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插花”教学设计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324797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型插花”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微型插花”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微型插花”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微型插花”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微型插花”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型插花”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型插花”教学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型插花微型插花”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微型插花”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背景分析:现行的人教版美术教材,在程目标、功能、结构、内容、学习方式、实施评价和管理方面都较原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总的指导思想,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特别是教材密切结合校园生活的内容以及集体活动的学习方式,为实施本教材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选择和创新的余地。新教材实施以,全新的改精神给部分老师带了一些困惑,也因此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如何构建充满生命力的堂教学运行体系的问题;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和融入“美术化”功能的问题;如何处理好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

2、等等。怎样才能从以往机械、沉闷、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的堂教学中跳出,怎样提高学生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堂中得到充分发挥。我认为,封闭导致僵化,只有我们教师首先开放思想并具有创新意识,才能真正从全体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结合新教材设计的各种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活动,尽量摆脱陈旧教学理念的束缚,特别是要结合学校当地地区环境和学校条以及不同的学生情况,让学生学习活起,让他们更自觉,更积极,更自主的进行美术学习和创造,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能力,灵活的学以致用的变通能力,参与集体活动及相互合作的能力等。与此同时,仍然需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绘画等

3、技能,在体验感受和技能相结合的基础之上的美术活动才能真正使学生的审美化素质得到提高。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前所思考的问题也进行了有效的尝试。本单元校园艺术节活动之二设计布置舞台,就是为配合和实现当前美术教学改革各项目标及本单元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既能够贴近学生生活,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我将本活动设计内容分为三个时。前两个时完成教室后黑板和墙面的装饰设计及制作。第三时的内容设计,则是针对我校深处鄂西北区的独特地理环境,以及初一学生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很深,总喜欢临摹现成作品而缺乏自己创意思维的实际情况,比较灵活地处理教材中关于利用插花知识装饰舞台(教室)的教学内容。尝试进一步引导学生因陋就

4、简,利用身边极其平凡的野花野草和废旧材料,“化腐朽为神奇”,自己去发现美,创造美,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本时不断以教师的设问激趣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不但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还需灵活而有创意地利用插花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自己的美术设计给校园生活带的美感,也使学生更热爱自己的校园和班级。并希望以此次美术活动增强学生创作的自信心教学理念:首先,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各种美术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感受美,提高美术素质和高尚修养的过程。应充分体现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堂教学是以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为主。教师在引

5、导学生了解美的基本规律的同时,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改变旧式教学所形成的,学生习惯于等待教师标准答案的被动式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新程标准适当降低了双基难度,但堂教学绝不能人浮于,必须把握学科本位,抓住本学科特点,应在活泼生动的气氛中,掌握一定的美术语言。既要掌握本时的基本知识点,又在学习生活中活学活用。将传统教学中的优势与改精神和谐统起,不能盲目活动,缺少学科目的性。第三,评价艺术:在堂教学中实施多维评价方式,将教师简单的单方面的甄别性评价,改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诊断性评价”三位体的评价方式特别是教师诊断性评价,它包括预测性评价、形

6、成性评价和及时调整即时性评价。教师要对学生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及其情感的投入给予高度评价,使评价真正起到调动每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创作的激情,有效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美术素质的作用。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本着能够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活学活用,并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了解插花艺术的分类及创作特点。能力目标:结合欣赏和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启发学生认识和体会特定环境设计的艺术美感。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求知、有创新精神的良好学习品质。情感目标:利用现有的环境条,变废为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教学重点:插花艺术的特点:

7、包括整体造型、所用花材的形态及色彩配置的特点。教学难点:(1)能有创意地利用插花的基本艺术规律,结合身边的材料资和教室空间条,设计“微型插花”的舞台背景。(2)互相评论作品设计的优缺点,鼓励那些缺乏自信的同学“表现”自我,表达自我。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题: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成品、现有条,特别是如何因陋就简,灵活地用废旧材料设计布置舞台与会场。教学流程:(一)整体感悟,导入阶段:1 精心导入 教师采取“启发引导对比”的方法,以实例为线索欣赏图片,引导学生在观察、对比、体验中自己探寻答案。同学们,你们能发现这些图片的不同之处吗?AI 图片展示(电视歌手大赛主持人周涛面前有的台式插花和没有插

8、花的对比图片、中央领导友好会见外国友人时,茶几上有的各类插花和没有各类插花的空桌面的对比图片、室内有瓶式插花和没有插花装饰的环境对比图片等。)学生回答。教师提问:有插花的环境和没有插花的环境,你感觉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优秀的插花作品可以使得个空间更明,更雅致,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欣喜和快乐。出示题:插花(留出空白,便于添加“微型”二字)2 感知内容 教师运用创设情境,优化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自己分析作品的能力。初步体验插花的整体造型、色彩变化、花材的组织与配置给人带的美感。学生带着问题看,然后讨论,用简洁的、自己的话概括。因此请学生看 AI 片段:插花艺术,并在观看中思考问

9、题。问题组:看完影片中的插花作品,你对插花艺术有了哪些认识?有何感受?插花的美感从何而?(二)教师导学,发展阶段:1 教师小结学生的讨论结果。 教师实例引导并小结,使学生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是的,插花很美。它的美自它独特的艺术形式、蕴涵的明和精神及丰厚的化底蕴。2 插花按艺术风格的不同可分为:A、东方式插花(中国插花和日式插花) 教师介绍插花的艺术分类及艺术特点,使学生对两类插花有大体的认识。B、西洋式插花(传统插花和现代自由式插花)3Al 展示多幅各类插花作品图片。提问:两类插花在造型(构图)上有何不同之处?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不同层次的同学鼓励差一点的同学大胆发表看法实施即时性

10、评价,使其体会探究过程的快乐,进一步感受不同风格插花的美感。教师鼓励并小结:东方式插花特点:具有强烈的东方艺术情调,使用花材少,叶疏枝少,以强烈的枝叶的形态和构图,形成特有的艺术节奏,具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它轻描淡写,寥寥数枝却意味深长,如同中国画的写意画。因此这种艺术形式的插花显得典雅古拙,耐人寻味。构图多为非对称式,显得生动活泼。西洋式插花特点:与前种插花正相反,枝密叶茂,红红火火,五彩缤纷,强调插花的色彩。其构图多以对称均衡为主,具有图案美和修饰美,端庄严肃,给人一种饱满的感觉。4 提问:插花所用花材的形态、色彩的配置有什么特点? 此问题是特别为后面环节中,需要学生自己选择采摘各种形态和

11、色彩的野花素材而设置。学生观察回答花材的形态配置:枝叶及花朵的大小,长短变化丰富。花材的色彩配置:所用花材之间色彩协调。东方插花色彩以“雅”为佳,西方插花则以“繁”为佳。简单介绍插花道具:陶器、玻璃器皿、藤、竹、草编等。 教师强调花器要根据设计的目的和用途及使用花材等进行合理、灵活的选择。与后面“微型插花”所需器皿选择环节前后呼应起。6 教师就现有市场花材进行东方式插花的演示示范。强调此类插花的花材在高矮层次上和造型上灵动又均衡的处理。 教师针对后面学生的“微型插花”花材软小,玎用素材种类不丰的特点,设计制作比较简单的递进式的,前面花材较短小,后面花村较高的不对称组合穿插作品。对学生的“微型插

12、花”起到定的引导作用。提问:谁能看出老师作品的整体造型符合所知的哪一类插花?(三)体验思考、设计制作阶段:1 质疑交流 启发并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展示示范作品,教师提出问题:插花很美,我们已经了解了插花的种类、特点及方法。那么能不能也把它运用到我们的班级活动的背景设计中呢?学生:不行,市场卖的花材太贵。我们材料的准备就不足,无法进行。学生:对,还要买花泥或插花器皿!教师提示:动脑筋,能不能不需家长买市场上的花材,用些看起没什么用的材料制作插花作品呢? 层层启发,采用激趣法,激发学生动脑筋的热情使所学的知识点能够得到延伸使学生体会学以致用,活

13、学活用的乐趣。学生:我们用彩纸?教师:那也要家长买呀?再想想看看窗外学生:我们可以用上的野草野花!学生:不行,野花草又软又小,没法插!教师:办法都是想出的,不要忘了,花器也要根据设计的目的和用途及使用花材的特点进行合理、灵活的选择。我们个“脑筋直通车”的竞赛,大家讨论讨论,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头脑最灵活,最具创意能帮我们想出用上野花草代替市场所售花材的办法进行“微型插花”的设计,使我们的教室舞台背景更美,更有生机。野花草设计制作的插花作品也许比一般意义上的插花作品小得多,我们就叫它”微型插花”吧!板书(在线上添加:“微型”两字)2 合作探究探究方向: 学生同位之间、小组之间进行合作探讨,然后进行全

14、班交流。学生讨论,也可以向老师质疑。1 用野花草插花的想法是否成立?2 用什么方法设计适合“微型插花”的小器皿?3 选择野花草素材时应注意些什么?4“微型插花”的造型适合应用东方式非对称式插花还是西方团式插花?教师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指导性小结:(1)首先肯定:可以利用学校后的野花草替代市场花材做插花材料。(2)采摘花材的选择:植物花朵:形状大小变化、颜色各异。植物叶片:依插花前后层次的需要,选择造型比较特别、长短不一、叶片大小不同的植物。如直而长的蕨类植物等。色彩也应有些变化,如酱红色、黄色落叶等。(3)器皿选择:根据野花草形体小而且柔软的特点,利用旧挂历折出1 的纸筒替代插花的器。(4)

15、野花草插花方法:可以遵循东方式插花的艺术特点,设计可单面欣赏的由前而后,递进式的不对称插花作品。使之具有整体均衡,灵动的美感。3 学生采撷整理: 教师用自己采撷的植物对学生作品进行指导穿插。提倡同学之间的互助精神。及时表扬选材,穿插有创意的学生,使学生更具创作激情掀起堂教学的小高潮。(1)学生带着自己的小纸筒到学校后脚,采撷所需的野草野花。边采边插,完成自己的“微型插花”。(2)回班同学相互交流整理,根据自己作品所需材料,相互之间可以交换采的植物素材。教师小结:A 有的同学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性的选择了已经枯萎的,且已经卷曲起的蕨类植物的叶子,型态与其他舒展的嫩叶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枯叶的色彩也

16、使整个作品的色彩感觉更丰富了,作品也更有创意。B 有的同学除了野草野花,还采摘了植物的种子或果实:如通红的野草莓、团状的白色蒲公英等,在造型和色彩上都使作品内容更丰富多彩了。有的同学在作品中穿插了一边倒的曲线条优美的野麦穗,使作品更具东方灵秀的美感。4 学生自评和互评 设计多维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去发掘自己和其他同学作品的优缺点的能力。(四)延伸作业1 提问:我们的“微型插花”倒是设计完成了,非常成功。但又小又立不住,怎么才能起到装饰教室的作用呢? 教师继续就学生的作品与装饰教室舞台仍存在放置问题提出质疑,再掀学生创意思考的高潮。学生想办法。教师提示:大家再看看我们的教室窗户,谁想出办法了?学生。教师:对,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们身边每个有利条。教室大窗户上一道道横的防盗栏(每栏间隔约 30),可以将我们的一“微型插花”作品一束一束地穿插到防盗栏的栏杆上,注意位置的左右上下的参差变化。不但能解决作品柔软难以立住的难题,而且还能使个个看起很杂很散的小作品组合成一很具整体感的大作品,形成三扇既富于秩序又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