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学案(人教版选修3)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332101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2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学案(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4.2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学案(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4.2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学案(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4.2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学案(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4.2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学案(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2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学案(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学案(人教版选修3)(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2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学案(人教版选修学案(人教版选修 3)42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学案(人教版选修 3)【学习目标】 1 了解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2 掌握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3 了解旅游景区规划中旅游环境容量测算的意义。基础梳理知识点一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1对自然环境的破坏(1) (2)对_的危害。(3)开发建设和游人对_、自然资的破坏。(4)对_的破坏。2对社会环境的破坏(1)对_化的破坏。(2)对_的破坏。(3)旅游热点地区过度_造成的一系列城市问题。知识点二 旅游环境容量1定义:简称旅游容量,或称_,是指对某一旅游开发地域而言无害于其_的旅游活动量。

2、2分类旅游极限容量所能容纳的_旅游活动量旅游合理容量也称旅游最适容量或旅游最佳容量,保证_,旅游环境处于_状态3意义旅游景区规划的 旅游景区 的保证知识点三 旅游环境保护1开发中的环境立法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2建设各种_。3普及_教育。4禁止计划、施工中的破坏旅游环境的各种工程。在旅游开发的全过程中提倡“_”的旅游六要素。思维点击1影响旅游环境容量的因素有哪些?2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管理,有何措施?3何为“绿色”旅游? 一、环境问题成因及其危害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愈愈明显,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其成因、危害,如下表所示:环境问题成因危害环境污染旅游交通

3、、食宿和游览活动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破坏旅游环境及生态平衡,危害旅游区居民和旅游者对生物的危害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迁徙路线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功能减退,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对地表环境、自然资的破坏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损害天然洞穴、海岸、河岸、湖岸等对视觉效果的破坏建筑物、索道、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的建设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对传统社区化的破坏 外化的强力冲击使旅游地社区传统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对物古迹的破坏不明的游客行为、过大的游客流量造成物古迹不可逆转的破

4、坏城市化问题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密、交通拥挤误区警示 旅游者正常的旅游活动,不会造成对旅游吸引物的磨损和破坏。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除了少数旅游者题刻、触摸、践踏等对旅游吸引物产生了直接的磨损和破坏外,旅游者的呼吸、汗水、拍照等,也会使旅游吸引物受到破坏。典例剖析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武陵风景区在推进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曾经也因管理工作不到位,出现过失误。一方面,在旅游资开发、设施配套建设中,贪大、贪多、求全的现象较多,如旅行社盲目发展、互争客,宾馆、游乐设施重复建设等,造成了资的浪费。另一方面,武陵风景名胜区内自然风貌也受到人为的影响,受到过联合国教科组织

5、的“黄牌”警告。材料二 著名的黄果树瀑布高 74 米,宽 81 米,是中国第一瀑布,也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瀑布之一,到过黄果树瀑布的人,无不被它的气势所震慑。然而,在 2001 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赫赫有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却让日均 12 000 人以上远道而的游客大为扫兴。常年被飞瀑急流冲刷得光秃秃的断崖上,正上演着一幅被游客形容为“一股细流,几行清泪”的凄清景象,全然没了宣传手册中“远隔五里,即闻瀑声”的豪壮。(1)材料一、二中的旅游资属于哪一类型?具有什么价值?(2)材料一武陵风景区受到“黄牌”警告,材料二中黄果树瀑布让“游客大为扫兴”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两个景区在旅游开发中遇到了哪些

6、环境问题?答案 (1)自然旅游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2)武陵风景区:人为建设过多,破坏了景区的自然风貌(或视觉污染)。黄果树瀑布:上游植被大面积遭到破坏,涵养水功能下降,降水量减少,水枯竭所致。(3)环境污染或破坏;生态系统破坏;扰乱当地社会秩序;损毁自然景观。思路剖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第(1)题,两地一个是地质地貌景观,一个是水景观,同属于自然旅游资,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第(2)题,武陵视觉污染破坏自然风貌黄果树瀑布上游植被破坏生态恶化水枯竭第(3)题,结合材料,联系教材中旅游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可找到答案。变式训练 1 有关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的叙

7、述,正确的是( )A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应大力发展B发展旅游业必然会污染环境,应限制其发展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都是由于游客乱画乱刻造成的D旅游活动带的环境污染,不但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本身二、旅游环境保护旅游环保策略具体措施实施主体法律法规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立法机关编制旅游开发规划中的环境保护法规工程建设建设排污处理设施政府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旅游研究专家和政府禁止破坏生态环境和化环境的工程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旅游项目评价评定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评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旅游研究者旅游环保教育倡导绿色旅游政府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教育专家巧学速记 简图记忆禁止破坏旅游环境的各种工程典

8、例剖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九寨沟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是中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国际桂冠的旅游胜地。九寨沟“水光浮翠,倒影林岚”,翠海、叠瀑、彩林、银峰以及独特的藏族风情,相互交融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神话世界”、 “人间仙境”。材料二 九寨沟自 1984 年对外开放以,旅游者蜂拥而至。2000 年以,每年游客量都超过 100 万人次,并且数量逐年递增。 “黄金周”里游客塞满九寨沟,车队排成了长龙;沟内客栈、宾馆林立,污水垃圾遍地。九寨沟管理局的监测结果表明,九寨沟的水体已经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湖泊有沼泽化的倾向。(1)请你对大九寨沟国际旅游区的

9、旅游资质量作出简要评价。(2)旅游旺季时,九寨沟景区人满为患,大大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3)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九寨沟旅游的现状,提出发展生态旅游的设想。假如你是小组成员之一,请你发表见解(从旅游规划、环境容量及游客承载量等方面分析)。答案 (1)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藏族风情,等级高,特色鲜明,观赏性与吸引性突出;与周围其他景点距离近,集群效应与地域组合功能好。(2)对游客进行限量,可以通过调节门票价格限制游客数量,即旺季提高门票价格,淡季降低门票价格。(3)搞好核心区、实验区、缓冲区的规划,把旅游活动线路、范围限定在核心区以外的地域;实行“限量旅游”、 “

10、预约旅游”, “沟内游,沟外住”;实施景区景点封闭轮休制度;在景区内大规模拆除经营性房屋等。思路剖析 该题以九寨沟旅游资的开发及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该题时要注意:第一,明确对旅游资评价的内容;第二,深刻了解材料反映的九寨沟旅游资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内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见解。变式训练 2 2009 年 1 月 1 日, “2009 中国生态旅游年”启动仪式在海南三亚市举行,主题口号是“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明”。 “绿色旅游”是指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远离喧嚣与污染,亲近大自然,并能获得健康精神情趣的一种时尚旅游,提倡不仅要让大自然更绿,

11、也要让人的心更“绿”。据此完成(1)(2)题。(1)倡导“绿色旅游”则要求旅游开发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哪几类项目的建设( )污水处理 垃圾收集和处理 游客休憩地 新的旅游设施A B D(2)下列不属于“绿色旅游”所倡导的行为的是( )A携带自己的书包,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B不吃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植物及其制品自驾车旅游,不坐公交车D尽量减少使用洗涤剂,不乱丢电池易错易混点 对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概括不清错题诊断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反映的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是_;图乙反映的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是_;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还有哪些?(2)为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多选

12、)( )A加强对旅游者的宣传教育B为了保持良好的环境,应限制发展旅游业适当控制旅游规模,使其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D旅游部门制订相应的措施和规定答案 (1)环境污染 对物古迹的破坏 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对动植物资的破坏及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2)AD错因分析 一是对两幅漫画所表达的主题判读不清;二是对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记忆错误。纠错笔记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对点练习考查点 1 旅游环境容量1云雾为亚热带丘陵地区一佛教名,清水秀,云雾缭绕,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下图为其景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景区管理处欲在 A 处填湖造地,修建一大型野味餐馆,突出林地区的饮食特色

13、。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_。(2)景区管理处欲在云峰主要景点上即 B、两地间建一索道,以方便游客。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_。(3)旅游旺季云峰景区路上游人络绎不绝,早已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从管理角度谈谈你的建议:_。考查点 2 旅游环境保护2阅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阿拉斯加之旅材料 环北冰洋地区兴起旅游热。冻土地带留下机动雪橇的条条印迹,可能要 0 年才会消失。阿拉斯加州行政中心安克雷奇常住居民仅 3 万人,但每周游轮靠岸时人口骤增至 10 万。原住居民已换上西服,住进固定居所。直升机的轰鸣声惊扰着居民和动物。(1)环北冰洋地区发展旅游业带了哪些环境问题?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加以

14、分析。 (2)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旅游环境容量有什么关系?试结合材料分析。(3)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能够解决环北冰洋地区的旅游环境问题?3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东半岛最北端的蓬莱市,因常出现海市蜃楼奇观,故有“人间仙境”之称。蓬莱旅游资丰富,系历史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蓬莱阁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 200 万人次。蓬莱阁下渤、黄海之滨的水城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军基地。可现在你去游览水城,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池油污、杂物涌动的黑水。(1)材料中所述的环境问题有哪些?(2)你认为水城污染可能是哪几方面的原因?(3)欲还水城清秀的面目,可采取哪些措施? 思考(P8)1在 20 世纪 80 年代,人们还奢谈旅游业是“无烟工业”,认为旅游业不像工业生产那样产生污染物污染环境。在工业“三废”污染令全世界焦虑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当然大力鼓吹发展旅游业。然而不久,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活动不仅产生污染物污染环境,而且还导致了其他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