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不锈钢焊接~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332014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氏体不锈钢焊接~论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 西 机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机 械 工 程 系毕 业 论 文设计题目浅谈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问题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1 - 前言不锈钢指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是 20 世纪初材料领域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不锈钢工业化生产自1912年由克虏伯公司开始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 已经被广泛用于各种工业和环境的结构中去。近年来,中国不锈钢的生产和消费迅速的发展,不锈钢的表观消费量由1990 年的 26 万吨增长到 2009 年近千万吨,成为世界上备受关注的不锈钢第一消费大国。奥氏体不锈钢,含铬大于18,还含

2、有 8 左右的镍及少量钼、钛、氮等元素。综合性能好,可耐多种介质腐蚀。是不锈钢中最为重要的钢类,其生产量和使用量约占不锈钢总量的70% 。奥氏体不锈钢的综合焊接性能良好,但在焊接过程中由于设备、材料、工艺、及操作等原因, 会形成一定的焊接缺陷, 使焊件质量达不到要求, 影响工作质量及使用寿命。- 2 - 目录1. 焊接成型特点 ,3 2.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 ,3 3.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问题 ,4 3.1 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 ,4 3.2 焊接接头的刀口腐蚀 ,4 3.3 应力腐蚀开裂问题 ,5 3.4 焊接接头的热裂纹问题 ,5 4.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问题的原因及防止措施,5 4.1 焊

3、接接头的晶间腐蚀 ,5 4.2 焊接接头的刀口腐蚀 ,6 4.3 应力腐蚀开裂问题 ,7 4.4 焊接接头的热裂纹问题 ,7 5.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 ,8 5.1 焊前准备 ,8 5.2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方法 ,8 5.2.1焊条电弧焊 ,8 5.2.2钨极氩弧焊 ,10 5.2.3埋弧焊,10 6. 结论,11 7. 致谢,12 8. 参考文献 ,13 - 3 - 1. 焊接成型特点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者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达到原子结合的一种加工方法, 其实质是使两个分离金属通过原子或分子间的相互扩散与结合而形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的过程。其特点包括:1. 减轻了结

4、构重量, 节省金属材料与工时。 在金属结构制造当中, 用焊接代替传统的连接方法铆接,一般可节省金属材料的15%20%,由于节省了材料,因此可减轻自重。2. 能化大为小, 拼小成大, 降低生产成本。 在制造大型结构或复杂的及其零部件时,可以用化大为小, 化复杂为简单的办法来准备坯料,然后用逐次装配焊接的方法拼小成大3. 可制造双金属结构。采用焊接方法可对不同材料零件进行对焊、摩擦焊等,还可制造复合层容器, 从而满足高温、 高压设备、 化工设备和切削刀具等的特殊性能要求,节省贵重金属材料。4. 焊接接头组织性能不均匀。 焊接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均匀的加热和冷却的过程,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不均匀程度大大

5、超过了铸件和锻件,从而影响焊接结构的精度和承载能力。此外,焊接形成的焊缝具有良好密封性的优点,还具有不能拆卸、 不便于更换零部件等的缺点。2.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金属材料的焊接性, 是指金属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主要指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 它与金属铸造性、 机械加工性一样,同属于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4 -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不仅取决于金属本身的成分与组织,同时与焊接的热作用直接相关。焊接性并不是金属材料的固有性能,而是随焊接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金属材料的焊接性可分为工艺焊接性和使用焊接性:(1)工艺焊接性是指金属材料对各种焊接方法的适应能力。它不仅取决于金

6、属本身的成分与性能, 而且与焊接热源的性质、 保护方式、 预热及后热等工艺措施有关。(2)使用焊接性是指焊接接头或整体结构,满足技术条件中所规定的使用性能的能力。显然,使用焊接性与产品的工作条件有密切关系。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工艺焊接性方面,很容易获得无缺陷的焊接接头,也不需要采用特殊的工艺措施即结合性能良好。使用焊接性方面, 如果处在腐蚀的介质中, 焊接接头常常沿晶界被腐蚀,即使用性能不好。奥氏体不锈钢由于具有较高的变形能力并不可淬硬,所以总的来说焊接性能良好。3.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问题3.1 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在腐蚀介质作用下, 起源于金属表面沿晶界深入到金属内部的腐蚀就是晶间腐蚀。晶间

7、腐蚀是一种局部性的腐蚀,它会导致晶粒间的结合力丧失,材料强度几乎消失,是一种必须重视的危险的腐蚀现象。3.2 焊接接头的刀口腐蚀刀口腐蚀是焊接接头中特有的一种晶间腐蚀,只发生于含有稳定剂钛、 铌的奥- 5 - 氏体钢的焊接接头上。 腐蚀的部位在热影响区的过热区,腐蚀一直深入到金属内部,因形状似刀刃而得名。3.3 应力腐蚀开裂问题金属在应力和腐蚀性介质共同的作用下,所发生的腐蚀破坏叫做应力腐蚀开裂。该种开裂问题几乎涉及所有的耐蚀材料,开裂时没有任何变形, 因而事故往往是突发性的,后果严重。3.4 焊接接头的热裂纹问题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产生的裂纹是热裂纹,在焊缝和热影响区都可能出现。 焊缝中主要是

8、结晶裂纹; 热影响区及多层焊层间金属,则多为高温液化裂纹。 二者都与由于偏析而导致的晶间液化有关。4.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问题的原因及防止措施4.1 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问题产生原因:奥氏体钢在固溶状态下碳以过饱和的形式溶解于固溶体,加热时过饱和的碳以碳化铬的形式沿晶界析出。 碳化铬的析出消耗了大量的铬, 因而使晶界附近铬的含量降到低于钝化所需要的最低量(12% ) ,形成贫铬层。 贫铬层的电极电位比晶粒内低得多。 当金属与腐蚀介质接触时, 就形成了微电池。 电极电位低的晶界成为阳极,被腐蚀溶解形成晶间腐蚀。防止措施:(1)降低母材和焊缝中的含碳量,将钢中的碳降低到小于或等于其室温时在相中的溶解度

9、, 这样在加热时就不会有或很少有碳化铬析出,从而从根本上避免贫铬层的形成。- 6 - (2)在钢中加入稳定的碳化物形成元素,改变碳化物的类型,如向钢中加入与碳亲和力大于铬的钛、 铌、钽等,这些元素将优先与碳结合而避免形成碳化铬,从而避免了碳化铬的产生。(3)焊后进行固溶处理, 固溶处理可使已经析出的碳化铬重新溶于奥氏体中,但对大型复杂零部件则有一定的困难。且在加热时会反复形成碳化铬。(4)改变焊缝的组织状态, 使焊缝由单一的 相改变为 +双相。当焊缝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初析铁素体相时,可以打乱粗大的柱状树枝晶, 使面积较小而直的晶界变为曲折的晶界,破坏了腐蚀通道。4.2 焊接接头刀口腐蚀产生原因:

10、刀状腐蚀一般发生在焊后再次在敏化温度区间加热时,即高温过热与中温敏化连续作用的条件下,产生原因也和碳化铬析出后形成贫铬层有关。防止措施:(1)降低含碳量,最好采用超低碳不锈钢。对于稳定化不锈钢,要求碳含量小于等于 0.06% (2)减少近缝区过热,尽量选用较小的线能量,以减少过热区在高温停留的时间。(3)合理安排焊接顺序,刀口腐蚀不仅产生于焊后在敏化温度再热时,而在多层焊与双面焊时后一条焊缝的热作用,有可能对先焊焊缝的过热区起到敏化温度再加热的作用,在与腐蚀介质接触时,也会产生刀口腐蚀。(4)焊后进行稳定化处理,对于可能在敏化温度区工作的产品,焊后进行稳定化处理可使过热区的碳与稳定剂结合为稳定

11、的碳化物,从而在工作中不会再以- 7 - 碳化铬形式析出。4.3 应力腐蚀开裂问题产生原因:纯金属一般没有应力腐蚀开裂的倾向,而在不锈钢中, 奥氏体钢比铁素体钢或马氏体钢对应力腐蚀更为敏感。 奥氏体钢在焊接应力和腐蚀介质的共同作用下就会有应力腐蚀开裂的倾向。防止措施:(1)正确选用材料,根据介质特性,选用对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低的材料是防止应力腐蚀开裂最根本的措施。(2)消除产品的残余应力,消除或减少结构或部件中的残余应力,是降低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的重要措施。(3)对材料进行防蚀处理,通过电镀、喷镀、衬里等方法,用金属或非金属覆盖层将金属与腐蚀介质隔离。(4)改进部件结构及接头设计,

12、由于设计的不合理,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应力集中或在制造中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4.4 焊接接头的热裂纹问题产生原因:奥氏体不锈钢对热裂纹比较敏感,主要是由冶金因素决定的, 即由钢的化学成分、组织与性能决定的。 由于奥氏体钢是单相组织, 焊缝从凝固冷却到室温不发生相变,很容易形成方向性很强的粗大柱状晶组织,为低熔点物质的偏析与集中创造了条件;且奥氏体钢中合金元素的品种多,数量大,不仅硫、磷等杂质会与铁形成低熔点共晶, 合金元素之间或与杂质之间作用也会形成低熔点化合物或共- 8 - 晶;奥氏体钢的热物理性能对裂纹敏感性亦有着直接的影响。防止措施:(1)严格控制有害杂志,主要是硫、磷的数量。(2)调整焊缝

13、金属为双相组织,因为纯奥氏体组织的焊缝很容易产生结晶裂纹。(3)合理进行合金化。(4)工艺上,为降低焊缝的热裂倾向,应尽可能减少熔池过热和接头的残余应力。5.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工艺5.1 焊前准备为了保证焊接接头的耐蚀性, 防止焊接缺陷, 在焊前准备中对下列问题应予以特别注意。(1)下料方法的选择。奥氏体钢中铬含量较高,用一般的氧乙炔火焰切割有困难,可用机械切割、等离子切割或碳弧气刨等方法进行下料或坡口加工。(2)焊前清理。 为了保证焊接质量, 焊前应将坡口及其两侧2030 范围内的焊件表面清理干净。(3)表面保护。在搬运、坡口制备、装配及点焊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损伤钢材表面,以免使产品的耐蚀性

14、能降低。5.2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方法5.2.1 焊条电弧焊 : (1)焊条的选择。正确选用焊条是保证焊接接头使用性能的关键,选用焊条的一般原则是, 应使焊缝金属与母材具有相同的使用性能,通常遵循的是 “等强- 9 - 度原则”和“同成分原则” 。 (等强度原则主要适用于结构钢的焊接,即焊接低、中碳钢或低合金钢的结构件时,应选择与母材强度级别相等或稍高的结构钢焊条。同成分原则主要适用于特殊性能钢的焊接,如不锈钢。焊接此类钢时,为保证接头的特殊性能,应选择与母材化学成分相同或相近的焊条。)所以焊条电弧焊奥氏体不锈钢时应选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2)焊接工艺要点。奥氏体不锈钢焊接环境温度一般不应低于0

15、,否则,熔化情况不好,也容易产生裂纹,但不得对工件预热。为防止产生晶间腐蚀和热裂纹,应采用快速焊、 窄焊道。为防止药皮发红及母材过热,焊接电流不宜过大,一般比相同直径的碳钢焊条小20% 左右。焊条电弧焊焊接参数如下表:焊接时尽量采用平焊位置,焊条角度要正确,运条要稳,电弧不宜过长,焊条最好不作或稍作横向摆动。 一次焊成的焊缝不宜过宽, 一般不应超过焊条直径的3 倍。多层焊时,每焊一层后应彻底清渣,并仔细检查有无缺陷,在确定无缺陷时才能焊下一层。 为防止晶间腐蚀, 应严格控制层间温度, 待上一层焊道冷却至60以下时再焊下一层焊道。奥氏体不锈钢一般不进行焊后热处理,且焊后变形不能用火焰加热矫正,只能用其他方法防止和消除变形。 2 2.0 4070 4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