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软酸碱理论(HSAB理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332739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硬软酸碱理论(HSAB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硬软酸碱理论(HSAB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硬软酸碱理论(HSAB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硬软酸碱理论(HSAB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硬软酸碱理论(HSAB理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硬软酸碱理论(HSAB 理论)对于质子酸碱,我们可用pK 来描述酸碱的强度,用pH 或 HO 来表示溶液的酸度。但是对于不涉及质子转移的路易斯酸碱,我们只能通过比较它们形成的配合物的热力学稳定性 来估计它们的强度。根据路易斯酸碱电子论的定义,认为在反应中能给出电子对的物质是碱,能接受电子对 的物质是酸。在配合物中,中心离子是电子对的接受体,是路易斯酸; 配位体是电子对给予 体,是路易斯碱。 1963 年皮尔逊 (Peauson)提出了软硬酸碱(Soft and Hard acids and bases, 简称 SHAB )概念,即根据酸、碱对外层电子控制的程度,应用了“软”和“硬”两字进行 分

2、类, 把接受孤对电子能力强、对外层电子吸引得紧、没有易极化的电子轨道、电荷半径比较大的金属离子叫“硬酸”;把接受电子能力弱、对外层电子抓得松、易极化、电荷半径比 较小的叫“软酸”,介乎二者之间的金属离子叫“交界酸”。按同样道理也把配体分为软、硬和交界三类。 给出电子对的原子电负性大、对外层电子吸引力强、不易失去电子、变形性 小的叫做“硬碱”;给出电子对的原子电负性小、对外层电子吸引力弱、易给出电子、变形 性大的叫做“软碱”;介乎二者之间的为“交界碱”。硬酸和硬碱之所以称为“硬” 是形象化地表明它们的不易变形;软酸和软碱之所以称为 “软”是表明它们较易变形. 由于路易斯酸碱多种多样,分类比较粗糙

3、, 反应也较复杂, 还没有大家公认的定量理论, 目前只有一个软硬酸碱规则,其内容是: 硬酸倾向于与硬碱相结合,而软酸倾向于与软碱结合。用通俗的话来说,是“硬亲硬,软亲软,软硬交界就不管”。所谓软硬交界就不管的意 思是指中间酸(交界酸)与软、硬碱也能结合,中间碱与软、硬酸也能结合,但稳定性较前者差。 显然这一规则既不定量,而且有不少例外,但它仍是一个很有用的简单规则,能用它 说明大量的事实,并能作一定的预测。例如能对化合物相对稳定性给予较好的解释,如HF 和 HCl 很稳定,但HI 不稳定。从表7-11 可知 H 是硬酸, F、Cl 是硬碱,而I 是软碱,前者 硬硬结合稳定,而后者硬软结合不稳定

4、。又如 F为何可以从 Fe(SCN) 中将 SCN 取代出 来,因为 Fe是硬酸, SCN 是软碱, 取代前是硬软结合不太稳定,取代后是硬-硬结合更稳 定。1硬酸与软酸硬酸金属离子包括IA, A, A, B, Ln3+ ,An3+ lanthanide (Ln3+)and actinide (An3+)cations 以及处于高氧化态的d 区过渡金属离子,如Ti4+,Cr3+,Fe3+,Co3+ 等。硬酸 离子的特点是:电荷量高、半径小,也即离子势Zeff /r 高,不易被极化。它们跟不同类型配 位原子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变化规律是: R3NR3PR3AsR3Sb R2OR2SR2SeR2Te

5、 F-Cl-Br- I- 软酸金属离子包括较低氧化态的过渡金属离子如Cu+、Ag+、Cd2+和重过渡金属离子如Pd2+、Pt2+、Hg2+ 、Hg22+ 等。这些软酸离子的特点是:半径大、氧化态低,Zeff/r 值小, 易被极化变形。它们跟不同类型配位原子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变化顺序是: R3NR3PR3As R3Sb R2OR2SR2SeR2Te F-Cl-Br- I- 介于上述两类酸之间的物种称为交界酸,如Fe2+、Co2+、Cu2+、 Zn2+、Ni2+ 等。2硬碱和软碱跟硬酸能形成稳定配合物的碱称为硬碱;跟软酸能形成稳定配合物的碱称为软碱。介于 硬碱与软碱之间的配位体称为交界碱。硬碱配

6、位原子的特点是:电负性高 ,把持价电子能力强,不易被极化 ,如含 O、N、F 配位原子的配位体H2O 、F-、NH3、R3N 以及 PO43-、 SO42-和CO32-等。 软碱所含配位原子电负性小,把持价电子能力差,半径大,易被极化,如含P, As, S, I 配位原子以及含 键的配位体SCN-、CO、CN-、I-、S2-、R3As、R3P、R2S 等。介于这两 种碱之间的配位体为交界碱,如C6H5NH2 、Br-、NO2- 等。3硬软酸碱原理的应用应用硬软酸碱原理,可以很方便地对化合物的稳定性做出预言。例如比较Cd2+的两种 配离子 Cd(CN)42- 和Cd(NH3)42+ 的稳定性。由

7、于Cd2+属于软酸,而配位体NH3 属于硬 碱, CN- 属于软碱,很明显,Cd(CN)42- 应该比 Cd(NH3)42+ 更稳定。实测的稳定常数,前者为 K5.8 1010,后者的K=1107,说明上述预言是正确的。 硬软酸碱原理也可以用来解释地球化学中的Goldschmidt 分类规则,即“亲硫”元素如Li,Mg,Ti,Ca,Al,Sr,Ba,Fe等多以硅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碳酸盐、氧化物、氟化物的形式 存在, 而 “亲硫” 元素如 Cd, Pb, Cu, Ag, Hg, Ni 多以硫化物如CuS, Cu2S, Ag2S,HgS,CdS,PbS 等形式存在。很明显它们都分别符合“硬亲硬

8、,软亲软”的原则。这个规则不但能说明多种化学现象,能解释不少过去不能解释的问题,而且还能预测某些反应的规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说明化合物稳定性H+为硬酸, HO+ 为软酸, F-为硬碱, I-为软碱,氟化氢是硬-硬结合,次碘酸HOI 是软 -软结 合所以稳定;而碘化氢和次氟酸HOF 都是软 -硬匹配,因而稳定性差或不能稳定存在。酸碱 双取代反应,总是以稳定的硬-硬和软 -软加合物取代两个较不稳定的软硬不相匹配的酸碱加合物。自然界中硬金属镁、钙、锶、钡、铝等多与硬碱形成氧化物、氟化物、碳酸盐、硫酸 盐等;而软金属铜、银、金、锌、铅、汞、钴、镍等则多与软碱s2-形成硫化物。说明溶解度相似相溶实质是

9、硬溶质易溶于硬溶剂,软溶质易溶于软溶剂。硬-硬结合的离子型物质和 极性化合物易溶于硬溶剂水;而非极性有机物(软溶质 )易溶于苯 (软溶剂 )。金属的电极电 势若金属离子是硬酸,则较易与硬碱(水)结合,金属的电极电势偏高;若金属离子是软酸, 与水结合力较弱,金属的电极电势偏低。说明类聚现象软配体趋向于使酸、碱变软,而硬配体趋向于使硬性增强。例如,F-为硬配体, H-为软配 体,故 BF3 为硬酸, BH3 为软酸,当它们与醚加合时,醚R2O 是硬碱,硫醚R2S 是软碱。 所以, H3BSR2 和 F3BOR2 稳定,而H3B OR2 和 F3BSR2 不稳定。这种软软或硬硬相聚合的趋势称为类聚效

10、应。异性双基配体与酸结合SCN-,SeCN-,OCN-,CN- ,CNO-,S2O2(-3) 都为异性双基配体。配位原子氧和氮属硬 碱配体,亲硬酸;碳、硫和硒属软碱配体,亲软酸。所以硬酸皆与氧或氮原子键合;软酸皆与碳、硫和硒原子成键。例如, Fe3+为硬酸与NCS-配位成 Fe(NCS)2+而不是Fe(SCN)2+,Ag+是软酸与SCN-配位成 Ag(SCN)2 -。加合反应的热效应 硬酸和硬碱与水硬溶剂有强烈水合作用,硬酸与硬碱加合时要把离子周围的水化层去掉,需 吸收能量, 热效应一般吸热或放少量热;而软酸和软碱水合作用微弱,酸碱反应时主要是两者加合成键,故为放热,软度越高,放热越多。如:A

11、l(3+) + F(-) AlF 2+为硬酸硬碱 结合, 其h为 4.6kjmol-1 ; 而 Hg(2+) + Br- hgbr +为软酸软碱结合, 其h 为 42.7kjmol-1 ;取代反应的速率不论亲核取代还是亲电取代,凡是硬-硬取代产物或软-软取代产物的反应 皆很迅速。例如,CH3+为软酸, RS-为软碱,而RO-为硬碱, CH3+ 与 RS-取代反应的速率 常数比 CH3+与 RS-取代反应的要大100 倍。催化反应可说明许多催化剂的作用机理,例如,苯的烷基化可用三氯化铝催化,因为三氯化铝是硬酸, 可与氯代烷中的硬碱Cl-配合使其中软酸烷基成为正离子R+,从而对软碱苯核 的反应性增大。再如,软金属催化剂铂、镍等可吸附软碱,对不饱和烃加氢起催化作用。若 气体中有磷、砷、硫等软碱杂质时,这些杂质能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极稳定的软-软加合 物,而使催化剂中毒。HSAB 理论规则是个简单而又易掌握的规则,它还可用于萃取剂选择的研究、生物体内微量 元素生理作用的研究、常温下固氮的研究等。但是,它没有定量或半定量的标准,还是个定 性规则,而且对某些问题的解释还有与事实不符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