班交流、补充。在不同的季节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认识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6学生看图或音像资料后说

3、,再适当补充。7小结。三、回顾和解释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巩固所学,外拓展。 )2 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记下它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板书设计:气候与季节家乡的气候特征动植物的变化 1 观察教学目标:1 知道人体的观察器官。2 能运用各种器官进行观察。3 会描述观察所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教学重点:知道人体的观察器官。教学准备:显微镜、放大镜、听诊器、四种茶叶教学时数:两时教学过程:第一时用感官观察事物1 你对观察有哪些认识和了解?2 人们一般通过哪些哪些器官认识周围的事物?3 如果缺少了这些观察器官,会产生怎样的后果?4 观察一种盛在黑袋子里的水果,说说自己

4、怎样观察它?体会到除眼镜外,手、鼻子在观察中也有作用。1 做游戏:寻找叫自己名字的人。在不同位置,不同的人发出不同的声音,判断是谁?用工具观察事物1 观察血液标本,说说自己用眼睛看到了什么?2 用显微镜观察血液标本,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发现。3 对比体会工具在观察中的重要作用。4 用放大镜观察桌桌上的纹路。用听诊器观察同座的呼吸和心跳。探究运用,观察一束树叶1 各小组说说自己准备观察哪些部位?重点抓住树叶的颜色、味道、树叶正反面的光滑程度、形状展开观察2 提供每小组一个放大镜,重点观察树叶的纹路、树枝内外的对比等细微之处。 观察四种茶叶1 老师将给大家提供四种茶叶,结合我们本节的主题-观察,各小组

5、制定自己的观察计划2 交流观察计划,互相补充。3 点拨:先观察茶叶的颜色、形状、味道、手感、口味特征。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用开水泡开后,再次观察这几个方面的变化情况。五1、总结观察的方法2、布置作业:观察一粒大米。1 观察抓住树叶的颜色、味道、树叶正反面的光滑程度、形状展开观察观察茶叶的颜色、形状、味道、手感、口味特征 第二时 导入话题1生活中食用的大米都一样吗?平时吃饭的时候,是否留心过米饭的味道、气味、样子,有没有细微的不同?这些不同与米有什么关系?(二)观察大米提供给学生粳米、糯米、 (100 粒左右) ,请学生讨论:面对一小袋米,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怎么用工具观察比较好?在观察中有什么

6、发现,该怎么办?请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这堆米中有几类大米,把外形特征上相像的归在一起。交流观察、分类的结果,说说分类的根据各类米的特征。在认识了各类米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师介绍这几种米粳米、糯米、杂交米,可以请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有关杂交稻的知识、说说袁隆平院士。进一步观察大米:提供一组 80 左右粒的杂交米或灿米,里面有碎米、带黑点的米或霉米,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从米的形状或者颜色或者大小等方面给这些米分分类。交流分类的结果和根据。(三)外作业外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大米的信息,了解更多大米的知识。去观察家里吃的大米,看看跟今天观察的哪一种比较象。参考资料:弗莱明观察发现青霉素的故事青霉素是抗菌素

7、的一种,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 青霉素的发现者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1928 年的一天,弗莱明在他的一间简陋的实验室里研究导致人体发热的葡萄球菌。由于盖子没有盖好,他发觉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附了一层青霉菌。这是从楼上的一位研究青霉菌的学者的窗口飘落进的。使弗莱明感到惊讶的是,在青霉菌的近旁,葡萄球菌忽然不见了。这个偶然的发现深深吸引了他,他设法培养这种霉菌进行多次试验,证明青霉素可以在几小时内将葡萄球菌全部杀死。弗莱明据此发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 板书设计:观察肉眼看、耳朵听、用工具观察2 测量教学目标:1 知道常用的测量工具单位2 会使用常见的测量

8、工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到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教学重点:会使用常见的测量工具教学准备:秒表、烧杯、量筒教学时数:一时教学过程:第一时1 出示书本的第一幅插图,让学生判断,这两根线是否是直线?2 要想知道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有什么好办法?3 为什么眼睛看见的和工具测量的结果不一样?1 板书:测量介绍用工具测量使我们的科学研究更加接近事实的真相。认识常见测量工具1 你已经认识哪些测量使用的工具?作个简要的介绍2 要想进行精确的测量,还要使用合适的工具,介绍教材 9页的测量工具,一一介绍他们的使用范围。1 实践操作:测量一杯水的多少。介绍烧杯的、量筒的单位介绍烧杯的、量筒的使用注意点(视线平视

9、、防止碰撞、注意最大使用范围)预测一杯水的容积各组操作测量1 测量一些有规则的物体,可以使用这些规则的工具,如果测量一些不规则、不断变化的、无法接近的物体呢?介绍高科技测量工具,纳米测量技术、GPRS 定位测量讲述珠穆朗玛峰的测量变化经历,让学生建立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测量工具也不断改进,测量的精确度随着社会的发展,正不断提高。介绍估算测量法(一)估算面积的测量测量正方形物体的面积用什么方法?测量三角形物体的面积用什么方法?测量五边形的面积用什么方法?测量不规则的树叶的面积用什么方法?从规则的形状到逐步不规则的形状过程中,学生逐渐理解通过变通的手段可以测量面积。介绍画网格线的方法。实际测量树叶的

10、面积。(二)估算重量的测量1、要测量 1 亩地水稻的重量有哪些方法?2、这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3、比较实际测量和估算测量的利弊。四、1、介绍古人用水钟测量时间的制作过程。2、布置后制作。 2 测量寒暑表气温 雨量器降水量 风向标风向 风力计风速 湿度计空气的湿度 气压计大气压血压计血压 电子秤重量 秒表时间长短 第二时 测量一炷香的燃烧时间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探究,学习运用工具测量,比较不同测量方法的优劣。主要教学环节:介绍古人用香计时间的由探究怎样用一炷香测量时间1 全部烧完一炷香2 烧一半3 烧一定的数量计算4 怎样烧香比较合理:(1)不能改变周围的环境6(2)测量要分成几段比较精确7(

11、3)怎样点火?不能点火就烧的一大截。 。 。 。 。学生分组探究全班交流参考资料:珠峰测量:珠峰,藏语全称为“珠穆朗玛”,意为“女神”“圣女”尼泊尔叫她“萨迦塔”,意为“地球制高点”的意思。珠峰作为世界第一高峰。四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发现珠峰是近代的事,清代 1717 年的皇舆全览图中就有珠母朗玛阿林(即珠峰)的记载。而确定珠峰为世界第一高峰,则是以英国人华夫为首的探险队在 182 年首次确定的。先回顾一下珠峰测量的历史。182 年,以英国人华夫为首的测量队用大地测量的方法,在印度平原上测定为 8840 米,首次确定珠峰为世界最高峰,20 世纪初期,国外曾采用气压测定的 8882 米作为

12、珠峰高程,我国也采用过,1949 年美国人里昂那多克拉克根据传统方法测得阿尼玛卿比珠峰高出 193 米,认为珠峰不是世界最高峰,后经验证推翻。194 年,印度测量局在 182 年测量基础上,重新测定珠峰为 88476 米。197 年,我国在“登、测绘、科考”一体的组织原则下,首次在珠峰设置 3 米的觇标,测定珠峰高程为 884813 米。1987 年 3 月,美国和意大利等国的报刊新闻,报道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美国天学家乔治沃尔斯坦教授从卫星传递的信息测出我国的乔戈里峰高为 889 米,比珠峰还要高出 11 米。但同年,在意大利人阿迪托德希奥领导下,采用全球定位系统 GPS 分别求得珠峰正高8872 米,乔戈里峰正高 8616 米,再次确定珠峰为世界第一高峰。德希奥本人这次测量也称为本世纪精度最差的测量。1992 年月和 10月间,美国、意大利分别采用 GPS 技术和光电测距仪技术,重新测定珠峰高程,德希奥提供的数据为 884610 米,比我国提供的数据少203 米。板书设计:测量电子秤、气压计、血压计温湿度表、身高体重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