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瓷时代的一带一路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315863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84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瓷时代的一带一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瓷时代的一带一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瓷时代的一带一路(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11月24日星期五责任编辑郭爱凤热线电话: (0531)85193307 Email: 读书10音乐之后最美的噪音是一位年轻人激发了我写作这本书的灵 感,我还能够清楚地回想起他的名字叫瓦伦 汀。在一次音乐会后,他向我走来,有点害羞 地自我介绍,应他要求,我在他的节目单上签 名,之后他向我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的这一 经历,对他来说是一次精神创伤。那是他第一 次听现场音乐会,演奏的是门德尔松最受欢迎 和最常演出的意大利交响曲。 音乐会上,他坐在正厅前排的位置上,听 着这部阳光四射的音乐,充满着激情和青春的 气质,感到自己回到了多年前的意大利之旅, 想到了那些酒馆和葡萄园,他完全被迷住了。

2、 然而之后出了一些状况。第一乐章最后一 个和弦还没有完全消失,瓦伦汀就跳起来热烈 地鼓掌。他差点对着整个音乐厅喊出“太棒 了”,但这个词卡在他的喉咙里。他发现自己 是唯一鼓掌的人,别人都“无动于衷”。除了 有人发出愤怒的嘘声以外,周围是一片冷漠的 沉默,从四面投来反对的目光。 他一屁股坐回到位置上,几乎不敢抬头 看。台上有几个乐手友好地微笑着,而指挥打 了个手势,似乎在说“好了,别说了!”接下 去的部分他听得心不在焉。音乐会开始时,他 还热情洋溢,现在却忧心忡忡。 他向我讲述这个故事时, 给我留下了一个不 谙世事的印象。 他问我, 自己究竟错在哪儿。 他只 不过有些冲动, 并出于真心地对这部美

3、妙的音乐 作品及乐队的出色演出表达了赞赏之情。随性的意大利人我为瓦伦汀感到遗憾。他发现自己热爱古 典音乐,却被泼了一头冷水,仅仅因为触犯了一条不成文的法则,即只有在整部交响乐结束 时才能鼓掌,而非在第一乐章结束后。门德尔 松是否会因这一在乐章之间冲动的鼓掌而感到 惊讶?我想不会。相反我宁可认为,他或许甚 至会很高兴,他的“活跃的快板”的第一乐章 对于二十一世纪的听众也如此受欢迎。 如果有人在不是预定的时间点上随意放任 自己的热情,音乐家是否会受到干扰?瓦伦汀 看到几个乐手在微笑,显然他们并没有因此生 气或感到被冒犯。如果是我,也不会感到生 气。恰恰相反。在意大利及其他地方的音乐会 演出中,我常

4、常会在第一乐章之后就博得人们 的鼓掌,每一次都让我感觉很好。掌声是音乐 之后最美的噪音。 意大利观众在这方面很慷慨,但前提是, 他们认为有的音乐家确实值得收获掌声。如果 他们喜欢其中的某个部分,就会鼓掌,不管后 面是否还有几个乐章。甚至在葬礼上也会鼓 掌。逝者被抬到墓地,来宾们颂扬他的一生, 他在生命的最后一程会博得掌声。严肃的德国人南欧观众完全习以为常的东西,在欧洲北 部常常被视作 即使不是愚蠢的标志 粗 俗而不得体的。德国的音乐会传统是直到作品 结束后才能鼓掌,如果有人不遵守这一规定, 就会像年轻的瓦伦汀在听门德尔松的作品音乐 会时所遭遇的那样。 人们会问,为什么像在意大利那样的反 应,长

5、久以来都是德国音乐厅中的禁忌,这很 快会让人想到,十九世纪时人们如何维持乐队 的纪律。 鉴于松散的社会风尚在当时主宰着乐队 的演出, 人们为了保证有序的状态而一定作出了 不少努力。 然而, 他们走得太过了, 根据现在的标 准来看, 已经超出了必要和可理解的范围。显然当时很多音乐会观众不愿立即就去适 应那些新的严格规定。 他们总是一再被要求和敦 促 “举止庄重” , 禁止在音乐演出中 “说话, 用手或 脚打拍子, 或做出其他显眼的动作, 尤其是鼓掌 或类似的表示” 。 对于禁止随性的鼓掌, 人们感到 很难做到。 年柏林的一场弦乐四重奏音乐会 还清楚地提醒观众 “禁止在各个乐章之间鼓 掌”,甚至

6、年柏林歌唱学院还在其节目单 上写明“不要用鼓掌打断作品的演奏”。鼓掌干扰了艺术家吗?要求禁止鼓掌主要是基于两种考量:一 曰,由多个部分组成的作品应看作是一个整 体,绝对不该被鼓掌所破坏;二曰,正在演出 的音乐家的乐思会被鼓掌打断。 我们来听听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 一 安东 鲁宾斯坦所说的话,会发现很有意 思。他在 年出版的回忆录里描述了一次在 巴黎的钢琴音乐会,当时他 岁:“ 年法 国观众的反应完全不同于今天。当时在乐曲演 奏中,人们用鼓掌对一段乐段的成功演绎表示 赞 赏 , 他 们 往 往 会 喊 太 棒 了 , 美 极 了,太艺术了。钢琴家会在奏鸣曲的两 个乐章之间停下来,对观众的喝彩

7、鞠躬致谢。 坦率地说,这并没有干扰我,相反,它对我是 种鼓励。 今天, 当我在朋友圈里演奏时, 他们中还 会有人以这种方式表达对我演奏的认可。 ” 另 一 个 见 证 人 可 能 是 德 沃 夏 克 , 他 的 “自新大陆”交响曲 年在纽约首演, 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以至于坐在包厢里的作曲 家感到自己受到了如同国王般的礼待。卡内基 音乐厅的观众在第一乐章之后就给予长达好几 分钟的暴风雨般的掌声,显然他并不介意。 我们还可以继续回溯历史,如 年贝多 芬的第九交响曲首演的时候,音乐厅里正统的观众当时可能被惊呆了:每一乐章结束后 都有雷鸣般的掌声,但耳聋的作曲家只能看到 却听不到。在谐谑曲乐章中打击乐

8、雷鸣般的敲 击后,人们狂叫并挥舞手帕,在该乐章进行 中,上述情景也一再出现。有时不该中途鼓掌人们看到:在乐章之间鼓掌的禁令依据的 是时间节点,当作曲家还在世时,这一禁令就 无效了。当时的习惯做法完全不同, 似乎它也没 让人感到不快。 显然, 人们并不认为贝多芬神圣 的 第九交响曲 的首演被毫无约束的掌声 “破 坏” 了。 如果今天的一次演出发生了如首演般的 类似情况, 音乐厅里正统的观众也许会大吃一 惊, 当地的乐评界也会发生激烈的笔战。 对于人们有关棘手的鼓掌问题的一贯看 法,有一点是无可争议的:有大量作品经受不 起演奏中途的鼓掌,对于这些作品人们已断 定,必须从头到尾连贯地听赏。仅仅出于这

9、些 特性,器乐协奏曲和交响乐作品几乎就一律禁 止中途大声鼓掌,顿足、狂叫或吹口哨。例 如,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题献为“纪念一位 天使”,或舒伯特忧伤的未完成交响曲, 我认为不该用鼓掌去打断它们。鼓掌应该真诚总的来说,鼓掌与否要凭每个观众的直 觉。鼓掌应该是种奖励,如果你坚信,某场演 出特别好,那你就该安静地鼓掌。重要的是, 你的鼓掌应该是真正地坚信,自己内心深处被 听到的音乐所打动、所吸引。 音乐家们在音乐会开始时就博得掌声,那 也仅仅是观众出于一种惯常的姿态而有所表示 而已,说明不了很多问题。对于一个观众喜爱的音乐家来说,他登上舞台,即使还没有奏出 任何一个音,也随时随地都会收到喝彩。被雇

10、来捧场的人为了他们喜爱的音乐家,试图用热 烈鼓掌来激发音乐厅里的气氛,这种掌声与出 于真心的鼓掌毫无关系。混乱无序的鼓掌有危险吗?我不能确定,瓦伦汀经历了意大利交响 曲的噩梦之后,又在听我讲述了关于鼓掌的 话题后,是否感到自己比以前更聪明了?就他 的问题“我该几时鼓掌”,我无法给出明确且 普遍适用的答案。我也不相信有这样的答案存 在。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总是自己的感受,什么 时候确实适合鼓掌及其用意是否被认可。 虽然人们现在可能看到音乐文化中会爆发 出无序状态,但他们大可放心。音乐会观众越 训练有素,对音乐越了解,经历过的演出越 多,他们的判断就越可靠,在完全不恰当的地 方鼓掌的情况也就越少会发生

11、。 我该几时鼓掌 丹尼尔 霍普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黄棠一家以黄棠的丈夫洪锦江遭遇的 “碰瓷”交通事故开始,“目击者”把事故照片 公布于网络又大敲警察竹杠“富二代”飙车 惹祸、医疗器械采购中的层层回扣、人体器官交 易、假离婚大潮、娱乐圈选秀等社会问题的彰 显。黄棠一家堪称一部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 “浮世绘”。在这部小说中,作家马原的目光进 一步扩展,试图通过黄棠、洪锦江的中产化家族 的叙事,形成对中国现实生活的一种“总体性” 理解和把握。马原与现实的态度,不是仇恨式的 对峙,也不是传统现实主义的宏大叙事,而是呈 现出了一种平静交流的、但有距离的“和解”。 “先锋派”虽然不是一个有组织的流派,但

12、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中国当 代文学的“先锋派”是指20世纪80年代,马原以 后出现的那些具有明确创新意识,并且初步形成 自己的叙事风格的年轻作者。他们主要有:马 原、洪峰、残雪、扎西达娃、苏童、余华、格 非、叶兆言、孙甘露、北村、叶曙明等人。马原 堪称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派”小说家的旗帜人 物。1984年,马原写下拉萨河的女神。这篇 小说第一次把叙述置于故事之上,把几起没有因 果联系的事件拼贴到一起。1984年马原用这种方 法写小说是有特别的意义的,并且后来形成一股 无法切断的流向。1985年以后,马原陆续发表几 篇力作:冈底斯的诱惑(1985)、虚构 (1986)、大师(19

13、87)等。马原把传统小 说重点在于“写什么”改变为“怎么写”,预示 了小说观念的根本转变。 因为先锋小说无法有效地处理文学与现实的 关系,“先锋派”作家在经历了最初的繁盛之 后, 都纷纷转型, 寻找书写的新路径。 在这一波潮 流中, 马原的 “滞后” 是冷静的。 马原的小说创作自 零公里处 发表后, 经历了二十年的 “隐退” , 直到 2012年, 他带着长篇小说 牛鬼神蛇 回归人们的 视野, 人们才惊奇地发现, 这部带着马原二十年思 考的作品中, 先锋的痕迹已经变淡, 马原开始以古 典主义的方式,直面历史与现实。 黄棠一家毫无疑问是马原自“转型”之 后转得力度最大的一部。然而,马原的“转 型

14、”,似乎又不是一种简单的转型,而是一种体 验的“差别形态”。或者说,马原的转型依然渗 透着他“一以贯之”的文学精神。 黄棠一家 马原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在西方接触中国瓷器方面,有两个标志性 事件不能不提及。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威尼斯人马可 波罗的17 年中国游历。1291年,马可 波罗将第一件中国 瓷器带回威尼斯,自此欧洲人才有幸接触瓷 器。8年后,马氏在马可 波罗游记中进一 步描述了在福建德化窑的制瓷见闻,“刺桐城 (泉州)附近有一别城,名称迪云州(德化),制造 碗及瓷器,既多且美”,“这是西方文献第一 次提到瓷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 马可 波罗,才掀起欧洲人对瓷器的狂热,也揭 开了欧

15、洲人四百年摸索瓷器制作工艺的漫长历 史。 另一起当然要数“克拉克瓷”。1602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海上捕获葡萄牙商船“克拉 克号”,船上装有大量来自中国的青花瓷器。 当东印度公司把这些瓷器运到欧洲拍卖后很快 引起轰动,这批瓷器因查无产地,故被命名为 “克拉克瓷”。 通过陆路抵达元朝的马可 波罗,穿行的正是后人所称的丝绸之路。而装载大量瓷器的 “克拉克号”更可能走的海路。某种意义上, 中国瓷传入欧洲路线与今天的“一带一路”走 向不谋而合。 作为白瓷的忠实拥趸,英国陶瓷艺术家埃 德蒙 德瓦尔历时18个月,先后走访了中国景德 镇、德国德累斯顿、英国普利茅斯三大世界著 名瓷都,在白瓷之路一书中以贯穿

16、中西的 视角,结合了旅游札记、回忆录与历史讲述, 追溯瓷器从中国传入欧洲发展演变的辉煌历 程,描画出一部数百年中西文明交流史的迷人 面貌。 作为中欧历史沟通桥梁的重要信物,瓷器 早在公元前16世纪的中国商代便已出现。及至 汉唐,制瓷工艺已相当成熟。唐代诗人白居易 在睡后茶兴忆杨同州一诗中曾吟道:白瓷 瓯甚洁,红炉炭方炽。可见,当时白瓷工艺水 平已炉火纯青。 马可 波罗将瓷器带至欧洲后,中国瓷器迅 速风靡欧洲大陆。如“中世纪的佛罗伦萨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瓷杯可以阻止毒药发挥药 效”;“1607年,法国皇太子用中国的瓷碗喝 汤,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法王路易十四为了 讨好他的宠姬旁帕多夫人,专门在凡尔赛宫修 建了一座托里阿诺瓷器宫,用来陈列中国青花 瓷”;德国奥古斯都大帝则成立科学院,图谋 制瓷之道。最疯狂的要数萨克森王国的国王, 居然“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